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复居然是唐军留在战场的伤兵在抵抗。
这些伤兵是受伤坠马之后,因为无法移动而被迫留在战场上的,但此时正在流血的他们,却拒绝向西班牙人投降,并利用仅有的马刀抵抗,已经有三十多名伤兵在抵抗中牺牲了。
第七百四十五章 武器差距
听到这个情况,贝尔塔少将彻底震惊了,他没想到这些来自东方的士兵如此英勇,居然重伤倒地也不投降,誓要与敌人拼到最后一刻。贝尔塔少将询问了一阵,找了个曾经在东方当过水手,熟悉华夏语言的西班牙士兵。他就带着这名士兵和不少亲随,前往那些伤兵比较集中的地方。
因为贝尔塔少将让西班牙士兵后退,不得伤害那些唐军伤兵,此时被遗留在战场上的三百多名伤兵,已经就近爬到了一起,结成一个个抵抗的团体。贝尔塔少将走到最大的一个,有着十五个伤兵的小团体前说道:“勇敢的士兵们,你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现在即使投降也是英雄。希望你们放下武器,向我们投降,西班牙军队也是尊敬英雄的,我将给于你们最优厚的待遇并给你们治伤。”
西班牙士兵很快将贝尔塔少将的意思翻译过来,用华语说给了唐军伤兵们。其中一个军阶较高的伤兵挺起胸膛,对着贝尔塔少将说道:“我很感谢你的仁慈,但也希望你尊重我们作为一名军人的荣誉。在华夏军人之中,投降是不可原谅的耻辱,如果你们一定要俘虏我们,就要付出足够的代价,我们必将抵抗到底,绝不偷生。”
当那名西班牙士兵将这段话翻译过来,在场的所有西班牙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很不理解这些东方人究竟是怎么想的,竟然可以为了不当俘虏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那名西班牙士兵转过头来,看着贝尔塔少将纵了纵肩:“将军阁下您可能不理解,但是我在东方见识到了许多,东方人的思维与我们完全不同。他们之中的许多人,视荣誉高于生命,对任何可能被误解为懦弱的行为,是肯定不会去做的。”
贝尔塔少将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这样吧,不要接近这些伤兵十米以内,将其他地方的战场打扫以后,上报情况再说。”西班牙士兵又转过头去,将贝尔塔少将的命令转述给那些唐军伤兵,他们这才放松了些警惕。
接到命令的西班牙士兵们,只好避开唐军伤兵所在的区域,一点点的打扫战场。等到贝尔塔少将接到清点的战报,他也不禁吓了一跳,没想到这场大战下来,西班牙军队伤亡近三千人,而对方也付出了一千五百人的代价,当然这其中还包括留在战场上的三百伤兵,根据他的估计对方受轻伤离开的骑兵数量也不会太少。
最让贝尔塔少将感到吃惊的,是西班牙士兵们从战场上捡回来的武器。那些轻薄而质地均匀,一看就是上好精钢打造的胸甲,令所有人都赞叹不已。可以说就算全西班牙最好的铁匠,也不可能打造出如此质地均匀,薄厚完全一样的胸甲,更何况这里所有的胸甲都一般无二。同时这些胸甲的材质也令人惊讶,贝尔塔少将发现这些钢材的质地之好,甚至比他们铸炮用的还要优秀十倍。
马刀同样令人惊讶,不说这些马刀的形状,比笨重的西班牙重剑要强上许多,就是其坚硬的质地,让贝尔塔少将完全判断不出其材质来。他用马刀试着向自己使用的佩剑砍了一下,结果自己的佩剑被砍出一个大缺口,几乎就要断裂了,而马刀却仅有一点微不可查的崩口而已。
要知道贝尔塔少将的佩剑可是名家制造,在西班牙国内也是价格不菲的,却完全比不上对方大量装备的马刀,这个结果组够令人震惊了。而当西班牙士兵送上缴获自对方的火枪时,贝尔塔少将忍不住惊呼出声:“燧发枪。”
欧洲各国因为连年征战,都非常重视对新式武器的研发,除了西班牙留恋当年的辉煌,死不肯放他们赖以成名的穆什克特火绳枪之外,如今欧洲各国都开始在骑兵中间大量装备簧轮枪。但簧轮枪的结构复杂,不但价格高昂还容易损坏,因此最近这几年,英国人开始试着装备燧发枪了。
西班牙虽然武器始终不更新,但并不代表他们闭着眼不看外界的变化,尤其是贝尔塔少将这样的有识之士,对欧洲最新的火器发展了如指掌。他万万没有想到英国也只是刚刚开始在军中试用燧发枪,总装备数不超过八千支,而唐军却至少在骑兵中,已经全部换装燧发枪了。
从形制上来看,唐军装备的燧发枪比英式的燧发枪更加精巧便利,尤其是燧石夹和火镰的形状上更加高效,重量也更轻。同时他还发现,这些骑兵每人都装备有一支长管燧发枪和两只短管燧发枪,这样的配置显然不是一种尚未普及的装备应有的装备方式。
从这一点上来看,东方的轻武器已经远远领先于欧洲了。这个发现的震撼力非同小可,贝尔塔少将立刻意识到总督大人的主力军恐怕是凶多吉少了,他就算现在前去救援,最多也只是给对方送菜而已。
现在他最好的选择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加快行军速度,尽快抵达萨卡特卡斯城,与那里的守军凭坚城自守,说不定能够坚持上一年半载逼迫对方撤军。另外一个选择就是转到向西,与从科利马出发的援军汇合,全军返回科利马防守。虽然那里的物资不如萨卡特卡斯城丰富,但没有城下的四万敌军虎视眈眈,更何况科利马是个海港城市,他们随时可以凭借海路获得补给,甚至是从海陆运兵前往其他地方。
贝尔塔少将盘算了一下萨卡特卡斯城下已经有四万敌军了,这是总督给他的信中所写的,而对方主力军一旦消灭了总督的部队,也会从南面合围上来,这样围困萨卡特卡斯的唐军至少会达到八万人,他实在没有信心凭借自己手下现在的数千人,加上萨卡特卡斯的一万守军,挡住装备如此精良的唐军半年以上。在仔细思考之后,他最终决定前往科利马,哪怕迎不到援军,也要迅速向科利马挺进,在那里才是他唯一的活路。
第七百四十六章 总督投降
打定主意之后,贝尔塔少将立刻命令全军转向,他们不再前往总督军队的方向解围,而是向着西方全速撤退。孙可望虽然已经退走,却不会完全放弃对敌军的监视,毕竟他们的任务是迟滞对方的进军,给刘芳亮围歼总督军争取时间。
经过刚才的一番冲杀,唐军骑兵虽然损失惨重但却很值得,孙可望知道对方势必花费大量时间打扫战场,还要照顾己方伤兵,进军速度会受到很大影响。更大的利好消息是对方的炮兵被彻底干翻了,今后他可以带着骑兵如对付总督军那样,围着对方打冷枪,慢慢的耗死对方。
孙可望谋划得不错,但侦察兵传回的消息却让他感到疑惑,对方居然放弃了增援计划,转道向着西方前进。
西班牙人打算绕路增援,孙可望的这个想法刚刚兴起就被他否定了,步兵速度终究难以与骑兵对抗,对方就算绕再大的圈子,也不可能躲开骑兵的追击。更何况增援就是争分夺秒的事情,如果他绕路增援,恐怕到了地方总督的部队也被围歼了,那样增援又有何用。可是对方绕路既然不是为了增援,目标就很难确定了,孙可望只能一面派出更多的侦察兵盯着对方,一面向刘芳亮的军部发去战报。
刘芳亮很快得到了战报,他的眉头也是紧紧皱了起来。他将战报递给参谋长戚成友说道:“老戚你看看,情况相当诡异啊,西班牙人似乎没有按照我们的预想冲过来,反而是向西去了。”
戚成友微微愕然,他接过战报详细的看了起来。实际上直到现在的战况,都在戚成友的谋划之下。他利用从杜兰戈城抽调的第六印第安师两个团,数十个阿兹特克人游击队,加上三万印第安民夫,伪装成一支大军对萨卡特卡斯进行威慑,逼着他们发出求援信,实际上西班牙人并不知道,对面的唐军大部分都不是战斗人员,而那些营地内若隐若现的大炮,多数都是用木头临时制作的,只不过刷了一层黑漆而已。
利用这样的欺骗手段,让西班牙人误判了唐军主力所在,让加尔德斯总督放心大胆的加快速度,结果造成两路援军前后脱节,而唐军则利用骑兵进行袭扰,将其迟滞在事先选定好的包围圈内,利用步兵进行包围,以火炮进行偷袭,让西班牙援军主力陷入绝境。
本来按照戚成友的谋划,孙可望率领一个骑兵团迟滞对方援军的增援,为主力部队围歼加尔德斯总督的部队争取时间。等到主力部队的围歼完成,第四师将会兵分两路向塞拉亚城援军的两翼迂回,再将这一万援军吞下,这样新西班牙总督区的精锐力量就丧失殆尽了,他们可以安安稳稳的攻城略地,彻底吞并西班牙在中北美洲的全部实力。
戚成友没有料到西班牙军官之中,会有贝尔塔少将这样头脑冷静的人物。在发现事不可为之后,果断的选择放弃增援,转而保存自己的力量,结果打乱了他连续作战的计划。
思索片刻之后,戚成友已经想到了对方的谋划,他双掌互击叹气道:“是我谋划失误了,想不到西班牙人还有这样果断的将领,竟然发现情况不对立刻撤退,没有丝毫拖沓。看来塞拉亚这一路的援军是吃不到了,就连科利马的那一支人马也很难消灭。”
“没有关系,等抓到西班牙总督,可以让他写劝降信嘛,我们本来不就打算利用这个便利对付萨卡特卡斯城的守军吗?”刘芳亮笑道。
戚成友摇了摇头:“没用的,有这样将领的军队,是不会为了总督的亲笔信而投降的,否则他也不会这么快就下定决心丢掉总督撤退了。看来这支西班牙军队,将成为我们快速吞并中北美洲的阻碍。”
戚成友说得没错,贝尔塔少将注定将因为一次败仗而名垂青史,成为西班牙历史上的著名将领,不过这样的名声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