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六十九章 陷害吴三桂
不同于洪承畴的迷茫,马科、白广恩和唐通三人都知道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三人不敢怠慢,整天都坚守在城头上,与士兵们一起奋勇杀敌。有这三位总兵的带领,士兵们也是战意高昂,拼死抵挡着蒙古士兵的疯狂冲击。
松山城的大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结束,明军毕竟有近两万人,他们死守城池杀得满蒙八旗尸横遍野。见到战局一时无法突破,皇太极只好命令慢慢攻打,留下岳托和豪格攻城,济尔哈朗继续围困锦州,病体沉重的皇太极则返回了沈阳休养。
松山被围,明军主力大部分被歼灭的消息传回京城,立刻引起了满城震动。崇祯气得咬牙切齿,将刚刚担任兵部尚书一年的陈奇瑜直接免职回乡,同时要求杨嗣昌暂时停止对李闯的进攻,抽调兵力援救松山。
崇祯接到情报的同时,朱聿键也接到了,他们凭借着已经建好的海底电报线,能够将情报从大沽寨直接传递到宁波府,所以唐军的消息传递比朝廷邸报要快上两个月。
“洪承畴这个白痴,连保护粮道都不懂,简直是个庸才。”朱聿键看完情报气得大骂。本来自从数月前上官芸清生了一个女儿之后,朱聿键的心情一直不错,最近有空闲的时候就与几个孩子玩在一起。今天突然得到这个噩耗,一切好心情都化为乌有了。
旁边的茅元仪劝慰道:“王爷何必动气,此时也不能怪洪承畴。这个人我有些了解,他是很有些才气的,据说他开始也是步步为营,慢慢向前推进,所以足足走了四个多月。只是皇上催得太紧,洪承畴才不得不轻兵冒进,结果中了皇太极的诡计。只是可惜了十三万明军精锐啊,九边精兵一战而丧,恐怕长城沿线要守不住了。”
“无论如何,败了就是败了,洪承畴这一败,朝廷不管是对付满清还是对付流贼,恐怕都要力不从心了。”朱聿键咬牙切齿的看着那份请报上的内容说道。
朱聿键恶狠狠的说道:“这些总兵简直是白痴,皇太极敢断他们的粮道,自然会安排伏兵,他们就傻傻的撞过去,结果现在弄成如此模样。吴三桂和王朴还有脸逃回山海关,他们应该直接自刎以谢天下。”
说到这里,朱聿键就是一愣,吴三桂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的就属他最有名,后来当了平西王又起兵反叛,最终被清军杀尽全族的也是他。这个历史上著名的大华奸,他是断然不会放过的。不光不会放过,朱聿键还打算提前弄死他,让他无法如历史上一般投降清军,或许能免去清军入关之祸。
“如何能够借此事,置吴三桂于死地。”朱聿键突兀的一句问话,让旁边的茅元仪和孙传庭都是一愣,他们从未听到朱聿键提起过这个名字,难道他们有什么过节?
可是回想一下也不太可能,朱聿键去北京就那么两次,其他时间不是在南阳府,就算在封地内,而吴三桂常年镇守辽东,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两人似乎没有什么交集才对。
看到两人眼神古怪,朱聿键解释道:“此人贪婪功名美色,久后必然成为我大明心腹之患。这次他私自退兵,我们不如借此除去他。”
孙传庭道:“此种事务非我等所长,我看王爷不如去问问宋总理,他应该有些办法。”虽然是文官,但茅元仪和孙传庭更倾向于正统的军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们很在行,但这种阴人的事情就不行了。
朱聿键只要点点头道:“好吧,我去找宋献策问问。”
宋献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奋笔疾书,自从孙承宗去世之后,他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总理,这让他的工作越来越忙。虽然每个司都能各负其责,完成自己的工作,但许多事情不是各司司长能够决定的,更何况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这个总理进行协调才能完成,所以这段时间宋献策每天都工作到很晚。
“看来应该建立个秘书处,给你减轻一下工作压力。”朱聿键的声音突然响起,让宋献策颇为意外。他抬起头来,看着满面笑容走进来的朱聿键,赶快起身施礼:“主公今天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
“来看看康年兄的工作情况,没想到你却这么忙。我看找些有经验的能吏帮你整理文件辅助决策,应该能让你轻松一些。”朱聿键说道。
宋献策摇头道:“主公对臣下关怀备至,宋献策感恩戴德,只是有些工作必须我亲自动手,无法假手于人。更何况在下早已抱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想法,也断然不会偷懒。”
“这可不是偷懒,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工作嘛。再说他们只是辅助你工作,决策还是由你来的,你又何必让自己太过劳累。”朱聿键摇头道。
“如此就多谢主公了。”宋献策感动得差点抹眼泪,但旋即他忽然想到朱聿键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来关心他的工作情况,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才会来的,他当即问道:“主公此来肯定有什么事情吧。”
朱聿键点了点头:“的确有件事情。”他将吴三桂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问道:“如果我打算除掉这个人,应当怎么做?”
“除掉吴三桂?”宋献策皱了皱眉说道:“为了这样一个小人物实在不值得,我们又何必去管朝廷的事情。”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可不能小看那些小人物啊,更何况此人我甚为了解,将来必成朝中大患,甚至会危及我们。”朱聿键提醒道。
宋献策背着手在屋子里转了两圈说道:“此事也好办。”
“哦?康年兄有办法了?”按着宋献策在那里转圈子,朱聿键有些心急,现在听说他有办法,自然是特别关注。
宋献策笑道:“我看王爷不妨上一道奏折,声称吴三桂乃是国家栋梁,希望皇上从轻发落。”
第九百七十章 反效果的奏折
“这又是何必?我让你把他贬斥了,不是救他。”朱聿键翻了翻白眼,显然认为宋献策没有理解他的意思。
宋献策笑道:“难道主公忘了当年袁督师的事情?”
“这……”朱聿键闻言一愣,袁崇焕的事情他自然记得,当初自己苦劝崇祯不要听信谗言,而且是在将魏忠贤绳之以法看似真相大白的情况下,袁督师依然被推到菜市斩首。如果不是自己提前安排,将袁崇焕救了下来,他早就死了好几年。
“你的意思是……”朱聿键后半句话没有说,不过看着宋献策点头微笑的摸样,他已经明白了其中含义。只是随即朱聿键又皱起了眉头问道:“我对皇上忠心耿耿,处处维护他的地位,为什么他会如此针对我?”
宋献策摇头道:“功高震主啊,王爷你太过优秀,让皇上感觉到了危机。更何况你是皇室血脉,如果将他拉下皇位阻力会小上许多。”
朱聿键闻言一愣,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当皇帝,可是崇祯却屡次针对他,这让他感觉到非常冤枉。可就算是功高震主,朱聿键现在也难以回头,毕竟他现在有了这么大的一片家业,手下跟随着数十万民族精英,这样的责任不是他说放就能放下的。如今看来,朱聿键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低调不令崇祯记恨的情况下,为华夏民族保留更多的元气了。
“好吧,此事就照此执行。”朱聿键感觉自己有些意兴阑珊,就连对付后世的大华奸吴三桂也提不起劲来了。
看到朱聿键的神色变化,宋献策隐隐猜到了其中问题,他突然开口问道:“王爷,如今对欧洲四国的大战已经结束,我们也当旧事重提吧。”
“什么旧事?”朱聿键颇为惊讶的问道。
宋献策微微一笑:“关于王朝更替定鼎中原的事情。”
这句话让朱聿键猛然想了起来,新年的时候诸多官员劝进,让他推翻崇祯的统治自己当皇帝,结果自己以尚在与欧洲四国开战,无法兼顾的名义给挡了回去。
如今五国条约已经签订,他就没有什么借口可用了。朱聿键心中是不愿意搞内乱的,他支吾了半天才说道:“与莫卧儿帝国的大战还在进行,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啊。”
“莫卧儿帝国皇帝手下损伤惨重,连叛军都快压不住了,帝国崩解只在旦夕之间。唐军环伺在侧,只需要到时候接收土地即可,何必牵扯太多精力?”宋献策说道:“更何况以如今唐军的强大,些许局部战争,根本牵扯不到我们多少精力。”
“反正战事不息,不可让国内,以免被建奴和流贼趁机入侵。”朱聿键理屈词穷,是好找了个不是理由的理由:“保荐吴三桂的奏折就交给你们,我尚有事情就不多留了,这就离开。”说完他一挥袖子便离开了。
看到朱聿键急匆匆的走了,宋献策无奈的摇了摇头:“主公毫无野心也是个麻烦事啊,看来只能用一招捕风捉影了,但愿主公不要怪我才好。”
通过飞剪船的海路运输,朱聿键的这份密奏很快被送到了大沽寨,又通过驻守此地的吴子峰,将其送到了王承恩的手中。这个对朱聿键颇有好感的太监,始终与大沽寨保持了不错的联系,听说有八贤王的密奏,他自然也愿意递交上去,只不过现在崇祯正在因为松山战败的事情生气,递奏折也要选好时机。
此时崇祯的确在为松山战事烦心,兵部抽调的数万援军,刚过了山海关就遭到满清游骑的迎头痛击,结果稍一接战就缩了回来。如今松山城和锦州城都岌岌可危,塔山城和宁远城又都被满清占据,明军在山海关以北的土地全都失去了掌握,二百万辽民落入敌手。
眼看着辽东战事几乎没有翻盘的机会,关宁军所有精锐又被困在孤城不得回来,崇祯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看着眼窝深陷的崇祯,王承恩也感到非常心疼,他记得朱聿键的奏折每次都能让崇祯高兴,他也希望借着此次朱聿键的奏折冲淡崇祯的愤怒,所以他在此时凑了过去。
“皇上,八贤王有密奏到此。”王承恩低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