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十个人。这其中也以排为单位分成三段,每个排都有自己的掌旗官和鼓手,作为战场上的作战信号使用。
这些火枪兵都经过了严格的队列训练,他们可以听着鼓点声,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前迈进。每个排都有两名鼓手,他们的腰间绑着安塞腰鼓,这些鼓每打一下,步兵都会向前迈进两步,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战场是如此多的腰鼓,竟然都打出了一个鼓点,可见这支部队的训练有素。
第二百三十六章 排枪战术
按照每分钟七十六步的频率,这样的五个火枪营组成五条线形阵列,向着对面的农民军压了上去。整齐的鼓点犹如重锤一般,敲击在每一个农民军的心中,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安塞腰鼓这种喜庆的乐器,竟然也能打出如此令人恐惧的鼓点。
当那一排排将火枪扛在肩上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向着己方接近,农民军的士兵们竟然有了退意。朱聿键同样看得出来己方步兵阵型前推所造成的气势压迫,也看得出来农民军已经心生怯意。如果现在他命令炮兵开炮,对方立刻就有崩溃的可能,为了试验一下线形战术的效果,他决定只以火枪兵对付敌军。
拓养坤吃惊的看着面前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士兵,他们前进的步伐是如此一致,让他不禁感叹究竟是什么样的训练,才能练出这样一支军队。从军容上看,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不俗,但对方肩上那支黑漆漆的管子,却让他感到莫名其妙。这么一个铁管子又没有枪尖,如何能够捅死人?然而很快拓养坤就得到答案了。
当双方距离已经接近到八十米的时候,茅元仪下令道:“下枪,瞄准,射击。”他的命令一下,旁边那个隶属于团级的鼓手立刻敲击起来。不同于排级的安塞腰鼓,团级使用的是堂鼓的一种,叫做同鼓。这种鼓流行于苏南,大多采用桦木或者杨木制成,其两面蒙以牛皮,鼓面直径约50厘米,高度约60厘米,鼓身中间有三个鼓环,用于安置支架。
这种鼓的声音与安塞腰鼓完全不同,用以区分排级和团级的讯号差别,此外为了便于携带,这种鼓被进行了改良,高度被降低到20厘米,鼓身的三个鼓环变成了对称的两个,这样可用绳子挂在鼓手脖子上,便于行进间使用。
随着团级鼓手敲击的声音传来,正在前进的士兵顿时止步,他们纷纷将肩上的火枪取了下来,用火柴点燃了蛇形夹上的火绳。随着一排排火绳亮起,拓养坤感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第一排的火枪手平端起火枪,瞄准着数十米外还一脸呆滞的农民军。随着团长开火的命令传来,各级军官一一向下传达着命令,顿时站在第一排几个连的士兵同时扣动了扳机。随着蛇形火绳夹带动着点燃的火绳,戳在装满火药的点火孔处,队伍中顿时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随着硝烟的升腾,密如飞蝗的铅弹向着农民军的方向飞去。
那些农民军看到对方射击时巨大的烟尘,又听到密集的枪声,因为受到惊吓显得有些混乱。没等他们做出什么反应,站在最前面的农民军士兵突然纷纷倒地。
后面的同伴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还低头去查看同伴的情况,却发现这其中大部分人已经死了,在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几个正在汨汨流着鲜血的窟窿。
有些农民军士兵比较幸运,只是受伤而已,不过他们的命运也不会好多少。此刻他们躺倒在地上不断的哀嚎,却没人会去理睬他们。
刚刚射击过的士兵们有些混乱,他们的脸上发白,显然对于第一次用火枪对准人射击的思想准备不足。不过幸好他们有时间让自己镇定下来,因为此时第二排的火枪手已经向前两步,挡住了第一排人。他们以刚才第一批火枪手同样的动作,端平了手中的火枪,对着农民军再次进行了齐射。
砰砰的枪声再次传来,依然傻坐在骡子上的拓养坤只感觉右脸颊一阵火辣辣的疼痛,他下意识的去抹,却发现是满手的鲜血。拓养坤这才知道对面的武器威力不俗,他吓得赶快滚鞍下马,生怕被对方再次击中。
“冲上去,给我冲上去。”拓养坤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对着农民军怒吼着,此刻他们还处于呆滞状态,没有意识到对面的武器是多么的犀利。拓养坤的命令来得及时,他们还来不及思考对面武器是什么,就被驱赶着冲了上去。农民军士兵们挥舞着各色武器,勇敢的冲向了成排的火枪队。
面对着迎面冲来的农民军,火枪队却是不慌不忙,继续进行着射击。只不过在对方发动冲锋之后,他们改前进为后退,依照着平日里训练的样子,交替进行射击。
每当一排火枪手射完子弹之后,他们就会从队伍的缝隙间转到最后一排,重新开始装弹。而暴露出来的第二排火枪手会平枪射击,然后再退到最后面。依靠这样连绵不断的后退射击战术,让原本射速很低的火枪形成了连绵不断的火力网,那些农民军还未冲到近前就纷纷倒地了。
见到身边的同伴毫无征兆的死去,内心的恐惧是难以言表的。当火枪队第六次射出排枪的时候,农民军的士气终于崩溃了,刚才还在奋勇冲锋的士兵们突然掉头,朝着后方快速的跑去。
拓养坤还在指挥亲兵们,跟在大部队后面往前冲,突然发现前面的人退了下来,他和亲兵们发愣的工夫就变成了最突前的一群人。见到对面的火枪手再次端起火枪,拓养坤福至心灵对着亲兵们大喊了一声:“快趴下。”说完他第一个不顾形象的趴在了地上。
新的一排火枪手几乎同时开枪,密集的铅弹朝着退却的农民军飞去。那些拓养坤的亲兵有反应快的立即趴下了,剩下反应稍慢的则被铅弹掀翻在地,与他们一同被射倒的,还有那些正在逃跑的士兵。
见到自己没有被打死,拓养坤心头狂喜,不过他也知道此处不是久留之地,他趁着对方变换队形的时间,一骨碌爬起来带着亲兵就往回跑。线形战术的弱点此时就暴露了出来,没有骑兵配合追击,线形战术只能慢速向前推进,否则无法保持阵型,他们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
见到对方撤退,朱聿键打算命令部队解散阵型,先冲垮对方再说,但很快他就在望远镜里发现了问题,对方的大部队到来。
第二百三十七章 继续冲击
吴延贵分兵的时候,本来距离唐勇就不远,虽然拓养坤加快行军速度,很快就赶到了这里,但吴延贵也没有慢多少。大队人马紧赶慢赶,正好在拓养坤所部崩溃的时候,抵达了战场。
见到黑压压一片的溃兵,吴延贵气的青筋暴跳,这些可都是农民军之中最精锐的部队,现在却被人犹如赶羊般轰了回来,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想到自己第一次独立带兵出来,就遇到这么丢脸的时候,吴延贵就气不打一处来,他立刻发布命令:“全体列阵,所有溃退者不许冲击大队,否则杀无赦。”
这支队伍的素质还是非常不错的,在吴延贵的命令下,他们很快就列成了密集阵型,将溃退的拓养坤所部完全隔离在外面。“停步,停步。”农民军士兵在高声喊喝着,要求对面的士兵停止溃退。
可是那些农民军都被对面密集的火枪射击吓破了胆,哪能理会这些人的呼喝,他们也不看前面有什么挡路,闷着头就冲了过来。
看着那群溃兵眼看就要撞在自己的阵型上,吴延贵头上青筋暴跳。如果因为溃兵的冲击而造成队形混乱,很容易被对方所趁,到时候损失将会更大。做过边卒的吴延贵深知这一点,以前的朝廷官军被蒙古人追打,就犯过这样的错误,结果造成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因此现在的军队都有对逃兵可以直接斩杀的规定,就是为了防止对方被驱赶发动攻击。
“冲阵者杀无赦。”吴延贵一声令下,士兵们顿时跟着大吼了一声。当第一个溃兵靠近阵型的时候,前排的刀盾兵立刻挥舞起自己的鬼头大刀,朝着那些溃兵砍去。
溃兵们看到了自家的军队,还以为只要靠过去就没事了,谁能想到昔日的兄弟却对自家人挥舞起屠刀。对着农民军士兵的手起刀落,一个个溃兵被直接斩杀。见到己方士兵毫不留情的斩杀同僚,那些溃兵终于知道了厉害,他们兵分两路,从农民军阵型的两翼逃了过去。
气喘吁吁的拓养坤被吴延贵的亲兵发现,很快将其带到了吴延贵身边。看着满身脏兮兮,气喘如牛的拓养坤,吴延贵怒道:“你这个废物,看你带的好兵,怎么可以直接溃退了下来。”
“二掌柜的有所不知,那些敌人会用一种喷火的管子,弟兄们莫名其妙的就被打死了。”拓养坤惊魂未定的说道。
“是火铳。”吴延贵惊呼了一声,他虽然没见到对面士兵的武器,但在军队中时间长了,他也算是见多识广。火器以前在军营里是见过的,只不过明军除了大炮,多是以冷兵器为主,吴延贵也没有见过这种大规模使用火器的军队。
看着对面寒光闪闪的火枪,吴延贵心中猛地一沉,这种武器价值有多高他是知道的。不光是武器的价格高,使用的花费也相当高昂,这也是明军并未大规模普及火器的原因之一,如今见到对方数千士兵人手一把火枪,他立刻就意识到这绝非一般的地主武装,就算是最有钱的地主,也供养不起这么多的火枪兵。
“刀盾兵上前,掩护弓箭手。”吴延贵下意识的将对方手中的火铳当做了明军所用的三眼铳。对于明军最常用的三眼铳他心里有数,其有效射程大约只有四十米左右,并不算太难对付。己方的弓箭手训练不足,加上弓箭的质量问题,有效射程也只有三四十米的样子,要想用弓箭压住对方火枪,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刀盾手和弓箭手协同作战。
按照吴延贵的想法,在四十米的距离上,刀盾手的盾牌足以挡住强弩之末的铅弹,而他的弓箭手却能够采用斜向天空放箭的间接射击法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