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晴-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算定持久下去,官方和高枧一村子人,都必然在疲劳饥饿下自认失败。地势既有利于洞中一伙,下面新火器不仅无从使用,且得从草丛石罅间找寻掩蔽,防备上面用火器或石卵瞄准,好些情形都和荷马史诗上所叙战事方法相差不多。今古不同处,即在这种情形下,纵再有个聪明人想得出用大木马装载武士,也无法接近洞口,趁隙入洞。

县长先是远远的停在一个大石堆后,指挥这个攻势。打了百十枪后,不意上面锣鼓声更加热闹。天已入暮,山谷中夜风转紧,只好停止进攻,派兵士砍松树就僻处搭棚,升火造饭,大家过夜。

第二天想出了主意,调三十名县警队从三里外红岩口爬上对山,伏在对山悬崖上向洞中取准,把锣鼓打息了一会儿,随后却忽然发现洞中三尊穿红缎袍子的塑像,直逼洞口,锣鼓又重新自洞中传出。枪弹虽打中洞口目标,实无从伤着那些混和野性与顽劣作成的嘲侮表现。洞中当真有新式武器,洞口还击了十来响枪,大队长从枪声中分辨得出有当时著名的春田、小口紧和盒子炮,而且一共有五支枪,比侦探报告还多一支。

大队长虽杀羊宰猪作犒劳,还为县长预备腊肉野味和茅台酒,又派人从家中带了虎皮狸子皮褥垫行军床过野外生活,到了第四天,县长的打猎趣味已索然兴尽,剿匪兴奋则真如田家兄弟说的,完全用疲倦代替,借故说县里还要开清乡会议,得赶回去主持。又说洞中匪徒,已成瓮中之鳖,迟早终必授首,只要派少数人把住山脚路口,再好好计划守住岩壁两端和红岩口村子大路,匪徒纵再顽狠,不久也依然会授首成擒!于是召集高枧人民,训话一个半钟头,指挥了一大套战略,还零零碎碎称引了许多似可解不可解《孙子兵法》上的话语,证实武德武学两臻善美外,县长于是上了轿,押着三十个缩缩瑟瑟的土制队伍,和几担队长贡献的土特产,一大坛米酒,一大坛菌子油,以及一笔来自人民的犒劳,把个一百四十斤的肥官官肉砣砣,压在三个轿夫背上,摇摇荡荡回返县城去了。

大队长作了督战官,采用了“军师吴用”的意见,用《孙子兵法》上成语,稳住了自己失败意识,继续包围下去。

到了第七天,高枧属其他村子里的自卫队。带来的粮食大半已吃光了,又已快到过年时节,各有事做,不能不请求回家。大队长的意见,天气那么冷,全部回家也极自然。可是县长却于这时节来了个极严厉命令,“限旬日攻克,不得迁延支吾,致干未便”。末尾一句话,好象是把大队长腰上重重踢了一脚,不免闷昏昏的,又急又气。真真是小不忍则乱大谋,深悔事先不和母亲商量,结果弄得个骑虎难下。

局中师爷和我各背了个被卷,去红岩口老虎洞观战。先是到河下看了许久,又爬上对山去,欣赏一番。一切情景都象只宜于一个风景画家取材而预备的,不是为流血而预备的。

可是事实两个山洞中却正有三十来个生气活跃的人在被围困中。倘若一直围下去,总有一天洞中人会全体饿死的。然而这时节山洞中却日夜可闻锣鼓欢呼声。师爷即景生情,想出了个新主意,以为从后面必可爬上山岩。若爬得上去,估计顶上距洞口不会到一百五十步。村子中有的是石匠,为什么不调遣两个到老虎洞顶上去,慢慢的从岩缝打条小路下达洞口,从上面作个攻势?不及到洞口,我们就可以派个人去办交涉,和里面掌舵的谈谈条件,看看是不是可以谈得开。

两个石匠当真就着手工作,打了七八天,到得峰壁顶上时,方知道山夹缝石头错落,还可攀藤附葛勉强上下。因此同时在山顶上也派了人防守,免得从这条路逃脱。仅仅九天,那悬崖路已开到离上洞不及三丈远近,已可听得洞中人谈话。

大队长从顶上攀着绳子溜到那个石嘴上去,招呼洞里人开谈判。只要允许把人货枪三者一齐交出,即可保障一伙人生命安全。洞中人却答应还人还货,可不缴枪。为的是缴了枪,目前虽可以一切无事,此后几个人安全可就无多大把握。尤其是首谋的田家兄弟,和那个拐巧秀逃走吹唢呐的中寨人,在洞口称五哥管事的,怕大队长饶放不过。若不缴枪呢,大队长一方面又不免担心。因为乡下人习性他摸得熟,事本来即从“不服气”挑起,这次不成功,从口中抠出了肉团团,气咽不下,还会闪不知作出更严重的举动,再向三十里边上一跑了事,到后又由局里师爷和那中寨人商讨办法,问题依然僵持,不能解决。不过却因此知道巧秀的确藏在洞中做押寨夫人,师爷叫她时她不则声。

最后一着是冬生的妈杨大娘,腰上系着一条粗麻绳,带了两件新衣,一双鞋,两斤糍粑,攀藤援葛慢慢下到洞口上边绝壁路尽处,来作活招魂。

“冬生,冬生,你还在吗?”

只听到洞里有个人传话:“冬生,冬生,有人叫你!你妈来了!”

被扣留的冬生,一会会也爬到了洞口边,仰着头又怯又快乐的叫他的娘,“妈唉,妈唉,我还活着,不冷不饿,你不用担心!”脆弱声音充满了感情。

杨大娘泪眼婆娑的半哭半嘶:“冬生,你还活着,你可把人活活急死!你老子前三世作了什么孽,报应到你头上来!你求求他们放你出来啊!”一面悲不自胜一面招呼巧秀和田家兄弟,“田老大老二,我杨家和你又无冤无仇,杨家香火只有这一苗苗,为什么不积点德放他出来?巧秀,巧秀,你个害人精!你也做点好事,说句好话!满家养了你十六年,待你如亲生儿女一样,你还不长翅就想远走高飞!”

巧秀害了羞不便回嘴,洞口田老二却说:“杨大娘,要你大队长网开一面就好!大家都是家乡人,何必下毒手一网打尽?大队长说要饿死我们。我不相信,再拖半年我们也饿不死的。我们说话算话,冤有头债有主,不会错认人。满家人仗势逞强要县长来红岩口清乡,把一村子里鸡鸭清掉,不成功,坐了三顶拐轿子打道回衙门了。我们田家有一个人死了,要他满家赔一双。我们能逃也不逃,看他拖得到多久。”

“这是你们自己的账,管我姓杨的娃娃什么事?”

“杨大娘你放心,你冬生在这里,我们不会动他一根毫毛。

你问问他是不是挨饿受寒。解铃还是系铃人,事情要看队长怎么办!”

杨大娘无可奈何,把带来的一点吃用东西抛下去,只好伤心绝望离开了那个地方。这地方不久就换上了几个乡下憨子,带了大毛竹作成夹有辣子末的烟火,绑缚在长竹杆一端,点燃后悬垂下到洞口边,一会会,就只见有毒烟火吼着向洞口冒烟喷火,使得两山夹谷连续着奇怪怕人回声。洞里人却想出办法,把一个临时缚成的木叉抵住竹杆向旁边挪移。烟火爆裂时更响得山谷震动。可是很显然,这一切发明实无济于事,完全近于儿戏。

攻守两方都用尽了乡下人头脑,充满了古典浪漫气氛,把农村庄稼人由于万千年渔猎耕耘聚集得来的智慧知识用尽后,两方面都还不服输,终不让步。熬到第十七天后,洞中因人数不足,轮流防守过于饥疲,一个大雾早上,终于被几个高枧乡下壮汉,充满狩猎勇敢兴奋,攻占了干洞口。守洞的十四个人,来不及向上面水洞逃走,不能不向里面退去,虽走绝路还是不肯缴械投降。因为攻打这个洞口,高枧人有一个受伤死去,高枧的石匠于是在洞里较窄处砌上一堵石墙,封住了出路,几个人轮班守祝一面从山下附近人家抬了个车谷子的木风驴上山来,在石墙间开了个孔道,预备了二三十斤辣子,十来斤硫磺,用炭火慢慢燃起有毒浓烟来,就摇转木风驴,把毒烟逼扇入洞口。一切设计还依然从渔猎时取得经验,且充满了渔猎基本兴奋。这个洞里既无水可得,那十四个乡下人半天后就被闷死了。过了三天毒烟散尽后,团队上有人入洞里去检察,才知道十四个人都已伏地断气多时,还同时发现了二十多只大白耗子,每头都有十多斤重,肥敦敦的和小猪一样。队上人把十四个人的手都齐腕砍下,连同那些大耗子,挑了一担手,四担耗子,运到高枧团防局,把那些白手一串一串挂到局门前胡桃树下示众。一村子妇女小孩们都又吓怕又好奇,远远的站在田埂上瞧看这个陈列。第二天大清早,副队长就把这个东西押上县城报功去了。

干洞攻下第五天,水洞口也被几个乡下猛人攻入,逼得剩余的一群,不能不向洞中深处逃去。但这一回情势可不大相同,攻守双方都十分明白。这个洞的形势十分特别,一进去不到五丈,即有一道高及丈许的岩门,必向上爬丈多高方能深入。里面井泉四时不竭,洞里还温暖干燥,非常宜于居祝且里面高大宏敞,漆黑异常,看洞口却居高临下,十分清楚。里边人便溺随水流出,占据洞口的人饮料就大成问题,得从山下取水。冬生和巧秀都在洞中,前一回办法显然已不宜用也不中用,还得用坐困方法等待变化。因此在洞里近岩壁处,依然砌了一道墙,把内外封锁。大队长和十多个人守住洞口,也用个以逸待劳方法等待下去。

杨大娘又来回跑四十里路,爬上悬岩洞口为冬生办了一次交涉,不能成功,虚虚怯怯带着碎心的忧苦回转村子里去了。局里师爷愿意告奋勇进洞,用生命担当彼此平安,也商量不出结果。洞外为表示从容,大队长派人从家中搬了留声机来唱戏,慰劳团队族人。里面为对抗这种刺激,在锣鼓声中还加上一个呜呜咽咽的唢呐,吹了一遍《山坡羊》又吹一遍《风雪满江山》,原来中寨人带了巧秀上路时,并不忘记他的祖传乐器,还保留得上好。

但彼此强弱之势已渐分,加上县长又派了个小队长来视察了一回,并带了个命令来,认为除恶务尽,悍匪不容漏网,并奖励了几句空话,使得大队长更不能不做个斩草除根之计。

洞里一面知道事已绝望,情绪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