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酋长儿子的病情已经完全好转,在大会开始之前,酋长已经拉着自己的儿子,在众多酋长面前,讲述起这些天国人神奇的医术,以及那些美味至极的食物。很快食物都被送了上来,酋长们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经过这样真实的感受,他们算是彻底信服了。

    陈子龙带着刘宏来到场中,与酋长们进行了一番交流,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取得各个酋长的支持,以便能够在奇瓦瓦半岛站住脚。经过陈子龙对本国内部情况的一番描述,其中一个大酋长站了出来,他对着陈子龙躬身施礼说道:“如果你说得是真的,说不定我们真的是来自于华夏。”

    “你有什么证据?”听到酋长话里有话,陈子龙通过刘宏询问了一句。

    这位酋长说道:“先介绍一下,我的名字叫做牛科里,牛是我的姓,我们名字的构成是一样的,与那些西班牙人完全不同。”

    这位牛科里酋长显然很有文化,竟然能够找出互相之间名字的共同点。他继续说道:“实际上在我们族内有着一个数千年的传说,据说我们来自一个叫做殷商的地方,我们就是殷商人的后裔,所以我们才叫做殷福布族。根据故老相传的记忆,我们是3000年前,从天国经天之浮桥岛来到这里的。”

    “不会吧。”陈子龙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朱聿键连这种事情也能判断出来,这不是成了神人嘛。尽管陈子龙并不迷信鬼神,他也不得不向这个方向想了。

    经过这位牛科里酋长的述说,他们才知道原来不光是阿兹特克帝国,就连更南面的玛雅帝国,也有同样的传说。据说在玛雅帝国的领土上,生长这一种神奇的涕竹,这种植物被他们称为生命之舟,他们当年就是以涕竹为舟,跨越了天之浮桥。

    陈子龙傻了半天,这才反应过来对方所说的意思。他们的传说可以证明,美洲的印第安人是无意中到来的殷商人,而涕竹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其主要分布在福建和广东。载去二节剖为两半即可为舟,甲骨文中的舟字,便是涕竹舟的样子。

    牛科里酋长回忆道:“我们的部落曾经是最初二十五族的其中一族,所以知道其中许多秘辛。据说3000年前,我们是一个叫做殷商的国家中,战力非常强大的正规军,当时我们受到一位叫做侯喜的将军统帅。为了打击敌人,我们乘着涕竹舟漂洋过海,却流落到了这片大陆上。当时我们有二十五族,为了生存下去,我们共尊侯喜将军为王,二十五族会师盟誓,相约用为兄弟之族,我们还流传下来一首歌,叫做《侯喜王歌》。”

    “哦?有这样的歌?能不能唱一唱?”陈子龙对印第安人的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当即询问着。

    牛科里酋长笑着说道:“实际上这首歌流传很广,在坐的酋长都会唱的,来咱们大家一起为天国的客人们唱一次。”

    “好啊。”众多酋长应和着,部落内的印第安人拿来类似于战鼓的一种乐器,在这种乐器的敲击下,众多酋长端着酒杯,唱起来一首雄壮的歌曲:“二十五族为呀兄弟,跟着侯喜过天之浮桥,途中艰难不能忘,分发麦黍众相亲,兄弟莫将兄弟辱,天国再逢冬复春。”

    这首歌唱得荡气回肠,配上隆隆的鼓声,俨然是一首军歌,很显然这应该是侯喜率领的殷商军队,利用本来军歌的旋律,将他们来到美洲大陆的艰辛路程编入了歌里。

    其实早在1590年,法国学者阿科斯塔就提出最早的印第安人是从亚洲通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大陆的亚洲人,白令海峡即《侯喜王歌》中的“天之浮桥”。

    在后世的1752年,法国学者歧尼甚至进一步提出华夏古籍中的“扶桑”就是美洲的墨西哥。英国学者梅德赫斯特在翻译华夏古典文献《尚书》时,提出周武王伐灭殷纣王时可能有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风被吹到美洲。

    1863年又有一个名叫布?德?布尔的学者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历史学院档案馆,发现300年前兰达主教所记载的许多玛雅人的传说。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上居住的玛雅人,他们自称是3000年前由天国乘经天之浮桥诸岛,到科沈河畔种豆麦黍粟的农民。这种种的迹象,都表明了印第安人与华夏的关系,这也是朱聿键敢于冒险的基础。

 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秦军歌

    当在场的所有人听着《侯喜王歌》这首雄壮的歌曲,一起喝酒的孙可望等人也不自觉的热血沸腾起来,他忍不住站起身来喊道:“弟兄们,咱们也唱上一首,算是对这些印第安兄弟的回礼如何?”

    “好啊。”战士们纷纷响应。

    “咱们就唱王爷教咱们的陆战军歌。”孙可望提议道。

    “好啊。”战士们的反响更加热烈了。

    孙可望对着军鼓手们喊道:“擂鼓。”

    平时用于步兵线形阵列作战的军鼓这个时候有了用处,他们飞快的将鼓敲击起来,震天的响声让所有人都激动无比,这是军旅的声音,是让每个男人都能热血沸腾的声音,此刻他们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上,面对着强大的敌人。

    所有的战士胸中都热血沸腾,他们跟随着孙可望高声唱了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朱聿键向来是大秦雄师的崇拜者,所以他才将军衔制度定为当初秦国的编制,而军歌自然也是原样恢复。这首出自《诗经?秦风?无衣》的战歌,乃是每次秦军出征之前,用于激励士气所必备的军歌,有无数的秦军将士唱这首歌,高举武器无畏的冲向敌人,赢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自从秦朝灭亡之后,这种悍勇的尚武精神似乎就开始慢慢远离华夏民族的视野。之后的历朝历代虽然也出现过强军,但大多只是昙花一现,那只是凭借某个天才将领的出现,而爆发出了一股力量。这是天才的力量,而非如大秦雄师一般是来自于体制的力量。

    秦军尚武,他们有着高昂的士气,完备的军事体系和军工工业,除了没有蒸汽机这样的后世动力科技,他们几乎就是现代军队的翻版。秦国正是依靠这样体系化的军队,才能以劣势的人口和经济一统六国,最终建立万世基业。如今朱聿键也希望能够重建这样的体系,而且是更加重视工商业和科技的,优化之后的大秦体系。他要为华夏民族重塑尚武精神,重新建立一支强大的雄师。

    如今这种大秦的精神,正在通过点点滴滴的渗透,充斥到唐军的每一个角落,也让他们越来越像一支英勇无畏而又善战的新大秦雄师。孙可望带着官兵们,忘情的高唱着这首战歌一遍又一遍。这首战歌也感染了血脉中流淌着华夏精神的印第安人。到了最后他们也附和着唱了起来,一时间整个营地内都被感染了,所有人都沉浸在那种雄壮而激荡的情绪之中。

    看着所有人都在唱着这首大秦战歌,陈子龙暗暗高兴,同时心中也生出了一种对朱聿键莫名的信仰。难怪八贤王说奇瓦瓦半岛是他们掌控美洲的关键,原来这里的印第安人根本就是华夏民族的后裔,他们流着与华夏人相同的血脉,是血浓于水的同胞兄弟。试问如果有这么多土生土长的同胞兄弟,他们又怎么会无法取得整个大陆的控制权。

    就在所有人一遍又一遍唱着歌的时候,营地外突然乱了起来。歌声顿时停止了,几乎所有酋长都皱着眉,看向了营外的地方。一个满身是血的印第安人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他四处查看了一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酋长。只见他跪倒在酋长面前,哭哭啼啼的诉说了起来。

    这里的所有人都能听懂他的话,就算是陈子龙等人也是一样。当这名浑身浴血的印第安勇士说完了情况,所有人都震惊了。原来有四百名西班牙殖民者,趁夜偷袭了奇瓦瓦半岛上的一个印第安部落。

    因为部落里半数的勇士都跟着酋长来参加大会,加之又是夜间没有准备,结果整个部落遭到惨重的损失。西班牙在部落里烧杀抢掠,不但劫走了他们大部分的毛皮和粮食,所有的房屋被烧毁,还有四百多人被杀,上千人无家可归。

    听到这名印第安人的报告,所有酋长都愤怒了,他们纷纷表示要集合族中勇士,与西班牙人拼命。

    “大家可否听我一言。”陈子龙站起来说道,刘宏赶快帮他翻译。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酋长们都参观了巨大的宝船,对天国的能力佩服不已,连带着也对陈子龙另眼相看,在这个危机时刻他敢于站出来,大家自然想要听听他的想法。

    陈子龙扫视了一遍周围的酋长们高声说道:“我们奉天国八贤王之命,前来将我们血脉相连的同胞解救出魔鬼的阴影,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天职。这一次我希望你们不要冲动,将这些魔鬼交给我们,我们会给这些红发魔鬼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亲爱的陈大人,请你不要冲动,这些红发魔鬼非常厉害。虽然他们只有四百人,却有威力很大的武器,除非有四千以上的勇士,根本无法战胜他们。”牛科里显然很了解那些西班牙人,当即劝阻道。

    陈子龙笑道:“牛科里酋长可能不知道,我们有更加强大的武器,足以战胜这些魔鬼,对付他们只需要一半的兵力即可,还请你们能够派出向导,为我的人引路。”

    “真的吗?”牛科里酋长仍然半信半疑:“能不能让我们也去观战?”

    对于酋长们观战的要求,陈子龙有些为难。他不是军事将领,不知道这样的战事危险性有多大,如果因此让酋长们有所损伤就不好了。可是在内心之中,陈子龙又希望能让这些酋长见识一下来自于天国的武力,这能让他们更加心悦诚服的,服从自己的整合,有助于快速统御这些力量,形成在美洲的规模优势。

    看到陈子龙望来的目光,孙可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