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门是嵬名察哥退走的城门,现在还不能马上堵上,得等察哥的人马走完了才能堵。
而现在察哥的兵还没退走,所以曹勉的话西平府的这些地头蛇还得捏着鼻子听一下。
所以大家伙也只好表示赞同,于是曹勉就草草的分配了一下任务。然后就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兵往西平府的北门而去,说是准备等察哥的人都走了,就把门堵了。然后大家一块儿安安心心的守城
不过察哥的兵马前脚刚走,曹勉就带着少数亲兵护卫直奔刚刚被宋军完全控制的堤坝城寨而去——因为他看到赵楷的六根黑纛和两面白幡,已经出现在了灵州堤坝城寨之上。
这说明赵楷已经入了城寨!
曹勉就是去见赵楷的!
“你是来投降的?”
灵州堤坝城寨内,刚刚入城,正准备和岳飞、董金刚、李辅臣、黄无病等人商量下一步怎么攻打灵州城的赵楷,得知了西贼知西平府事曹勉求见。当然二话不说,立即召见了——他还以为曹勉是来投降的!
之前负责警戒的李辅臣已经来报告过了大批西贼骑兵逃离灵州城的事儿所以赵楷估摸着灵州也有可能不战而取。
所以赵楷见到这个四十许岁,高鼻梁、深眼眶、卷毛发、白皮肤的汉人曹勉,就直截了当的问他是不是来投降的。
“好叫官家知道,曹某并非是来请降的,不是曹某要愚忠大白高国,而是时候未到,所以”
“曹勉!”赵楷听得有点不耐烦,“事到如今,你还想在灵州坚守吗?”
“非也,”曹勉连忙摇头道,“灵州是否坚守,曹某说了也不算自有一批灵州大族决定,曹某乃是归义军之后,瓜、沙二州才是曹某的家乡。”
“你的意思是”赵楷问,“将来朕取归义军时,你再投降?”他点点头,“这样也行啊!”
什么就也行啊!
曹勉心说:这事儿咋还能预订啊!
“官家的大兵若至河西,西凉诸族当然不敢抗拒。”曹勉道,“但曹某今日却并非为自家之事而来,而是为大白高国西迁之事而来!”
“哦”赵楷有点明白了,“西贼失了灵夏,也没办法在兴州立足了,准备西逃了?”
“必是西逃。”曹勉笑道,“想来陛下也不愿意挡他们西逃之路吧?”
“替西州回鹘和喀喇汗国挡吗?”赵楷笑着摇摇头,“朕不会那么干的。”
曹勉笑道:“陛下不如再下一道圣旨,封乾顺为西平王,河西节度使,安西、北庭大都护吧。”
这道圣旨一下,就等于告诉乾顺、察哥,你们走吧!
拿到这道圣旨,曹勉自然可以大大方方的回兴庆府乾顺、察哥再六亲不认,也不会杀了替赵楷传旨的曹勉。
因为那无异于向大宋示威——走都要走了,再怎么干实在没有一点好处!
赵楷笑道:“西平王是后周封的,朕还是换个封号吧就封李乾顺为平西王,河西节度使,安西大都护吧。”
平西王、西平王的,在曹勉看来也没什么区别,于是赶紧就替乾顺谢了恩。然后带着赵楷让随军的翰林书写的诏书,飞奔兴庆府而去了。
曹勉因为是轻车简从而走的,所以走得比察哥也快,两人几乎一块儿入了兴庆府他们俩抵达的时候,乾顺还在等待点集的大军到达呢!
没想到他的点集还没完成,大白国的半壁江山已经快丢了!
除了灵州传来的坏消息,乾顺还刚刚得到了鸣沙城陷落的消息——鸣沙城一丢,禹藏家的保泰军司一准投靠大宋。而灵州一失,横山一带也就没了!
黄河以东,已经不是大白高国的土地了!即便现在还是,也肯定坚持不了太久了。
不过黄河以西的地盘,宋国暂时吞不了。因为还得去应付女真人的进攻,不会在西北久留的。
“陛下,”曹勉双手奉上了赵楷的圣旨,“您看看这个宋朝官家封您当了平西王,河西节度使,安西大都护!看来他并不想赶尽杀绝,咱们大白高国还是有退路的。”
乾顺接过了曹勉递上的圣旨,看了几眼,眉头一皱:“李乾顺他要我姓李?”
曹勉笑道:“陛下,这李姓也不错而且在西域那边,姓李比姓赵好使啊!”
乾顺看了眼垂头丧气的察哥,“察哥,你看怎么样?”
察哥叹了口气:“识时务者,俊杰也!时务如此,我们也算是竭尽所能了,守不住灵夏家业也无可奈何能西迁延续大白高国的国祚总比困在河西尺寸之地要好。”
第251章 平西王总是靠不住的
“晋王,我们这就算竭尽所能了吗?都还没好好打一场呢!”
乾顺对察哥的言语很是有些不满,这次的灵州之战总共才打了多少天?赏移口守了不到一天,鸣沙城守了不到三天,至于在灵州城这边甚至都不能算守过了,只是在城外的堤坝城寨抵抗了几个时辰!
仗都打成这样了,还说竭尽所能,你这个察哥要不要脸呢?
你之前还嚷嚷着要和宋朝拼了,要打关中,要全有陕西,怎么真打起来就缩成这样了?
“兀卒,”察哥脸上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羞愧,还一脸正色地说,“国家的根本是十余万户党项国族啊!只要国族还在,换个地方照样可以建立国家。可如果国族中的壮丁都在灵州打没了,祖宗留下的国家就真的没有了。”
乾顺听了这话,眉头紧锁,只是沉默不语。
察哥又分析道:“灵州地形低洼,一旦附近的堤坝被宋人控制,城池随时会被大水淹没毕竟宋人现在有了神雷仙法,轰开灵州城垣也没有多难。
而且灵州城中的人口又以汉人居多,他们本就在心底里盼望着宋朝的大军,怎么肯为我大白高国殉死?一旦城垣不保,大水将至,灵州必生内变。到时候宋军攻于外,灵州变于内,十万国族壮丁岂不是要尽没于灵州了?若是国族壮丁尽没,我们一门还能指望谁?”
说着这话,察哥就不坏好意的看了一眼一副胡人样貌的曹勉。
乾顺也看了一眼自己的岳父,曹勉的家族虽然是汉人(自称谯郡曹氏),但是向来善于“床上政治”,和回鹘人、于阗人联姻通好了一百多年,在瓜、沙二州形成了一个以曹氏家族为核心的庞大势力。
这个曹勉当然是大白高国的忠良,但他身后的归义军后裔、于阗李氏,还有回鹘各族呢?如果没有十万国族壮丁站在乾顺、察哥兄弟身后,这帮人会甘心当党项人的走狗?光复归义军,甚至重建河西军,进而称霸整个河西走廊难道不好吗?
而依附党项的吐蕃人、羌人、契丹人,同样也是靠不住的。
保泰军的禹藏家一直和宋国勾勾搭搭,现在多半已经倒戈投靠大宋了。
而横山一带的蕃部、羌部,如大斌、埋庆、竾浪、富儿等族,他们对大白高国又有多少忠诚可言?
至于萧合达底下的契丹人如果不是因为宋庄宗背盟打了燕云十六州,他们现在早就投靠大宋了!
察哥继续分析道:“兀卒,灵州之战如果有把握,臣不会不尽全力的。但是宋人现在兵威将猛,又有仙法加持,还一举夺取了堤坝城寨,可以放水淹没灵州实在是没有办法打下去啊!
如果兀卒实在不甘心,不如先忍耐一时,等赵楷班师回朝去和金国交战了咱们再伺机而动!”
乾顺似乎有点被说服了,“等金宋两朝在河北、河东打得难解难分时再出兵反攻灵夏?”
“兀卒圣明!”察哥道,“咱们本来就打算在宋金两朝大大出手时出兵偷袭的只是没料到宋朝官家竟然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咱们总不能拼了十万国族壮丁不要,就为多留赵楷几日吧?”
只有几日吗?
乾顺听了这话,又不乐意了。
他的老丈人曹勉连忙插话道:“晋王言之有理啊!夫兵道,诡计也!如今宋兵势大且猛,又有雷法相助,战之必败,败而必亡不如暂且称臣,先哄退了赵楷,并设法摸清雷法的底细,再趁宋金相抗之时出兵,必能一雪前耻,收复失地!”
乾顺哼了一声:“宋人的那个什么雷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仙术,还是用火药搞出来的障眼法?”
“不是障眼法!”察哥摇摇头道,“若是障眼法,堤坝城寨怎么可能在几个时辰内就丢失了?”
曹勉也摇头道:“未必是仙术达尔巴大师说了,若是仙法,他的佛法一定可以抗衡,可是大师的佛法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臣以为宋人的雷法不是仙法,而是”
“是什么?”乾顺问。
“也许是什么厉害的火器”曹勉还真的蒙对了,“要不然大师的佛法怎么就没有用呢?”
是啊,佛法、仙法、道法、妖法、魔法都属于法术,就算术有高低,也不至于什么用都没有啊!
“不可能,不可能”察哥连连摇头,“什么火器能恁般厉害?”
他其实也有点怀疑是火器,但是这个火器是可以大量生产、大量装备、大量使用的!
仙术你得修炼好久,而且还得有仙缘才能练成吧?赵楷能得到一个会雷法的仙女相助,已经很得老天垂青了,不可能有成千上万的仙人下凡来相助吧?
但是火器这个就多了,别说成千上万,就是十万、百万之数,以宋朝的财力、物力、人力,也不是造不出来的。
如果真是火器之威,那恐怕比仙术更可怕!到时候几十万宋军人手一个,大白高国要怎么打?
所以察哥宁愿相信赵楷得了仙女,也不愿意相信赵楷得了什么先进的火器。
曹勉道:“到底是什么,都得摸清查明了才好”
察哥问:“怎么查?”
曹勉显然是有计要献,可却是欲言又止,不肯说出来。乾顺看着有点着急,于是就催促道:“曹卿是自己人,还有什么话不能说?”
曹勉点点头,笑道:“兀卒,臣有一女,肤白而貌美,心思又巧,若赠给赵楷,必能得宠一时”
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