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寒冰说-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3倍。美联储所用的m1,包括流通现钞、活期存款(无利息的支票账户存款)以及旅行支票,m2是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包括货币市 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非机构)及其他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如1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隔夜回购协议和隔夜存于欧洲非美国银行的美 金等。m3是在m2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流动性不强的资产,如10万美元或以上的大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机构)、中长期回购协议及中长期存于欧洲 非美国银行的美金等。



⑦(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断.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6



这段话同时被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货币银行学》引用。刚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一度怀疑是不是作者弄错了,因为300亿倍实在太大了!后来,又查阅了其他相关资料,尽管数据有出入,但基本上都是用多少亿倍来表示的,说明当时的通货膨胀的确是非常严重的。



⑧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刘毅等译。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⑨张友直。中国实物货币通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⑩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史志宏,徐毅。晚清财政:1851…1894。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同上。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



许梦博。被物价支配的经济史。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断。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6



(英)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7



周洛华。经济学家是我的〃仇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欧阳卫民主编。二十世纪重要经济学家货币金融思想。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梁捷。货币的非国家化:货币发行也该交给市场。南都周刊,2007…8…20



梁捷。货币的非国家化:货币发行也该交给市场。南都周刊,2007…8…20



第一部分 第26节:货币凶猛与房价股市之谜(26)



(美)威廉·贝克。金融的困境。李凤译。中信出版社,2011



陈道。2005年中国汇率制度报告。第一财经日报,2005…12…14



(英)希勒尔·蒂克廷。今日的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裘白莲,刘仁营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11)



(日)大前研一。心理经济学。糜玲译。中信出版社,2010



托马斯·梅耶等。货币、银行与经济。林宝清,洪锡熙等译。第六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斯蒂芬·李柏,唐娜·李柏,格伦·斯特拉西,威廉·李柏,吉尼亚·图拉诺娃。即将来临的能源崩溃。李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联合钢铁网http://。custeel。cripts/viewarticle。jsp?articleid=971304



(美)约翰·高。美国还是创新国家吗。弋悦,沈晓莉,郭丽花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美国:5%的世界人口缘何创造40%的高科技产品。科学时报,2010…7…14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专利申请量〃一枝独秀〃。科技日报,2010…9…1



分析称美国技术创新速度放缓导致金融危机。第一财经日报,2009…4…7



托马斯·梅耶等。货币、银行与经济。林宝清、洪锡熙等译。第六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有关货币化的定义比较多,大致有几种:(1)是指经济活动中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份额逐步增大的过程,可以用广义货币m2占gnp(或gdp)的比值 (m2/gnp或m2/gdp)来表示。(2)是指作为交换手段的货币作用大大加强货币的作用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和环节,随着转轨进程的基本完成,货币对 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包括投入和分配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货币来进行的比重和这个比重变 化的趋势。(4)是指货币经济向非货币经济领域的扩展,即一国生产、流通和消费中通过货币来进行交易部分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5)自货币产生以来, 经济体系便从纯粹的实体经济运行,逐步演变为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交融运行,这个过程被经济学家们称为〃经济货币化〃。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加深,信用的 发展以及各种金融工具的出现,整个经济的金融性日益突出,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金融化〃。



韦森:通货膨胀的富国穷民效应。财经,2010…11…30



张璐晶。教育经费占gdp4%目标18年未实现欠账超1。6万亿。中国经济周刊,2011…3…8



5年卖地收入7万亿国土资源部部长批评〃土地依赖症〃。潇湘晨报,2011…1…8



房价战争20年回顾:保障房未发挥遏制房价功效。中国周刊,2010…11…22



同上。



谢闻麒。两会心系股市十年三问总理。中国证券报,2009…3…2



所谓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股东所持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称为流通股,而公开发行前股份暂不上市交易,称为非流通股。这种同一上市 公司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分置状况,为中国内地证券市场所独有。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就是政府将以前不可以上市 流通的国有股(还包括其他各种形式不能流通的股票)拿到市场上流通。



6124见顶一周年茅台破百来纪念。成都日报,2008…10…17



新股疯狂〃造富〃ipo重启一年吸金四千亿。信息时报,2010…6…19



周翀。大家吴敬琏和股市赌场论。上海证券报,2010…12…16



中国货币供应量10年扩大450%专家担忧引发严重金融危机。证券日报,2010…10…18



央行货币委员:中国货币供应超速存量超10万亿美元全球居首。新京报,2010…11…3



(美)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维杰·乔希。凯恩斯·全球失衡与当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温爱莲译。国外理论动态,2011(2)



弱势美元政策随着美国负债总额的增大而日益明显,2001年年初至2008年2月底,美元指数下跌幅度高达66。4%。在奥巴马上任后,弱势美元政策更加淋漓尽致,当然,随着狙击对象和时间点的不同,美元也会显现出强势特征。


。。。!



时寒冰说(10)

…。网

第一部分 第27节:货币凶猛与房价股市之谜(27)



保增长vs调结构让不让美国政府破顶借钱。南方周末,2011…1…14



美国负债上限10年提高10次寅吃卯粮困境难解。人民日报,2011…1…31



美国的财年从本年度的10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9月30日结束。这一点与中国不同,中国是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这不太符合程序,因为,我国3月才开两会,而还没过经过人大批准的预算已经执行了两个多月!



国会将通过短期预算案应急美国政府不必关门。第一财经日报,2011…3…2



帅蓉。专家称中国高赋税导致物价偏高间接税无处不在。国际先驱导报;2011…3…17



同上。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 印花税、契税、烟叶税、关税、船舶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从2000年起暂停征收)等,其中16个税种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 征收,进口货物的增值税、消费税由海关部门代征。



帅蓉。专家称中国高赋税导致物价偏高间接税无处不在。国际先驱导报;2011…3…17



〃中国制造〃为何国内比国外贵。北京青年报,2011…1…14



第二部分 第28节:中国式救市和美国式救市(1)



第二章中国式救市和美国式救市



要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必须洞悉过去。因为,趋势是连贯的。如果不能深刻、清晰地认识过去,就很难理解笔者对未来趋势所做判断的逻辑和思路。



中国走的是相对激进的路线——以政府投资为主导,通过倾注信贷激活房地产,以盘活整个棋局。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是:一旦信贷倾盆而下,必然引发公众对货币贬 值的担忧,在这种恐慌心理促使下,将有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从而激活整个楼市。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复苏政策,是以房地产为突破口的——这是中国大棋 局的开始。



对于中国的股市而言,不仅趋势由政策决定,连哪个板块会走强哪个板块会走弱,也都源自于政策。不懂政策解读的人,在中国,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



由政府花钱、银行放贷支撑起来的强劲复苏恐怕很难持续,因为政府不可能这样持续花钱,银行也不可能永远这样放贷。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分——居民消费长期被忽视,如果不能有效促进居民消费,中国经济中长期复苏也无法实现。



只有向强者学习,才能提高博弈中的胜率,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者。更进一步,只有懂得欣赏和学习敌人优点的人,才能真正完胜敌人!诚如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所说:〃我不在乎敌人的意图,我只在乎他们的实力。〃



在放弃金本位制之后,如何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美国找到了另外一个锚,那就是石油,美国将美元与石油价格挂钩,形成〃石油美元〃的体系,确保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第一节



中国式救市(上):投资盘活死棋



00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很多人都想知道未来,以便未雨绸缪,及早调整思路、策略和规划。



要想预测未来趋势,必须洞悉过去的种种渊源。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