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军伍已经进入霍邑一带,道路狭隘,关卡更是又很多随军守卫,形势一时三刻危殆。
连夜阴雨,我们军队的粮食快要断绝。再这样下去,不用跟随军战斗,就先发生“人吃人”的恐怖。
不知从何而来的谣言,说是突厥兵忽然放弃承诺,前来偷袭外强中干的太原。
现今,薄弱的太原中,只有四公子与一些李家将。
李渊偏在此时动摇,遇挫委靡。他想遣一些兵返回太原自保,其后再回来与隋军作战。
裴寂也赞成。
刘文静一听李渊欲还师更图后举,气得想打裴寂,大声骂他的胆小如鼠。他想借裴寂这课“桑树”来指责李渊的不妥当之举。
二公子闻此,力主继续进军。因他相信四公子的能力,必可守住太原。况他提议,让军伍提早进入咸阳,以身作则,号令天下。
可是,李渊不肯听。
二公子有了些叛逆,想带兵直攻大兴。
李渊严令他自作主张撤兵而去。
二公子趁机说出其中利害,劝导李渊。
我站在大雨涡旋下,看去他们父子的不和。不禁想到,领兵打仗须避忌利益不和、目标不合。当我踏出脚步正欲往前劝说,大公子抢先走在我前头。我心里一震,赶紧挪步往后。
他站在二公子这一边,主张继续进军,一语道破了撤退还师的弊端。
李渊见两位公子都立决,勉强之下才定下心收回成命。
三万义士,即便是挺着大雨,也要到达大兴。
于此时,西秦霸王薛举迁入天水称帝,立国号为“秦”,是为秦帝。
另一方面,魏公李密带领瓦岗军与一同良将,从兴洛仓猛攻洛阳,多次击败隋军。洛阳留守赶紧发出勒令,送往江都救助。
东都将要失守,炀帝心慌如麻,赶紧调援各地精兵挽救洛阳。
只是,大难临头,各地精兵分散地对付一路猖狂的异路反王。
最后,炀帝委派隋将薛世雄为总指挥。
薛世雄领三万幽、蓟精兵进军,为增强士气,他巨声就吼出口号“所过盗贼,随便诛剪”。
瓦岗军觉得他们只是装腔作势,不足为患。所以,瓦岗军只管继续进攻洛阳。
而薛世雄地兵马于河间七里井遭遇长乐王窦建德突袭,全军覆没。
窦建德因此乘胜进攻河间城,军队围困城池数日,却屡战不克。
闻得薛世雄兵马覆没七里井,炀帝当是一下晕厥过去。
上天捉弄,名数已定,大隋王朝,气数将尽。
炀帝醒后,任命江都留守王世充为援救洛阳的总指挥。
王世充暗暗赋闲了数年,如今他终于露脸了。
看来,这场战斗会是他成名的一战。
他调动自己的兵力,也快速招集各地援兵,凑凑合合也能够有二万江淮兵士。领兵南抗,准备与李密生死一搏。
一个月后,李渊领军深入进攻霍邑西北的贾胡堡。
二公子先率轻骑从城南直冲隋将宋老生营地,继而配合李渊、大公子的正面攻击。
三人合击,宋老生在腹背受敌的状况下,遭遇惨败。
宋老生阵亡,霍邑被攻克。
未几,义士相继攻下临汾郡和绛郡,逼近龙门。
关中势力最强的孙华、萧造自知不是李渊对手,遂自动归降。
九月如歌,白色宛如是天下之水,拯救黎民百姓于火海中。
裴寂纳谏,认为我军必须不惜任何代价,攻占河东,然再入关中。
二公子则提议,如今兵士之气充溢昭阳,应以直捣黄龙之势攻入关中。
但是眼下,隋将屈突通领剩余之兵固守河东,李渊的义士久攻不克。
听到二公子与裴寂的建议,他权衡半晌,以为若果不灭屈突通而直接入关,那么整个局势就成了“前有隋军,后有援兵”。他大有可能因此而腹背受敌。若果劳师动众围攻河东,关中的隋军就足有时间抵抗,那么他就失去了大好的战机。
最终,附加长孙无忌的进谏,李渊终究是权衡二公子与裴寂的说法。
立下决定,兵分两路。
李渊留刘文静、段志玄等诸将兵围河东,从而牵制屈突通的援兵到达大兴。李渊则带领大公子、二公子直取大兴。
不一日,李渊率义士竞渡黄河,然派大公子、五公子扼守潼关,抵挡关东的隋军。
长孙无忌被任命为渭北行军典签,随二公子自渭北而进三辅。
二公子施以怀柔政策,令当地各大家族、豪杰之士纷纷投之以效,就连镇守关中的数支农民起义军亦来归附。
至此,义士迅速扩至十三万人。
但是屈突通仍有余力数万,企图绕过河东,南下大兴。刘文静、段志玄、刘弘基、长孙顺德等良将赶往截击。
我所属段志玄麾下,得赶紧追上他。
经月下来,我才知道走路实在太多坏处。
慢、拖、烦、痛、恼。
我的双腿简直都不是我的了,身上全是细细麻麻的小伤,虽说没有打过大人物,但小伤也足以致命。
刘文静估摸在隋军稍怠时,暗中遣兵掩袭其后。
果然,隋军大败。
屈突通的兵马只存数万,于是他企图逃往洛阳增加援兵。
我们并不追截屈突通,随意吓吓就好了。如今成功了,我们一等人赶紧前往大兴,与李渊会合。
大公子因潜归太原而将五公子置于河东,以便保护他的安全,然后大公子带上兵马离开潼关。
抵达太原后,大公子让诸将前往大兴与李渊、二公子会合,他其后会到。
东都洛阳,王世充齐集了各路援军,达至十余万。温饱一顿后,王世充遂下战书挑衅李密。
李密又是不得激怒的人,一旦被激,就烈如豺狼。
于是,王、李两大军队于洛口对阵。
趁着王、李即将大战,李渊乘隙带领兵马进取大兴。
王世充的援军士气富盛,全力进攻之下,首战告捷,击毙了李密的重将柴孝和。
岂知,李密用以部分兵力牵制王世充的军队,然后他亲自率兵猛攻黑石。
此乃王世充大军之营地,李密之举惹怒了王世充,但也无奈。最后,王世充只能撤退。
如今,气势嚣张的王世充反而成了落水狗,被李密反追截打。
这一役,李密反败为胜。
我当时闻此消息,笑得直冒泪水。
该死的王世充,这便是报应。即便天不收你、我不收你,李密亦会灭你锐气。
在这么下去,只要李密稳定了势力,收据王世充的全部兵力后,就能救出得雪了。而得雪,自然心甘情愿跟随李密。
毕竟,他们终是有情。
十月,天寒人更寒。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密谋起兵,罗县县令萧铣见此,于罗县亦起兵。五日之内,得兵数万,自称“梁公”。后又进军岳阳,与董景珍等人会合。不久,萧铣称“梁王”,年号鸣凤。但听,此人本属南朝梁宗室,为西梁宣帝曾孙。其姑母乃当今萧皇后,身份何其高贵。怎又得知,他会反隋,反炀帝。料得萧铣一介小小罗县县令,自当不甘屈就。遂他不睬亲情半分,也要蒙得一王之称。
十一月,李渊进逼大兴。
代王杨侑委左翊卫将军阴世师、马邑郡丞李靖、京兆内史骨仪堵在大门各处城门,以防李渊的兵马攻入。
李渊汇合了二十余万兵马攻打京都,并下令军中不许侵犯大隋七庙与代王宗室,违令者则夷其三族。
就算再怎么恨你,我也是个睿智的人,不动人家祖坟的!
兵临城下,十余万大军犹如波涛滚涌,气吞山河就是众将士的巨吼。
城楼上,立定一个身穿火色战甲的身影。姿貌瑰伟,神态从容。他扫视城楼下的大军,无喜亦无悲。
我缩身躲在步兵群中,仰看他猜想道:“莫不是隋将李靖?”十有八九。
瞥眼直看远处的二公子,他坐于马上,身边有段志玄、长孙顺德围护。他的眼投向了李靖的身上。一股的欣赏油然而生,看来二公子有意劝降李靖。
李渊驰马疾去,约在城门几丈外停留。他眼看李靖,朗声唤道:“敢问阁下可为李药师?”
我一愣,回头就想:“药师?莫非他不仅是将军,还是郎中?”念着就觉肯定。
李靖英姿非凡,料得与他说话的乃名声大噪之人李渊。他撂下眼睑,拱手颔首。
李渊道:“我劝你莫要助纣为虐,昏君杨广整日于江都沉湎酒色,乐不思蜀。他不会记念有这么一个忠心耿直的大将为他守城,更不记念着有一个名唤李靖的无名之辈。”一言甫毕,他冷淡地笑。
李靖不语,只神思飘渺。
李渊放话直接,“只要你打开城门,我担保不伤大兴百姓一根头发。”
还是思绪不稳,李靖深深地低头,从不知他想的甚。
倏然,一阵凶赫的声音打乱了李靖的思想。他转头看去,不正是阴世师么!
李渊倒也不以为然,眼睑抬高,高声呼道:“原来是阴将军啊!”
阴世师“呸”地猛然怒喝,“李渊,收起你那张阿谀奉承的嘴脸!”
李渊一笑,“将军对我可是有误会了,我可是头一回与将军会面啊。”
阴世师推了一把李靖,眼神掠过命令。
李靖心下领会,持戟欲走。
随后,阴世师冲李渊吼道:“逆贼!谅你曾为我大隋建功几件,今日若你投降,我还可向陛下恕你大罪。”
我冷笑,想道:“到底负隅顽抗的是何人呐!”
一看就知道他不自量力,小人得志!
李渊阖眼一笑,“冥顽不灵,对我们来说都没有益处。”
阴世师血脉乱窜,但强行压制。他啐道:“狗贼,冥顽不灵的人乃是你李氏一族。今日,我定要你明白何为‘逆反大罪’!”手一抬高,低下的小兵唯唯诺诺地离开。
我撇撇嘴,想道:“左一句‘逆贼’,右一句‘狗贼’。说到底,就是认我们是‘贼’!”我翻白眼,对阴世师不屑。
不会儿子,一抹与李靖能相提并论的火色战甲印在我的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