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在脸部以夏天在湿热在两脚时,都不可用火针。
附方平头针:是火针的一种。一般火针,针头是尖的,平头针呢,针头是平的,专门用来治眼病。凡是肝虚的人,眼睛昏,眼泪多,甚至长一层顽厚的皮膜,障在瞳孔之前,这便是所谓这两种翳子,都可采用平头火针熨烙法来治疗。平头针的针头平而圆,这圆头的大小和翳子的大小差不多。把针头烧红,迎向眼珠面前,徐徐熨烙,接触要非常轻,只以翳膜渐渐烘干、渐渐裂破为度。翳破之后,可用除翳药敷点。
灯火
释名指用胡麻油或苏子油点燃的灯火
气味
主治其他如鱼油、禽兽油、菜子油、棉子油、桐油、豆油、石脑油(即石油原油)等所点燃的灯火,都对眼睛有害,不能和来治病。
小儿的凉风、昏迷、搐搦(抽筋)、窜视(眼珠隐在上眼睑里)等症及头风胀痛等,都可用灯火治疗。在小儿诸惊中,病孩仰向后者,以灯火照灼其囟门和两眉间的上下方;眼睛翻上不下者,应照灼脐的上下;不省人事的,应照灼手足心和胸部;手紧握、目往上翻者,应照灼囟门部位和两手心;口吐白沫者,应照灼口部和手足心。头风胀痛,可用灯心蘸麻油在头额太阳穴处照灼。外痔肿痛,则照灼患处。
婴儿初生,因冒寒,气断欲绝,这时勿剪断脐带,急烘絮把婴儿包好,同时烘热胞衣,又将灯盏放在婴儿脐下来回移动,令热气进入腹内,自然气回苏醒。
灯入亦治搅肠沙(手足冷,肚子痛,身上出红点)。用灯草蘸油点火灼触红点,有效。
附方
白垩
释名亦名白善土、白土粉、画粉。白垩,到处都有,入药须用白色者。先研捣极细,然后放到盐汤里,浮在水而上的,用来作药,沉下去的不要。这种方法,叫做“水飞法”。每垩二两,用盐一分。把水飞过的细粉,收拾起来,晒干备用。未经这样处理的白垩,能令人结肠。
气味苦、湿、无毒。
主治1、流鼻血。白恶二钱,井华水调服。二付断根。
2、水泄。煅白恶、炮干姜各一两,楮叶二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3、反胃。白垩煅红,放在一升米醋中浸过,再煅再渍,直到醋干为止。取这样处理过的白垩一两,加炮干姜两钱半,共研成末,每服一钱,最后连服到一斤以上。4、突发咳嗽。白垩、白矾一两,共研为末,加姜汗,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临卧时,服二十丸,姜汤送下。
5、风赤烂眼。白垩一两,铜青一钱,共研为末。每次取半钱,用开水泡容后洗眼。
6、小儿热丹。白垩一分,寒水石半两,共研为末,用新水调匀涂敷。
7、痱子痒。白垩灰末扑之。
8、指头肿痛。白垩调猪油擦涂。
9、臁疮(下退前面的疮)流水。白垩煅过,研成末,调生油搽。
附方白垩还可以治妇女症瘕(腹中积块)、经闭、阴肿痛、漏下、泄痢、痔瘘、泄精、男子肾脏冷、女子子宫冷等症。
黄土
释名入地三尺以下的黄土,勿沾污物,可作药。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赤白痢,腹内热毒绞痛,下血。取干土,水煮开三五遍,沉淀去滓,暖服一二升。
黄土又解诸药毒。如中肉毒、合口椒毒、野菌毒等。
治小儿乌纱惊风(惊风一种,全身现乌黑色)。用黄土一碗、陈醋一杯,同炒。炒热后,用布包好,熨小儿全身,直达脚下,刺破为宜。
眼睛突然看不见东西。用黄土溶水中,取上面清液洗眼。
肉痔肿痛。用向阳的黄土、黄连、皮硝各一两,调猪胆汁,同研如泥,做成枣大团丸,塞进肛门里。过一夜,团丸随大便排出。用药时,须内服乌梅黄连二味丸。
跌打损伤。用黄土五升,蒸热,分两包轮换熨伤处。勿使包冷,但也不宜太热,恐烫伤皮肉。此方神效,跌至气绝欲死者,往往可以救活。
蜈蚣或其他毒虫螫伤。取黄土掺敷或用醋调土涂擦。
附方
东壁土
释名古旧房屋东边墙上的土,叫东壁土。
气味甘、湿、无毒。
主治1、突然心痛。用陈年东壁土、枯矾各二钱,共研为末,制成密丸,艾汤冲服。
2、吐泻烦闷,药物中毒,中乌头毒等。用陈年东壁土煮汁饮下。
3、目中翳膜。用东壁土细末每日点膜上,以泪出为好。
4、脱肛。用皂荚磨粉,和东壁土细末,炒热,装入布袋,趁热熨肛门突出部。
5、痱子痒。用东壁土干粉末扑之。
6、耳疮唇疮。用东壁土和胡粉敷上。
7、瘰疬流水。用老茅屋厨房里土墙上的土,研末,加轻粉调敷,半月可愈。
8、各种恶疮。用东壁土、大黄等分(即一半即一半的意思),滴水华水调匀,搽疮上,干了再擦。
9、背痈。用烟熏的东壁土,加黄 等分,用蚬壳粉(蚬,一种小螺,生湖沼泥地,通称砚子)加东壁土末涂敷。
附方
胡燕窠土
释名胡燕窠土,就是屋梁上构成胡燕窝的土。燕子选土,既粘又细,其中还加了燕子的唾液,能作药用。
气味
主治1、湿 疮( ,音瓜,是一种疥疮,常从两手开始)。用燕窠土研末涂搽。搽之前,用淡盐汤洗疮,拭干后再搽药。
2、黄水疮。用燕窝土一分、麝香半分,研末涂搽。
3、口角烂疮。用燕窠土敷上。
4、白秃头疮(疮色白,使发脱头秃)。先剃头后,用燕窠土、 (细腰蜂)巢,共研为末,加麻油调匀涂搽。
5、 疽恶疮(生在脚手肩等处,累累如赤豆)。先用热醋和米泔(淘米水)洗疮,然后用燕窠土加百日男孩粪涂搽。
6、风 瘾疹(突出皮肤外的小疹子)。用燕窠调水搽。
7、小儿丹毒。用燕窠土和鸡蛋清涂搽。
8、一切恶疮。用燕窠土和窠内外燕粪,加油调搽,或加黄 末调搽。
附方
土蜂窠
释名巢,即细腰蜂巢。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难产。用土蜂窠泡开水,俟稍冷饮之。 2、肿毒痛如火烧。用土蜂窠调醋涂之。又法:用川乌头和土蜂窠等分。肿毒未成脓则消,已成脓则早破。 3、疔疮。用煅过的土蜂窠和烧过的蛇皮等分,酒冲服。每服一钱。 4、咽喉乳蜂(小舌两侧红肿)。先用楮叶擦舌,擦到出血,然后用醋调土蜂窠末,以鸡毛蘸取点在患处,令痰涎流出为好。 5、蜘蛛、蜂虿螫伤。用醋调土蜂窠末涂搽。 6、小儿吐泻。用土蜂窠灸研,乳汗冲服。每服一钱。
附方
蜣螂转丸
释名蜣螂,俗称推屎虫。蜣螂转丸,亦名土硝。
气味咸苦、大寒、无毒。
主治伤寒时气、黄疸烦热、吐泻、项瘿(甲状腺肿)以及一切瘘疮等。
附方或用开水冲后只饮表层澄清的液汗,或烧成灰用酒冲服(如项瘿),或调水外搽。
蚁垤土
释名垤,音迭,土堆之意。蚁垤土,又名“蚁封”。
气味
主治治孤刺疮。取土七粒和醋涂搽。
死胎在腹,或胞衣不下。取蚁垤土三升,装布袋中,拓在产女胸下,死胎或胞衣自出。
附方
白蚁泥
释名用松土上的白蚁泥,同黄丹一起炒,炒黑后,研细,和香油涂搽恶疮肿毒,有效。
气味
主治用松土上的白蚁泥,同黄丹一起炒,炒黑后,研细,和香油涂搽恶疮肿毒,有效。
附方
蚯蚓泥
释名亦名蚓蝼、六一泥、蚯蚓粪、地龙粪。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1、热疟(恶寒轻,发烧重)。用蚯蚓泥和面,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丸子做成,在朱砂中滚一下)。每服三丸。忌食生冷。在蚯蚓泥里,加菖蒲末和独蒜做成丸子,亦有效。
2、伤寒谵语。用蚯蚓泥,凉水调服。
3、小便不能。用蚯蚓泥、朴硝等分,水调成膏,敷在脐下,即通。
4、小儿吐乳。用蚯蚓泥一两,研成末,空腹服,米汤送下。每服半钱。两三次后有效。
5、小儿阴囊肿大。用蚯蚓泥,调薄荷汁,敷患处。
6、妇女吹乳。用韭菜地里挖来的蚯蚓泥,研细,筛过,用醋调,厚铺乳上。干了就换,三次即愈。用凉水调亦可。
7、腮肿。用柏叶汁调蚯蚓泥敷患处。
8、一切丹毒。用水调蚯蚓泥敷治。
9、脚心肿痛(站久了,走路多了,易得此病)。用水调蚯蚓泥厚敷,一夕即愈。
10、漏耳诸疮。用蚯蚓泥,烧过,调猪油敷患处。
11、耳内诸疮。用蚯蚓研末吹耳内,敷耳疮。
12、牙龈露出(一种疳疾)。用蚯蚓泥,如水捏成团,烧红,研末,调腊猪油,涂牙龈上。一天涂三次。
13、咽喉骨鲠。取韭菜地里的蚯蚓泥,每次用少许搽喉外,骨自消去。
14、蜈蚣咬伤。用蚯蚓泥敷伤口。
15、严重刀伤。冲服蚯蚓泥,每次一小杯。一天三次。
16、吐血不止。取石榴根下的蚯蚓泥,研末,新汲水送下。每服三钱。
17、解射网毒(射网是用草乌头制成的毒药,可以治疮根结核、瘰疬等症)。用蚯蚓泥末,井水调服,喝二小酒杯即可。
18、反胃。用蚯蚓泥一两、木香三钱、大黄七钱,共研为末,每服五钱,清水送下。忌食煎炒酒醋椒姜等热物。
19、小儿头热、鼻塞不能。用湿蚯蚓泥研磨作饼,贴囟门上。一天要换几次。
20、臁疮。用韭菜地里的蚯蚓泥,研细,加轻粉、清油,调成膏状,贴在患处。
21、处肾生疮。用蚯蚓泥二分、绿豆粉一分,加水研成膏状涂搽,随干随换。
22、赤白痢。用蚯蚓泥炒干,倾入温水里,澄清后取上层水饮之。
23、蛇犬咬伤,包括狂犬咬伤。用蚯蚓泥加盐研细,敷伤口。
附方
乌爹泥
释名亦名孩儿茶、乌垒泥。
制法:用细茶末装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出,捣汁熬制,即成乌爹泥。原产地在云南一带。
气味苦 、平、无毒。
主治1、鼻渊(鼻孔里常流清涕)。用乌爹泥末吹进鼻孔。
2、牙疳口疮。用乌爹泥、硼砂等分,研末搽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