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卢象升气得拍案而起,如果不是顾及到八贤王的威名和交情,他就要当场翻脸了。
朱聿镆赶快打圆场道:“卢大人息怒,李老板只是在商言商,这米麦还是应该借给的。”
“回禀二王爷,李春玉承蒙王爷抬爱,在此处经营产业,一切所得均上缴王爷。就算是要借出粮食,也需得到王爷首肯,我是不能做主的。我看卢大人不如在南阳府小住一月,待我禀明八贤王再做定夺。”李春玉摆明了是拖时间,因为他知道,如果灾民继续大量涌入恐怕等上二十天,卢象升所在的屯田地方就要出现粮食危机了。
“如果等上一个月,人早就都饿死了。还请立刻借三十万石米粮,剩下的等王爷回信后再说。”卢象升对着李春玉怒目而视,他这些话是强压着火气说的。
李春玉却是毫不在乎:“对不起了,如无上命断不可交粮,卢大人请回。”
“你……”卢象升真得火了:“若不给粮,我就只能派兵抢了。”没想到他此话一出,大殿内外二十多名护卫突然抽刀出鞘,刀尖全都对准了他。这些人忠于八贤王,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如果他真的要带兵来抢,恐怕光是八贤王在河南的武装力量,就足够将卢象升的天雄军全歼了。
李春玉站在那里丝毫没动,他冷笑道:“如果卢大人要抢请自便,不过你的天雄军在北边,如果要抢也需先从周王、福王那边下手吧。如果你置其他藩王于不顾,专门对付八贤王的产业,我等断不会束手就擒,到时候就看看你的天雄军有没有本事打入南阳府城了。”
李春玉等于把话说绝了,逼得卢象升无法可想。他正要撂下几句狠话,回去带兵攻城的时候,朱聿镆却说话了:“卢大人切莫生气,李老板所说的确是实情,没有王兄的旨意,就算是我也没有动用这么大规模粮食的权利。”
“即便如此,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诸多百姓饿死啊。”卢象升叹气道。
“你是看我们好欺负是不是?”李春玉也怒了:“周王、福王都是富庶无比,而且距离流民更近,你不去找他们偏来最远的南阳府,你是居心何在?”
“这个……”卢象升一愣,他这么做的确有些不地道。同为藩王他不去找那些更靠近北方的藩王,而是舍近求远的来南阳府,很有些专捏软柿子的意味。他本来是向依靠私人关系借粮的,没想到现在关系说僵,反倒成了自己仗势欺人不讲理。
这个时候朱聿镆有出声了:“其实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只不过卢大人的天雄军要辛苦一些了。”
“有什么办法?”卢象升听到还有转圜的余地,当即问道。
朱聿镆和李春玉对视一眼,两人都笑了起来。朱聿镆说道:“我们虽然没有大规模外借粮食的权利,但是在一个特殊的情况下却是例外。”
“如何例外?”卢象升询问道。
李春玉在一旁答道:“移民。”
“移民?”卢象升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李春玉点了点头:“没错是移民,实际上八贤王曾经说过北方之所以屡有灾害就产生大量流民,是因为土地出产太少,不足以养活那么多的人口。要想让百姓不再流离失所,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土地的负担,将多余的人口移送到无人的土地上去开垦。”
“这么说要让大量百姓离开家园,到很远的地方去讨生活?”卢象升心情有些沉重,他对这样的事情还是有些抵触的。
“王兄所说百姓应当有开拓的冒险精神,应该有不断发现新世界的激情,如果固步自封,最终就只能自取灭亡。”朱聿镆说道:“华夏之外有更加广大的空间,那里有无数未被开垦的土地,为何不能属于我们的百姓?据说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仅有陕西河南这一小片地方,如果不是有冒险精神,又如何扩展到如今华夏广大的地域。”
“王爷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不知这些百姓应待如何安置?路途之上的粮食问题如何解决?”卢象升终于被说服了,他只好点头表示同意。
第六百二十四章 遭遇飓风
“如此最好,我会尽快通知护卫队前往领取百姓,同时会携带沿途口粮,希望卢大人能够配合。”李春玉点头道。
“如此就不打搅了,还请尽快派人过来。”卢象升拱拱手,也没有说什么客套话转身离开了。
等到卢象升走远了,年轻的朱聿镆转头问道:“咱们做得是不是太过份了?或许田见秀兄长的这个计划,有些太伤人了。”
李春玉笑道:“我却认为非常好,如果不是我们如此挤兑他,卢象升又如何愿意让那些百姓移民。他们还是有那种故土难离的思想,王爷说过这是一种血脉的联系,对于国家的凝聚力是很有用的,但在开拓冒险的时候却要不得,我们必须利用这些灾害,将百姓们强制性的移民出去,这样才能持续扩大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
“你说得也对,只是太过委屈卢大人了。”朱聿镆不无歉意的说道。
“卢象升对朝廷太过信任了,这对他的未来没有好处。我认为应该让他看清事实,不光是对他,对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都是非常有益的。”李春玉笑着说道。
卢象升到访唐王府之后,新的移民工作就开始了。如今的移民工作已经与当初不同了,政务院的税收比几年前要提升了许多,粮食也不再是问题,移民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新的移民被分到了三个地方,浙南和福建因为工业规模越来越大,继续更多的人口加入到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中。北方的土地扩大之后,以前在那里属于通古斯人的各个游牧民族都成为了奴隶,也急需新的移民去填充,而澳洲南部地区的殖民地同样人口不足,这样一来两百万移民很快就被分掉了。
如今朱聿键麾下的运输能力可非昔日可比,这些移送的速度很快,卢象升手里粮食不足的问题很快得到了缓解。
不过粮食问题解决之后,卢象升又为新的问题而烦恼了。因为在动员移民的时候,李春玉派出大量人手进行宣传,将八贤王封地内宣传的非常好,而且移民条件极为优厚,结果让许多参与屯田的人也心动了。
集体进行屯田,只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温饱,却不可能让人致富。移民政策却是以赠送至少百亩土地,外加耕牛、种子、农具,同时只收一成赋税为基础的。这样丰厚的政策,自然比屯田要优厚百倍,所以人员流失自然也是正常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人手,就无法种植那么多开垦的土地,也就收不上粮食,那么屯田的成果就会化为乌有。无奈之下卢象升只好让李春玉停止移民招收,这才将新到来的流民截下来,填补了人员亏空。
不管卢象升是否截留那些流民,以河南省为基地的移民工作都是不会停止的,因为今年是波及整个北方的旱灾,不仅仅是山西一省才有流民的。依靠着伏牛山区和商洛山区的吸纳作用,来自于陕西、四川、北直隶和山东的大量灾民,都在向着长江流域或者河南涌入。
朱聿键麾下的政务院经过多年实践,已经有了整套成熟的移民转移和安置流程,即使有再多的移民也不会弄得手忙脚乱。民政司为了移民工作不遗余力,他们不但租用了漕帮大半船只,甚至连浙南五府通往萍乡煤矿的铁路都动用了。
这一次美洲殖民地被分到的人最少,只有大约三万人左右,这些人依靠着美洲舰队已经扩充到十三艘的宝船队,将被一次性运往美洲殖民地。
美洲舰队需要保护的海岸线太长,无法抽调出兵力来护航宝船队,所以这一次美洲舰队派人过来,还有要求扩充舰队的意图,为此陈永疆派来了刘闯、顾维兴和部分海军官兵,希望能够接收部分战船。
对于美洲的发展朱聿键也是相当上心的,他当即拍板又拨给三艘五号战船和五艘六号战船扩充美洲舰队,作为此次美洲舰队抽调过来的最高级别军官,本来仅指挥一艘六号战船的顾维兴,成了此次返航舰队的指挥官,年轻的刘闯则成了副指挥官。
在三门军港配足水手和军官之后,八艘战船掩护着十三艘宝船出海了。这次宝船队除了携带三万普通移民之外,还携带了四百多船匠和学徒,造船所用的各种机械,以及三千多名船匠家属。这些人都是为了在墨西哥湾组建新造船厂而准备的,这是今后美洲殖民地发展的重点,因此沿途刘闯表现得异常小心。
他们将首先向东北方向行驶,到关岛的海盗基地补充一次给养,再直接向东行驶前往金山港登岸。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在出海三天之后,他们赶上了一次风暴。
如今已经是农历九月的深秋时节,气温开始慢慢转凉,夏季的风暴活跃期基本上已经过去了,就连海军的天气预测部门也放松了警惕。这应该是今年最后的一次风暴,因为事先海军并未作出任何预测,结果美洲舰队的这支宝船队就一头撞了进去。
高达六米多的巨浪,让大如宝船这样的巨舰也摇晃得厉害。顾维兴和刘闯两人指挥着二十多艘大船竭力维持着队形,迎着风不停的穿浪而行。所有战船都被粗大的绳子拖拽在宝船后面,那些宝船则将蒸汽机的马力开足,以最快的速度向着浪峰迎面行驶。
要想在飓风中存活下来,船只就必须迎浪而上,这在帆船时代非常困难。因为帆船逆风行驶本就困难,如果将帆挂满,会因为重心太高造成船身大幅摇摆,甚至有翻覆的危险。如果不挂满帆又可能因为动力不足,造成无法翻越浪峰,船身就容易被大浪砸毁。
正是因为这样矛盾的情况,让以前船只遇到飓风的时候,都有很大的危险性。幸好宝船拥有蒸汽机动力,在宝船的牵引下,即使所有船只将帆完全落下,也能以接近八节的速度翻越浪峰,这让航行的安全性大大增加。
第六百二十五章 抵达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