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笔灵4·苍穹浩茫茫-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子门徒三千,一共出了七十二位贤人。



 



敌人,原来是儒门。



 






第十七章 儒生不及游侠人



   ——出自《全唐诗》一百六十二卷·李白〈行行游且猎篇〉



 



陆游既然复生,他前世的记忆,彼得和尚也知道得很清楚。儒门当年的风光景象,他知之甚详。



 



可是在这个时代,儒家早已式微。那一群黑衣人又是西装革履、墨镜分头,哪里有半分儒生的模样,因此彼得和尚根本就没有作过多联想,直到秦宜提醒他「七十二」这个数字,他才猛然醒悟过来。



 



七十二根气柱,又是浩然正气所化,显然就是那七十二贤人的化身了。



 



这是当年儒门最为著名的大阵,须得聚齐七十二位博学鸿儒,每人化为一名贤人,七十二人一同发力,气柱林立,所以这个阵,就叫做儒林桃李阵。董仲舒当年靠着这个凌厉大阵,在追杀诸子百家之时大占优势,甚至笔冢主人都一度为其所困。



 



这段掌故,是笔冢主人告诉陆游的,陆游又把这段记忆传承给彼得和尚。彼得和尚一直到现在才想起来。好在这个时代无论如何也是凑不出七十二位大儒,所以这个阵法的威力也打了许多折扣,否则卫夫人笔阵图还真的未必能够抵挡。



 



可从场面上看,这两个大阵斗得旗鼓相当,笔阵图还占着优势。儒门的后手,仅仅只是如此吗?



 



彼得和尚仰望天空,看到那团越聚越浓郁的灵气,一道久远的记忆闪过心中。



 



「颜政、中夏,秦施主。」彼得和尚把他们三个叫过来,面容严肃,「你们现在必须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把这些黑衣人干掉,破掉这个儒林桃李阵。」



 



他没有多加解释,已经没有时间了。从天空那团灵气,彼得和尚已经隐约猜到了对方的意图。



 



罗中夏问:「那彼得你呢?」



 



彼得和尚道:「我要冲过桥去,通知韦家的人,尽快撤掉这个笔阵图,否则真的会是灭顶之灾。」



 



「好!」



 



其他三个人立刻答应,然后分散开来。那些黑衣人看起来木木呆呆的,除了作为气柱的基础以外,并没有什么威胁。是以三人放心地分头行动,打算各个击破。而彼得和尚则是僧袍一飞,整个人已经跃过竹桥,朝着对岸奔去。笔阵图设下的屏藩仍在,彼得和尚只能寄希望于它为了应付儒门,而放松了屏藩的遮蔽效果。



 



可他的打算落空了,这护住韦庄内庄的屏藩,仍旧牢不可破。除非笔阵图彻底崩溃或者撤回,否则他绝不可能闯进去。彼得和尚用尽全力,神通尽展,还是无济于事。他毕竟只是笔通,没有笔灵在手,就等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天空中忽然光芒大盛,就如同暗夜里放起了一束巨大的烟花一样。



 



彼得和尚抬起头来,看到空中赫然出现了一管笔灵。这笔灵居高临下,周身洋溢着浩然正气,比那些黑衣人的浩然正气不知精纯了多少倍,雾霭云团的边缘泛出金黄色的光芒。它的笔管之上竖铭一列字迹,上书:「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天人笔。」



 



彼得和尚轻轻吐出这六个字,却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气。前世那强烈无比的记忆,骤然警醒,化作无数条鞭子抽打着他的神经。



 



那管罢黜百家的天人笔,那管毁弃笔冢的天人笔,那一管使儒门道统两度中兴、制霸中华传承两千年的天人笔。



 



再次现身了。



 



整个内庄的空间,都被天人笔的凛凛威严所慑服。



 



操控笔阵图的人也已经觉出有些不妥,立刻改换成竖笔势。竖如万岁古藤,不蔓不枝,垂立于天地之间。如果说横撇攻击力最强悍的话,那么这竖笔势就是最强的守御状态。任凭颠山倒海,只要它屹立于天地间,就稳守不败之地。



 



可惜的是,眼前的对手,是天地都可以反复的。



 



天人笔的出现,令儒林桃李阵的亢奋达到了一个巅峰。七十二根气柱如同疯狂的触手一般涌向笔阵图,它们纷纷攀上化为竖笔势的笔阵图,紧紧盘住,就像是给一条金龙缚上重重的锁链。



 



笔阵图此时已经动弹不得,但它看起来并不急躁。你可以困住我,但是你却也奈何不了我。竖笔势的守御,不是那么轻易能破开的。



 



这些束修气柱确实奈何不了笔阵图,但是自然有人能对付得了。



 



天人笔此时缓缓从天而降,它的笔端每一根笔须都优雅地翻卷着,泛着金黄色的光芒。忽然之间,那些笔须猛然伸长,瞬间突破了无形的距离,直直插入了笔阵图的核心之中。



 



笔阵图在被插入的一瞬间变得僵硬,下一秒钟,整个笔阵图炸毛了。因为操纵它的人清晰地感应到,这个天人笔,居然在从笔阵图中吸食笔灵!!



 



此时韦庄内庄那些人的心情,就像是当年他们的祖先韦时晴碰到白虎时一样:见惯了笔灵互斗,却还没见过可以吞噬笔灵的。这该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为了支撑这个笔阵图,韦家集合了一族之精华,将近四十余枝笔灵布入阵图中,才能有如此之大的威力。可谁能想到,这些笔灵,竟成为了天人笔的盘中珍馐;堂堂卫夫人的笔阵图,变成了盛满金玉良食的餐桌。



 



纵然他们不知道天人笔的来历,看到此情此景,也必然骇然到了极致。



 



笔阵图突然发了疯一样,从崩浪奔雷捺笔势变到百钧弩发的努笔势,又变成劲弩筋节的钩笔势,在几秒内变了数种型式。可惜它的挣扎却徒劳无功,七十二根束修气柱牢牢地把这笔阵图给锁住,而天人笔好整以暇地慢慢吸吮着笔阵图中的笔灵,从容得像是一只大蜘蛛。



 



核心受制,整个韦庄的保护也随之减弱。彼得和尚看到眼前的屏障越发稀薄,知道笔阵图的力量已经开始衰减,便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他的身体与屏障甫一相触,温度急速上升,僧袍发出一阵焦糊味道,开始卷曲燃烧起来。可毕竟这屏障的力量已经不足,还未等这股灼热传递到肌肤,彼得和尚已经闪身冲破了屏障,置身内庄之中。



 



敌人作的什么打算,他已经完全明白了。



 



他们的真正目的,不是韦庄,而是卫夫人笔阵图——更准确地说,也不是笔阵图,而是阵中笔灵!



 



韦庄的笔灵,要嘛是由笔冢吏持有,要嘛存放在藏笔洞里,十分分散。即使天人笔亲自出手,也不能保证能把笔灵一枝不漏地收回来,一个不慎,被对方搞得全盘翻转也是可能的。韦家流传千年,谁知道除了卫夫人笔阵图还藏着什么东西。



 



所以为了确保把韦家收藏的笔灵一网打尽,就必须施加足够大的压力,逼迫韦家用出笔阵图。笔阵图必须要有笔灵才能驱动,韦家为了御敌,势必要把大部分笔灵放入阵中,聚集在一处——这便正中了天人笔的下怀。



 



黑衣人以及他们的儒林桃李阵,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才围而不攻。韦家拼尽全力发动卫夫人笔阵图,以为这是最后的杀手锏,孰不知那才合了对手的心意。



 



彼得和尚想到这里,心中一阵发凉。如果敌人真是「他们」的话,有天人笔,有七十二贤人阵,还对韦家内情如此熟稔,这该是多么可怕的实力。



 



千年之后,难道儒门与笔冢之间的战争,难道要再度爆发吗?



 



彼得和尚的脑海里一下子闪过无数念头,忽然觉得头顶有异,不由得抬头望去。结果他发现原本紧缚住笔阵图的七十二根气柱,此时却少了数根,而且数量还在持续减少。彼得和尚猛然意识到,这是罗中夏、颜政和秦宜干的好事,在为他争取时间。



 



他顾不得多发感慨,立刻发足狂奔。



 



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



 



彼得和尚跑到正对着竹桥的韦氏祠堂前,立刻有两个年轻人跳出来拦住他。彼得和尚没时间跟他们解释,双手一展,两粒佛珠脱手而出,那两个护卫立刻被砸倒在地,彼得和尚趁机冲破封锁。



 



此时内庄里大部分笔冢吏都去支援笔阵图去了,没人能拦得住彼得和尚。他依仗着对地形熟悉,七转八拐,很快便穿过内庄迷宫一样的巷道,跑到了藏笔洞前。



 



果然不出彼得和尚的所料。藏笔洞前此时有几十人,他们全都坐在地上,聚成数个同心圆圈。最中间的圆圈是几位须发皆白的老长老,他们一起托着一个古老的卷轴,举轻若重。在他们的周边,是三圈青壮年,这些人各自头上悬浮着一枝笔灵,笔尖全都冲着圆心位置,与卷轴有着若有若无的连接。



 



这个应该就是卫夫人笔阵图的操控中枢了。从人员构成来看,韦家确实拼尽了全力,这个阵势里的是韦家几乎全部的笔冢吏。



 



此时所有人都面色凝重,目不瞬离。阵中有几个人已经瘫倒在地,想必是自己的笔灵已被吸食一空,心力交瘁的缘故。但没有一个人敢擅自离开,大家都清楚这一举关系到韦家的生死存亡。托着卷轴的一位长老不时喝道:「点笔势!快,再换横笔势!」另外几位长老则用手指在虚空中急速比划。



 



显然,他们还没有死心,还指望着能靠笔阵图本身的力量打破束缚。



 



在更周边,则是一大群韦家无笔的成员,有老有少。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