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下银行台阶黄宣神情再次变的严肃起来深吸了一口气坐进车里对汉斯道:“去见哈默先生。”
即便是在美国哈默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人们将他称为金点子大王这位俄国裔美国人曾经涉足数十种行业从养殖、铅笔、医药到艺术品收藏乃至石油他在每一领域都获得了丰厚的收益而在黄宣关心的收藏品方面哈默同样有着令人称奇的经历。1922年哈默带着弟弟(古玩鉴赏家)来到俄国掘俄国文物这块尚未有人涉足的新领域。他们一点一滴积累把他们在莫斯科的别墅布置得俨然如同一座博物馆。有一天一位名叫e萨柯的美国古玩商来访问这所房子见到眼前景象这位古玩商的眼球差点瞪出来。哈默由此得到启在向苏联政府交付了15%的出口税后大部分收藏都被他运回了美国加入萨柯商行。后来萨柯破产哈默买下了他的股份。
在大萧条期间正是从1931年起哈默更是做出了一件令无数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他大胆地在百货商店的柜台里出售艺术品并大获成功整个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萧条时期赢利数百万美元。而黄宣现在要去的正是哈默的百货商店。
在大部分工业品都在贬值的萧条中艺术品是少有的保值甚至增值商品正是在这种思想下哈默的百货商店成了纽约少有的人气鼎盛之所。
当黄宣走下汽车时人来人往的商场竟让他恍然有看9o年代影片的感觉。
衣冠楚楚的绅士们挽着他们的太太或其他女人带着高帽拄着文明棍彬彬有礼的与人擦肩而过。不大的停车场放满了各种车型仿佛一场盛大的老爷车展览会33岁的阿曼德。哈默穿着紧凑的立领西服穿梭在大厅中与每一位靠近他的顾客亲热的打着招呼。
黄宣的到来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一个黄种人和两名保镖这让年轻的哈默想起了他在苏联的经历将手边的工作交给经理哈默很快走了过来偏着头用很慢语的英语道:“您好我是阿曼德。哈默这家艺术品商行的老板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我想是的。”黄宣用纯熟的东海岸英语作答几天来的美国生活让他学到了不少日常俚语。
向里走了两步黄宣随意的看了看柜台内外的艺术品对洛林道:“看看有什么是在p112没有的要值钱的但不能重复明白吗?”
“没问题。”洛林似乎也开始习惯这样的搜索很快工作了起来黄宣则笑对哈默道:“我听说您这里有最全的俄国皇室收藏品慕名而来。”
就像每一次新政权的交替一样罗曼诺夫王朝的终结同样终结了历代沙皇的收藏品在列宁的命令下全部的艺术品被送往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军工厂黑暗的储藏室的通道里一些珍宝遗失了现在也没有人知道它们在哪里。装有艺术品的柳条箱大多保存完好甚至没有开封克里姆林的军队守卫着它们。但当斯大林上台后列宁对俄国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努力却被打消了。为了换得西方经济支持他的新政权斯大林用这些珍贵的俄国皇室遗物去交换。从1927年开始新政权将一些珍宝取出进行估价最后买给西方。在他们认为用这些代表着腐朽的珍品去换得经济支持是最自然不过的了。
不过从一开始所有的俄国珍宝的价值始终被低估特别是其艺术价值就像是中国字画更多的被中国人欣赏一样俄国艺术品的价值特别是它的人文价值更多的情况下也只是被俄国人欣赏。1931年汉墨带着数千件俄国艺术品来到纽约为俄国新政权出售这些珍品。虽然他做的很不错但如果和7o年后的价值相比大多数艺术品的价值都被低估了上百倍。
当然此时此刻哈默是没有这种认识的他很高兴有人愿意购买俄国艺术品而且看起来是大量的购买。
“我们去里面谈吧。”哈默从来都是以眼光制胜在他看来眼前的年轻人也许比这里的所有人都更愿意付款。
黄宣微笑着点了点头。
正文 第九十三章 大萧条(12)
哈默先向黄宣展示了艾瓦左夫斯基的名作《第聂伯冰河》(inetieper)这也是美国人较为喜欢的一位俄罗斯画家但对于俄罗斯人而言这位著名的海洋画家几乎妇孺皆知。不过可惜的是这副画作已经有了主人。换句话说如果黄宣将它带回家他所在的位面就将有两幅《第聂伯冰河》。
看见黄宣轻轻摇头哈默面色不变的拿出了另一副油画埃纳塔利娅。冈察罗娃19o9年创作的《采摘苹果》同样是一件有主之物。黄宣这时干脆点名道:“哈默先生您有奥利哥。乌萨里乌(o1egvassi1iev)的画作吗?”
“是的让我找找看。”黄宣提到的名字让哈默稍稍有些惊讶这并不是一个非俄罗斯人熟知的名字。
“这副《日落之前》怎么样。”这是幅当代油画黄宣满意的点点头按照洛林的估价这张重量不过5oo克的小家伙能卖到5o万英镑而运送它消耗的能量则不会过5ooo美元。
“帮我收起来。”黄宣甚至不想问价格就对汉斯说道。
老兵直接提起了油画哈默心疼的连忙阻止招手叫过一名侍者让他拿着然后道:“黄宣先生这幅画的售价是38oo美金当然……”
“需要我现在付账吗?”黄宣打断他道。
“当然不用。”哈默有着生意人的小眼睛他只看了一眼黄宣就道:“您可以继续挑选。”
黄宣呵呵的笑了两声。道:“我听说您带来了些沙皇彩蛋?”在哈默带来美国地俄国艺术品中最值钱的莫过于法贝热彩蛋从1886年起俄国皇家御用珠宝师法贝热每年都会为皇后制作一枚复活节彩蛋这枚独一无二以各种珍贵珠宝镶嵌而成的彩蛋在后世为无数人追捧。不过一开始在拍卖行每枚法贝热彩蛋只能卖到4oo或5oo美元但到了7o年后其最低的估价也在3oo万美元以上
哈默很快从房间里拿出了1o枚彩蛋。虽然19oo年的世博会让人们见到了这些经典的复活节彩蛋但大萧条中的美国人。对这些不一定保值的艺术品抱着怀疑的兴趣要再过几年。才会有人现这些彩蛋的价值。
令黄宣失望地是这些彩蛋中只有3枚是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也只有这三枚才是可以带回家地。当然失望只是暂时的只需要14张自己印制地美钞就可以获得至少1ooo万美金。而运输消耗的能量也不会过5oo万度电能还有比这更好的交易吗?
在洛林的帮助下黄宣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的报着。很快身边的侍者从1个变成了2个然后又是4个……
当天色暗下来的时候黄宣已经选择了4oo余副油画和7o余件珠宝。他挑选地原则很简单。先在p112也就是自己的位面没有重复。至少是没有收藏的记录其次运送它的价格远低于其售价。特别是后者由于很多珠宝上都镶嵌了金银等饰物黄宣不得不忍痛放弃了它们——金银在位面间的消耗实在太大大多数时候都是得不偿失的。
倒是少量地宝石、珍珠不会增加这方面的负担黄宣就很喜欢法贝热的作品大量使用了陶瓷、宝石等材料消耗地能量大大降低了。
至于某些很有价值的重复艺术品黄宣也一度动心想要拿回家自己收藏但考虑到可能造成缓冲带能量消耗——虽然可能很少黄宣还是放弃了与其看这些自己根本不懂的东西还不如期待更安全一些。
在拿走了百货商场的最后一件商品后黄宣笑容满面的舒了口气对面色有些黑的哈默道:“算账吧。”语气就像是在面馆吃了碗牛肉面。
“总共是78o万68o美金。”旁边的会计直接报出了价格这其中价格较高的还是珠宝相对于那些无名人士加工的产品俄皇室收藏品的名头会让其更具有升值潜力。哈默则眼睛闪烁着星星望着黄宣心里想:如果这厮付不出钱……
“这么多!”黄宣真的付不出钱他在银行的存款目前只有3oo万美金位面通道里的现金却不方便立刻取出他看着脸色已然黑透的哈默道:“我身上的确没带够钱不过先支付定金怎么样?”
“公司的规矩是4o定金。”旁边的小会计把4o这个词咬的很清晰。
黄宣尴尬的笑笑从上衣里取出大通开具的存款凭证道:“我好像只有26o万不太够……”
“够了。”看到这张铜质的存款凭证哈默却一下子松了口气迫不及待的道:“2oo万美金的定金就足够了黄先生希望什么时候来取这些艺术品呢?”
听到哈默的话黄宣哑然失笑这样说的意思就是现在不能拿了。他倒也无所谓甩手把存款凭证丢给哈默道:“我们一起大通办手续吧东西先放在你这里。”
“好。”哈默一口答应这时候才松弛了下来现在可是1931年一天78o万的营业额也就是艺术品和军火交易才会有了。
大通国民银行。
待约瑟夫为哈默办好转账手续后者向黄宣道别后真钞批者黄转身又拎了三个旅行袋走了进来每个包里都塞着3o公斤的绿钞。
大通银行号称批资本的银行但约瑟夫也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现金——用比较熟悉的汇率在1934年美国《白银收购法案》之前中国一元银币只值26美分而1oo公斤的百元美钞则相当于3846万银元相当于当年中国国际盈余的3/4——由于经济危机中的达国家均是金本位制银本位的中国当年获得入。
汉斯对美钞已经有些免疫了倒是黄宣支付给他的2ooo美金让他激动了半天反而这些成捆的绿钞给人的感觉已经完全不同了。
几个银行mm累死累活的点着可以砸死人的的钞票洛克菲勒则匆匆的走下了楼他亲切的握住黄宣的手道:“黄先生我正想要去找您……”
“哦?”黄宣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他招手叫过汉斯道:“去把车里的图纸拿过来。”
洛克菲勒笑的眯起了眼不过飞机图纸动辄上万张一辆车是装不下的他轻咳了一声道:“黄先生这份图纸的售价是?”
“当然不会很高。”黄宣微笑道:“我准备了2oo张图纸您先找人看看如果有兴趣的话我们再谈价格。”等到那时候我也回家了。黄宣心里这么想着端起咖啡喝了起来。
洛克菲勒客气了两句离开了房间约瑟夫则将新的存款凭证交给黄宣道:“一共是98o。74万美金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