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明贤王-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剑∪舴浅兄爻继案栌梗筱蟠蠊窕崧俾渲链耍 

皇太后目中有分绝望的意味,“可皇帝是个仁德之君呀!”

仅有仁德之心又能怎样?若无舍我其谁的气概,不去大刀阔斧地革除时弊,只知以权术求安稳,再美好的仁政落到黎民百姓头上,也会异变成苛政!朱祁铭只能把这番话藏在心底,他无意去揭已沦为阶下囚的天子的伤疤。

皇太后缓缓起身,脸上挂着一丝倔意,“江山如此易手,哀家实难答应!”

朱祁铭收回目光,望了皇太后那边一眼,“江山依然是朱家江山。臣以为,从今往后,如何教导正值幼冲之年的皇太子,让他未来继承大统后,能成为一代明君,方为皇太后该做的头等大事。”

皇太后愣在那里,目中闪过一道亮光,随即颓然落座,“哀家知道你对当年的往事心如明镜。唉,说到底,皇帝对不住你,也对不住当年的越府,可是,皇帝宅心仁厚,行事素有分寸,更何况哀家对你从无半分恶意呀!要拥立长君也行,你大可置身事外,静观其变。”

置身事外?这可能么!朱祁铭久久默然不语。那边皇太后的目光愈来愈黯淡。

门前无内侍当值,这个时候,忽见福安宫首领内侍小乐子径直走了进来。

“小奴叩见皇太后!参见越王殿下。禀皇太后,皇太妃想请越王殿下去一趟福安宫。”

郕王监国,韬光养晦多年的吴太妃终于活跃了起来,且公然派人进咸熙宫,当着皇太后的面传唤一个亲王,这意味着上一辈的宫斗闹剧又将沉渣泛起!

座上的皇太后早已气得脸色煞白。

朱祁铭站起身来,淡然瞥一眼小乐子,“本王此来,只为给皇太后请安,除了咸熙宫,本王不便去宫中其它地方。”

小乐子目光一滞,而后略显尴尬地辞去。

皇太后目中泪光盈盈,片刻后凄然一笑,“祁铭,今日便在咸熙宫用午膳。”

:;;!!


第三百六十三章 或为永诀

“殿下不想去武英殿那边走走么?”

在咸熙宫用罢午膳,朱祁铭起意赴午门内外溜达溜达,看能否遇见依然在时常“闹事”的青壮官员。皇太后命金英陪他前往,不料方到午门前,金英就有些不自在地打起了退堂鼓,婉劝朱祁铭移步它处。

绵雨初歇,入眼处尽是冷寂肃杀的景象,但见护城河上雾气弥漫,远处殿宇的轮廓若隐若现。

不待朱祁铭回应,就见一名身材健硕的武将迈着沉沉的步子,威风凛凛地进了午门。此人长着四方脸,身躯高大,长须过膝,这样的体貌特征,即便放在万人丛中也显得十分醒目。

“殿下,那人就是石亨。”金英小声道。

石亨?

石亨是继杨洪之后,又一名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武将。正统元年,石亨在黄牛坡首战瓦剌军建功,夺回许多马匹,迁任都指挥佥事;正统三年在黄河边追击三百余瓦剌军,斩获甚多,擢升为都指挥同知,后充任左参将。

与年迈的杨洪不同,石亨正值盛年,依然可以披挂上阵,亲手杀敌。

直到石亨的背影消失在林荫处,金英才回过头来,“殿下,石亨被封为武清伯。哦,一同受封的还有杨洪,杨洪受封为昌平伯。”

在大明与瓦剌的首次大会战中,杨洪与石亨一个闭城不出,一个干脆当了逃兵,其表现令世人大跌眼镜。尽管如此,郕王不仅未治二人的罪,而且还重用他们,这反映出了大明的无奈:高度缺乏富有实战经验的将领!连杨洪、石亨这样临战表现欠佳的指挥官,都远远胜过那些从未上过战场的太平官,朝廷的选择余地甚小!

“二十余年的文恬武嬉贻害不浅,如今临战不犯懵的将领已是屈指可数。与别人相比,杨洪、石亨虽有前过,但二人仍是堪用之材。”朱祁铭叹息一声,举步朝午门走去。

金英快步跟了过来,“殿下要去何处?”

“文渊阁。”

金英长出了一口气,“诶,殿下,郕王今日下令升胡濙为太子太傅、王直为太子太保。”

六部尚书的品秩是正二品,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职则与少师、少傅、少保“三孤”一样,是从一品品秩,这就意味着胡濙、王直二人都升了一级,仍兼任礼部、吏部尚书。

朱祁铭凝眸,“如此说来,六部尚书中,于谦、陈循、高谷三人是郕王新擢升的,而胡濙、王直的品秩也得以晋升,只有金濂一人未受大恩。”

金英目中闪过一丝深意,“金濂不是远在福建么?”

也是,朝中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惊人的转换,郕王坐拥一盘好局,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从这层意义上讲,那么多的勋戚、武将、内外官殉职,此事看似可悲,实则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那便是朝廷可以乘机大幅换血,若换作平时,只怕仅仅启用一个于谦就要大费周章!

想到这里,朱祁铭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余地并非像郕王许诺的那样可以“无禁”。

在朝政格局即将发生剧变的当口,一个亲王置身其间,岂能无所禁忌!

朱祁铭驻足,“罢了,金公公,咱们回秋浦轩吧。”

金英随行至秋浦轩门前,见门口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愣了片刻,随即辞去。朱祁铭独自入内,一名丫鬟迎上前来。

“殿下,常德长公主来了,正在书房等候殿下。”

朱祁铭快步走向里间,方到书房门口,就见常德公主迎出书房,望了他一眼,又一语不发地转身进了书房。

他三步并作两步跟了进去,望着座上一脸忧郁的常德公主,“你想去咸熙宫请安?”

常德公主摇摇头,“不想去咸熙宫,心里烦!”

“既然不愿卷入朝中纷争,又何必心烦?”朱祁铭在常德公主对面入座,“放心吧,天塌不下来。过些日子,皇上自会回到京中。”

常德公主目光一亮,倏然黯淡下去,撇嘴叹道:“等回到京中,‘皇上’二字恐怕要倒过来叫了。”

上皇?也对,新皇即将登极,今日的皇上来日可不就成了太上皇么?不过,新旧皇帝之间辈分关系有些奇特,在世人的笔下与嘴上,还是要极力免提那个“太”字的,只称“上皇”即可。

“你有两个皇弟,一个是皇上,一个是上皇,多好!”

常德公主眉头一拧,一只手猛然伸向朱祁铭的耳朵,只是,那只手半途顿住了,片刻后缓缓垂落下来。

“谁知何人即皇帝位!”

两名丫鬟躬身入内,端来数种糕点,更换了常德公主座前的茶盏,并熟练地为朱祁铭奉上茶。

待丫鬟离去后,朱祁铭适时移开了话题:“我已命人连本带利将那些银子送到你府上,嘿嘿,你如今守着大把的银子,只怕数银两数得手发软。”

“哎哟,别提了!”常德公子懊恼地侧过头去,“我凭空多出了三百万两银子,都堆成了山,怎么花呀?烦都烦死了!”

哟呵,这世上竟有银子一多就发愁的奇葩!朱祁铭不禁为之侧目,“要不,你给顺德公主分一半?”

“凭什么!”常德公主眨眨眼睛,一脸的忧色终于散尽,“诶,朝廷府库空虚,我将这些银两捐出来,以度时艰。”

“快快打住!”朱祁铭直摆手,“你捐出如此多的银两,那帮言官可不是吃素的,一番弹劾下来,你多半会把咱们都给出卖。”

常德公主扭扭脖子,“绝无可能!”

“砰”的一声,朱祁铭一巴掌拍在案上,厉声道:“一个公主岁禄不过两千石,即便二十余年不吃不喝,也绝不会积下三百万两的银子!这些银子不是榨取的民脂民膏,便是要挟商贾、从中敲诈的巨额财富。臣等身为监察御史,岂能坐视不理!”

常德公主气得浑身发抖,“胡说!你们这些言官就爱扑风捉影,本宫的银子来路极正,那是本宫与越王联手从商赚的!你们······”

常德公主说着说着就顿住了,不无沮丧地一头靠在椅背上。

朱祁铭笑笑,“咱们不偷不抢,不贪不诈,银子来路是正,但朱家后人从商,与民争利,这违背了祖训。不过话说回来,这些银两大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眼下到处都是灾荒,而朝廷府库空虚,想必数年之内缓不过劲来,难以全力赈灾。每逢灾荒,你可暗中派人接济灾民,只求行善,不图留名,如此一来,岂会为银子多了而犯愁!”

常德公主直点头,“嗯,不错!诶,你不妨再多带些兵马,缺银子只管向我开口!”

多带些兵马?可能么?再说,你我不知还能见上几面,且行且珍惜吧!

朱祁铭黯然神伤,却只能收起满腹心事,端出一张若无其事的笑脸。




第三百六十四章 秉性纯良

难得街面上行人稀少,雨后的十里长街布满水洼,亮晃晃的,淡化了天地间的分际。

平生首次应邀去郕王府赴宴,朱祁铭有种风云激荡、乾坤翻转的恍然,倚在冷硬的马车蓬壁上,任入帘的秋风拂面,冷却脑中的万千思绪。

急骤的蹄声自后一路响来,久久萦绕在车驾周围,随行锦衣卫有气无力地叫嚷几声,便消停下来。马车周遭只有蹄声在肆虐。

朱祁铭掀帘打开一道缝隙,隔帘望去,就见数十名锦衣少年策马围在马车两侧,前面的人缓缓朝街道中间靠近,几乎挡住了马车的去路。

不消说,这些人都是勋戚子弟,锦衣卫也拿他们没多少办法。

“吁!”

马车徐徐停下,四周的蹄声随之歇止。

朱祁铭掀帘而出,跳下马车。那些锦衣少年纷纷翻身下马,其中数人骑术甚是拙劣,拿步不稳,倒在水洼里,滚了一身的泥浆。

朱祁铭失望地撇撇嘴。

“参见越王殿下。”

朱祁铭缓缓扫视众人。这些人大多面生,但朱祁铭依稀认得两人,一个是驸马都尉井源的次子井云飞,年仅十五,长相甚是斯文,他与朱祁铭是嫡亲姑舅老表。可惜,嘉兴大长公主早逝,驸马都尉井源也在土木堡一战中捐躯,眼下井云飞已是父母双亡。

另一个是英国公张辅的孙儿、张懋第三子张裕,年约十七,生得膀阔腰圆,倒像是武勋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