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萨卡特卡斯城被占领,位于墨西哥城附近的塞拉亚、克雷塔罗、普埃布拉和莫雷洛斯等卫星城也会遭到袭击。这些地方都是新西班牙总督区的核心地带,西班牙殖民军需要各处分散防守,这就处于绝对的被动地位,只等着对方挨个攻克据点了。
何塞?德?加尔德斯总督当即决定亲自挂帅,集中新西班牙总督区的主力五万精兵,抽调到萨卡特卡斯城决战。如果能够在那里打败唐军,他就有反攻的机会,否则新西班牙总督区将彻底沦陷。在出击之前,何塞?德?加尔德斯总督又发出了两封信,一封是给腓力四世向他介绍美洲殖民地严峻局势的,另一封是给秘鲁总督区,希望他们夺回巴拿马地峡打通双方联系的。
第七百四十章 西班牙援军
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何塞?德?加尔德斯率领的五万大军即刻起行,向着萨卡特卡斯城前进。幸好萨卡特卡斯城本来就是后勤补给基地,所以这些人不需要携带太多辎重,这大大加快了行军速度。
为了防止援军尚未抵达之前,萨卡特卡斯就被夺取,他命令从各地抽调的部队无需集结,全军直接前往萨卡特卡斯城聚齐,然而不通军事的何塞?德?加尔德斯总督没有想到,这个命令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因为后勤补给线越来越长,孙可望不得不放慢了进攻速度,等待刘芳亮的步兵抵达之后,一起发动对杜兰戈的进攻。
刘芳亮的进攻速度也不慢,仅仅让孙可望等待了三天时间,就抵达了杜兰戈城下,他这次带来的不仅是野战军的第二军第四师,还有第六印第安师的兵力,加上孙可望的骑兵师,总兵力达到了五万人左右,而驻守杜兰戈的西班牙人却只有三千。
步兵师虽然机动性要比骑兵师低许多,但其重火力配置却不是骑兵所能比的,当上百门各型火炮排列在杜兰戈的城堡下,城头防御的西班牙人眼睛都看直了。
杜兰戈也配备有十门火炮,不过那都是为了应付印第安人所配备的,战舰上使用的最小型曲射炮。他们何时想过,杜兰戈这样的内陆殖民堡垒,还需要应付火器精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或者说整个西班牙的殖民地配置,都只是用于对付当地印第安人的,其武器和兵力配置都非常薄弱,这有殖民地运输困难的原因也有成本问题,以这样的人员配置,对付那些被唐军配置了火绳枪的印第安游击队,也是全完够用的。
可惜这次他们要对付的可不是缺少训练和重武器的印第安游击队,西班牙人为他们的高傲付出了代价。因为不了解北方邻居的实力,当双方开战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完全不对等的情况。当上百门大炮同时开始轰鸣,防守的西班牙人就已经绝望了。
密集的炮弹在城堡内肆虐,炸得四处砖石飞溅,西班牙守军死伤惨重。炮击仅仅持续了半个小时,杜兰戈城已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半边的堡垒墙壁彻底坍塌,露出了巨大的缺口。
骑兵们挥动马刀冲了进去,对西班牙人展开了屠杀,那些使用笨重火绳枪的西班牙士兵平时射击都需要叉杆支撑,在这样双方近距离交战的时候,他们根本无法射击。
当骑兵们的马刀迅速接近,西班牙人只好放弃了火枪,单用叉杆这样的冷兵器对敌,这种情况下唐军的燧发短枪成了他们的梦魇。在短枪射击之下,一个个西班牙士兵被击杀,却毫无反抗之力。
随着骑兵们持续扩大战果,西班牙人终于崩溃了,剩下的西班牙人纷纷跪地投降,杜兰戈城的作战仅仅持续了三个小时就完全结束了。唐军占据了一个深入墨西哥高原的据点,也获得了八百名西班牙守军加上五千平民的俘虏,这些人都将作为奴隶送往北方开矿。
攻克杜兰戈之后,第六印第安师被留下来重建杜兰戈作为兵站,而刘芳亮率领的第四师与孙可望的骑兵师一起,向着萨卡特卡斯城进发。比起杜兰戈的防御薄弱,萨卡特卡斯城却是完全不同的目标。
这里的守军虽然只有五千人,但是修筑有高厚的城墙,以及数量众多的火炮。这里是后勤补给基地,城内弹药粮食都极多,火炮也是西班牙人最重的型号,射程上与师属炮兵营的6公斤攻城炮也不遑多让,要攻克这里绝对是非常困难的。
面对这座坚城,刘芳亮没有贸然发动进攻,而是让孙可望派出骑兵,前出上百里进行侦察,以确定周围的情况。距离萨卡特卡斯城百里之内是没有城市的,这里属于新西班牙总督区核心的外圈防御,不可能有多么繁华,也没有城市与其连接,只不过骑兵侦察发现新的意外情况。
最靠近萨卡特卡斯城的塞拉亚和克雷塔罗抽调的一万西班牙军队,以及从科利马港抽调的五千人,分成两路正在向着萨卡特卡斯城前进,而在他们后方数十公里外,还有一支更加庞大的军队,这是从墨西哥城出发的一万五千主力大军,由何塞?德?加尔德斯总督亲自率领。
三万西班牙大军分成了三路,这就有了可趁之机,但是究竟应该先打哪一路,刘芳亮和孙可望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可以先攻击克利马港的军队,他们只有五千人,距离另外两路也更远。只要我们下手够快,足以在歼灭他们之后,掉头消灭另外两股。”刘芳亮认为先易后难更加稳妥。
孙可望说道:“情况恐怕不容乐观啊,这三支军队显然都是增援萨卡特卡斯城的,如果我们打科利马的一路,对方另外两路就会警觉起来,对方有两万五千人,而且距离更近。一旦他们警觉起来抱成团,我们就很难吃掉他们了,这些士兵如果进了萨卡特卡斯城,我们根本无法攻克城市了。”
孙可望的想法的确很现实,如果对方在萨卡特卡斯驻军达到三万人以上,再配合大量火炮和弹药,唐军想要攻克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
当然唐军也可以绕过萨卡特卡斯城,进攻墨西哥城周围的其他城市,而且在抽调三万大军之后,这些地方的防御肯定相当空虚。但是有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有三万大军在自己的后勤补给线上,这绝对是自杀式的行为,一旦对方出兵偷袭,所有后勤补给都将被切断,前线的大军也就不攻自破了。
正是因为后勤补给的重要性,各国将领在作战的时候,才会看似笨拙的逐个击破对方城市,慢慢向前推进,这也是无奈之中最稳妥的办法。现在的情况就聚焦在萨卡特卡斯城,如何攻破这个城市才是最大的问题,当然要想攻城必须先击败援军,围点打援的方式就成了大家的共识。
第七百四十一章 围点打援计划
刘芳亮和孙可望都很清楚围点打援是现在必然要做的,但究竟该如何做,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他们的兵力不算多,哪怕从后方抽调印第安师,也无法取得足够的优势,对方又有着坚城防守,这是个很难抉择的问题。
军级和师级的高级将领都聚在一起开会,希望找出一个更好的作战方案来,但是在先攻那支军队的问题上,双方的想法却完全不同。四师长顾本章起身说道:“我赞同孙可望师长的想法,我们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必须打垮对方的援军主力,才能让萨卡特卡斯城的敌人失去战心。”
顾本章指了指地图上画着科利马援军的箭头说道:“这五千人的数量不多,打了也没多少油水。我们进攻这支援军,反而会让另外两个大股援军产生危机感,他们会加快前往萨卡特卡斯城的速度,这样我们再掉头回来就赶不及了。”
“可是这边的两支援军数量高达两万五千人,如果他们抱团我们短时间内难以消灭,万一科利马和萨卡特卡斯的西班牙军队增援,我们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况。”骑兵师的副师长牛启良则更倾向于军长刘芳亮的想法。
军中的作战商讨犹如打架,如果外人在场肯定以为唐军内部分裂将领不合,但实际上这是他们的传统。从朱聿键主持军事会议的时候,就提倡各级将领畅所欲言,大家将各种作战计划的优缺点讲清楚,找出其中最好的方案,并设计补救的备用方案。等到大家讨论过后,众多将领又会变得亲如兄弟,战场上依然彼此照应,这也是唐军与其他军队最大的不同点。
看着双方各自诉说着计划的优缺点,军参谋长戚成友脸色满是微笑却不说话,作为戚继光的远方侄孙,戚成友从未辱没过他的姓氏。当初他可是军校第四期的第一名毕业生,被认为是长于谋划的战术专家。
戚成友毕业的时候,茅元仪本来希望将他留在总参谋部发展,未来接任副总参谋长的职务。只是当时朱聿键非常重视美洲的发展,第二军远赴美洲将要独立发展,很难从本土得到指示,这就需要很强的战术规划能力,可以临机决断的独立指挥能力。
为了辅助刘芳亮的工作,朱聿键将戚成友这个才子要了出来,放到了第二军参谋长的职务上,能够以新毕业生的身份,直接当上军参谋长,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个任命也直接证明了,在唐军内部只要有实力,根本不需要论资排辈。
双方争论的非常激烈,牛启良忽然看到了戚成友这位参谋长始终没有说话,他赶快走过来问道:“参谋长,你也说句话吧。”牛启良的话提醒了所有人,大家都停止了争论看向坐在不远处的戚成友,就连刘芳亮也凑了过来:“老戚你说说看。”
对于戚成友的能力,大家还是服气的,当初大胆决定将铁路线修到西班牙人的眼皮子底下,谁也都心里没底,深怕被西班牙人发现之后,双方提前爆发战争。可是戚成友当即拍板,将势力扩展到格兰德河上游地区,这才有了此次的快速突击。
后来戚成友向李信提议,派兵前往南美建立据点,结果现在表明南美洲的据点非常必要,正是南美洲据点的郑彩一举切断巴拿马地峡,让西班牙两个总督区首尾难顾,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