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长,配合他们的就是多达七十多个学弟,以及一些民间工匠。

    这些人虽然年纪很轻,他们却有着整个世界都没有的化学知识,堪称世界上最顶峰的阶层,因为他们手中有两样别人不可能有的神器,初中化学书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上明确标准了118个元素的化学式、原子结构、比重等一系列详细数据,并将其按照七主族、七副族、零族和八族划分,是非常科学也非常系统的化学元素分类法,这可是化学绝对的基础。而在历史上,这个元素周期表是门捷列夫在1869才制作出来的,而且最初只有63个元素,可见华夏化学研究所与世界化学界的差距了。

    另外在化学书中还有大量对常用元素的描述,这其中包括种类、特性、外观色泽和反应化学式,甚至还有实验室的提纯方法与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许多元素在这个世界根本尚未发现。

    有了这些利器,化学实验室的研究无往而不利,这几年他们不但研究出来华夏蓝和华夏红两种人造染料,乙酸乙酯人造香料,以及大量投入使用的化工产品,还曾经帮助军事研究所进行了火药论证,可谓是居功至伟了。

    如今宋应星为了电池的问题求助化学研究所,张浦庭和廖忠生自然是全力帮忙的。实际上这个设计的非常简单的,虽然真正的实用性化学品没有制造多少,但是化学研究所的理论研究已经非常高深了,两人很快利用铅和硫酸反应生成电能的原理,制造出一大块实用的电池。

    为了防腐,他们在木箱子里垫上大量棉花,放入一个半密封的玻璃器皿。在玻璃器皿中装满稀硫酸,并插入填满海绵状铅和填满二氧化铅的两种铅基格栅板。这其中填装海绵状铅的格栅是负极,而填满二氧化铅的格栅是正极,只要接上电动机就能够直接使用了。这种电池使用完毕之后,还能利用发电机重新充电,以做到循环利用。

    宋应星拿到这种蓄电池大为高兴,他经过了多次测试,发现只要充满了电,这种电池就能持续长达半小时的放电工作。只要在飞艇上多并联几个电池组,就能够做到持续使用很长时间了。

    有了橡胶之后,宋应星有很快开发出了小型的十匹马力电动机,以及同样大小的发电机,这样氢气球的配件就凑齐了。这一次研制耗时一个月,连朱聿键都感觉自己步子迈得太大,有些扯到蛋了。如果他不是坚持研制飞艇,而是使用比较简单的氢气球,估计早就研发成功了,幸好宋应星和化学研究所够给力,现在总算得到了不错的结果。

    两台电动机和大叶风扇被安装在了铁架顶端,它们的位置略微低于吊篮,以免叶片刮破气囊。而电动机的能源则是连接着吊篮后部的六组蓄电池。为了保险起见,宋应星还在吊篮内安装了一个小型发电机和四组联动的手摇柄,如果蓄电池没电了,可以通过人力给蓄电池充电。

    朱聿键为了保持六组蓄电池在后部的平衡,他还在前部吊篮安装了一个硫酸槽和一个装锌皮的大桶,这里有一根管子直接通入气囊。如果氢气飞艇出现了漏气的情况,只需要将锌皮投入硫酸,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氢气,通过管子输入到飞艇之中,可以在危险时救急。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安装调试之后,飞艇终于完成了,朱聿键再次决定亲自进行试飞。这一次除了新训练的四名木兰卫操作人员之外,朱聿键还带上了孙巧婷等一众王妃和妾室,以及邢红娘、陈圆圆和布木布泰。

    这些女人除了郝玉兰和商景徽以外,都是第一次上天,心中难免非常紧张。不过商景徽现身说法,向她们讲解自己第一次上天的时候所用的热气球,可比这个飞艇要小得多。如今这个飞艇携带如此之多的人升空,还能让他们坐上排列在两侧软椅,已经不知道要好多少倍了。

    对于这次试飞,科学院的人都非常紧张,尽管他们执意要求朱聿键不参加试飞,他却完全不予理会。在他看来老天爷既然选择将他送到明末,就不会让他轻易死去,所以他是根本不需要害怕危险的。

    地面上的人员解掉了缆绳,飞艇开始缓缓升空。木兰卫将缆绳收到吊篮里之后,为了加快前进速度,她们抛掉了吊篮四周的沙袋。氢气气囊对重量是非常敏感的,八个各重二十斤的沙袋被扔下,飞艇陡然升高了不少,吓得众女一阵惊叫。

 第六百一十九章 海上试飞

    朱聿键笑道:“你们怕什么?这里是封闭的吊篮,跟本不会掉下去的。你们可以从两边的舷窗看一看,现在我们可是已经至少在三百米的高空了。”他看了看吊篮内的高度表,将上面的数值读了出来。

    “三百米?那不是很高了吗?”众女都经过了朱聿键的教育,她们对数学并不陌生,三百米究竟有多高,她们也是有这个概念的。

    好奇心最重的布木布泰拉着陈圆圆,两人一起趴在舷窗出,向着外面看了出去,她们当即惊呼出声,因为就在她们上方不远处,朵朵白云正在缓缓飘动,而在他们的下方,整个宁波城里的房屋已经变成了火柴盒,人都成了小蚂蚁。

    “好高啊。”陈圆圆不禁看的有些色变,她这么一感叹,众女都伏到了舷窗边上,感叹着下方的情况。

    “王爷,那是宁波新城,看上去可比旧城规整多了。”叶纨纨指着下面纵横交错的街道惊呼道。自从瘟疫过后,朱聿键就开工建设了宁波新城。不过为了不劳民伤财,朱聿键并未要求赶工,同时他对污水排放和自来水供应系统,甚至今后要用到的电缆系统和地铁系统都有过详细规划,这让整个城市地下异常复杂。

    在朱聿键规划之中的许多东西,诸如地铁之类过于超前的设计虽然没有建设,也都留出了余量,所以整个地下系统非常复杂,一直建设到三个月前才竣工。这三个月来,对宁波新城地上部分的修建并不算快,如今刚刚按照规划修建起道路,大部分的建筑物尚未开工,所以也只有在空中才能看出其真实面貌了。

    “看起来大家做得都不错。”朱聿键看着下方的宁波新城微笑道:“你们用望远镜看看,情况会更好的。”

    “是吗?我看看。”布木布泰首先抢过一个单筒望远镜,向着下方看去,果然景物变得清晰多了。

    布木布泰抢去望远镜,并不会让其他人无法瞭望,因为朱聿键事先准备了多达十个望远镜备用,众女都是人手一个看了起来。这时一名木兰卫询问道:“王爷,是否可以开动机器了。”

    “开始吧,我们向大海的方向行驶。”朱聿键摆摆手说道。

    “遵令。”那名木兰卫一拱手,打开了电动机的开关,随后几名木兰卫一起动手,操纵着垂直舵开始转向,让飞艇慢慢转向了东方。

    “开动起来了,开动起来了。”地面上一片欢呼声,随着飞艇升上高空之后,调转方向朝着海面上飞去,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今天可是科学院的大日子,几乎所有大佬都放下手中的工作,跑来看飞艇的首飞了,没想到会看到这样震撼的画面。

    飞行对于古代人来说,绝对是个可望不可即的梦想,然而朱聿键却将其轻易实现了。看着越飞越远的飞艇,宋应星不禁感叹道:“我们埋头苦干那么久,也没弄出这么震撼的东西。看来我们今后要多与王爷谈一谈,吸收一些他的创造力,这对我们太重要了。”

    张浦庭点了点头:“没错,老师的知识之渊博前所未有,我们是无法超越的。”他的感叹可谓代表了所有朱聿键的学生,因为他们发现不管自己如何贪婪的吸吮知识研发新的产品,朱聿键总能提出更新的设想,让他们大大开阔了思路。

    “喂,他们这是要去哪里?为什么往东飞走了。”看着飞艇越走越远,徐光启不禁有些色变。

    “是啊,再这么走不是去了海上,万一有危险怎么办。”宋应星连忙拉过一个学徒说道:“赶快去给宋献策总理报个信,让他用电报通知海军派船接应。”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给了宋献策,他差点没有听明白:“你说什么?王爷从空中去了海上?这是什么话?”

    知道学徒将情况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宋献策才搞明白朱聿键又用新发明去冒险了。他吓得脸色大变,赶快命令驻守象山港的近海舰队一个分舰队立刻起航,前往外海护驾,一时间象山港被闹得鸡飞狗跳。

    此时的朱聿键所在的飞艇,已经在木兰卫的驾驶下越过了象山造船厂,向着舟山群岛的方向驶去。那里自从匪患绝迹之后,已经成为了封地内非常重要的渔场之一,许多渔民都在那里捕鱼。

    如今天气渐暖,已经用上新式渔船的连家船民们早已张帆远航,在从北海府到南海的各个渔场内捕捞各种鱼类了。众人用望远镜看下去,顿时发现了海面上的点点白帆,看得众女惊呼不已。

    “王爷,我们已经行驶了半个时辰。”邢红娘看了看怀表说道,她所说的行驶时间是开动发电机的时间。六个电池足以使用一个半时辰,不过他们必须留出应付突发事件的余量,所以现在应当开始返航了。

    看看已经到达了定海岛上空,朱聿键点点头道:“也好,我们现在返航吧。”几名木兰卫合力操作着飞艇在空中转弯,向着来路的方向飞去。因为没有航空地图和北斗定位系统,又是在景物没有多少变化的海上,他们不可能准确的从象山湾再次回到陆地,所以也不需要在陆地上调整方向的电力冗余。

    因为风向的影响,加上指南针不可能绝对准确,所以他们进入海岸线的时候已经偏离了很远。等到进入内陆之后,朱聿键惊讶的发现飞艇已经来到了四明山的上方,而下方正是为科学院建设的大片白房子。

    正在朱聿键查看的时候,地面上忽然传来隐隐的雷声,紧接着在科学院靠近山顶的地方,一栋白房子冒出了滚滚的浓烟,显然是出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