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大寿猜得一点都没错,岳托率领的大军在大凌河城下围攻数月,损兵折将五千多人,现在却突然掉头离开的确是有不得已的缘故。
自从袁崇焕和孙承宗定下了袭扰之计,北方所掌控是三个骑兵师就开始调动防区了。满桂新组建的第二骠骑兵师沿着黑龙江流域继续西进,作为中线堡垒的突击兵力,而原本在中线堡垒的赵率教第一骠骑兵师被调往北线,而北线的吴之番手下第一枪骑兵师南下,越过黑龙江前往张鼐控制的北大荒地区。
之所以如此调度,就是希望利用装备最为精良的吴之番枪骑兵师,对满清控制区进行袭扰。一面牵扯满清的精力,一面屠戮满清人口,最终达到将满清彻底弱化的目标。
如今已经完全熟悉了马上作战的华夏骑兵们,将原来上马行军下马作战的龙骑兵方式,变成了骑兵对决的普通骑兵方式,同时还加强的火器的使用。因此朱聿键特令将他们的龙骑兵师名号更改为枪骑兵师,如今大大增加了机动作战能力的吴之番手下将士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搅乱整个满清的后方了。
就在一个月前,吴之番所部的人员装备都已经到位了,经过三天休整之后,他就开始了南下劫掠之旅。吴之番率领骑兵如风一般侵袭满清境内,他们很快越过了松花江,向着东辽县的方向冲去。沿途满清村镇农庄一个个被清洗,所救华夏人都给予粮食让他们往北走,剩下满人则全部屠杀一个不留。
仅仅出击十天之后,他们已经来到了被占多年的辽都卫,此地宋辽时期曾经设黄龙府,到了明代设立辽都卫,曾经是辽东都指挥使司所在地,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是大明在关外最北方的重要据点。只不过自从建州女真兴起之后,这里就被占据了,明军节节败退丧失了大量领土的掌控权,如今这里也成了满人的一个大基地,拱卫着满清的北方领土。
在辽都卫城内,平时拥有同为一个甲喇的五千满人,同时有两万余华夏人包衣奴才,也算是在通化府以北最大的满人据点了,当然平时驻扎的军队都已经跟随岳托上了战场,如今留在这里的皆为老弱妇孺。
尽管兵力严重不足,在听说朝鲜军骑兵抵达的时候,城内满人还是动员了起来。全民皆兵的满人动员速度极快,就在吴之番抵达城下的同时满人从十三岁到六十岁的所有男丁都被集结起了起来,加上那些壮年女子总共两千余人都自带弓箭马刀,骑着战马冲出了城外。
满人不会守城也没有守城的习惯,他们向来是在野战中以骑兵对战解决问题的。面对着上万名朝鲜军骑兵,他们竟然毫无惧意的迎了上去。
“开炮。”吴之番大声命令着,随军炮营立刻将2公斤行营炮全都拉了上去,瞄准对方就是一顿乱轰。骑兵与步兵不同,为了尽量提升移动速度,他们没有六公斤攻城炮和臼炮的配置,那些火炮太过沉重不适合骑兵携带,他们随军的都是用四匹马拉拽的2公斤行营炮。
这些火炮轻便,放在四匹马拉拽的特制炮车后面能够轻松转移,而两轮炮车机动性好,其上更能携带炮弹火药,方便炮兵的武器配置。当然为了保证骑兵机动能力,即使这样的火炮也不能携带太多,所以整个骑兵师只配备了一个骑炮营,装备24门行营炮。
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部屠杀
满清骑兵们的马速刚刚开始提升,24门行营炮已经同时开火,直射的炮弹砸落在密集的骑兵队伍中,途中所遇到的一切事物都被化为齑粉。忍受着巨大的伤亡,满人骑兵们却丝毫没有惧意,他们拼命的催动起战马,向着对面的骑兵冲去。
“出击。”吴之番不能让对方直接冲过来,那样己方将没有距离可以让马匹提速。作为一支骑兵,如果失去了速度带来的冲击性,其战斗力也就消减大半了。所以在行营炮发射两轮之后,吴之番就命令全军启动了战马。
久等命令的战士们纷纷催动起战马,向着对面的满人队伍冲了过去。他们的队形与满人骑兵有着很大不同,为了增加冲击力满人都以斜线的楔形阵发起冲击,而相对的唐军骑兵却用了能够最大扩张攻击面的雁形阵。
当双方距离只有五十多米的时候,满人骑兵纷纷弯弓搭箭,用箭雨攻击对面的唐军。然而唐军各个拥有宽沿钢盔和胸甲,胸甲之内和马身上还有连环甲,根本不怕对方的羽箭,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的。
唐军也开始了反击,他们所用的却是研究所专门研发的马枪。这些马枪与步兵使用的燧发枪差不多,只是将枪管截短了少许,此外为了让重心靠后,马枪的枪托上都安装了铁制突起作为配重,这让在马上单手射击成为了可能。
随着骑兵们呯呯啪啪的射击声,对面毫无甲胄的满人骑手纷纷坠地,顿时伤亡了近百人。射击之后,唐军骑兵们迅速将长枪放入枪袋之中,右手抽出雁翎刀,左手却抓起一把短枪。
双方距离渐渐近了,所有人都高举起战刀,拼命催动着战马冲向敌人,然而当双方距离还是二十多米的时候,唐军骑兵的短枪响了。虽然威力不大,但是在这样近的距离内,短枪已经足够击毙高速冲击的骑兵了。
在这一片枪声响起之后,处于最前排的满人纷纷倒地伤亡,原本紧密的骑兵阵出现了一丝松散。如果是在较远的距离,满人会利用精湛的骑术,迅速补上这些空挡,然而双方对头冲击只有二十米的距离,只是眨眼工夫就撞在了一起。不等满人骑兵补上漏洞,双方骑兵已经交错而过,不停有人被刀砍落马,不过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满人。
因为有着坚固的铠甲和更加锋利耐用的雁翎刀,唐军骑兵的伤亡可能性很小。反观对方多是老人孩子,甚至还有许多女人。他们虽然人手一副弓箭,短兵器却是参差不齐,各色长短刀剑都有,有的人甚至在用给牲畜加草料用的草叉。
满人的武器五花八门,但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制作粗糙,结实耐用就不用想了,不被锰钢渗碳的唐军雁翎刀直接砍断,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在这样的装备差异下,尽管唐军的骑术还有待加强,对满人的作战却是一边倒的情况。
唐军不过伤亡数十人而已,满人却已经是死尸遍地了,剩下的百余个人还在做着垂死挣扎。唐军战士们毫不留情,对方不投降就是短枪伺候,在稍远距离谨慎的一顿乱射,让剩余的满人骑兵全部阵亡当场。
满人是不会屈服的,历来讲究武勇的他们即使有最后一口气,也会拼杀到底,结果一战下来上千满人全部阵亡,城内已经只剩下老妇和过于幼小的小孩了。骑兵们迅速冲入城中将双方隔离开了,很快华夏包衣奴才被全部解放,吴之番特意派出一个排,带着他们返回到北大荒地区。
包衣奴才被全部带走之后,那些蜷缩在一起的满人老弱却难办了。看着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妪和尚不懂人事的孩子,所有骑兵都下不去手了。路上所见的满人村镇都是抵抗到底,他们在战场上杀死那些人并不会有心理负担,而这些较大城市中的满人养尊处优,老弱却没有那样的血性。
现在这些人选择了投降,再将雁翎刀砍向他们,对心理的压力就大得多了。所有人都在看着吴之番,等待着他的决定。
扫视了一眼周围的官兵,吴之番大喊道:“我们骑兵第一师的口号是什么?你们还记得吗?”
“杀灭建奴,复我河山,血债血偿,不受降卒。”士兵们高喊着。这就吴之番当年的誓言,通过教官对新兵的口耳相传,已经成了枪骑兵第一师的座右铭,也成了他们对满清死仇的见证。
见到士兵们都喊出了这一句,他点点头道:“非常好,大家应该知道满人对我们华夏人历来是不分老弱全部屠杀,青壮则要给他们当奴隶做牛马的。他们从未怜悯过我们的老弱,我们又何必怜悯他们的。更何况那些孩子看似天真,可是他们也会长大,等到他们长大了就是满清的骑兵。他们不会为我们今天的放过而感恩,他们会照样拿起屠刀,毫无怜悯的屠杀我们的百姓和父老。如今的战争是民族之间的战争,在这样的战争中没有怜悯存在的机会,你们从这一刻起要记住,任何对敌人的仁慈,都是对家乡父老的伤害。当你们用仁慈对待敌人的时候,就是在用战刀狠狠的割去亲人的头颅,大家说该怎么办?”
“杀,杀,杀。”吴之番的解说,让所有人都明白了此次战斗意义。现在他们无人再为那些老弱求情了,因为这是民族生存之战,如果不想让自己的亲人受害,就必须将屠刀挥向敌人。民族之战无对错,这是每一个参加战斗的人都必须清楚的。
随后不需要吴之番再行命令,雁翎刀已经砍向了满清的老弱妇孺,战士们只花费了几分钟时间,就将所有投降的老弱尽数诛杀了。看着战士们坚定的目光,吴之番点点头道:“非常好,记住在民族之战中,绝不可以有怜悯之心,这并不仅限于满人。任何非我族类,企图侵占我们的土地,杀害我们百姓的外族人,都适用于这条规则。”
第五百四十三章 斥候交锋
吴之番的杀伐果决,让所过之处的满人被屠戮一空,也让岳托失去了情报来源。一时间满清高层已经对北方情况毫不知情了,他们不知道对方在哪里,也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为了得到有用的情报,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派出骑兵斥候,打探战场上的消息,新的战斗在斥候之间展开了。
郑锡明是枪骑兵师第一师二团四营侦察排的一名班长,在平日的行军中,他们负责在部队前方查探情况,担负着识破对方埋伏破坏,消灭对方耳目并提前预警的任务。
侦察部队都以班为单位,轮流在前方查探,此时郑锡明刚刚与战友换了班,带着全班的十二名骑兵,拉开散兵阵型向着前方急奔而去。所有战士都保持着高度警惕,催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