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mygod(我的上帝)!”欣然心里叫道,脸涨得通红,唐艳艳怎么这样子,真想骂她一通。
唐艳艳把卡交给苏拉,就跑了,留下苏拉和欣然。欣然窘促得手都不知怎么放。苏拉却一笑。打开圣诞卡。
“欣然,谢谢你。”
欣然很激动,第一次听他说谢谢她。可不等欣然激动完。苏拉又加了一句:“谢谢你借给我初中复习课本。”
欣然一下子又黯淡下来。这时上课铃响了,她灰灰地说:上课了。我走了。
欣然和苏拉两年前就认识。那时,欣然刚从内地转来上初二,在现在看来,那时真是小女孩,冒傻气的小女孩。一次,初二年级到游泳池上课,正巧高一年级快下游泳课了,最后一个练习是跳水,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从跳板上跳下去。个别女生不敢跳,从水梯子一层一层爬下去。有一个男生也不敢跳,和女生一样扶着梯子下水,欣然看见了,对旁边的一个女生说:“这人真没用,都不知是不是男生!这话估计是被那人听到了,因为他狠狠地盯了她一眼,那感觉真难受,就像湿漉漉的头发。
下游泳课后,欣然早把这事忘掉了。从游泳池回教学楼。在二楼楼梯口,欣然看见了那个男生。他的头发还是湿湿的。眼睛发红,像只斗牛。
“这比起游泳池来怎么样?”他的大拇指冲着窗口杨了扬。
欣然往下一望,四五米高,有些害怕。
“你敢往下跳吗?”他挑挑眉毛。
“怎么不敢,你呢?”欣然虽然心里慌,嗓门却老大。
“嘿嘿!”男生冷笑着,脾脱了欣然一眼就往下跳。
欣然也跟着往下跳。
后来两个人都被送进医院。
男生问:“你怎么也真跳啊?”
“你不也跳了吗?”
“我是跳给你看的。”
“我也是跳给你看的。”
“我看不见。”
“我自己看得见。”
之后,欣然知道这个男生叫苏拉,而且和唐艳艳是一个班的。不久,收到苏拉的信。14岁的欣然第一次收到“情书”,紧张害怕中又有几分兴奋。十三四岁被教育家认定为“危险年龄”,这个年龄的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变化都很大,他们尤其需要大人的帮助。而家长往往在孩子幼年时给予莫大的爱护,当孩子进入少年,性格要定型时,却忽略了他们。欣然告诉妈妈内心的波动,妈妈没时间也没耐性听。听着听着。突然问:“你说到哪里来着?”或者说:“快念书去,我就不明白你们十几岁的小孩,不愁吃不愁穿,本该无忧无虑,怎么会整天‘寂寞、孤独’地喊个没完,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经过几天酝酿,欣然决定把此事对家长和盘托出,唐艳艳告诫说:“你疯了,这种事是不能让大人知道的。”欣然不信,不但告诉了母亲,把信也给她看了。
妈妈把看到的一些有“价值“的念出声来:“……我觉得我们的志趣和性格都十分近似,我愿意把你当作我最最知心的朋友;你是否也愿意把我当成你最最友好的朋友……”
妈妈念到这竟说了一句:“真逗。”欣然怔住了,觉得像被剥光衣服站在妈妈面前。她后悔了;这才信了唐艳艳的话。
妈妈看完信之后,仔细盘问了一番,就像她在医院里查问病情。欣然是一问三摇头,妈妈怀疑地反问:“真的吗?”欣然哭了,妈妈点点头,她相信眼泪。终于,妈妈满意了,立刻开了药方:“把信退回去!”那口气像医生对病人下诊断书,没什么好商量的。
在妈妈的“协助”下,写信封,贴邮票,装好,封上。连夜寄走了。晚上,欣然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踏实,原以为与妈妈交谈后就没心事了,设想到心事更重。
她后悔把信向妈妈公开了。尤其是妈妈看信时那一句“真逗”,让她的心凉透了。每个青春期的女孩子对成年女子的生活都有一种神秘感。她们希望身边有个善解人意的女人。能与她们膝盖碰着膝盖,眼睛望着眼睛谈人生,谈爱情。这就是少女理解的“促膝谈心”。欣然就是抱着这种念头,鼓足勇气告诉妈妈的,希望妈妈,一个成熟女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她解除困惑。没想到受过高等教育的妈妈竟然这么简单处之。
第二天天没亮。欣然就跑到邮筒前,等待收信的人来,好拿回那封信。可是邮差说昨晚的信已经收走了。欣然差点儿瘫倒在邮筒前。
更糟的是,妈妈专程到学校,找到苏拉的班主任。于是苏拉被班主任找去谈了一次话。幸好是在特区的中学,教师的观念比较开放。没对这种事上纲上线。可是苏拉那帮哥儿们对欣然却没有好脸色。欣然偶尔在校园里碰见苏拉,他挺冷的。
欣然知道自己犯下无法原谅的错误。事后,她对唐艳艳说:“看来你是对的。早知道会这样,绝不告诉他们大人。我原以为告诉大人会……看来这种事真不能让他们知道。”
可不吗,打这以后,欣然参加个活动,妈妈都要了解前因后果,时间是几点到几点,和哪些人在一起。并且尽可能地要求加以证实。还规定放学后五点半前必须到家。有电话来也要盘问一通,搞得男生部不敢打电话了。欣然收到同学来信,妈妈总鬼鬼祟祟地窥视,欣然受不了了,把信丢给妈妈说:“你先检查一下吧。有天晚上,因为参加书画展,欣然回家晚了,妈妈立刻警惕地问:“你干什么去了?是不是和那个男生……”目光里充满怀疑和斥责,欣然怔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委屈地哭了。
最可气的是妈妈常把那封信的内容作为谈资,拿那事作把柄,引用信上的话讽刺她。欣然想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整人,互相揪小辫的事。
对于苏拉。欣然是:一百零一个的歉意。从此每年圣诞节,欣然都送卡给苏拉。
。。!
花季雨季 … 第十三章 寒假必须搏一搏
^生。网!
晓旭日记
x月x日
放假了,同学们就像孙悟空脱掉紧箍咒一样,只有我,丝毫没有轻松之感。不出物理老师所料,我的物理又不及格。
老师说,下学期一开学就有一场大考。言外之意,寒假必须在家好好复习功课。
班上好多同学寒假都去打工,一半是出于好奇,一半是想检验自己能力。我和欣然也约好去打假期工。今天对妈妈说起,妈说:“别花样多,那地方多杂啊,万一出什么事……”
“可班上好多同学都去了,是集体报名,学校联系的厂家,不会有问题的。”
“现在社会很乱,打工妹里也乱得很,和她们混在一起,万一被她们带坏了,怎么办?”
“妈,我这么大了,怎么可能说带坏就带坏了呢。我有思想的。”
“你们这个年龄最容易出问题,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告诉你,打工机会多得很,读书的机会可是有限的。”
“可是欣然她们都去。”
“别可是可是的。她们能考好,你呢,在学习上,你怎么不和她们比?”
又来了,亏她还是个编辑,办了个什么“知心大姐”栏目,她是怎么和人家谈心的,一点也不懂得别人心理。
我生气地跑进屋。哐当,关门的声音很大。妈妈一定又以为我在耍性子了。不过的确很委屈。考不好也不能全怪我。我是尽力了的,看看我这屋,桌上、床上、椅子上、地上、窗台上,到处是书,前段日子考试的“战场”还来不及收拾呢!
不知什么时候,妈妈进来了:“晓旭,不是妈说你,你现在这成绩,别说对不起谁了,首先对不起你爸。”
爸爸,你在哪儿,快来帮帮我吧。
唉,也别打什么工了,不提了,我也没脸提,看我这成绩,先是对不起自己了。利用这个寒假好好搏一搏,希望大家寒假都玩去,都别复习(我这样想是否很坏啊),希望开学能考好。
正经读书才是真的
柳清的二姐柳眉又回国了。如果说上次回国是兴高采烈。那么这次则是愁眉苦脸。
柳眉哭哭啼啼他讲述着这几个月的情况:“大胡子”喜新厌旧,又找了一个。要和她离婚,她死活不肯,“大胡子”倒也没说什么,把那女人公开带到家里,柳眉急火攻心,流产了。
柳眉越说越伤心,“哇哇”大哭了起来。妈妈在一边一个劲儿劝别哭了,可是自己也禁不住哭起来;爸爸在一边生闷气。
“你不会去告他?”
“没用的。”
“死衰噎,是个洋陈世美。”
“那你以后怎么打算啊?”
柳眉恍恍惚惚摇摇头。
柳眉做梦都想着出国。记得西蒙说过这么一句话:当她们没有职业和才华时,爱情就是她们唯一的机会。对一个除了美貌一无所长而热衷出国的年轻女子来说。涉外婚姻无疑是一座桥梁。她最喜欢看外国影片,她常一次又一次地幻想:一个高大的蓝眼睛男子一手牵着一匹雪白的骏马,一手紧紧地搂着她的腰;她穿着白裙子,披着黑发,赤着脚;他们漫步在海滩上,充满温馨浪漫。
柳眉跟着嫁给鬼佬的女友第一次来到南海酒店。客房的富丽豪华,宴席的排场阔气,舞会的灯红酒绿,让柳眉大开眼界。她不由感慨:“我过去的20年算白活了。她让朋友介绍一个鬼佬,于是结识了“大胡子”。他们一见钟情,在一个秋高气爽明月当空的夜晚,他借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台词向她求婚:
“姑娘,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它的眼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我发誓——”
柳眉欣喜若狂。她只知道中国的月下老人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美好传说,却不知道朱丽叶的台词是:
“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他们闪电般结了婚。柳眉父母起先不同意,说像柳眉这种语言关都过不了的人去了国外没几天就会被人给扔了。当时柳眉十分傲气地回答:“干吗长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呢?怎么不说到了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