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婆娑世界的诸多事务中来。
战争就是最立竿见影的手段,而颠覆一个强盛王朝,又是最能展现实力与重建规则的办法。
缺点在于:应对大唐朝廷这样的庞然大物,其羽翼还有三教,需要耐心筹划,等待最适合的机会,而且牺牲会不可避免。
吴奇一听就知道。
「虚幽王」和「太岁幽王」这是路线之争,这一千年幽劫即将更迭,难怪内部争斗比外部还狠。
但从好的方面来讲,这也是一个利好。
若幽王都是铁板一块,那才是大大不妙。
吴奇摸了摸下巴。
难怪此前朝廷和幽王,彼此都显出一种谨慎。
算一算时间,千年之期还剩不到十五年。
太岁幽王绝不会将时间拖延到最后一刻,随时可能全面发难。
吴奇问:“还有后续么?”
龙女敖姝说:“大唐宣布,将渭河神位收归朝廷,由大唐天子暂且亲自担任……直到选擢下一名适宜河神为止。”
天子直接进入神枢,拿了神位,成就河神,神权与王权于一身。
可以说开创了古今未有之壮举。
“但最近也出了另一件事。”敖姝道:“不久前水灾泛滥,西北一带却是连连干旱,蝗灾再启,这次却是从西北席卷过来,更甚此前……百姓如今再次到处逃难,最近有大量西北百姓甚至逃到了我们南海。”
吴奇明白。
天道又在重新平衡了。
四百章 算账
长安大明宫。
天子高坐龙椅上,俯视下方群臣。
自从斩了渭水河神,天子亲自兼任河神之位,不止外界震惊,朝廷内部也是噤若寒蝉。
倒是少壮派为此十分兴奋,天子要开疆拓土,开创从未有过的不世之功,军人们就有了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机会。
各地监幽卫与驻军,都在严格监督一众山神水神,世俗王权真正凌驾于神祇之上。
然而今日,天子脸上却阴云密布。
右相梁载言还在禀告前线灾情:“……自西北蝗祸从陇右道而入玉门关以来,蝗群北上南下,北至关内道、河北道,南抵山南西道、剑南道、黔中道。蝗群过境,寸草不留,飞禽走兽皆遭啃食,远超昔日任何一次蝗祸。”
“此番来袭之蝗虫,仅有拇指大小,但数量繁多,本身携带毒素,凶猛好斗,悍不畏死。多有士兵、百姓遭其伤及。”
他脸色沉重:“迄今为止,据户部、兵部统计,已有超过五万百姓死于蝗虫之口,逃难、失踪者超过二十万。”
“陇右道「万碑洞」以红嘴鸟与最新培育的锋喙鸟,对蝗群予以阻击,击杀蝗虫数百万。然而虫祸势大滔天,虫群彻底封锁了「万碑洞」,杀死修士数十位,以肉身冲撞大阵,导致「万碑洞」惹来天劫,两名元婴修士死于雷劫……宗门不得不举家搬迁,但如今元气大损,难以再用。”
“山南道「驭虫舍」以虫对虫,调用了数千万火红蚁配合军队,伏击杀死了众多蝗群。但蝗群有毒,肉身搏杀,让火红蚁损失巨大,也仅仅是一个惨胜。”
“如今蝗群依旧在不断增加,「驭虫舍」也收缩到了京畿道,京城外。”
天子面无表情:“医药局所制的「疏蝗烛」投入前线,效果如何?”
“效果不佳。”
梁载言小心翼翼道:“昔日的药,面对这一次的蝗群,只有局部吸引作用,没有实用价值。”
天子冷冷道:“五年时间,医药局持有「疏蝗烛」,就没有考虑过蝗群去而复返的可能性?就连朕都知晓,蝗祸三五年一次,伴随旱灾而来。”
“大唐提供给他们大量的灵草,人手,钱粮,要什么,给什么。然而他们呢?”
“他们做了什么?”
梁载言嗫嗫道:“研制新药颇为不易,医药局众多药师和修士也一直在摸索……”
“摸索?”
天子笑了:“但为何朕听说。医药局内部倾轧,打压阁皂山,拖延太医署,联合修士和各大地方豪族。”
“市面上的丹药发行售卖,都被医药局以监察名义垄断监管,九大鬼市,不掏钱打点医药局,就三天一小查,五日一大检!”
天子一字一顿:“监幽卫,在其中又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梁载言眼神惶恐,匍匐在地:“此事与监幽卫并无关系,陛下明鉴,微臣这就彻查害群之马。”
“不用了。”
天子平静道:“梁卿这几年公务繁忙,也是辛苦劳累了。不必再留尚书省,监幽卫的担子也卸下,明日去秘书省任秘书监,替朕掌典籍,编撰群书,为大唐培育更多有识之学子。”
梁载言脸色煞白,他嘴唇动了动,最终道:“臣领旨。”
秘书监为三品官,这是直接一步降职,梁载言彻底被抛出了朝廷核心决策层。
天子又道:“令梁王李澈即日进京,任监幽卫中郎将,统领监幽卫,整顿军纪,督监各地神祇与妖鬼、幽冥事宜。”
原以为天子心仪的皇子是肃王李隽,作为少壮派领袖,李隽是整顿修士和妖鬼的先锋,将岭南道一度打造成了一个修士禁飞区。天子也多有嘉奖和赏赐。
然而这次却直接调梁王进京掌握监幽卫,这可是举足轻重的核心权力!
帝王心术,难以判断。
反倒是梁王走在了前面。
“国子祭酒孔颖达。”
天子继续道:“入尚书省,任右仆射,统兵、刑、工三部十二司,代管大唐医药局,太医署从旁监督。”
大儒孔颖达拱手:“臣,遵旨。”
“户部调拨粮食,开仓赈灾!”
“兵部、工部继续抵御蝗群,构建防御工事!”
天子拔出天子剑,一剑斩下案板一角:“再有懈怠、消极剿蝗者,犹如此案!”
……
甘露殿。
天子与吴道子品茗赏花。
“画圣是否以为,朕此举过于激进?”
吴道子道:“陛下所为,必有缘由。”
天子放下茶盏:“此次蝗祸远胜以往,很难迅速复刻昔日浮云观的成功,修士尚且可以逃往海上,隐居深山,但百姓的粮食却根本来不及转移,农田搬不走,世代居住的村落走不了。”
“蝗群一路无物不食,虫身藏毒,对各种药物抗性进一步提升,源头更是在大漠,极难根除。”
“满朝群臣不知道蝗祸之威么?不,他们很清楚。但他们觉得不在意。”
天子淡淡道:“因为蝗祸虽然也会让他们的土地收成减少,可却危害不到根本,任何灾祸,受损最严重的永远是
“对群臣来说,最重要的是维持地位,牢牢抓住手里的权力,往上爬。”
“昔日,先皇与朕所说,朕最大的敌人就在朝廷内,就藏在这群人之中,而且消除不绝。现在朕终于明白了。”
“虫祸在内部,他们一直在蛀这大唐基业,不管怎么杀都会又长出来。”
“万万没想到,朕慑服了三教,压制了神祇,威慑了幽冥,偏偏拿这一群藏在朝廷内部的虫豸无计可施。”
天子目光泛冷:“朕曾想过,将可疑者全部诛杀。”
吴道子这才劝道:“陛下不可,此会让各大氏族离心,国运将会大大受损。”
“可朕转念一想,杀了他们,朕又用什么人呢?”
“提拔出一批新的官员,他们又能抵挡住权欲么?不行,能够登顶人臣之极的终究是少数,他们自然会践行自己胸中抱负,那么绝大多数会做什么?退而求其次,享受权力带来的名利,延绵家族。”
天子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仰头饮了一口。
“律法真的能约束他们么?”
“朕又能无时无刻盯着每一个人么?”
“很遗憾,不能。”
这位才诛杀了一尊神祇的大唐国君自嘲道:“朕能做的,只是不断更迭,一代新人换旧人,等腐朽之后再换。如此往复。”
“难怪先皇说,朕接手的并非是一个宝库,而是一头看似强壮实则病患不断的巨兽。”
“若朕毫无志向,反而会过得无比轻松,可朕若想做一点事,那就是步履维艰。”
吴道子肃然:“陛下得先皇重病托付,必定能带大唐走入万世繁华。”
“如果说,朕要用幽控制所有大臣,画圣与左相,还会无条件支持朕么?”
天子目光灼灼。
吴道子沉默了一阵:“天子此举,有伤天和,国运将会大大滑落。”
“那以幽王治国又如何?”
吴道子仿佛早就想到一般:“既然入我大唐朝廷,不论过去是幽王还是妖仙,自然都是大唐官员。”
“有画圣这句话便够。”
天子点点头:“那么,是时候和太岁算算账了。”
四百零一章 大罗金仙
“尊者,最新情报。”重阳落地:“又有变数。”
吴奇虽置身南海,但一直让重阳盯着陆地局势,掌握神术「伥偶」的重阳打探情报最适合。
“大唐各地突然出现了大批‘起义军’,这些起义军都是打着‘尊王攘夷’旗号,要尊勤天命天子,攘斥幽冥外夷,认为如今民不聊生,大片饥荒,天降灾祸,都是因为朝廷内有幽冥奸细故意祸乱。要进京勤王。”
“这批起义军遍布九州十道,成员驳杂,有盗匪,有难民,有逃兵,有妖鬼,还有昔日的朝廷舍人,他们多出没于村落之间,携裹百姓和难民,正朝长安逼近。”
“义军连同难民总数已超过八十万,号称五百万。”
“目前朝廷将其定为谋反,系幽冥背后指使,有幽冥信徒的影子,派出了监幽卫和龙武卫清剿,但由于蝗祸在侧,收效甚微。”
吴奇皱眉。
太岁幽王动手了?
正面冲击京城,这是要提前定输赢?
首席谋士李宓开口道:“尊者,此举携势,是要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