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正说着,一道赤芒从天而降。
戢水龙女一来就问:“真的做好了么?成品到底如何?”
戴奕解释:“龙女大人,「疏蝗烛」成品的确已稳定下来,它对方圆三里范围内的飞蝗都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
“靠虫气?”
“虫气是其中之一。”戴奕说:“我们在虫气基础上,还发现母蝗吸引力极强,因此取了许多母蝗虫气。再以龙骨、灵茶进行研磨融合,增强其烈性,让其燃烧更久,因此只需要一点点,就能让数里蝗群趋之若鹜。”
他顿了顿:“概而言之,这「疏蝗烛」在蝗群感知中,就如蝗群女王一般。”
“其中并不需要任何灵力支持,点燃释放出烛中香气,就能制造出从未有过的强烈虫气,蝗群无法抵挡这种诱惑。比进食欲望更加强烈和接近本能。”
戢水龙女目光一凝:“这「疏蝗烛」做过多少测试?”
“四十九次。”戴奕道:“针对目前出现在大唐境内最典型的大群蝗群都用过,效果都是一致,吸引力巨大,不到蜡烛燃尽,虫群不会消失。”
“很好。”
龙女脸上罕有露出笑容:“你们真是出乎预料,竟然能将这种东西这么快做出来。”
“不过,「疏蝗烛」虽然做出来了,后续利用却需要小心。”
戴奕看向吴奇:“这方面,师弟其实已有了全套方案,我们都听过,觉得可行。”
“哦?”
戢水龙女这才将目光投向吴奇。
她听阿锦说,吴奇这些天除去在用符箓捣鼓那化形女体的丹灵,就是每天喝灵茶,变着法子做菜给丹灵……优哉游哉的模样,简直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吴奇浑然不知,说着自己的策略:“最难的是「疏蝗烛」,现在有了成品,便可以有很多法子疏散蝗群。”
“譬如说,最简单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找到海外荒岛,距大唐境内要远一点的地方,将蝗群带到当地,如此一来让它们自生自灭。置身于辽阔无比的海洋,它们很快就会被鱼与鸟消化。”
“再者是以疏蝗烛将蝗群分成一小股,引入密闭木屋里,四周堆上薪柴,然后让并非修行者的士兵点火,就能将其分别焚烧剿灭。”
“不过我个人觉得,第一个疏导办法风险更小,以天道规避天劫。”
戢水龙女沉思片刻:“的确有理。目前还是要首先判断,「疏蝗烛」的确行之有效,对付小股蝗群和大量蝗群有差异,要确保药性足够支撑大规模行动……”
此时,一道白光闪过。
风尘仆仆的侯莫陈魏一脸亢奋,他缺少的左眼被黑眼罩盖住,仅存的右眼里却兴奋不已:“成了,成了!”
戴奕一脸期待:“前辈,这次实战演练成功了么?”
“成了,成了!”
侯莫陈魏哈哈大笑:“我去了一趟岭南道的雷州,拿着「疏蝗烛」将一群约莫百万的蝗群引到了南海之外的荒岛上,那岛上都是海鸟,它们都被海鸟吃了个干净!这招好!非常管用,完美规避了天劫!吴老弟的办法妙啊!”
戢水龙女此时也脸露喜色:“目前「疏蝗烛」能产出多少?”
戴奕对此烂熟于心:“因材质缘故,一根「疏蝗烛」约莫一两重,是普通白烛的两倍,能燃烧半个时辰。以既有手工办法,在材料充足前提下,一日能做出三十斤,去掉损耗,约二百六十支。”
侯莫陈魏这边,引走了数百万蝗群,速度不能太快,避免虫群跟不上。雷州距离海岛很近,但也耗费了四支蜡烛,总计四两。
若是中原和内陆地域的蝗群,耗费蜡烛就更多。
李宓心算片刻,得出了结论:“沿海一带,算作百万蝗虫耗损四两,光是应对河南道、江南道、岭南道三道沿海滞留蝗虫,要清除目前百亿蝗群,需要一万倍,即四千斤。内陆蝗群清理,耗损更是数倍,需要最少一万斤的「疏蝗烛」。”
“太慢了,一万斤按照老方法需要一整年才做得出来。”
龙女当机立断:“原料不用担心,我去找朝廷要,监幽卫益州司的人你们尽可以调动,他们做精密活儿可能不适合,但安排好各做一项是可以的。你们目前不到十人,我让青羌带水妖过来,速度可以提升几倍。要什么人,你尽管提。”
“我要你在两个月里设法做出一万斤,每早一天,就能挽救许多百姓生命。”
“你行不行?”
她盯着吴奇,不容置疑,也暗含期待。
吴奇还能说什么。
男人不能说不行。
第二百四十五章 明明是我先来的
接下来,吴奇开始高强度地调度。
「疏蝗烛」配置流程被他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料研磨与配比,这是戴奕最着重关注的环节,也是他负责,对精细程度要求也最高,好在有吕青青、李宓、阿锦打下手,勉强人手足够。
第二部分是融蜡与冷凝,即将热白蜡与药粉搅拌,确认药性均匀分布,再以木质模具进行塑形,由青羌负责。
第三部分是校验环节,即从每一批「疏蝗烛」成品里抽样进行测试,确保药性与质量符合要求,侯莫陈魏把关。
好在吴奇经历过工业时代,对流水线多少知道一些,因此给出了相对明确的环节步骤和各自职责。
最初他不得不反复讲解,让三名负责人彼此能明确职责,也知道自己不需要做更多的事,专注于自己步骤即可。
几天后,众人都已走入正轨,「疏蝗烛」产量也一下子提升上来。
平均每日能产出两百斤药烛,基本覆盖戢水龙女的要求。
这段时间里,婆娑世界里各种事件却是层出不穷。
首先还是万众关切的蝗祸。
淮南道沦陷于蝗群,山南东道也被蝗群大规模入侵,要不是以东都洛阳为首的都畿道稳住局势,以多种办法遏制飞蝗,蝗群就能直接西进,威胁京城长安。
更远的地方,河北道受灾严重,粮仓遭到毁灭性打击。
引起的连带反应就是难民有了百万之数,大量难民朝着西面逃难,冲击沿途的州府秩序,一时让粮食更加吃紧。
蝗灾区更加惨不忍睹,滞留的百姓不仅需要忍饥挨饿,还需要躲避趁乱而起的盗匪与黑幢天子邪佛信徒。
另一方面,三教内部也出现了分歧。
佛门统一出世,到处以佛法归化蝗群,做出了一定成效。
道门大多都山门紧闭,因窃取天运寿元的道门修士向来是天劫锁定的首选,哪怕派出门人,也是帮助疏散百姓,却没法深入应对蝗群。消极推诿的阁皂山更是被朝廷训斥,封山一年以示惩戒。
儒士们则纷纷从书院出发,随着平乱军深入河南河北,以文光镇压蝗灾背后诸多妖邪。
五道七寺尚有选择,二三流小宗门却是面临一场浩劫。
尤其是地处东南一带灾区的小门派修士,为了保全宗门,不得不放弃当地基业,暂时迁移到剑南道、黔中道、关内道,其中又以到剑南道避难者最多。
据许叔静所说,最近三个月,已有四个宗门到监幽卫益州司来签押,要在剑南道重新开宗立派,重头开始。
原因也简单,除去两都之外,唯剑南道正面压制了蝗群,从一开头就防住了蝗虫,没有让它们扩大成群,堪称治理蝗祸典范。
蝗祸身后,幽鬼也露出爪牙。
许多州府修士遭幽鬼袭杀,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然而就是在这么危机的关头,又发生了一件不太适合时宜的大事。
青城山姚长盛登门阁皂山,挑战阁皂山掌教葛先。
数日后,姚长盛又拜访了茅山元符宫,与茅山掌教陶北翁一战。
结果却不为外界所知。
但明眼人一听就晓得,姚长盛必然是赢了,因此才会继续寻求一败。
蝗灾对姚长盛没有任何影响。
吴奇甚至有一个奇怪的猜想:难不成他一个个真人打过,也过去顺便找「勾陈书」的踪迹?
真人层面的事他还没资格去过问,吴奇更多是八卦。
然而有一件事却和他息息相关。
耗时一个月,玉兔捣药终于捣出了补气丸的丹灵。
吴奇看着手掌心的丹灵。
它形如蛤蟆,拳头大小,浑身银色,大大的眼睛很是呆滞,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玉兔说,普通丹灵基本上不是蛤蟆就是兔子模样,九天神丹龙虎二相反而是少数的异类。
吴奇原本觉得,神伏已经够不灵活了,然而在这蛤蟆丹灵吗面前简直精神小伙。
丹灵不会说话,仅仅有模糊的表达能力。
吴奇决定还是相信玉兔。
他手指一招。
丹灵顿时消失在掌心。
无常图里,又有一副祭坛开启,上面趴着蛤蟆丹灵,它还是那副傻傻模样。
石碑上写:丹灵,妖兵初期,一年修为。
它比小虎要好的点是,本身有丹魄。
吴奇给它取了个淳朴的名字:「阿补」。
代表其身份就是补气丸丹灵,平时让玉兔一边继续捣药其他丹灵,它则在一旁炼制补气丸。对丹灵来说,炼丹就是修行。
一个丹灵工人组成的丹房,高效而忠诚,还不需要工钱,简直完美!
吴奇对未来充满期待。
……
长安,大明宫宣政殿。
“陛下。大捷,广州大捷!”
广州别驾竺达通一路高喊,从殿外昂然阔步而来。
哪怕有法宝襄助,从广州一路赶赴长安也有近三千里,他一路马不停蹄,就是要将最新大捷告知朝廷。
大唐天子脸上带着淡淡笑容:“说来让朕听听。最近坏消息不少,也该有点好消息了。”
“禀告陛下。”
竺达通躬身道:“在肃王支持下,岭南道节度使龚大人得益州监幽卫敖姝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