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浦疾摺R蛉找顾妓鳎馊杖聪氲揭环ǎ蚣枪俚乐砸吧伊殖さ眉ⅲ杉说厥室颂沂魃ぃ沂骰ǎ苈羟易月娇顾篮螅ノ饽顺僭缰拢ㄒ笤齑唬残韬姆涯静模毕拢阈聪虏几妫钍窒抡盘鋈ィ八蛋傩粘枚豪矗阒痔沂鳌2几嬷笙孪缡硬欤词呛廖薅玻疚奕讼煊砘帷V灰蚬倜裣蚶吹卸裕话阄俅蠖继拔哿膊疲闳獍傩眨⒉几娼远园傩沼泻ξ蘩傩兆允怯辛说执ズε滦睦恚瞬几妫坏恢痔沂鳎依镉刑沂鞯模挡欢ɑ挂低悼车艏缚谩
潘岳知百姓不能信任官府,若想政令畅通,需得令百姓心悦诚服,自愿执行才行,这却是急不来的。却说百姓大多迷信,在这河阳县却有一座府邸已荒废,只因传闻里面闹鬼,无人敢住,人心惶惶。潘岳听说此事,便要搬到这府邸暂住,以看究竟,手下侍从,主簿均苦苦劝说,道是神怪之事不可不信,潘岳只道我是这里父母,若有鬼怪,自然先来找我。与杨研搬进住下,几个大胆的下人硬着头皮相随。
到了半夜,月黑风高之时,却听得门轴吱吱之声,那门无人自开,又无人自关,过不多久,窗户也砰砰之声,无风自关了。下人们吓得聚在一起籁籁发抖,潘岳也已听到,问杨研害不害怕,杨研道不怕,两人携手,打了灯笼寻去,却寻到墙角之处,看到墙角有一破洞,里面黑暗,潘岳俯身把耳朵贴在墙上,听到里面有悉嗦之声。两人都笑了。又相携回去,一晚安寝,第二天天亮,便命侍从拆墙,道是‘捉鬼’。捉住一窝大大小小野狸,潘岳令人绑了野狸敲锣游乡,告之河阳县闹‘鬼’真相,百姓始恍然大悟。
潘岳又常常率伺从家丁亲自种桃树,于办公前每日种十余数十棵,他勤于公务,断案聪明,不欺百姓,日子久了,当地百姓自然知道,这日清早却有一谢老头儿,在旁边看潘岳种桃,看了良久,终于忍不住告之,清早种树不宜成活,且他种得方法全然不对,事倍功半,潘岳知错检讨,当下便向周老头儿细细请教,周老头儿见这县官和善,便也详加指导,手把手教他该如何种树,当地百姓便渐渐在潘岳带动下踊跃种桃。
这时,杨研接到父亲书信道是神医太医令王叔和正在著做‘脉经’最后阶段,因已年迈体弱,恐命不久矣,而脉经已作十余万字,十分浩瀚,又兼正同时整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王叔和已显力不从心,杨肇现正在他处协助。潘岳见杨研神色中有向往之意,便问她是否愿去相助,杨研只道自己身为妇人,只以伺候夫君,孝顺母亲为正务。只说不想去。然潘岳与杨研本是知心之人,却是不愿杨研心中有憾,便陪了她去京城看望岳父大人,又劝说她留下多陪父亲,实则知道她和父亲一起协助王叔和完成这部医学著作,好在京城也不远,杨研便常于两地奔波,潘岳也常去京城与岳父妻子相聚。
又这一日正在家中,下人报有人来投,却是陶侃,潘岳大喜,迎出与陶侃相见。询问之下,原来陶侃在扬州得时弘赏识,时弘以为陶侃有大才,遂举荐了他到洛阳来投张华,然从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以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弱势,陶侃终因出身寒门,并非仕族,又是胡人,因此来洛阳已过五年,却只是年华虚度。也不知吃了仕族多少闭门羹,受了仕子们多少白眼冷言,却并未给自己带来前程。听说潘岳任了河阳令,因此来投。
潘岳听闻连性好人物,有伯乐之称的张华也不纳陶侃,自知别无他法,且先留下陶侃,待以后再寻他法。陶侃又带两名十来岁少年与潘岳认识,一名祖逖,一名刘琨,范阳逎县人。原来这祖逖,刘琨为好友,两人均怀大志,相约将来一起为国尽力,祖逖从小丧父,由几位兄长抚养,他性格为人豁达,讲义气,好打抱不平,又轻财好侠,见范阳逃难灾民纷纷,遂偷了兄长米粮和布匹全以兄长名义散发。散尽后却不敢回家,同刘琨逃到洛阳,与陶侃结识。
祖逖之父祖武乃上谷太守,亦是名门,祖逖年纪尚小,乃私自离家,潘岳自是知道,留下他们,却修书信一封令人送往范阳祖家,说明情况。祖逖几位兄长知道在潘岳处,自是放心,又修回信,道这弟弟好动活泼,喜武不喜文,从小便甚是淘气,空有志向却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十余岁了也没读多少书,如今既在潘岳处,便烦请潘岳给予教导,希望能沾染些潘岳的文气,也能多读几卷书。
潘岳便寻一日,与祖逖、刘琨论兵,祖逖、刘琨论不过几合便败下阵来,向潘岳请教,潘岳方说明,自己根本不会用兵,不过这些好法子古书上历史上全有记载,只有熟读书籍典故自能精湛兵法。祖逖、刘琨自此知错,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自此开始发奋学习,多读书籍,尤其是多学历史。再加上潘岳空余时间细心指导,因此祖逖、刘琨学问大涨。祖逖、刘琨二人亲如兄弟,共睡一床,每日夜半听鸡鸣头遍便互相踢醒起床舞剑,刻苦发奋。潘岳也自是欣赏喜欢。
自从陶侃来后,却为潘岳分担不少,只因陶侃出身寒门,深知民情民意,这些却是潘岳这个官宦出身再聪明,学富五车,或者是一味仁爱之心可以比拟,比如,两人外出,路上看到有一人手拿一把未熟稻谷,潘岳毫不在意,陶侃却细细追问,稻谷从何而来,有何用处,那人只说在路边见到,便拿来玩耍,陶侃大怒对潘岳言:这人又不种田,却用别人稻谷拿来玩耍,不珍惜粮食,甚为可恶。潘岳便依言令伺从鞭打那人。又有陶侃不许百姓将锯木时的木屑扔掉,全登记收集起来,于冬雪时铺路,又无用的竹头也不许扔,全部做成竹钉,以备造船等等全是省俭的法子。因此正好与潘岳形成互补。陶侃本是天性细致严谨,体察入微,又深感潘岳数番知遇之恩,却是勤勤恳恳,事无巨细皆亲自过问,不曾有半刻清闲,百姓来办事,召进送出均十分有序,门前竟无等待或停留的人,因此,百姓愈加满意称颂。潘岳看在眼里,亦知这陶侃有利国利民之大才,常常寻思有何门路举荐才好。
第 34 章
繁华的洛阳城中,近百名王府伺从骑马拥簇着一辆华丽马车从街市穿过,车里坐着一名锦衣华服男子,约三十岁,生得丰神俊朗,剑眉星目,他身旁下首坐着一个男孩,约八九岁,相貌相似,面有英气,此刻虽规矩坐着,眼神却灵动,看上去甚是聪敏。那小男孩问道:“父王,咱们现在回府么?”
那男子想了一想,摇了摇头,便吩咐下去,道:“去裴将军府。”又修下拜贴令一伺从骑马先去通报。
小男孩扁扁嘴,气恼道:“那个甚么大才子陆机甚是可恶,竟敢拂父王颜面。”
那男子微叹一口气,道:“听闻咱们欲结识之人于他亦师亦友,他拒绝替我引见,并无错处,我反而敬佩于他。”
小男孩却是糊涂不懂,又道:“这却是为什么?”
男子道:“你再大些便明白了。”
小男孩不肯示弱显得无知,便道:“我都知道,他定是怕父王之才高过那人,因此不肯引见。”说完,又背诵道:“‘月膧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熠燿粲於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听离鸿之晨吟,望流火之馀景。宵耿介而不寐兮,独展转於华省。悟时崴之遒尽兮,慨俛首而自省。斑鬓彪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背了这几句,又道:“孩儿听父王常常赞赏不己,听起来却甚觉悲凉,孩儿觉得父王作文更好。”
小男孩背的这一段正是潘岳所作,传诵于世的‘秋兴赋’中几句,那男子见只因自己常常吟诵,竟使小儿熟记,倒不由笑了,道:“若论行文,我远不及他,只是睹文思人,神交已久,只愿此生若能一见,也算是一桩心愿。”
这二人,年长那名男子正是司马炎亲弟齐王司马攸,那小男孩是他第四子,也是他最宠爱的幼子司马冏,这司马攸爱典籍,能属文,尤喜字,一笔楷书为世人临摹,有仁孝慧敏之名,亦是文人翘楚。久慕潘岳之名。又喜潘岳之文,仰慕不已,因此便想与之结识。只因敬重,便不敢冒然拜访甚或下贴去请。便寻潘岳知交王衍,请于中间介绍,谁知下贴子去了两次,王尚书皆患病在床,不能起身,司马攸猜着王衍有心躲开自己,又去见才子陆机,陆机虽不躲自己,却是托辞相拒,也不愿做这令司马攸与潘岳结识的中间人。
王衍、陆机皆如此,司马攸自是知道这其中缘故,原来司马攸目前处境极为微妙,朝中因太子欠慧,而司马攸有仁孝慧敏之名,朝臣内外皆属意于废太子改立他为嗣,外臣有河南尹夏侯等公开支持他,内臣有卫瓘一家,大臣和峤,李特等均公开拥戴他,与杨骏太子一党形成对立,朝中颇有些影响的另一派系贾充于此事却是装聋作哑,作中立之态,只因现在太子妃贾南风,齐王妃贾荃都是他贾充的女儿。因此,这立嗣一事,杨骏目前也并没占多少上风。而他司马攸也不算握有优势,局势却是不甚明朗,前途难料。王衍、陆机自是怕司马攸与潘岳走得太近,虽是文人相交,却难免令潘岳卷入政治,遭受牵连之意。因此,司马攸并不怪王衍、陆机,倒颇生敬意。只是他这欲与潘岳一见,却是他此生长久心愿,因此并不放弃,又奔裴楷府上。
裴楷接到拜贴,早已迎出几里地,将齐王迎进府内,一时上茶述话,司马攸便讲了欲托裴楷引见结识潘岳之意。裴楷便笑回道:“齐王有所不知,这安仁喜好交友,性情豁达,别说是齐王,便算是普通文人仕子,只管去寻他,他便欢喜,却是不需要人引见。”
司马攸道:“我与他素未平生,便欲求见已是冒昧之至,却不可失了礼数。”
裴楷见无法推辞,便笑道:“正好,我也久不见他,且这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