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沈行知才向前走出了不到十步,意外的事情便已出现。
这个意外倒不是来自这个洞天世界,而是来自那神秘的系统。
“检测到人族史诗级英灵,大秦昌文君李信气息,宿主是否消耗命运值召唤?”
听到这系统提示,沈行知猛地停下脚步,李信之名他自然知道,乃是始皇帝麾下有名的大将,只是此人生卒不详,史书也没有记载是什么时候死的。
不过有一点倒是能肯定,那就是后来西汉的李广就是李信后人。
“确定召唤。”沈行知几乎没怎么想就回应了系统。
不过他也注意到,这次系统提示的是检测到气息,与前两次倒是有些不同,似乎系统也不是完全检测到英灵存在。
他知道史诗级英灵需要300点命运值召唤,他现在还剩500多点,足够召唤一个了。
只要召唤了李信的英灵,多少能解开一些谜团,反正这种史诗级英灵,以后就算战场上也是大有用处的。
然而下一刻系统却给出了一个让沈行知再次始料未及的回复:“召唤失败,史诗级英灵李信彻底泯灭,退还宿主300命运值。”
“啥?召唤失败?李信的英灵都不存在了?”沈行知是真的有些蒙了。
沈行知平复了一下心情,再次看向了远处的宫殿,片刻后他再次向宫殿走去,而这一次他明显走的快了许多。
果然还没走出几步,脑海中系统的提示再次出现:“检测到人族史诗级英灵,大汉平陵侯苏建,宿主是否消耗命运值召唤?”
“召唤,直接召唤。”这一次沈行知脚下不停,同时直接回应系统召唤。
苏建也不是寂寂无名之辈,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要将领,一生都在与匈奴作战,他最着名的功绩就是在河套地区修筑了朔方城,不仅将大汉疆域北移,更是为远击匈奴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前沿基地。
然而下一刻不出沈行知所料,系统还是出现了那一句无情的:“召唤失败,史诗级英灵苏建彻底泯灭,退还宿主300命运值。”
沈行知的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悲伤,而他的脚步再次加快,同时脑海中系统的提示几乎就再也没有断过了。
“检测到人族史诗级英灵,大秦武成侯王翦,宿主是否消耗命运值召唤?”
“检测到人族史诗级英灵,大汉长平侯卫青,宿主是否消耗命运值召唤?”
“检测到人族史诗级英灵,大汉阳夏侯冯异,宿主是否消耗命运值召唤?”
“检测到人族史诗级英灵。。。。。。。蒙恬,公孙贺,路博德,王贲,岑彭,吴汉,邓禹。。。。。。。。。。”
一个个足以彪炳史册的名字不断的出现在沈行知脑海中,而他也不停地重复着召唤召唤的回答。
可最后全部汇成系统那冰冷的‘史诗级英灵彻底泯灭’。
沈行知明白这个彻底泯灭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这些大秦两汉时期的先烈英灵,他们不是长眠于此,也不是轮回转世,而是真正的从这个世界消失,永远都不复存在了!
第105章 三圣拦路
沈行知不断前行,他甚至能感觉到那一个个彻底泯灭的英灵,死前还在朝着远处的宫殿冲锋,自己身旁仿佛有无数的英灵在咆哮。
但是随着脑海中系统那无情的彻底泯灭,那些英灵连仅存的一点气息也消散了,最后沈行知只感觉四周空荡荡的。
他们是人族历史上最骁勇忠义的先烈,他们可以横扫天下平定四海,令异族闻风丧胆,但他们却全部战死在这里,甚至死后连轮回的机会都没有。
终于沈行知看到了宫殿上的匾额,那是几个很古老的文字,但是他也能认得。
“东岳大帝宫”
当沈行知出现在东岳大帝宫前的时候,三藏与猴子还在黄风岭中前行,不过现在三藏和猴子每日的行进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
在最开始的几天里,三藏就坚持按照基础炼体术做完了全套流程,但那种身体极限的考验,让三藏差点吃不消,好在他意志坚定,在五六日后竟然完全适应了。
现在三藏也不再骑马了,在山道上他都是一路小跑,累了就坐在路旁歇息,渴了就喝些山泉水。
“师傅,照这速度我们恐怕再有几日就走出黄风岭了,此去西天只怕时间也要缩短一半。”猴子牵着马跟在三藏身后说着。
猴子与三藏的关系也是越来越融洽,他每日陪着三藏一起锻炼,两人有时候还会聊些过往。原本两人还有些貌合神离,但现在真有了几分师徒的情分。
“悟空,你也不可懈怠,我见你这一路走来,既没有打坐参悟,也没有炼体修身,虽然你道行已有小成,但如此止步不前,终非正途。”三藏脚下步履轻盈,身体也是保持的四平八稳,一边走着还能语气平缓的与猴子说话。
猴子闻言不免也有些尴尬,他五百多年前就已经是太乙玄仙巅峰了,可这数百年过去道行是没有丝毫变化,即便他被压了五百年,心性也没有什么长进,到现在连大罗金仙的门槛都没摸到。
“唉,师傅,不是俺老孙不想努力,你是不知道啊!大罗金仙可不是光靠努力就能修成的,那得时,命,运三者缺一不可。徒儿可能时机未到,也或者命中无缘,就是运气欠缺也是镜花水月,所以还不如每日逍遥自在。”猴子叹了口气说道。
大罗金仙谁不想啊?但就算是猴子这种机缘无数的异种,要成大罗金仙也是难上加难。
所以白思的出现简直就是一个异数,如果按照气运理论来说的话,白思的气运之浓烈,甚至要超过大部分上古金仙。
不过猴子虽然说的有理,但三藏却不以为然,他脚下不停,语气有些严厉的说道:“荒谬,为师一直觉得沈县令有句话说的好,人助天助不如自助。你若自己不努力,那时机来了也不知,而若心生懈怠,就是命中该有的也会溜走,自己都不去争取,又何谈运气?”
三藏这番话说的如当头棒喝,猴子顿时楞在了原地,其实这句话早在沈行知放猴子出两界山时就对他说过,不过当时他也就一听,虽然觉得有理并没往心里去。
可三藏这番详细的解释,让猴子大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师傅,徒儿知错了。这番话县令也曾对我说过,但我只是一听,却不如师傅这般明悟,从今往后我也要像师傅一般自律。”猴子说的很认真,就这么一瞬间,曾经顽劣的猴子好像就长大了。
三藏见猴子如此懂事,也是心中大感宽慰。
此刻猴子自己都没意识到,原本自己最大的缺陷,竟然在这个时候弥补上了。
当年猴子拜师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传授无数法门,可猴子都是挑三拣四,说这不好那不好的,一心只求走捷径得长生。
虽然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菩提祖师又真给了猴子捷径,但这心性却成了猴子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
不过现在猴子突然开悟,原本跳脱的性子变得沉稳起来,这以后可就是一只脚踏实地,行事稳重的猴子了,这样的猴子将来能走到哪一步就真不好说了。
就在这师徒边走边修行的时候,忽有三道人影从天地各处而来,最后三道人影都落在了黄风岭外围,这里也是三藏和猴子走出黄风岭的必经之路。
只见这三人一身神光笼罩,落在地上那大地自己就铺满花瓣,所在之地枯木逢春,枝条上瞬间繁花似锦。
待到三人身上神光敛去,正是那宝相庄严,慈祥圣洁的灵山三大士,观音、普贤和文殊三位菩萨。
沈行知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因为他带给西游的改变,直接让九九八十一难中某些劫难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
原本接下来三藏和猴子应该遇到的是流沙河一劫,待过了流沙河收了沙僧才会遇到四圣试禅心这一剧情。
可是因为沈行知打乱了许多剧情,现在不知道观音等人出于何种考虑,三位菩萨竟然提前越过流沙河,打算在黄风岭外围就给三藏和猴子来上一劫。
“原本计划中黎山老母也会参与,不过不久前她接到元始天尊法旨,去了上清天听混元道果。正好那猪刚鬣死了,咱们三人也足够,便在这黄风岭下,试试金蝉子这一世的道行。”三位菩萨中观音率先开口,她这一番话正好也解释了为什么四圣试禅心变成了三圣。
“不错,正值如来与那小县令打了赌,他让摩诃迦叶驻守流沙河,我们稍作改动也说的过去,再说这一劫非刀兵之劫,放在哪里都一样。”文殊菩萨接着观音的话说道。
这三位菩萨除了观音还是以女性面貌示人,文殊和普贤都是男子模样,而且听他们说话那口气,三位菩萨与如来好像也是貌合神离。
不久之后,三藏和猴子翻过一道山岭,顿觉眼前豁然开朗,而所见之景也是让他们一时出神,
只见山岭下有一座巨大的庄园,那庄园依青山而建,门前翠柏成片,松竹冉冉。
在那庄园外还有数百顷良田,阡陌纵横还有农夫劳作,远远的便有牛羊鸡犬之声,仿若世外桃源。
“此地怎会有这等庄子?悟空你看可是妖怪变化?”三藏大为意外,竟也谨慎的以为是妖怪变化。
猴子初见是也心生警惕,所以火眼金睛看了又看,不过他不仅没有看出半点妖气,反而只看到地灵人杰,隐隐有仙气飘荡。
“不是妖怪,倒像是什么洞天福地,而且这是必经之路,咱们去还是不去?”猴子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便将问题抛给了三藏。
三藏现在也是有了主见的人,他仔细观察了一会庄园,略一沉思后说道:“眼看天色已晚,正好借宿歇息,咱们师徒也好久没洗澡了,这地方正好。管它是龙潭虎须还是仙家福地,咱们先去了再说,到时候见机行事,悟空切记不要莽撞。”
猴子眼珠滴溜一转,也是阴戳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