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资料 衍芬草堂与西涧草堂
衍芬草堂与西涧草堂均是蒋光焴的藏书楼。衍芬草堂遗址在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通津桥畔东河街(旧名南大街)约始建于乾隆末叶为苏南厅堂式后临河皆建有暖桥。衍芬草堂建筑原为典当基、高垣铁门甚为坚固。衍芬草堂门有门联“九侯望族万卷藏书”入大门左转、有大厅三间中有高心夔楷书“宝彝堂”匾额。后进为楼厅厅分三间中置槅扇厅中悬有“衍芬草堂”隶书匾额为李孙所书。楼上收宋元旧椠衍芬草堂后进为“颐志居”。庭间有梓树一株数百年物也。再进为“北苑夏山楼”旧藏董源《夏山图》于此。北最前为“五砚斋”张廷济书额以藏宋代梵隆写经砚明陈老莲(洪绶)画梅砚等五砚而得名。“五砚斋”后进为“思不群斋”匾额为钱尔琳(钱泰吉的受业师)所书是当年蒋家迎客花厅。“思不群斋”楼上为藏书之所专藏明刊本、抄本及诸善本。后进为“双峰石室’匾额为蒋光焴手书(篆书)。蒋光焴在硖石弄西街的蒋氏宗祠后尚有藏书楼三楹贮藏明清二代古籍。西涧草堂藏书楼在海盐县澉浦镇西临北湖左傍西涧原为海宁蒋氏墓庐是一座五楼五底的江南民居建筑建于清道光年间正门有“海昌蒋氏丙舍’石额和石刻楹联“万苍山接北湖北亦秀峰临西涧西”。西涧草堂原藏蒋光焴先人遗书咸丰年间衍芬草堂全部藏书曾一度藏此。衍芬草堂藏书楼主人蒋光焴字寅昉号吟舫一号敬斋生于道光五年(1825)卒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是别下斋主人蒋光煦的从弟。海宁蒋氏原是海盐吴叙桥蒋家村人于乾隆中叶迁居海宁硖石镇聚族而居。其祖蒋云风迁硖石后有子4人蒋光煦是二房之后蒋光焴为四房之后4岁时丧父是节母徐安人和生母曹氏共同抚养长大蒋光焴藏书始自其祖父蒋开基(淳村)、嗣父蒋星纬(潞华)、父蒋星华(霁峰)至蒋光焴更广为收购扬光大每遇善本及世所罕见之本便不惜重金购买或求抄得之。当其藏书盛时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钱泰吉、邵懿辰、高均儒及著名画家费丹旭、翁雒金石学家张廷济客居别下斋亦常过往欢叙。他的藏书都钤有“盐官蒋氏衍芬草堂三世”藏书印。蒋氏祖上以典当业起家家境宽裕为藏书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藏书达数十万卷其中孤本及稀见者不在少数。衍芬草堂藏书移贮西涧草堂时海盐朱嘉玉(子信)曾编《西涧草堂书目》抄本一册载录其藏书共16o5部、24813册。其中善本书有宋刊本25部、238册元刊本27部、482册明刊本26部、1213册手稿及抄校本146部、955册藏于海宁县图书馆。之后蒋光焴次孙蒋钦顼又编《盐官蒋氏衍芬草堂藏书目》3册后钦顼的从弟述彭(铿又)又为补辑成帙。书目对各书的版本、卷(册)数、每页的行款字数以及藏书家的印记名流的题跋记载极为详尽。惜此目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蒋光焴不仅是位著名的藏书家同时还是一位出版家所刻有《诗集传音释》、《孟子要略》、《段氏说文解字注》、《葬书五种》、《洄溪医案》、《徐批外科正宗》、《嘉兴钱仪吉记事续稿》、《元和陈克家蓬莱阁诗录》、《梅巢杂诗》等。其中《诗集传音释》被认为是明代以来最善之本蒋光焴在中国出版史上亦是有一定地位的。蒋光焴还著有《诗小说》一卷《敬斋杂著》内容有诗有序跋、小记等还为其节母徐夫人辑有《节孝录》。衍芬草堂藏书楼历尽沧桑但至今尚大体保存完好。5o年代海宁市搞排涝工程将衍芬草堂最前面的两座厅堂即宝彝堂及五砚斋拆除了。目前尚存衍芬草堂藏书楼及颐志居、北苑夏山楼、思不群斋、双峰石室等五座厅堂。西涧草堂年久失修1984年海盐县人民政府拨专款按原貌修葺一新。著名学者俞平伯补书“西涧草堂”匾额;上海图书馆馆长顾廷龙题“亦秀阁”楼额;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也为西涧草堂题字。衍芬草堂与西涧草堂分别于1984年和1986年被列为市、县级文保单位。两座藏书楼内的藏书虽历经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多次战火蒋氏后人抱残守缺终能珍护勿失。新中国成立后蒋氏后裔蒋鹏骞慨然将父辈旧藏图书悉数捐献与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现分别贮存于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蒋光焴一生致力于藏书事业著名学者俞樾有挽联云:“万卷抱丛残当时三阁求书曾问劫灰搜坠简;卅年磋契阔他日一碑表墓自惭先友列微名。”这对蒋光焴一生藏书事业的真实写照
正文 第一章
黑白混杂着红绿蓝三原色衍生出了一片光怪6离的通道看不到头也看不到尾。黄宣昂坐在自家的毯子上就顺着这通道漫无目的的向前飞去左手压在腿下按住了不断打颤的小拇指。15岁的黄宣还是个初中生眼前的一切显然出了他的想像。就在一个小时之前他只是好奇家中新近开挖的游泳池地面为何如此的干燥而坚硬前些天学校移植大树也挖的很深结果坑内却与雨后积雨一般秉承着新世纪青少年应有的好奇与研究精神黄宣晚饭过后伪装去花园的凉亭读书裹着毯子就拐到了游泳池边抡起铁锨开始再次向下深挖。虽然还是初春时风南京的天却也算不得寒冷黄宣起劲的挖了几有一米方才觉得地面愈硬了起来看见还是没水冒出也觉得累了遂拿起工人留下的锤子狠狠的砸了几下准备泄些精力回房休息却听见“呜呜”的空洞的声音。黄宣掂了掂手上的锤子又转头看了看堆放工具的角落走过去选了个最大的工程锤一脸笑容的扛在肩上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道:“让我给你几下重的看看。”然后……然后黄宣就到了这如万花筒般的通道中了。他大声喊了也恨声骂了这通道却连回声也没有黄宣无可奈何的住了嘴只觉得的四肢酥酥麻麻的并有脱离大脑控制的倾向——显然他是有些抖了。当然了黄宣是不愿意承认自己会被一片花花绿绿吓到他什么游乐场没玩过……不过如果真的是被绑架在游乐场里反而安全一些。毯子如同一张浮在河流上的纸片和缓的起伏着黄宣的身体也随之起起伏伏歇了一阵黄宣再次大声道:“我渴了给口水喝。”两相其害取其轻言这个时候他更愿意自己是落在绑匪手中而不是陷在什么古怪的玩意之中——父母也许有能力处理前者至于后者根据无数小说电影主角与配角的比例可以知道全凭命硬。还是没有回音黄宣不由的低了低头习惯性的看了下手表如同刚进来一般手表也停摆了。也许是挖坑太累也许是喊话消耗了太多精力黄宣迷迷糊糊的睡了一会听到“吱”的一声如同大功率电器拔掉插头的声音一样旋即想到自己的处境马上翻身睁开了眼睛。远方有一圈白光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异常的醒目未等黄宣看清楚一个中性的声音想起:“目的地到达p112t1o61968789o。”“你是谁?”“按照你们的理解你可以称我为时空穿梭机。”“什么什么东西?”黄宣心里一阵火大但又有些怯微微提高点声音道:“放我回去这里是哪里。”“p112位面相当于p113位面1968年的时空坐标地理地址789o。”“我不管这里是什么送我回去别搞这些虚的我老爸很的。”眼看着那白色的光圈越来越大黄宣心里也不踏实了起来。中性的声音冷冰冰的道:“我不能送你回去你已经触及基地安全鉴于你的行为违反了时空公约第三款5条第十一款4条基地监守缺席判定p113生物符合条例即将流放。”不等黄宣再说什么他与自己的毯子一同撞进了那厚厚的白圈。一天以后黄宣几乎确定自己真的身在1968年的时空中了虽然他只从父辈们的谈话中听说过这个年代但这并不妨碍他与满街来来往往的行人交谈去书店翻看他甚至徒步走出了这个小镇去公路上拦截车辆询问司机查看车牌翻看各种票、粮票甚至机械编号。每一分烙印都是证据。就在今天早晨黄宣走进了小镇最大的建筑——邮局看着柜台下码放的整整齐齐的邮票黄宣脸上泛起了笑容。这既是苦笑也是庆幸柜下的邮票黄宣很熟悉《全国山河一片红》一个行当日就又收回的著名邮票它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行的最值钱的邮票——与它的数量成反比。然而现在黄宣看到了厚厚的一叠甚至还没有裁开。在黄宣的时代这款人尽皆知的邮票行半日后一位中国地图出版社的编辑现这枚邮票上的中国地图画得不准确没有画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邮电部现问题后急令各地邮电局停售但已有个别邮局提前售出致使部分邮票外流。然而现在黄宣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幸运的处在了那一天又或者这个时代与自己所知不同。柜台后只有一个女职员坐在柜台后的办公桌上懒洋洋的打着毛衣办公桌上摞着邮票全部都是成版的《全国山河一片红》。这个时代不似后世邮局通常只卖一种邮票有什么卖什么卖完了就换另一种。黄宣有些眼晕的走了两步整了整衣领泛起自认为最亲切的笑容问道:“这个邮票怎么卖能给我看看吗?”多半是得益于标准的普通话——过去两天黄宣已经多次受惠——女职员用小拇指拢着头站了起来只看了一眼“奇装异服”的黄宣就失去了再看的兴趣用软软的吴语道:“要几张?”“我想先看看。”黄宣一直维持着笑容。他除了一身涂了泥巴的衣服就只有一条毛毯哪有钱买邮票虽然一张后世价值至少2o万的《全国山河一片红》面值只有8分钱。原本就没什么笑容的女职员脸色越的冷了嘴角呲了下甩手丢给他一版裁掉了两张的邮票又坐下打起了毛衣。黄宣从来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事实上作为黄家子孙的他多多少少沾染了一些黄老爷子的脾气:简单暴躁但也不乏思考再加上一点点适应环境的变通与坚韧。此外作为一个15岁的少年人黄宣还要更多一些叛逆。不过此刻他还是表现的很自然保持着笑容拿起了邮票。黄宣见过很多次爷爷珍藏的邮品虽然他本人谈不上鉴定水平但目前他只是想仔细的看一看这一珍贵的邮票与自己所知是否有所不同至于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