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大国崛起-第7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丹麦雇佣军在国家灭亡之后,也选择了留在西班牙作战,这让德尔瓦斯托伯爵的兵力十分充裕,因此他连对法国的边境线上也摆了近七万大军,以防止法国突然与大明帝国结盟,联合发起陆上进攻。

    然而刘芳亮作战经验丰富,自然不可能去与西班牙人硬碰硬,因此他与陈永疆商量之后,决定将进攻的重点放在西岸的瓦伦西亚。

    作为西班牙的第三大城市和第二大海港,瓦伦西亚的地位仅次于巴塞罗那,其东临大海背靠广阔平原,四季常青风景宜人,被誉为地中海西岸的明珠。此地作为西班牙在地中海上的重要港口,居住了超过十万人口,但因为德尔瓦斯托伯爵将防御重点都放在了大西洋沿岸,这个重要城市的守军仅有三千人,尽管港口内拥有两座炮台,防守力量却也太过薄弱了。

    海军舰队的东海号首先发炮轰击,利用更加强大的线膛火炮,以高仰角可以直接射击海岸山地的炮台。250毫米主炮和180毫米副炮一起开火,仅仅半个小时就摧毁了两座炮台,而西班牙炮兵连开炮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射程够不到。

    在摧毁了海岸防守力量之后,华军第二军第四师率先登陆。为了避免西班牙陆军炮火的攻击,运送华军的船只并未靠近岸边,他们利用小艇分别运载士兵登岸。

    瓦伦西亚是西班牙的城市,对此华军不会有任何顾忌,在东海号摧毁对方炮台之后,大型战舰纷纷将炮口对准港口内的设施,进行覆盖炮击。吨位较小的战舰甚至勇敢的冲入海港之中,贴着码头发起猛烈炮击。这个时候巨大的飞艇刚刚抵达,一艘艘悬停在瓦伦西亚上空的飞艇也开始对着城区实施轰炸。本打算在港口区抵抗的西班牙士兵许多都被炮弹直接震死,剩下的不得不选择了后撤。

    当陆军士兵登上码头的时候,根本没有遭遇太多抵抗,他们很快占据了一片阵地,掩护着后续部队和补给物资的登陆,而舰炮则开始延伸射击。尤其是东海号上那些射程很远的舰炮,炮弹直接对着城中心轰击,而更远的地方则交给了飞艇队。那些投完了弹的信鸽式硬式飞艇充当起空中的炮兵观察哨,用无线电不断给东海号传递信号,让他们能够准确轰击城中西班牙士兵的聚集区,一片片清除着抵抗力量。

    这是第一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无论是作战理念还是武器都差了几个档次的西班牙军队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就被消灭殆尽了,而陆军的进攻则轻松得犹如是在演戏,后世被华夏陆军称之为“伊比利亚假日”的作战由此展开了。

    华军占据瓦伦西亚,并开始以此为据点,抢占周围城镇作为立脚点。港口后方大片平原地域被逐渐吞并,随后第十和第十二守备军陆续登陆,开始扩大战果,将西班牙防守薄弱的地中海沿岸纷纷控制在自己手中,半个月后巴塞罗那易手,而德尔瓦斯托伯爵才刚刚接到华军登陆的消息。

    华军居然在地中海沿岸登陆,这个爆炸性的消息让西班牙高层手足无措,德尔瓦斯托伯爵立刻命令抽调兵力回援,希望能够阻止华军的推进,但西班牙多山的地形,却在阻挠着他们的迅速回撤,情况变得十分危急。

    德尔瓦斯托伯爵的着急并非毫无理由,因为在瓦伦西亚身后那片大平原的最深处,就是如今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因为抽调重兵防守大西洋沿岸,让马德里守军也只有不到三万人,如果被华军直接包围,很可能是一攻而下的局面。

    华军在平原区前进,他们又在各地征调了大量西班牙重型挽马驮运物资,结果前进速度要快上许多。如果是在后世,西班牙政府可能会发动被占领区的民众组织游击战,以消耗华军的兵力迟滞其前进速度,然而此时民族主义觉醒尚未开始,就算是欧洲人也没有这样的意识,他们只是宗教的凝结体,除非教皇发出圣战命令,否则西班牙人的抵抗会非常微弱。

    现在华军打着为葡萄牙恢复国土的名义,教皇是不会加以阻止的,毕竟葡萄牙也是天主教国家,当初西班牙对其进行侵略,就让教廷很不满,现在教皇如何会帮他们说话。在这样的危局下,西班牙政府却是束手无策,只能大量征召新兵入伍,企图拖延华军的进攻速度,为主力部队回援争取时间。

    率领第四师的顾本章却不会让西班牙人得逞,在登陆瓦伦西亚尝到了轰炸甜头之后,他就与郝大勇保持着联系。这些日子以来空军以三十艘飞艇的轰炸部队,炸得各地西班牙军队望风而逃,陆军的进攻因此十分顺利,很快他们推进到了马德里城下,而援军还在三百公里外的大山里兜圈子。

    郝大勇自然不会客气,在这个没有天敌的空中,巨大的飞艇就是无敌的存在,三十艘飞艇首先开始对西班牙守军开始了轰炸。在密集的炸弹下西班牙人损失惨重,他们的士气也在逐渐崩溃。

    鹞鹰级飞艇的弹仓够大,可以慢慢的投弹进行轰炸,信鸽级飞艇却因为体型小,携带炸弹不多,只轰炸了十五分钟就炸弹告罄了,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作战热情。一艘艘信鸽级飞艇开始降低高度,用装备的转轮机枪对付地面上的守军。

    这样的做法更加有效,对守军的杀伤也更大,而且因为有着超过四百米的有效射程,又是在天空中向下射击,他们即使在六百米的高空也能射杀下面的守军。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西班牙投降

    为了增加准确性,飞艇上的转轮机枪大多在两百米的高度进行射击,即便如此也不是西班牙人能够威胁到的高度。

    那些士兵徒劳的举着燧发枪,希望给飞艇造成威胁,但那些威力太小的滑膛枪,最多只能打出六七十米的高度,铅弹就会无力的下落,而沉重的火炮又不可能如此抬高炮口射击,这让他们无法可想。

    很快有人想到了办法,用海军才是用的臼炮对空射击,这种有三百多米射高的曲射武器虽然命中率很差,但至少能够威胁到对方。城中迅速赶制了一批臼炮,用密集的炮火对着高空轰击,不过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发现受到威胁之后,信鸽级飞艇抬升了高度,并用机枪重点照顾那些臼炮的发射阵地,而鹞鹰级都是一千米高空投弹,并不会受到威胁。

    尽管自身遭到了重大损失,西班牙人还是很高兴,毕竟他们有了威胁空中的武器,不过好景不长,这些臼炮的方位很快通过无线电被传送到城外的炮兵阵地,陆军重炮来了几次火力覆盖,就摧毁了西班牙人最后的信心。

    陆军的火炮与空军飞艇配合,炸得西班牙人损失惨重,他们却没有任何反制的方法。当飞艇投下的一百公斤炸弹落在巴奔堡皇宫前的广场上,腓力四世彻底屈服了。他当即下令已经只剩下一万多人的西班牙守军放下武器向华军投降,而这个时候援军距离马德里只有一百公里远。

    西班牙是个皇权国家,皇帝的威严仅次于宗教,软弱的腓力四世宣布投降,军队就只能立刻执行。随着腓力四世的旨意传到军中,德尔瓦斯托伯爵也无奈的选择了执行命令。很快西班牙的二十多万大军和十万丹麦雇佣军放下武器走入了俘虏营,原本被欧洲军事专家们预测需要打上二十年的西班牙战争,仅仅一个多月就结束了。

    伊比利亚半岛整个被占领,华军当即宣布将西班牙并入葡萄牙,并迎接胡安国王返回里斯本,在外飘荡了快两年的这位新国王,终于再次踏上了故土。对于华军的帮助,胡安国王是万分感谢的,尽管他将所有殖民地都交给了大明帝国,但收获却物超所值。他不但收回了葡萄牙王国的故土,还顺便吞并了更加繁荣和强大的西班牙,这是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的。

    兴奋之余胡安国王冷静思考一番,他发现这也不是绝对的好事,因为以葡萄牙如今的军力,根本不足以掌控这些地区。如果华军撤走以后,被逼退位的腓力四世发动叛乱,恐怕他的王位很快就会不保,为此他一面联络教皇,希望被加冕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王,一面向朱聿键发去了善意的邀请,希望能够邀请他来欧洲做客,同时希望华军能够在附属国驻军,保护国家安全,葡萄牙愿意全面提供军队所需,并每年向大明帝国贡奉一定量的佣金。

    在欧洲有了这个立足点,朱聿键也感到非常高兴,尽管他在丹麦投降之后,已经吞并了半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但那里毕竟是苦寒之地,比不上伊比利斯半岛的富饶,更何况此地还掌控着地中海的进出通道,是绝对的战略要地。

    有胡安国王的邀请,朱聿键可以放心大胆的在这里摆上一个守备军的兵力,让任何人都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他开始帮忙清理西班牙国内的残余势力,并将腓力四世和他的亲信都转移到纽约去养老,这样一来西班牙的反抗势力就微乎其微了。

    要去西班牙自然也不是不可能,但朱聿键必须考虑到国内大局,至少要在消灭清军统一全国之后才可能,当然西亚和中亚的问题也必须解决。

    黄帝纪元4337年的七月,伊斯兰复国军已经逼降了哈萨克汗国,所有哈萨克汗国高层被屠戮一空。马守应率领的这支强军随后将土地交给大明帝国以换取足够的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吞并了地域狭小的基瓦,随后直接入侵布哈拉汗国。

    马守应这样的作战模式颇有狼群的特色,他们是雇佣兵军队,不属于任何国家掌控,也没有与大明帝国签订正式合同,所以这支军队可以不按常理出牌,消灭敌人的同时不会担负国际舆论压力。

    大明帝国则跟在伊斯兰复国军后面,大肆接收土地和人口,同时付出的仅仅是一批军用物资和武器,这些东西在工业化已经初见端倪的大明帝国来说,并不算什么大问题。

    在黄帝纪元4337年,也就是西元1639年的整个夏天,伊斯兰复国军都没有收手的意思。随着马守应的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