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代风华-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在自己面前无比赖皮的小九,太子一脸哭笑不得。
  四阿哥看着一身狼狈的高无庸和两株北方也随处可见的海棠,脸色阴沉得吓人,过了半晌方对高无庸道:“你下去歇着,去叫苏培安进来。”
  苏培安也是四阿哥的亲信掌管着四阿哥那些不宜见人的势力,看来四阿哥并不相信这次在天津港自己的船沉没的事件是一场意外。
  此刻的四阿哥自然还没有与太子抗衡的势力,所以他再不信也是徒劳无功,什么也没有查到。
  乌雅氏芸沁看着窗外漫天的白雪神色惆然若失,自己在京城最富贵的九贝子府呆了三年,也是这三年来九贝子府唯一的女主子,在别人的眼里,自己定是千般宠爱,万般富贵吧,可是自己见九阿哥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而且每次不是年节的请安,便是饭桌上。
  这西院九阿哥也只来了一次,便是刚进府的第三天,九阿哥过来吃了一顿饭,此后便再没有踏足过了。
  好在九贝子府人少,奴才都是些亲信的府里的事鲜少能传出去的,更何况是九阿哥的床第之事,外人自然是不得而知的。
  除了不见自己之外,于金银之上倒是极大方的,在侍妾规制内是极尽荣华,便是有略微的超出规制只要不过分九阿哥也是大方的给与,每次回乌雅府都是让府里的姐妹众人羡慕不已,这也是自己最开心的时候,可是这独守无尽的黑夜之苦又有谁知道呢,眼看着三年选秀之期又到了,若是自己再不想办法与九阿哥圆房,只怕就会落得满京城的笑柄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22章

  
  一件白色缕银线刻丝的貉子毛披风,裹着九阿哥日渐长高的身体,穿梭在皇宫的红墙绿瓦间,风姿天成,飘逸不羁。
  三年间九阿哥的隆昌源当铺和蓬莱居酒店开遍了大清所有繁华之地,隆昌源的兴盛给大清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局面。
  因为九阿哥皇子的身份让商人们对隆昌源越发的信任,有了隆昌源的扶持各种商铺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业,对大清的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最近的两年商业的税收已经快要追上农业税收了。
  可是随着自己商铺发展范围越来越广,九阿哥觉得大量银钱的流通成了最大的问题,利用别人的钱庄到账慢不说,每一个地方的钱庄都是不同的老板,大面额的银票根本不给兑换,还是要靠人力运输。
  上一世自己被四哥囚禁时好像听说有一个山西的商人把自己的钱庄开遍大清各地,开始实行通存通兑,既然一个普通商人几十年后都能做到的事,那就让自己替他提前做好这件事吧。
  这个念头一经冒出让九阿哥兴奋不已,但这件事事关重大,对此时的大清经济来说绝对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定要上奏皇阿玛,取得他的认同方可。
  昨日已经和太子哥哥商量好了,趁着他今日回奏皇阿玛税收问题的时候自己进去面呈奏折,到时候太子哥哥再敲敲边鼓,大约可成。
  康熙合上手里的程颐的密折,殿外雪花缓缓飘落,他好像看到了八年前洛阳州河上的夜晚月亮之下那张稚嫩的小脸认真又渴望的对自己说,皇阿玛儿子要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不是与民夺利了吧。
  他真的做到了,三成的利润从程颐哪里直接返回国库,他自己赚的七成除了用于发展经营,他支助太子用皇家的名义办的那个抚亲所每年用于赈灾救济的银子便要占去他收益的两成,他还用各种途径送往边关支助军队银子大约又要占去两成,他的隆昌源帮助有前景的商家创业,带动了大清的经济发展,给战后的大清带了经济的腾飞和百姓生活的安定。
  从来自己都是觉得儿子们习文练武才能安社稷,保天下,可是这个相貌出众的小九却用事实证明了他不文不武亦可为国为民,他做了这么多却从没见他表功,好像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洛阳州的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
  康熙长长的舒了口气,脸上泛起了欣慰的笑容,刚想说话,见梁九功来禀告:“太子求见。”
  想起昨日是说好今日听太子回奏今年税收的事,便微微颔首。
  听着太子的回奏,商业税收竟然直追农业,这对万物待兴的大清是个极好消息。康熙忍不住连声道:“好好好,这个小九朕要重赏,今年就给他晋贝勒爵。”
  太子一听也兴奋不已,正是说曹操,曹操到,梁九功来禀:“九阿哥求见。”
  九阿哥一进殿便看见自己的皇阿玛和太子哥哥都笑容满面的看着自己,便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上前给康熙行礼,呈上自己的奏折道:“皇阿玛,儿子经商九年,如今略有小成,儿子在这折子里写了这九年的详细经历和未来发展,请皇阿玛指教定夺。”
  康熙一听定夺,双眉微挑,示意梁九功接过折子呈上来,九年的经历写得言简意赅,并无一丝表功之意,只是写商铺如何发展起来的,再往后看,康熙的眉头越皱越紧,看得九阿哥心里没底悄悄往太子那边看去,太子微微摇头。
  康熙看完九阿哥的折子心里如惊涛骇浪一般,开连锁票号,这对于大清绝对是一个功在百年的创举,于大清居功甚伟,但是也是风口浪尖一个不甚便有没顶之灾,自己又怎舍得那个尚不足二十岁的儿子处于这般危险中呢,帝王再冷心冷面也有舐犊情深的时候,对于这个心思恪纯,友爱手足的儿子康熙是有几分打心底的爱意的,康熙低头默然无语。
  看着底下的两兄弟默契的眉来眼去,想着大清的未来大计,罢了谁让他们生在皇家做了朕的儿子呢,心里暗自拿定主意,威严的逼视着下面的兄弟两,道:“小九,如果你的票号开始经营,朕会将各地与国库之间的银两来往都交与你的票号,你害怕吗?”
  九阿哥一听簌然震惊,国库与各地的银两来往意味着国家财政,军队供给全部由自己的票号支应,自己将掌握着大清的经济命脉,自己会富可敌国也会成为众矢之的,九阿哥犹豫了,他只想赚些钱帮太子登上大宝,维护家人和湘儿过富足安乐的生活没想过要这般风口浪尖,血雨腥风的日子。
  可是当他看着康熙眼里威严中仿佛略含希翼,再看看身边的太子哥哥,一个是大清当代帝王,一个是未来之主,他们是自己的父兄,还有在大清广阔大地上汲汲营生的大众百姓,十九岁的九阿哥只觉内心热血沸腾,虽千万人吾往矣,九阿哥赤红着双眼肃然躬身道:“皇阿玛儿臣愿意,儿臣不怕。”
  看着明明害怕得双眼发红仍不退缩的小九康熙的心里热烘烘的,但面上不显仿若举足若轻般看着太子胤礽问道:“你事先可知小九的计划。”
  太子可以说是兄弟中最了解自己皇阿玛的,如今皇阿玛这般发问必不是如此简单的事,但是这些年与小九兄弟情深遂慎重回道:“小九事前和儿子商量过,儿子也认为可行,今日小九来回奏皇阿玛也是和儿子商量的。”
  康熙听了内心深感安慰又问道:“既如此你认为朕交待小九所做之事如何?”
  太子此刻总算明白了一代大帝康熙的心意,把这样涉及大清经济命脉的事交到小九手里,仅仅是小九和宜额娘的性命仍不足以担保,还得有更加权高位重的人担保才行,那么与小九素来交好又位居储君的自己就是最好的人选。
  太子凝重的双膝跪倒道:“儿子认为九弟可当此大事,儿子愿与九弟共同进退。”
  九阿哥一听大惊忙紧跟跪下道:“儿子愿以身家性命担保请皇阿玛不要让太子哥哥涉及此事。”
  康熙看着跪在大殿的兄弟二人,脸上属于君主的威严与冷漠一丝丝的收敛起来,把背陷进龙椅后面有些懒散的向二人招手道:“保成,小九过来。”
  二人惊疑不定的对视了一眼,缓缓往龙椅边靠过去,康熙把二人拉到身边的脚踏上坐了,又把两人的手拽到一起,紧紧握着温和的道:“若是朕再有几个如你们一般能征战沙场的儿子多好。”
  太子心里一松敬慕的望着康熙没有说话,九阿哥张嘴道:“小十。”
  康熙但笑不语。
  等从乾清宫告退出来,天色暮黑了,兄弟二人缓缓往外去。太子把九阿哥送到宫门口,伸手拂去他头上的雪花,在他肩上拍了拍温和望着他。
  九阿哥闪着桃花眼向自己的兄长眨了眨便带着人往宫门走去,听着吱呀的关门声,回首紫禁城隐在暮色里,亭台楼阁若隐若现,那里有自己最亲的人,九阿哥长身玉立,双手背后叹了口气,沉稳道:“扎尔克回府。”
  扎尔克虽然不知道今日主子在乾清宫发生了什么事,但是看着好像一瞬间变得成稳笃定的主子恭敬的伺候着。
  雪越下越大,主仆几人纵马飞驰,扎尔克紧跟在九阿哥身边大声笑道:“爷,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场大雪下得京城比往年倒安静了许多。”
  九阿哥听了环顾四周倒真是的,周围的商铺也只都半掩着门屋里隐隐透着亮光显示着正在营业,路上的行人都是脚步匆匆的,安静极了。
  日子忙碌着,九阿哥除了前世那些紧要的事牢牢记着外,倒很少去回忆前世了,毕竟回忆对九阿哥来说是一种残酷,听了扎尔克的话,他倒想起一件事了,前世今年内阁学士张廷玉唯一的嫡子在春节前夕与赫舍里的家的马车相撞,送了性命。
  他当是只当笑话听了并没有深究过,此刻不知怎地想起了这事,眉头微蹙低声吩咐了扎尔克几句,扎尔克应了,又转头看身边的莫宗一眼,莫宗默契的朝他微微点头。
  扎尔克放心的纵马离开。
  一身疲惫的九阿哥进了府直奔自己住的东院而去,在春圃堂刚坐下,绿棉就端了一壶龙井和一碗清粥上来。
  九阿哥看绿棉放下东西并没离开知道她有话说,便放了筷子道:“什么事?”
  绿棉低头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九阿哥面色微冷笑道:“明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