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竟可这样读 .1-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造福,而不带来灾害。到了上游水势稍缓处,禹却让每个人扔掉镐头,拿起铁锹。



他现在不要拓渠,而是筑坝,日日夜夜地筑坝。



和他父亲当年?做法异曲同工。



当四岳惊恐地把这个消息告诉舜时,舜正在品茗,静静地听,像听一个故事样,脸上始终是自信的微笑。



四岳道:陛下难道不担心禹重蹈覆辙吗?



舜却反问道:治水该用河法?



四岳张口而出道:挖山,疏淤,拓渠。



舜笑道:不把水先堵住,这三项怎么做呢?



四岳立刻冷汗涔涔,他后悔没先用脑子想一下后再问老板。舜却没看他,只悠悠道:鲧不会白死的,他儿子会更懂得怎样堵水。四岳局促不安,身子不断后挪,想乘机告退,舜忽盯着他道:爱卿,治水的最佳方案是什么?



四岳大脑嗡一下茫然起来,显然不会是他刚说过的三种。看着舜轻摇的瓷杯,他竟灵光一闪,呼道:分流!



三年后,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倕、益等各来述职,功绩都是可圈可点,喜气洋洋。而唯有被寄予厚望的禹却一团糟糕。



洪水仍在泛滥。



这三年来禹一直在做两件事,筑坝,挖渠。渠尚未成,不曾分洪,而坝却时有溃堤,水冲击而出,为害更深。



众人都为禹捏了把汗,而舜却丝毫没提及,账在他心里很清楚。



当男人心中怀有梦想后,就变得勇敢而坚毅,不达目的决不会罢休。



仇恨亦有此功效。



禹心中既有梦想,亦有仇恨。



六年后,众官再来述职,皆洋洋自得。而禹,却丝毫无可赞之处,洪水依旧泛滥。



九年后,厚积而薄发,积跬步而行千里,天下方见禹之初功。大部分洪泛区水患得到了遏止和弱化。



九年来,禹开山伐木,拓渠引流,躬身劳作,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面目黧黑,双眼凹陷。当他再站在舜面前时,舜几乎认不出他来,这还是当初那个躲在羽山哭泣的瘦弱青年吗?



舜走来,紧紧握住了禹的双肩,像九年前一样。禹的眼神亦如九年前那样,只是多了点闪亮,这闪亮是一种感激之情。



感激信任,同志间坚如磐石的信任。



舜忽对禹笑了笑道:我知道你并不仅仅只是在治水。



禹立刻跪拜道:启奏陛下,微臣谨遵教诲,每梳理毕一处水患,因其地久遭浸泡,淤积甚深,难植黍麦,故请益为佐,予众卑湿之稻,以布陛下浩浩仁义于天下。



舜继续微笑,既没肯定也没接话。



禹继续道:臣又请弃为佐,调剂各灾区饮食,以有余补不足,使饥民略有所依,不至饿殍遍野。



舜悠悠道:爱卿以万民福祉为己任,朕心实为感激。但爱卿功还不止于此吧?



禹脊背忽有了些冷汗,道:微臣因治水之便,足迹得踏五湖四海,想国家幅员广袤,乘此亦可略为勘察,故所过之处,皆画图描影,幸拼凑为一全幅地图。今特携来,献于陛下。



禹刚说完,即从身边袋子里拿出一轴图卷,摊开在了桌子上。


 。。



3。5 致功

*=

舜近身向前,细致地看了一幅又一幅,禁不住赞叹道:没想到爱卿深谋远虑,画成如此精密复杂之图,实不亚于治水之功。



禹赶紧道:臣斗胆,将天下初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大州,现唯觉冀州过大,百思不得其法,尚望陛下赐教一二。



舜笑道:爱卿既觉冀州过大,何不一分为三,取均匀之意,依朕见,据地形,将冀州再分出二州命为幽州、并州亦可。



禹道:陛下英明,此宜命有司实行之,以为天下常法。



舜忽转头向禹道:我三天前接到这卷图琢磨后还认为,青州似也过大,可从中再分出营州,爱卿以为如何?



禹心中忽一惊,面皮跟着一颤。这个图他命人秘密所画,且时刻在身,今天刚第一次拿出,舜怎么会有?



禹立刻察觉失态,忙道:陛下所言极是,微臣愚昧,唯陛下圣裁。



舜又道:听说爱卿还将各地土质民风、赋税差役按等划分,以令朕依为治国凭据,何不一同拿出共赏?



禹心中又是一凛。他本欲献上,以表劳功,没想却被舜抢先点出,主动化为被动,实有些差强人意。无奈,又从袋中拿出一卷皮卷献上。



舜翻了翻,赞叹不已,又道:爱卿此功,实可彪炳史册。朕已命巧匠倕铸造九鼎,将爱卿定九州、道九山,通九川之绩一一铭于鼎上,方不负爱卿此开天辟地以来之又一功。



禹连忙叩首感恩不已,并道:陛下即分天下为十二州,为何只铸九鼎?



舜笑了笑道:朕只不过是看图凭空而设,爱卿亲历大江南北,足践名山大川,必比朕臆测准之,所分州数,即依卿言,不必再议了。



当禹走出大殿时,汗水已湿透夹衫。犹如当年舜走出尧的密室一样。



舜很清楚地向他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我很信任你;二,你的一举一动休想瞒过我的眼睛。



禹也许不知道,除舜对他了如指掌外,还有一个人亦同样如此。



这个人正捋着花白的胡须在窗前微笑。他的身边,一双眼睛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远方的禹。



一双能从中国直接看到美国的千里眼。



禹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跨上快马赶到了另一个地方。



龙门。



在那里,他将书写下人生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禹冷静地站在龙门的峭壁上,看脚下黄河水波涛汹涌浊浪拍岸,他却像个局外人一样无动于衷。



龙门是两座山,对立的山,中间只留下一条狭缝,令黄河水从中贯通而过。



这是黄河道上最天然的隘关,也是黄河水泛滥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掐住了黄河的脖子。



黄河水涌不过去,自然日日蓄积,四处漫溢。人为鱼鳖,屋若沉舟。



随从静静地走来,向沉思的禹请示道:是否要依例派人到上游筑坝?



禹忽摆了摆手道:不,水势太猛,截不住。



随从道:那我们……



禹紧紧握住拳头,斩钉截铁道:把龙门一凿凿给我凿开!



第二天,水工分两批,第一批每人吊一长绳,从山崖上直接放在半空,凿水面处,第二批潜入水下,凿崖底。同时开工,按日计量,只许超量,不许不足。



黄河之水浊浪滔天,水气逼人,很多水工尚未垂至,便被恶浪卷噬;而潜水则更危险,水底暗流涌动,别说去凿石,就是想停步都难。



水工一个个下去,一个个死去。



随从立刻气喘吁吁跑来向禹汇报,禹冷笑道:你当我站在岸上看不见吗?你去告诉他们,死一个,替一个,死两个,替一双,每日计量不变。人若死光了,就我们俩下去。其他的,就不该他们想了。



随从吓得脸色蜡白。他知道,禹已不把自己的命看作命了,那还怎么要求他把别人的命看成命呢?



一将功成万骨枯。



整整用了四年,禹才将龙门凿开,黄河之水缓势而过,天下水患豁然根除。



一溜九个稳如泰山、气吞万象、錾满颂德铭文和图案的大鼎排在宫殿门口,等待英雄的凯旋。



禹,脱去了十三年前的青涩,代之以沉浑和稳重,步履坚定地走了进来。



立刻礼乐喧天,一位帝王趋步迎了上去,热情洋溢地握住禹那双粗粝的大手,千言万语连番嘉奖其功劳,并用最隆重庄严的仪式,向其颁赐了美玉琢成的玄圭。赐其号为“伯禹”,其姓为姒,官位擢为司空,并特命监察九州。



当然,还有更大的房子,更舒适的家。



女娇带着儿子启从茅屋中搬回了新家。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琳琅满目的家饰,每一样她都喜欢。



她用女人最深情的眼光看着丈夫,禹。



她看到的却是锁紧的眉头。



启也看见了,这时他已十三岁,开始懂事。



这是他第一次看见父亲。父亲却连他的头都没摩挲一下,只是一个人在凝神静思。



父亲思考的一定是件大事,他很明白。



深夜,小羊绒毯,红木茶几,一把小巧的彩陶茶?,一碟茴香豆,半碗浓茶。舜窝在藤椅中沉思,比禹更专注。



窗外月色如水,窗内灯火如豆。偶尔细微的“砰”的一声,是火花的跳动。



娥皇、女英相望一眼,各自回卧室睡了。她们知道,丈夫需要冷静。



为什么今天尧会突然站出来为禹嘉奖而令自己冷落在一旁?这二十年来自己并没有做任何错事,很显然尧对他是高度满意的。



难道尧想夺回权力?



不可能,若是那样,他不会等到今天,而且用这种愚笨不堪的方式。



难道尧不甘心于寂寞?



也不会。尧的性格他了解,这次尧出马,心中并非是愉快的。因为,久离尘俗二十年的人,实在不会太乐意这种聒噪。



一定有迫使尧出场的理由。天下太平无事,万民苍生其乐悠悠。所以,非关民生。那么,只剩下,尧是想告诉他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很重要,重要到话语都不能表达,或者话语不适宜表达。



尧在整个仪式上有什么特殊的举动吗?没有,一切都按常规。



但舜肯定,尧一定为他留下了拆解这个谜团的线索。



突然,舜一激灵,他终于觉察到一个略反常态的现象。



丹朱不在。



尧的一生,丹朱几乎都形影不离。一是舐犊之情,二是尧需要依靠丹朱的千里眼。丹朱行必随,已成了尧的一个生活模式。



更何况,今天犒劳赏赐禹,百官云集,丹朱已被封为诸侯,按礼制都应在场。



丹朱更不会是病了,这点舜很清楚。他虽无千里眼,但身边有很多顺风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