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都到唐王府休息,这样的待遇可是让众人受宠若惊。那些工匠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存在,何时有人会对他们如此重视,对于去唐王府休息都怀着一份感激。唐王府不够奢华,实际上仅仅算是占地面积比较大的地主宅院而已,但那挂在大门上的烫金匾额却是如假包换的。
一起来的工匠和唐勇人员都被引到了护卫们平时住的地方,带来的东西暂时放到后院,而李仲、刘芳亮等管事都跟着唐王进入了银安殿。这个银安殿虽然经过了一番扩建,但也委实小了些。朱聿键对此却毫不在意,他命令在大殿中间放下了两张八仙桌子,让大家和自己坐在一起吃饭。
明朝讲究规矩,有着非常明确的等级制度,朱聿键身为藩王竟然屈尊与他们这些管事同桌吃饭,所有人都不敢坐下了。见到众人拘束,朱聿键哈哈笑道:“大家走了这么远的路,怎么都不饿吗?还不坐下来吃饭?”
李仲看了看一起来的众人,连忙施礼道:“王爷,我们身份低微,怎么能与王爷同桌吃饭,我等实在不敢。”
“我听说你在河南执法甚严,在唐勇之中有李阎王之称,今天怎么反倒畏畏缩缩起来。”朱聿键笑着拍了拍李仲的肩膀,又对着其他人说道:“还有你刘二虎,你不是经常自认为天不怕地不怕吗?怎么今天反倒如此拘束了,还有……”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卫所现状
朱聿键看看后面却是眉毛一挑,对着李仲问道:“后面几位我怎么不认识,还不介绍一下。”
听过朱聿键的提醒,李仲这才想起来此次带过来几个唐王府新收的掌柜和教习,尚未向唐王介绍。他赶快将那三个面孔陌生的人拉了过来说道:“忘记跟王爷介绍了,这三个人是最近才投奔我们的,张书堂总管认为他们很有才能,所以就收留了下来。”
李仲指着最前面一个身材魁梧的人说道:“他叫做袁宗第,读过几天书还曾经在边军效力,此人勇力过人,是个不错的统兵之才,所以张总管让他做了教习。”
李仲又指着第二个满身酸气的人道:“此人叫潘独鳌,他是个秀才对账目非常在行。此外他也素有急智,上次我们的商队在商洛山中遇到小股土匪,他以虚张声势之法给我们解了围,所以就被张总管留下来当了掌柜。”
第三个人留着八字胡,满脸的市侩像,见到李仲较少了两人他赶快上前道:“小人钱百万,除了算账没有多大能耐,如今当个小小的掌柜。”
李仲却介绍道:“这钱百万能力不错,他管理的商铺只是中等大小,也并非在豪华之地,他却能在去年卖的货物最多,可是赚了不少钱。张总管认为他账目清楚记忆力好又头脑灵活,是个不错的商业人才,所以推荐过来给王爷,希望能够让他多发挥些作用。”
李仲前面介绍的两人已经让朱聿键眼前一亮了,他们一个是李自成手下大将,一个是张献忠手下的谋士,都是历史上颇为有明的人物。潘独鳌的才能只略逊与徐以显乃是张献忠手下二号智囊,袁宗第更是大将之材,有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战略眼光,将来必然可以大用。
但这两个大才之外名不见经传的钱百万却同样让他如获至宝。朱聿键本来就打算让安德烈替他在欧洲开拓市场,但他手下却找不到一个熟悉商业运作又能够进行监视的人,所以至今安德烈尚未出发。
现在看到了钱百万,朱聿键突然有了一点想法,如果派出一些亲信护卫,加上这个钱百万,应该就足以制衡安德烈了。这个人头脑灵活,对商业非常熟悉又懂得账目,应该是个不错的人选。
朱聿键对与获得这三个人才心中大喜,他知道到张书堂这是为了助力自己的发展,将手下人才都尽量抽调过来,可见他的忠心了。只不过自己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在,这些人暂时无法担任职务。朱聿键只好对三人安抚一番,让他们先坐在了另外一桌。
经过刚才李仲的一通介绍,大家已经放松了不少,朱聿键一番诙谐幽默的打趣,让所有人都能放松了下来。见到朱聿键如此随和,大家终于不再坚持礼法,都被朱聿键一一安排坐了下来。
朱聿键所排的座次很有深意,都是按照诸人如今地位排列的。自己所座的一桌,当然都是那些手下重要的人物,宋献策、李伦、李仲等人都赫然在列。这样的座次分派皆大欢喜,与朱聿键同桌的人都感到与有荣焉,另外一桌的人则暗暗在心里使劲,希望将来也能够得到这样的殊荣。
平日里朱聿键吃得虽然不算节俭,但也不会浪费,今天这么多人聚会他才破例摆了丰盛的一桌,还特意从酒楼买了宁波特产二十年陈的女儿红。众人觥筹交错情绪很高,朱聿键甚至在席上带头行起酒令,更是拉进了众人的距离。
酒足饭饱之后,侍女奉上了香茗,朱聿键正好与众人商议分工。之前只有宋献策、孙承宗和徐光启在宁波,分别负责工厂建设、军事整编和研究所筹建,如今人手多了起来,自然要细化分工,让大家都能有工作,也给三人减减负担。
朱聿键开会颇为民主,众人都可畅所欲言,大家商量着工作的发展与分工。很快众人的工作就有了划分,潘独鳌被派到宋献策手下,帮助他搞建设,李俊则被抽调出来负责造船厂的建设,宋献策已经派人前往福建和广东等地招募船匠,等到这些人来了就能开工造船了。
李仲依然负责宪兵工作,他负责的宪兵队将被扩充到两千人,除了负责军纪以外,还将负责地方治安,以取代衙役的地位。这些宪兵都是按照士兵进行训练的,战斗力要比衙役强得多,只要运用得当足以维护地方治安,甚至能平定周围的匪患。
刘体纯被朱聿键专门抽调出来,送到大沽寨去主持那里的防卫工作,他虽然不善于临阵杀敌却是头脑清醒,对临阵指挥颇为在行,守寨子最为合适。
其他诸人暂时没有事情做,不过他们也不会闲着,因为孙承宗对浙南五府卫所的统计已经快要完成了到时候,他们也会忙碌起来。
经济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但军力的整合要快得多,因为浙南五府有卫所制留下的底子,不至于让朱聿键重新开始军队建设。
明朝自洪武年间开始,就设立了卫所制度,其中每个卫驻军五千六百人,千户所为一千一百二十人,百户所为一百一十二人。卫所制度经过两百多年的演变虽然极度衰败,不但人数不足而且训练也差,但因为戚继光抗倭时期的整顿,至少在浙江沿海一带情况要好得多。
例如浙江共设有内地卫7个,其中浙南有4个。沿海特设备倭卫9个,浙南有5个。授予千户所5个,浙南有3个,百户所31个,浙南就有24个。这样算来,浙南拥有浙江绝大多数的兵力,总数应该有八万多人,但孙承宗统计上来的情况绝非如此。
数年前这些明军卫所之中,大部分青壮都被抽调,他们被组成了远征部队前往辽东,结果在萨尔浒大战中全军覆没了,剩下的都被祖家控制,成了关宁铁骑最初的班底。当初戚家军的精华一战而丧,如今浙南的卫所中普遍人数不足编制的三成,孙承宗统计下来只有两万人出头而已。
第一百三十七章 水师提督
比起陆军来,海军更加薄弱,本来5个备倭卫应该由两万六千多名水师官兵,但实际上只有五千多人,而且名单上所应该有的各种大舰早已损毁或因年久失修而沉没,如今几个卫所中的水师只有七艘二百五十料的福船算是大舰,剩下的多是中小型的苍山船、网梭船而已。这些东西在内河或者近海作战没有问题,搞远洋作战分分钟就会沉没。
更可怕的是卫所兵良莠不齐,老弱残兵极多,如果按照朱聿键所设置的标准,大约只有一半人合格。在这些兵员之中,唯有台州卫让朱聿键眼前一亮。台州卫是备倭卫其中之一,设立的乃是一个水陆并用的寨子,其中人数最多大约有两千人左右,精壮之士接近一千五百人,七艘二百五十料福船之中有两艘都是那里的,而且还是这些船中完好度最佳的两艘。
朱聿键很快单独召见了台州卫现在的最高长官,台州石浦游击将军张名振。这个气宇轩扬的年轻人,带着一股彪悍之气,眼中却放射出精明的光芒。朱聿键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人虽然年纪轻轻,却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同时头脑灵活,是个可用的将才。
“下官游击将军张名振拜见唐王千岁。”张名振走到近前以大礼磕了头。
朱聿键连忙见他扶起来道:“张将军不必客气,我这次来是希望听听你的想法。如今浙南五府已经成了我的封地,这里的官员和武将可以自由选择,或是返回朝廷等待任用,或是留下来成为我的部属,但是朝廷委任的六品以上文官却要交卸了。”
张名振被唐王亲自接见,自然知道自己被看中了。他是个水师的游击将军,而朝廷对水师很不重视,各地水师都残缺不全,将领更是很少更换。如果自己回到朝廷之中,恐怕很难再得到实缺。
一个武将如果没有实缺就不可能升迁,按照朝廷如今的水师规模和建设,他这辈子也就止步于游击将军了。二十多岁就能担任游击将军,张名振自然有过人之处,他是凭借着多次与海盗的大战,才得到这个职位的。如果让他从此没有了实缺,在这个区区五品的游击将军位置上终老,他真的很不甘心。
想到自己未来悲惨的结局,看了看满脸笑意的唐王,张名振还真是有些犹豫。他思虑片刻拱手问道:“请问唐王千岁,末将如果加入唐王军中,是否还能在水师作战,而唐王对水师又有何打算?”
“我正缺水师人才,你来了自然是要重用的,至于我对水师有何打算嘛。”朱聿键笑了笑说道:“皇上给我册封的旨意中,允许我有便宜行事和对封地全权管辖的权利,也就是说我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