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赚了银子好分红,要不然皇上也不好意思要不是?至于开船厂所需的银子,小侄自会想办法。”
第四六二章 资金
闻言,裘世安这才明白李桂这事故意给雍元帝送银子,随后禁不住“啧啧”道:“贤侄这么做真是急皇上之所急,怪不得皇上如此重用你,那既如此,杂家也投个两万两你看如何?”
李桂这么做其目的也不仅仅是让雍元帝心动,进而进一步支持开海,一个现实的因素是他一个人吃不下这造船厂,若他独吞,那些眼红的、御史台的大夫们只怕告他的折子回如滚滚洪流,但拉上皇上就会好的多!
当然拉上雍元帝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想把船厂搞成秘密基地,因此他不打算与人合股,而拉上内务府正好能起掩饰作用。
因此闻言,李桂笑道:“可以,让世伯破费了。”
“如此,一切就有劳贤侄了。”
……
与裘世安商议完毕之后,李桂直奔兵部……
扛着雍元帝这面大旗,李桂主要是人员的调动而已。
中午从吏部出来以后,李桂还是去找了沈正阳,然后和沈正阳、周天演等人小酌了一番,之后才乘轿回了府。
当然路上李桂也没有闲着,他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搞到银子。
搞银子是因为造船厂,他实际上已经把造船厂似为禁脔,以后的枪炮火药等等都要在里面实验,毕竟这是一个很好的幌子,但也正是如此,他不想被过多的人参合。
至于让雍元帝、裘世安参合,除了扯他们的虎皮求的安稳之外,另一个好处就是不论是雍元帝,还是裘世安,他们都不会具体参与到船厂当中去。
当然其他人若是参与了,或许也不会具体参与,但以后最少会对船厂的收支敏感,这些收支情况也是秘密,李桂也不想被更多人知道,而雍元帝与裘世安却不同,只要他多给他们些银子,他们只会认作是他故意多给的,是他的心意。
而且以他们的身份也不会,也没精力去过问这些小事。
但是如此,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李桂的面前,那就是如何搞到开设船厂的银子——开设船厂,这种事李桂并没有做过,但即使没有做过,他也清楚所需的银子不会少了。
而他的家底子因为前一阵子买宅子,已经被折腾的差不多了,前两天王熙凤对她说,她这里只有不到一万两银子了。而王熙凤这里的收入实际上是李桂的主要收入。
不过对此李桂并不着急……怎样赚银子,他早已留有后手,现在可以出手了。
……
而李桂刚下马,王忠就上前毕恭毕敬的说道:“老爷,山先生和单先生他们来了,正在中堂里。”
“他们来的倒是及时。”
闻言,李桂思忖着,同时点了点头,然后往中堂而去……
而在此时山子野与单聘仁也是刚刚饮过酒,正在中堂里说着闲话。而可能是因为生活变得安逸,也可能是少动的缘故,单聘仁明显的发福了,山子野因为习武健身已经成了习惯,因此身体倒是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脸上的风霜之色少了许多,变的有些白了。
他们并没有喝太多的酒,当李桂的脚步声在中堂外想起的时候,他们立刻转过了脸……
……
“老爷比以前清减了。”叙礼之后,单聘仁笑道。
“先生倒是发福了。”
“托老爷的福。”
……
单聘仁与山子野也是许久没见到李桂了,寒暄之际,欢愉之色溢于言表。
如此寒暄了一阵子之后,李桂笑道:“想必两位先生已经知道了,桂现在被认命为市舶使,不日将要去泉州,桂想请两位先生同去,不知两位先生意下如何?”
山子野与单聘仁虽然已经投靠了李桂,但此时南方还被视为烟獐之地,因此李桂并不愿意强求他们,当然在李桂心里他认为单聘仁与山子野一定会与他一起去的。
而李桂话音刚落,山子野已经拱手笑道:“我等向受老爷大恩,此去自当追随。”
而单聘仁也笑道:“只要老爷不嫌我等老迈,老爷让我等去哪里,我等自当去哪里。”
“古人果然重义!”
李桂闻言心中嘀咕了一句,点头说道:“如此甚好。”
随后低头思索了一下,李桂笑道:“不瞒两位先生,桂现在有事轻两位先生去做。”
”老爷请吩咐。”单聘仁与山子野几乎异口同声道。
“桂想请两位先生先烧些焦炭,然后在拉一车河沙,同时制作一个鹅卵石大小的圆珠模具,不日桂将过去。”李桂说道。
李桂这么做就是想烧制玻璃珠,烧制玻璃珠的目的是为了给建设船厂筹备银子。
他认为这是最快、也最可行的路子,因为不仅从历史中李桂清楚这条路可行,而且在现实中李桂就穆罕默德买买提等人已经走过这样的路了。
而如果要是把珠子做大些、做圆些、在做透彻些……
……
李桂并没有直接说让山子野、单聘仁准备这些要干什么,而山子野、单聘仁也识趣的没问,但是两人都有预感,李桂这是要有大动作了!
同时他们心里有一种恍然,原来李桂让他们烧制焦炭,研制火药,只不过都是为某些事做准备!
“老爷做事真是层层推进,也学究天人……”
想着焦炭的神奇火力,单聘仁与山子野心里不由的感慨着,同时更好奇下一步李桂将会做什么。
……
而于此同时忠义王府金碧辉煌的大堂里,忠义王手里转着冒着绿光的翡翠铁胆,一边与南安郡王、北静王交谈着,北静王的玉冠上还镶嵌着一颗鹌鹑蛋大小的琉璃珠。
“许兄,我观刘正德等人对开海之事如此积极,此中利润大否?”闲谈中水静向许寿问道。
北静王府一项镇守北关,在南方生意不多,对海贸也不了解……而现在随着摊丁入亩的施行,预感到收入将要减少,又见南方的官员对开海如此热忱,所以水静也是微微动了心。
而许寿作为南安郡王对于南方的事情自然了如指掌,闻言“哼”了一声,说道:“海贸利润极大,但那李桂想弄成,哼哼……”
第四六三章 完结
“许兄这话怎么说?”北静王疑惑的问道。
之所以如此,原因还是那句话,长期的禁海,再加上他家的经济活动主要在北方,所以水溶对海事并不太懂,在他看来,有泰宁帝的支持,再加上李桂的聚财能力,这事应当能成。
而许寿闻言“呵呵”一笑道:“水兄有所不知,这开海表面上来银子,这背后却是吞金巨兽,别的不说,就是舰船就是个大窟窿,这舰船上吃的、喝的、用的,处处都得银子,另外还有船上的舰炮,这更是海量的银子!我朝水师为何薄弱,就是因为没银子!他李桂就是再有能耐,也搞不到这些银子。
再说了,即使能搞到,水师规模也不会大,水兄也应当能看明白,皇上也没有大搞的意思,而现在海上盗匪多如牛毛,他那小船几艘我看难够他们折腾的,咱们走着瞧就知道了。”
“哦……原来如此,我本来还有意做些海外生意呢,听许兄这么一说,看来是不行了。”闻言,水溶笑道。
“水兄要从这方面找补,却不一定要经过他李桂。”
“哦……”
……
给雍元帝上完条陈之后,李桂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柳湘莲、詹光与卜固修、修洪宝等人的回信了。
而另一方面李桂也清楚这事雍元帝其实不急,再加上将近年关,他想着过完节再去,于是就上了个折子。
对于李桂这微小的请求,雍元帝当然答应。不过他并不清楚李桂其实是另有所图。
李桂清楚的是年节的时候,是欢庆的时候,也是人一年中最大手大脚的时候……
十二月六日,也就是单聘仁、山子野回去的第二天,李桂和邓会、卜世光一起去了崮山后。崮山后虽然是李桂买下的村子,但是李桂来的时候却是屈指可数,也因此崮山后的几十户人家也并不认识李桂这位东家,因此李桂到来之后,立刻引来了这些人围观,不过出于畏惧权贵的心理,他们都站的远远的……
……
而在此时单聘仁与山子野早已按照李桂的吩咐,安排好了一切,因此来到单聘仁已经扩大的院落之后,闲谈了几句,李桂立刻吩咐把运来的河沙装到坩埚里。
坩埚不大,不过李桂也没想弄多少玻璃珠,要是弄到与后世的玻璃一样多,那就难以是物以稀为贵了。
焦炭火点燃之后,单聘仁的儿子拉起了风箱,火苗吞吐之间,河沙渐渐变红、变亮……
这期间单聘仁、山子野以及单聘仁的两个儿子一直注视着坩埚。
因为李桂没说在做什么,他们心里都有着很深的疑惑,当然这疑惑后来变成了好奇——他们不明白李桂为什么要烧这寻常的沙子。
河沙渐渐明亮,最后竟变成一锅混浊的、散发着白炽光芒的液体,不知为何,山子野和单聘仁都觉得这东西有些似曾相似,而单聘仁毕竟经常炼丹,微微沉吟了一下疑惑的说道:“这难道是琉璃?”
说话之间,单聘仁的老眼逐渐亮了起来,因为在这个时代虽然越是纯净透明的琉璃越值钱,但因为物以稀为贵,即使琉璃不透明也是很值银子的。
而现在李桂居然有简易烧制琉璃的方法,这普普通通的、随处可见的河沙!
“正是!”
李桂闻言点了点头。
而听到李桂肯定的回答,单聘仁、山子野、邓会,以及单聘仁的两个儿子眼角都不由得一挑,都感觉到了一种趋势,一种银子犹如长江大河,将要滚滚而来的趋势……
而这时李桂已对邓会开口说道:“你拿那个铲子使劲搅它。”
用沙子初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