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唐往事之叹银杏-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最后,男人终于精疲力竭地倒在女人身上,女人汗流如水,近乎虚脱。她一双星目如梦如幻,全身娇慵无力。
  红烛成泪,点点滴落,烛光更为明亮,照得她一双美目流光溢彩,妖异狐媚。
  男人带着欣赏的眼光细细品味着她的美好迷人。这个女人无疑是个极品,但即使是极品,也不能令他改变他的计划。
  他仔细端祥着她,俯在她耳边轻声说道:“宝贝,乖乖告诉我那个宝藏的秘密。否则我会杀了你和你的全家。”
  他满意地看着身下人的反应,又轻声说道:“你可知道,屈突通现在已到了并州!”
  屈突通,隋文帝手下悍将,鲜卑人,一手百步穿杨的好射术。
  谁也不知道他这一手矢无虚发的神奇箭术学自何人。他的父亲不过是个普通刺史,他的武术教练也不过尔尔。
  但不管怎样,这样一个身怀奇术的人注定会在乱世中崛起。
  更难得的是此人为人正直,义薄云天。当年他任亲卫大都督时在陇西一带查出两万多隐马,皇上闻讯震怒,下令将一千五百多涉事官员一律处斩。屈突通以死相求,情愿以一人之命救下这千人罪人之命,文帝这才作罢。
  所以隋朝官员,人人敬畏屈突通。
  父王为何派他前来?
  京中莫非有变?
  杨谅、萧摩诃、和王頍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不祥的预感。
  一阵狂风吹过,满地沙尘顺势扬起,杨谅霎了霎眼,立起身来迎接这位京城来客。
  只见一位披盔戴甲的彪形大汉出现在他眼前:此人膀阔腰圆,头戴青铜盔,身披青铜打造的荷叶甲,前后两块锃亮耀眼的护心镜,肩上背着他那把赫赫有名的龙舌弓。此弓的弓弦据说用龙筋制成,曾为三国名将吕布所有,吕布兵败被杀后,此弓销声匿迹。
  直到屈突通一战成名,宝弓才重现江湖。
  屈突通面色阴沉地行了一礼,沉声说道:“先帝驾崩,驾崩前特命我传此遗诏,汉王,请接旨!”
  这话如一声惊雷,惊呆了汉王府里所有的人:驾崩?那位英明神武的君王怎会突然离去?
  杨谅的头脑被震得一片空白。他虽然知道父王在一天天地老去,但在内心深处,他总以为父亲会永远在那,象那座亘古不变的华山、那条永不枯竭的黄河。
  在他的心目中,父亲永远是那样的精力充沛,永远是那样的意气风发,他永远在谋划着下一个目标,永远在筹划着下一道政令。
  他怎么可能死去?
  他是一个天下无敌的君主,阎王与他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他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一次又一次地拿出相搏,哪一次不是赢得盆满钵盈?
  他怎么可能输?
  但他还是清晰地听到了圣旨。
  圣旨是召杨谅速速回京。
  杨谅恍恍惚惚地跪下听完,又接过圣旨细细查看。他看了再看,泪如泉涌。
  父亲曾经对他说:“如果召你回京的圣旨里没有这个印记,你万万不可赴京。”
  父亲轻轻拿起一支金镶玉的凤型步摇,步摇的凤嘴咬着四颗金珠,这四颗金珠上分别雕刻着风、花、雪、月四种图案。
  他将那颗风珠轻轻按在纸上,纸上便显出了一个小小的风型暗纹。这暗纹如此隐晦,不细细察看是决计发现不了的。
  他刚才便是在用心寻找那个印记。
  没有!
  那这份圣旨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父皇的突然驾崩是否另有蹊跷?
  他泪如雨下,哽咽着问了一句:“我那大哥怎样了?”
  屈突通脸色一变,期期艾艾地说:“当然是悲痛欲绝。”
  他显然无意多说,抱拳说道:“汉王殿下,事出突然,还请汉王随我立即前往京师。”
  杨谅抹着泪,泣不成声地说道:“我如今恰如五雷轰顶,一步也行不了。屈将军先行一步,我稍作休整,随后就来。”
  屈突通脸色一变,他身后的随从哗啦一下闪开,瞬间围成一圈,将汉王杨谅几人团团围在中间。
  宝剑出鞘,剑尖直指汉王。
  “屈突通前几日就前往并州召汉王入京了。”清阴阁的茶寮里,蒙面人在小声对柳述说道。
  柳述苦笑:“这是要一网打尽了。杨凉不会返京的,除非……”
  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其实以杨谅的实力,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如果先帝的密诏真的是传位于杨勇,而那样的密诏如能公之于世,那杨谅的胜算就大了。那密诏不知现在何方?”
  蒙面人摇了摇头道:“毫无消息。听说前往并州的驿站全部戒备森严,想来那两个暗卫也在等待时机。”
  等待,情势不明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等待最好的时机。
  只有善于等待的人才能于险境中脱险,于逆境中生存。
  但这份沉着与冷静又岂是常人能有?
  柳述皱着眉低声说道:“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头,但又说不清楚……”
  “公主怎样了?”
  “不好!她一直在四处奔走,试图能得到您的消息或者能见上您一面,只是您的下落本就是密中之密,杨广又避而不见,所以……”
  “公子,您是否要带点什么信物给她,好让公主放心?”
  柳述苦涩地摇了摇头:“不能。阿五心无遮掩,只有这样杨广才放心。她倘若不是这等抓狂,杨广必然生疑,到时连你都不能来了。”
  “只能这样了。阿五也该长大了。父皇仙去,我又前途未卜,她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但愿在这艰难的时刻,能有人陪伴在她左右,宽慰她的焦虑,熨平她的不安。
  否则这漫漫长夜,她将如何独自面对?
  但这世上多的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能有几人?短短几日,兰陵公主已恍如隔世。
  曾经喧嚣热闹的柳府门前如今门可罗雀,唯一出入的是心急如焚的柳氏族人,他们既打听不到消息,就更要缠着公主求一份安心。
  有几个心急气躁的更是在院中高声嚷嚷:“公主总不能见死不救吧。这是死是活,总该给我们一个准信,柳述他究竟犯了何事?”
  没有人相信公主是真的不知道柳述的下落。
  也有几个以为大祸临头,便唆使了自家婆娘前来哀求。那些婆娘抽抽嗒嗒地跪在院中不肯起来,问她们何事,又吞吞吐吐地说不出来。
  她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的戏份,气得她咬牙切齿,气得她捶胸顿足,气得她痛极而笑。
  这才真叫啼笑皆非。
  索性大门紧关,闭门谢客。她杨五娘再落魄,也还没有沦落到要陪这等人演戏的份上;她心再痛,也绝不流泪给这等人看。
  既使整个世界都已将她遗弃,她也要固守这方小小天地,等待柳郎的归来。
  她相信,那一天终会到来。
  她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她还有一个五哥雄踞并州,他不回京,就还有变数。
  杨广既能翻脸无情,她又怎能怀妇人之仁?
  她将柳嬷嬷唤入室中,轻声问道:“柳嬷嬷,你可知柳郎有何可靠之人?我需要他去送封信。”
  柳嬷嬷惊喜交加地问道:“公主可是有了公子的下落?”
  兰陵公主难过地摇摇头:“没有。这次我真不知道柳郎是惹下了什么事端,怎么会一点风声都探听不到?除非是……”
  她不愿再说:除非是与皇位有关,与父皇驾崩有关,与新帝登基有关……
  这样的事,一旦沾上,不是飞黄腾达,便是身首异处,绝没有第二条出路。
  “我要人送封信去并州,告知汉王此处情形。”
  柳嬷嬷有些茫然地看着她:“只是,公主,汉王远在并州,就算他有心想帮公子,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咱们不如再去求求乐平公主。她一病多时,这两日总该能见您了吧?”
  杨五娘叹了一口气:这柳嬷嬷虽然忠心耿耿,在大宅内也算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了。可惜于政事上见识却着实有限。
  她摇摇头道:“你错了,我是让他万万不可回京!”
  她看着神情惊愕的柳嬷嬷,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不明白,你只管记住,如今汉王是柳郎唯一的希望。我需要一个忠心、能干、而且不为人熟悉的人去送信。你仔细想想可有这样的老家人?最好是早就离开柳府的老家人,这样就不会引人注意了。”
  柳嬷嬷露出钦佩的表情:“公主,您想得真周到,您容我好好想想……”
  她皱着眉,嘴里念念有词地嘀咕了好一阵子,突然一拍手低声笑道:“有了,此人一定行!”
  “咚,咚,咚”这夜的沉静突然被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打破,柳嬷嬷吓得几乎跳起来,她们商量的可是要命的事情,这门外的人是什么时候来的?可听到了些什么?
  她面如土色地看向兰陵公主。
  只见兰陵公主强自镇定,低声喝道:“什么人!”
作者有话要说:  

  ☆、生死豪赌

  剑已出鞘,寒光闪闪。屈突通身旁的兵士个个虎视眈眈。
  箭在弦上,强弓劲弩,汉王府四周的侍卫只等一声令下。
  萧摩诃抢上一步,护在杨谅身旁,怒目而视。
  老将军虽然年已古稀,但南陈第一大将的雄风仍在,这一瞪,也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有他在,谁也别想一招取命。
  谁胆敢一试,汉王府便会百箭齐发,将那人射成刺猬。
  屈突通环视一周,只见更多的将士已手持武器向这边聚拢。汉王府看来是早有准备。
  不愧是手握雄兵的左卫大将军。
  屈突通冷哼一声,对身后随从骂道:“干什么?谁敢对汉王不敬?”
  他苦涩一笑,说道:“汉王所说,在情在理。只是殡葬在即,还望汉王殿下不要耽误了,否则遗憾终生。小臣这就告辞了。”
  他说完就走,巻起一阵风沙,全然不看周围的刀光剑影。
  好一条响当当的男子汉!
  所有的人都在心中暗暗赞叹。
  他走到门口,站住想了一下,突然转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拉弓上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