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想午睡就有人送枕头,恰逢这个时候左梦庚的使者到了军中,阿济格听说左军愿意与清军合作,消灭河南的唐军,他就满心欢喜,更何况后来使者又送来一个消息,唐军主力已经南下进攻武汉,河南的兵力非常空虚,这就更让阿济格兴奋了。

    在晋商们的描述中,阿济格很早就知道南阳府的富庶,因为李春玉的南阳财团和朱玉洁的唐王财团都在这里有着大量投资,让南阳府的所有人几乎都在为两大财团打工。如果到了后世,有人会高喊着拒绝垄断,拒绝财阀控制之类的大旗,反对这样的垄断经济结构,但在如今这个吃饱饭就感觉幸福的年代,拿着财团的薪水,能够吃饱饭,还有余钱买新衣服的生活,已经是北方各地百姓梦寐以求的了。

    在与俄罗斯开通商路之后,这里更是成为了供应东欧各种产品的生产基地,大量的工厂被建立在这里,让更多的劳动力有了足以养家的固定工作。可以说南阳府的富庶不仅仅是唐王府或者李春玉府上的富庶,而是真真实实的民间的富庶,这些钱财单看并不算多,如果集中起来确是任何王府也比不了的恐怖数字,藏富于民的含义就在于此。

 第一千零九十章 主动出击

    正是眼红这样的财富,让阿济格不顾唐军可能的反击,决定动用所有兵力发起进攻。哪怕在唐军援兵到来之前,搜刮一番再撤走,也足以让他在皇太极面前立个大功了,所以在从左梦庚特使出获得消息后,他第一时间就开始了进攻。

    身为第十五守备军的军长,郑大同这个名字很少为人所知,但提起宁波陆军军官学校三期第一名,许多人却都会挑起大拇指。因为当初紧缺军官,宁波军官学校以教导团为架构搭建起来之后,前两期军官都是一年毕业的短期生,以弥补军队中军官的不足,从第三期开始,才建立了学制三年的正规军官培养体系。

    可以说除了前两届的短期毕业生之外,第三期才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批完全正规训练出来的新式军官,郑大同能够在这一期三百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这在唐军中是很有名的事情。甚至当初第三期毕业的时候,朱聿键曾经亲自参加毕业典礼,并给前三名学员每人赠送了一柄佩剑。

    凭借着如此光辉的成绩,以及加入唐军后的优秀表现,郑大同已经是除了戚成友之外,军校正式毕业生中职位最高的一个。他担任第十五守备军的军长,保卫着河南战区最凶险的平原地区,警惕性自然是非常高的。

    如今除了第六军第二师保护伏牛山、熊耳山和商洛山区之外,整个第十五守备军担负着南阳府、河南府、汝州府和汝宁府的防务工作。将一个军五万人分摊到四个府去,兵力的薄弱可见一斑,因此郑大同只能有所取舍。

    河南府北面是正在受到多尔衮侵袭的山西,东面与阿济格掌控的怀庆府、开封府接壤,西北方向又要防备掌控了潼关的李自成,这里的防守压力最大,郑大同不得不摆放了一个师的兵力。

    汝宁府不但北面要面对着开封府,东面又与非敌非友的江北四镇之一高杰接壤,同样需要摆上一个师的兵力进行威慑,这样一来中间的如州府和南阳府就只有一个师的兵力了。在考虑这两府的山区地形之后,他将一个团摆在汝州府,另一个团放在裕州掩护后方同时兼顾南阳府城,他自己则率领着四十三守备师的128团主动出击,突然越过舞阳地区向郾城发起了进攻。

    阿济格的兵力刚刚调配完毕,本打算先进攻郏县作为立脚点,穿越整个汝州府进攻南阳府,没想到唐军却是主动出击了。阿济格手下有满蒙八旗六万多人,还有新编的绿营近二十万,不过这些绿营人马需要驻守各地,能抽调出来的只有十万兵力。

    在得知郾城遭到攻击之后,阿济格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增援,而是愚蠢的唐军将主力部队都集中到了郾城发起进攻,其他地方已经空虚了。“如今唐军主力齐聚郾城,其他地方的人数肯定不多,我们应当趁虚而入,先进攻河南府,拿下洛阳城囤积物资,再转而向南进攻薄弱的南阳府。”

    阿济格的想法很符合满清避实击虚的军事策略,但下面的众将却是面面相觑,作为副手跟随的多铎拱手道:“大哥,我认为郾城只有五千绿营驻守,肯定守不住。我们却不能不救,否则会寒了将士的心。”

    多铎的话让阿济格也感到有些不妥,他犹豫了一下说道:“你率领一万满蒙八旗和三万绿营前往救援,我去进攻河南府。”

    “好,我保证击退唐军。”多铎笑道,一直以来他都因为年纪轻只能担任副手,这次终于能够独领一军,让他感到非常兴奋。多铎的心中也很清楚,身为阿济格和多尔衮的亲兄弟,这次是大哥故意给他个表现的机会,只要能够有所建树,未来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权力。

    兄弟二人兵分两路,向着自己的目的地进发,然而他们要面对的却是兵力虽然不多,但战斗力强悍的军队。驻守河南府的是第四十二守备师,师长关英群也是个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新式军官。南阳府面对着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同样无法全力对付迎面而来的敌人。

    为了应付来自于各个方向的敌人,关英群不得不将一个团摆在孟津到绳池一线,依靠黄河防备多尔衮从山西的南下,一个营摆在郎乡监视潼关,四个营分别放在巩县和登封在卡住开封府进入河南府的通道之时,还能坚固汝州府的防守和来自于怀庆府可能的敌人,而他自己则率领一个团和师级直属队驻守洛阳,作为各路的接应。

    关英群的防备很有必要,虽然多尔衮还在忙于吞并山西各处,清剿明军残兵,但潼关的李闯军队却已经多次派兵试探,双方的斥候和侦察兵发生多次交火,每次都被唐军狠狠打了回去。但是李闯军队越来越不安分,让关英群很是担心,而就在这个时候,阿济格的大军却气势汹汹而来,目标直指巩县。

    负责驻守巩县的126团副团长林毅桐得到阿济格大军争相此处开来的消息,非但没有担心,反而很是兴奋,这可是他期盼已久的立功机会。

    如今对城市的攻防战,唐军已经有了新的理解,它再非过去那种围绕城墙进行的战斗了。驻防巩县之后,林毅桐就征调三万多当地民工,依托洛河修建了长达三公里的四条防线,以阻挡清军可能的进攻。

    为了尽量保存自己的力量,这道防线修得相当现代化,不但有横的战壕、竖的交通沟,还有宽阔的反步兵壕和铁丝网。火炮都被部署在第三道防线上,这样可以覆盖正面战场又不怕被对方的骑兵冲击,安全性还有保证的。

    这条防线刚刚修好,清军的进攻部队就来了,这如何不让林毅桐跃跃欲试。很快三营的兵力首先进入了第一道防线,四营则作为预备队,负责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的守御。已经建立起来的政府部门也没有闲着,尤其是公安局的警察将重点维护城内治安,并防备对方斥候可能的渗透。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巩县攻防战(一)

    阿济格本来盘算着包围巩县之后四面攻打,以绿营作为炮灰用优势兵力将此地一攻而下,然后在派出骑兵长途奔袭洛阳以获得战略主动权,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距离巩县尚有十几里路,阿济格突然得到禀报,发现唐军主力。

    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唐军竟然敢于出城作战,这大出阿济格的预料,他本以为对方只会龟缩城内等待救援的。在清军的情报中,巩县的守军只有不到两千人,以这点人阻挡清军的进攻,阿济格也是颇为感叹。

    敢于以不足两千步兵,对抗数万八旗将士还敢出城营地,阿济格感叹的并非对方勇敢而是愚蠢,在他看来这等于是在送死。他立刻命令先锋营直接消灭对方,避免耽搁大部队的前进速度。

    “英亲王不可大意啊,唐军素来敢战,他们野外作战必有依仗,我看还是多看看得好。”作为正白旗的佐领之一,伊尔登也算是正白旗的老将了,他为人心思缜密,见到情况反常有意提醒阿济格小心。

    阿济格率领十万大军前来,其中还有四万是满蒙八旗,面对着着两千唐军他如何会太过小心。听到伊尔登所言,阿济格哈哈大笑道:“你怎么年纪越老,这胆子越小了?区区两千唐军就把你吓成这个样子?难道我十万大军还打不过两千唐军吗?”

    “可是前锋营只有一万绿营和一千蒙八旗,恐怕难以抵敌啊。”伊尔登提醒道。

    “没关系,他们只要试探出唐军虚实即可,后面的仗还是由我来打。太祖曾言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如今我四万八旗齐出,天下还有何人能够挡我。”阿济格没有采纳伊尔登的提醒,反而命令前锋营加快速度,尽快与敌人接战。

    前锋营自然不敢怠慢,仅仅半个小时后就远远看到了了唐军的方向。以前蒙古骑兵很快驱赶着上万绿营兵,向唐军阵地发起了进攻。

    第一条防线中的唐军战士严阵以待,眼看着绿营步兵们竭力狂奔,挥舞着大刀长矛冲向了自己,他们却冷静的注视着,没有人进行射击。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眼见只剩下几百米了,唐军火炮没有射击,火枪也没有射击,这让绿营士兵们有些意外,他们不知道对方究竟要做什么,为何与平时的战法不同。

    就在此时,冲在最前的一个士兵突然脚下软倒,原来是一条腿踩入了土洞里。不等他拔出脚来,一声惊天巨响,将周围的两三个人全都炸倒了。

    原来在战场上,唐军埋设了大量地雷,之所以不开炮就是不想破坏自己的地雷。这些地雷已经改用雷管,不需要钢轮发火装置,所以布置更加灵活时间也更短。唐军就在阵前超过三百米的地面上,埋设了超过一千枚地雷,而刚刚爆炸的那一枚才刚刚开始。

    很快爆炸声接连响起,绿营士兵不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