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地域世界而论,称之为横三世佛,包括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
“横三世佛里,释迦牟尼佛坐镇娑婆世界,这是一方亘古存在的不朽大世界,大唐所处的婆娑世界就是其倒影分支之一。”
“「药师佛」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主。”
“「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之主。”
“因此,横三世佛又叫做三佛并持,共同主宰灵山横跨众妙之门的三方世界。”
“除此之外,还有纵三世佛。”
吴奇对此倒是不陌生:“也就是过去佛的「燃灯佛」,现在佛的「释迦摩尼佛」,未来佛「弥勒佛」这三位对吧?”
“不错。”
净枼缓缓点头:“佛门但凡还被记得名讳的佛,都还未消亡泯灭。纵三世佛则穿过时轮之海,分别居于过去、现在、未来,置身于时轮之中,度化万灵。”
吴奇若有所思。
以前,黑白君就提过时轮之海与众妙之门
——时轮之海中的亿万劫之中,屹立着亘古以来历经劫数的圣灵与至人,但凡不被时轮洗涤蒙尘者,都是一方霸主。
——众妙之门里,婆娑世界不过是亿万沙砾之一,形态怪异、无法理解的世界和存在比比皆是。若是一步走错,踏足一些特殊世界,想从中脱身求存都无比艰难。
即是说。
时轮之海就是贯穿过去和未来的某种流动形态产物,是以时间为基准的描述。
众妙之门则是连入亿万世界的巨大集合,是对某种空间概念的标注。
横三世佛与纵三世佛,则像是五个点,将这个时空坐标打上了灵山印记,让佛门能够穿梭于时空之间。
灵山果然不简单。
“药师佛转世,通常是为了救助世人,祛病消灾……”
净枼自言自语道:“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现,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其人得以延生续命,但也仅仅多出几日,以便安排后事,安然离世。”
她脸色微变:“婆娑世界,或有大灾。”
按照净枼所说,药师佛是一名货真价实的救苦救难佛,若是有众多人重病、殒命、死相彰显,祂才会从东方净琉璃世界跨灵山而来。
药师佛大愿之一就是「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证得无上菩提」。
即使无法挽回性命,也要竭力让生者尽量安乐去世。
见到药师佛,其实并非什么好事。
吴奇听得心里一凛。
要请动药师佛的灾厄,南海秘境现在看来还不够格。不论这里怎么大变,大不了就是里面的修行者全灭,损失相当有限。
那就是外界的婆娑世界出现了某种灾厄之兆……
吴奇心里有几分焦急。
不知道浮云观到底有没有准备,有没有发现端倪。
他知道此时着急也是无用,能做的就是稳定西岭,积蓄力量,等待机会。
吴奇调整心绪,又问道:“法师,不知是否是贫道错觉。听起来,普贤菩萨似乎并不怎么熟悉药师佛?”
“的确如此。”
净枼并不隐瞒:“灵山诸佛,彼此之间都很少见面,更不用说菩萨了。灵山有果位者,皆有使命与佛地,除去同处一个世界的法身,彼此唯有诸佛法会能彼此相间。”
“释迦牟尼佛,与其胁侍菩萨文殊、普贤两位,一同被称作华严三圣。”
概而言之,普贤头顶的佛是释迦牟尼佛,与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的确没什么交集。
吴奇最担心的是,这位来头甚大的药师佛转世,会不会搞事情。
毕竟西岭可是养了幽龙,这种事在外界实属大逆不道了。
“毋庸担心。”
净枼解释道:“于灵山而言,世间种种生灵,都可成佛。幽鬼在婆娑世界属异数之灾,但诸佛眼里,也是皈依我佛的万灵之一。佛教宗门与灵山不是一回事,灵山诸佛要包容得多。”
“你不都说了么?幽佛也是佛。”
“为何此时反而害怕了?”
“谁怕了?”
吴奇强自道:“不过来者好歹是强龙,咱们地头蛇也得有所准备不是。”
他心里稍安。
只要不会捣乱就好。
到底是佛陀,这思想觉悟就是高。哪像之前净枼这普贤菩萨转世,颇有原教旨主义风采,一直抗拒幽佛。
说起来,净枼好像一直都比较刻板。
之前第一次见面就给吴奇留下深刻影响。
现在经过自己一番纠正,好歹好了一些。
第三百零六章 幽冥教化
西岭北岸,龙池。
如今这里周围已被布上禁制和阵法的双重限制,禁制外人靠近,没有持有通行符箓一靠近就会引发禁制。此前已有数人因各种目的,试图近距离观察龙池,都被抓捕后由蛇妖大头统一审问惩戒。
事实上,哪怕他们闯入其中,也会被幽龙们立即发现进行围堵。
经过幽笼那边的秩序培养与训练,幽龙具有很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对它们而言,自己就是一方海岸的战士,是刑天的部曲,目前只是在进行相关训练和培养。
此时吴奇站在岸边,看向前方。
海面上,浮出上百头的黑蛟,它们都仰望头顶,似在观摩聆听什么。
半空,显出一名御剑男子的身形。
他浑身赤炎环绕,着道服,仪容威严,颇有贵气。
其身下浮空的,正是法宝「元真君」。
元真君手捏剑指,在空中写出四个端正刚劲的黑墨大字。
令行禁止。
四字化作数百道墨线,钻入每一头幽龙头脑周围,环绕其头颅,最后钻入它们眼眸之中。
元真君抬手,声音沉稳:“所有听令,沉。”
霎时间,所有黑蛟尽数沉入水下,没有一头露出脑袋。
他又道:“起。”
蛟龙们又全部浮出水面,保持整齐划一。
“列阵。”
元真君一声令下,一百一十五头幽龙顿时分成五列,每一列二十三头幽龙。
它们虽然个头长短不同,但彼此都保持着固定距离,就连头颅露出水面的高度都一般无二,统一为一丈。
这一幕看得吴奇心里喜出望外。
此前他最担忧的一点便是秩序问题。
随着幽龙数量增多,就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管理方式,要让它们自己自觉老老实实,这显然是一种奢望,不可能长期做到。
说到底,但凡组织都需要规范,否则就会散乱,哪怕有强力威慑也很容易变成散沙。
可西岭有驯龙人么?
没有。
有大规模养育妖兽经验的修士么?
也没有。
吴奇冥思苦想下,就喜欢练剑放松,手持「神胜万里伏」和「元真君」两件法宝,不练剑就可惜了。
元真君的「见字如人」给了吴奇一个启示。
能不能利用元真君的能力,以王道约束、教化、训练幽龙们。
「元真君」本就是曾用以灭佛的王道杀器,镇压威慑最为擅长。
吴奇和元真君商量后,又经过一番摸索,还真找到了一条未曾想过的路:以王道训练幽龙,将它们变成训练有素的士兵和矿工,以服从为使命,视荣誉为性命。
虽然后半部分并不那么容易达成,但前半部分倒是顺利。
在元真君「见字如人」不断训练演练下,幽龙们已经变成了一个更加明确的团体。
它们已经明白,需要无条件服从命令,听命者只有两人,一是吴奇本人,二是元真君。
纪律让它们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同时,它们也有丰厚的回报。
首先是明显提高的灵土供给,这让幽龙能够更快修行,早日迈入下一个台阶。
吴奇设想,要不要给它们分个小队什么的,更加职权明确,而且也给出它们一个清晰的上升通道。对任何具有自我意识的生灵来说,希望都是它们克服困难的最重要基础。
服役苦不是问题,问题是看不到未来。
按照吴奇要求,元真君根据实力与训练综合表现,选出了五名什长,每一名什长带领自己在内的二十三名幽龙行事。
元真君看向吴奇:“请尊者下令。”
吴奇朗声道:“各就各位,准备下海。”
一声令下,五名什长顿时指挥各自队伍的幽龙,到各自所在海域落位。什长一声吼,幽龙们顿时首尾相连,变成了一条无比粗壮的龙绳,卷成一团。
幽龙什长一个个开口汇报。
“第一队准备完毕。”
“第二队准备完毕。”
……
“第五队准备完毕。”
吴奇点点头:“挖掘作业,现在开始!”
幽龙组成的龙绳顿时朝着水下扎去,很快,绳子龙头的一部分从水面再度钻入,头衔尾,组成一个环。
近海海底地势较高,处于二十丈到八十丈之间,幽龙环恰好能覆盖。
吴奇看着这幽龙环犹如履带和轮滑绳一样缓缓转动,就看见一捧一捧的黑泥原料被龙爪带了出来,又什长和另一头龙用容器进行采集,采集完一只龙爪上的黑泥,又去下一个爪子,幽龙环缓缓转动,就如履带一样,不断将海底黑泥翻取出来。
这办法看着笨拙,却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
除去龙族之外,其他修行者很难抵达海底,越是往下,灵气压力越强,这不断增大的压力来自弥天青龙和神枢,哪怕是身为妖仙的黄天,也支撑不了潜入深海。
法宝也无法进入那一片区域,在途中就会被高压碾碎。
开采海底黑泥,只有龙族亲自上才行。
正因不断试探总结,最终得出了这样一个开采方案。
海面上是五座以幽龙为零件的肉体挖掘索,它们协作良好,有条不紊,一捧一捧的黑泥被装入五个不同的装容法器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