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下面没有了。
第九十章一元道君
大道圣人的尊荣,混沌魔神的力量,为所欲为的资格,一元道人不是不懂,而是非常懂。他完全可以继承马一元的一切,但他不想做。
那是马一元会选择,而他是一元道人
这是一元的选择。
道人身躯周围,元神溢散,真灵跃跃而出。
上空垂下一句天言:“水官不准”
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大帝各司其职,赐福是天道权柄,敕罪是大地皇道权柄,解厄则是大地幽冥权柄。
水官大帝亦可以看做一尊冥神。
水官一言,消去元神溃散之厄运,让真灵得以留存人世间。
大地之母慈爱的凝视这个孩子,默默注视,没有急于安抚他的灵魂,给予轮回。
水官不准,后土不收,幽冥不入,谁敢前来收魂。
四判十帅不行,十殿阎罗不行,酆都大帝不行,就是太乙救苦天尊与大愿地藏都没有这个胆量。
一时间,一元道人陷入了无生无死,不生不死的奇妙状态,并且这个状态遇上了极其玄妙的时间。
大千宇宙处于晋升多元宇宙的关键时刻。
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人,虽然没有正确的地点,但也足以。
众生感恩一元道人给予的福源,紫气浩荡,宇宙因为一元道人的舍身得到晋升之机,天眷垂青。
青紫交汇,人道与天道合奏出一曲大道之音,冥冥中大道之钟敲响,宏大浩然,余音渺渺,不绝如缕;亿万盏人间金灯升起,垂珠璎珞,金光火焰,光明如日。
天人合一,继而玄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元道人的真灵于无生无死,不生不死之间,感悟天人,顿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视野无边广阔,看见了人间渺渺炊烟升起,看见了混沌之气的律动,看见人心光明的璀璨,看见传道讲道的玄妙……
天地何其之美,万物何其之妙也!
这是马一元所未难窥见的大道之美,独属于一元的风景。
一元道人伴随天地与众生而动。
人间有气,分作二十四: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如此循环,方为一年
二十四节气演化十二地支与十天干,天干地支象征光阴。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
元会叠加量劫,量劫叠加无量量劫,皆有二十四气演化而来
生死枯荣,造化岁月,尽在此中。
以二十四气仰望苍穹,分作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立春艮,雨水寅,惊蛰甲,春分震,清明乙,谷雨辰,立夏巽,小满巳,芒种丙,夏至离,小暑丁,大暑未,立秋坤,处暑申,白露庚,秋分兑,寒露辛,霜降戌,立冬乾,小雪亥,大雪壬,冬至坎,小寒癸,大寒丑。
四立二分二至,正应八卦,是为八节。奇门九局皆起于此。
一元道人观人间二十四节气,而得天象,九宫,八卦,七星皆在此中。
真灵渺渺,继而上升,窥见八卦合作四象,下者,四象微分五行,五行乃成六合;上者,四象合作阴阳,阴阳孕育三宝,合三宝运两仪,而成太一。
二十四气,十二地支,十大天干,九宫八卦,七星六合,五行四象,三宝两仪,皆在于此。
万般诸气,森罗万象,皆由太一而生。
太一即道,道演混沌。
不知不觉中,一元道人踏进了混沌之中,心中已有万气。
失去了众生与天地的加持,眼瞳微微睁开,一丝清明闪过,一元道人愕然大惊:“这是混沌深处,非大罗不可进,我怎么进来了!”
“糟了,这次死定了!”
“不对,我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还有再死一次?”
一元道人心中慌乱,迷茫望着四周,急忙寻找出路,唯恐被混沌吞噬。
顾不得许多,刚刚领悟的胸中万气,齐齐使出,搅成了一团,化作了一炁,炸开了混沌,散落各地,各有所持,又化作了宇宙能量汤。
观看玄妙变化,一元道人若有所悟,喃喃一声:“太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周天之中,寰宇之内,万事万物,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万气一转,化作太一道炁。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
又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原来如此!”
一元道人朗笑一声,破太一,而成太乙,踏入现在时空节点,朗声道:“混沌初分吾出世,万气森罗任搜求。如今了却生生理,不向三清妙里游。”
集众生万气,而衍生太一道炁,这便是一元道人的大道
亦名一元大道!
尊号万气森罗一元道君。
“是谁窥探太一之道!”
一声暴喝,让新生的一元道君心惊胆战,放眼望去,竟然是三尊光辉洒满时空的神人,自洪荒而来。
一尊神人脚踏云雾,一男一女两尊神人司掌命运而来。
窥见一元道君,脚踏云雾的神人紧缩的眉头舒展:“新证的太乙?”
女神人抿笑一声:“云中君,我就说是你多疑了吧。”
“东皇陛下虽离洪荒,威名积压万古,谁敢窥探太一尊位。”
另一尊男神轻笑一声:“少司命你就别怪云中君了,如今洪荒已定,道路清晰,不见迷雾。一连数个盘古纪众生都是先证大罗,后证太乙。”
“像这个小家伙,先证太乙,足足有五个盘古纪元没见到了。”
听着三位神人的交谈,一元道君心头一动,想起了一桩神话,拱手问道:“可是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三位大神当面。”
第一章太一与太乙
一元道君素来是个胆小怕事的,不敢与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作对,面对三人好生好气的招待着。
迈入太乙门槛,于众生心头念念不忘,于自己心头念念不忘,也就有了万劫不灭的基础,有了永恒不朽的资格,成了民主中的民。
虽然一元道君是萌新,但终究是有了人权,不同于虚幻泡沫之物,眨眼即逝,是道友,是同道,无量盘古纪过去,唯有太乙与大罗并存。
先天古神冷漠是对待后天生灵的,对于同道,还是十分友好。
再加上云中君唐突过来,冒犯了一元道君,虽然嘴上不说,心中却有歉意。
三尊太一氏的属神同一元道君坐了下来,开起了茶话会,给萌新一元道君启蒙,减少洪荒的情况,太乙与大罗的关系。
云中君侃侃而谈道:“小一元,你莫要看现在仙道大昌盛,最初的时候,并非如此。”
“在仙道未出,三清不全的时代,主宰一个又一个盘古纪元的是先天古神。”
一元道君疑惑问道:“仙道未出,古神时代的生灵是如何修行?”
“自然是修行神道了。”少司命轻笑一声,温婉柔和,如同清泉流水。
“最初,有古神性格如道,平等冷漠,不偏不倚;有古神暴躁如火,视众生为虚幻;但也有古神心存仁爱,愿意接纳众生。最开始接纳众生的两位古神是昊天与太一。”
“昊天之时,方有天人,太一之时,才有大道。世间万法源自太一氏,即便是仙道教主太上天尊,最早修行亦是太一之法,神道之门,故而太一氏被尊称为大道之源。”
一元道君愕然道:“太上天尊居然持修过神道?他不是仙道之祖吗?”
“创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他是太上。”云中君缥缈如雾的声音传来:“最开始的太上天尊距离先天古神,太乙道君只有一步之遥。”
“但是,太上不喜神道,因为太乙道君偏于神性,缺乏人性,太上是人族出身,感情最为复杂,想要全部保留。”
“因为不认同太乙之道,太上决定自开一道。那时诸多古神都来劝说他,没有一尊神看好太上天尊,然而,事实打了所有古神的颜面。”
“太上天尊过于妖孽,于不可能之间开辟新路,转神为仙。感悟的不再是太一,而是先天五太,证得的不是太乙,而是大罗。自此洪荒多出一条大道,多出一尊与太乙比肩的业位,大罗道果。”
“自此太乙是一,大罗是万,何日抵达一即是万,万即是一的境界,拥有双道果,便是大神通者,准圣祖师。”
…………
或许是太久没有见到太乙道君,或者是心生愧疚,云中君三神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通交流下来,一元道君若有所思,心有所悟。
大罗源自仙道,历经先天五太,铸就先天不灭灵光,而成万劫不灭之躯。
太乙起源于神道,道返无极,化作太一道炁,化身古神,而成念念不忘之尊。
太乙的奥秘在于模仿太一氏,而成就先天神躯,太一即是道,模仿太一就是成为道的一部分,道不可磨灭,故而太一不可磨灭,故而太乙不可磨灭。
道无相,太乙亦无相,以后天认知为相,故而众生念念不忘,太乙必有回响。
世间有一尊众生记得太乙,太乙道君便能存世;如果众生皆遗忘,唯有太乙道君自己记住自己,才能保持后天认知,维持存世之身。
并且太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晋升的空间不弱于大罗。走众生路,偏向神道可证得类似烛龙的太易,将一纪元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