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书世界-第5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珠女王刚刚继承蛮王大位,不能离开蛮族太久,因此办完正事之后,马上就要回去。
    明珠告退离开皇宫之后,就前往大汉国士府邸,和李长生住在了一起。武帝知道这个消息,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大汉和蛮族和亲算是成功了。
    以后他就可以专注国内的事情,不用担心外患了。
    陛下,这是大汉国士派遣侍女送来的竹简,请陛下过目。这时候,一名老太监走了过来,呈上一个盒子,盒子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卷竹简。
    这么快就写出来了武帝惊讶,不愧是我朝第一才子而且新春佳节也没有休息,真是用功啊看来他是想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以备以后的大战。
    武帝取出竹简,就地翻阅。
    文心雕龙第一篇原道
    果然是好书他的这一部典籍,必定会流传千古没有花费半炷香时间,武帝就把第一篇看完了。李长生绞尽脑汁写这一篇用了两三个时辰,而武帝看完只花费了几分钟。可见写书不已,看书却是轻而易举。
    武帝拍案称赞道:这一篇讲述了书道以文心为主,同时也讲了文章中的德,可以说是对书剑大陆书生一脉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有独到的理论,开天辟地
    在每一个理论后面,还有一篇对仗工整的赋做总结,文采斐然,不愧是以诗词入道的人才。德福,你马上把这卷竹简送到翰林院,让他们即刻行动,刊印之后发行全国。
    是,陛下老太监恭恭敬敬的领命。元宵佳节之前,所有官员都不会上朝做事的,老太监要去找翰林院的官员,还必须亲自前往他们的府邸。
    国士府里。
    李长生继续专心的和侍女们著书。
    文心雕龙第二篇征圣篇李长生念道: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陶铸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
    七大学院的书生,通过学习圣人典籍,能够提升修为。李长生在这一篇中,阐述了其中的原因和道理。写作圣典的,是圣,描述思想的是光明。陶铸子民的性情,功劳在教化众生上面圣人的思想精髓,都在他们的文辞里面。
    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也。然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
    诵读圣人典籍,修身养性,提升书生意气。
    是以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易称辨物正言,断辞则备,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故知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辩立有断辞之义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天道难闻,犹或钻仰;文章可见,胡宁勿思若征圣立言,则文其庶矣。
    这一段非常长讲的是如何从圣人典籍中获取天道的道义。天道难闻,犹或钻仰,并不是每次诵读圣人典籍,都能获得书生意气,需要去思考,去领悟。简单的说,圣人的典籍,就相当于修炼秘籍。所以,只有自己著书,才是提高书生修为的最好方式。
    赞曰∶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鉴悬日月,辞富山海。百龄影徂,千载心在。
    征圣篇写完之后,李长生又在后面加了一个赋。文心雕龙共分上下两卷,五十篇。李长生打算在一个月之类写完,随着每一篇发行全国,他的书生修为会迅速的提升。
    五十篇写一个月,每天要写将近两章。
    到了晚上,明珠女王又来和他想见,两人自然是如胶似漆,缠绵不断。
    云停雨歇之后,明珠趴在他的胸膛上说道:明天我就要回到蛮族了,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能够来看我。说不定你下次见到我的时候,我们的孩子都能走路了。如果你真的再不来看我,我就好好抚养我们的孩子,让他当蛮王继承人。
    才几次就会有孩子,不会那么凑巧吧李长生心中想道。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一章 神道理论
    第三天,明珠女王带着她的使团离开了皇城。小说李长生骑着白马出城送行,两人依依不舍,遥遥相望。
    回去继续潜心著书。
    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
    皇世三坟,帝代五典,重以八索,申以九丘圣谟卓绝,墙宇重峻,而吐纳自深。譬万钧之洪钟,无铮铮之细响矣。
    文心雕龙第三篇宗经讲的是圣道经典,不但能够提升书生意气,同时还能够通鬼神,制人纪。其中蕴含的灵性奥义,是文章的骨髓。比如说墨家的幽冥鬼录,就是通鬼神,而其他学院的典籍就是制人纪。
    上古大圣的典籍三坟,五典,其中包含的气息,犹如万钧之洪钟,铁骨铮铮。
    若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是即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也。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扬子比雕玉以作器,谓五经之含文也。夫文以行立,行以文传,四教所先,符采相济。励德树声,莫不师圣,而建言修辞,鲜克宗经。是以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正末归本,不其懿欤
    赞曰:三极彝训,道深稽古。致化惟一,分教斯五。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
    这一篇,主要讲了文章的灵性,只有拥有灵性的文章,才能提升书生修为,并具体阐述了如何让文章拥有灵性。
    写完了第三篇宗经,李长生看时间尚早,继续写第四篇正纬。
    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马龙出而大易兴,神龟见而洪范耀,故系辞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斯之谓也。但世夐文隐,好生矫诞,真虽存矣,伪亦凭焉
    在正纬一篇中,就已经谈到神道了神道通幽,天命微显。在朗诵玩这一段话的时候,李长生停顿了下来。开始沉吟,思考。昔日武帝和董仲舒创造了神道,他们的神道和这个神道又有何关系
    神道通幽,天命微显。又是什么道理李长生陷入了沉思,仿佛进入了闭关状态。
    觉察到李长生没有继续说下去了,两名侍女微觉奇怪,不是说公子著书从不停顿吗怎么今天停下来这么久不过她们也不敢打扰李长生思考,开始百无聊赖的玩着手中的毛笔。
    记书的侍女停下来休息,在李长生这里已经十分的罕见了。
    这次沉思,李长生足足用了两个时辰。等想明白之后,他的嘴角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此时,他已经领悟了神道的边缘。以前,天龙二祖不收他当弟子,不传授他神道,李长生觉得要自己领悟。在今天,李长生终于从文心雕龙中,领悟了神道的边缘。
    领悟了神道的边缘,为他以后使用强大的神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魔帝秦皇留下来的神通焚书坑儒,是结合了法家思想和魔道思想,只有拥有了神道基础,才能掌握这种神通。
    而且这个神道边缘,是李长生从自己的著作中领悟的,可以称之为是究极神道。
    若乃羲农轩皞之源,山渎锺律之要领悟了半天之后,李长生终于再次说话了。而两名昏昏欲睡的侍女,这才打起精神,再次提笔开始记录。
    白鱼赤乌之符,黄金紫玉之瑞,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是以后来辞人,采摭英华。平子恐其迷学,奏令禁绝;仲豫惜其杂真,未许煨燔。前代配经,故详论焉。
    赞曰∶荣河温洛,是孕图纬。神宝藏用,理隐文贵。世历上古,朱紫腾沸。芟夷谲诡,采其雕蔚。
    晚上,今天所写的两篇,被送到了皇宫之中,武帝的面前。
    这一篇已经阐述到了神道武帝看完之后,拍案而起,震惊的说道,同时心中碰碰直跳,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如今已经是争天境强者,早就达到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心境,现在如此的失态,可见这篇正纬带给他的震撼。
    因为李长生这一篇中表述的神道思想,要比他的谶纬神道更加的透彻,接近天道
    陛下,是何事让你如此震惊董仲舒在一旁不紧不慢的说道。在李长生写文心雕龙之后,武帝发现了其中的不凡,便把自己的老师董仲舒请了回来,一同观看想要看看他是不是能够通过著作这本书,提升自己的修为。
    老师请看。武帝把两卷竹简,递给了董仲舒。
    看完之后,董仲舒不语,许久之后才叹息道:李长生啊李长生,你为什么不早生三十年如果你能和我们共同参悟,我们的谶纬神道,会比现在更强大百倍。
    老师,李长生的这部文心雕龙共有五十篇,现在只是第四篇,就阐述了神道思想,看来他通过此书成为半圣,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
    不错董仲舒点了点头说道:而且他阐述的神道,无限的接近天道。在我们让儒术统一之后,他对我们的修为更进一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他的帮助下,或许我们自己就可以成就神道。
    可叹那些五城中的强者,他们大多数都看重神子,给他们带回修炼资源提升。在我看来,通过自己领悟提升,才是正道。李长生对我们的价值,比神子还要大。所以,我们必须不计一切代价,让他和我们一起参悟。武帝说道。
    好像现在他已经和我们结成了联盟,在一条船上了。要不是我同意刊印他的书籍,他也不会写的。武帝说道。
    这点,你做的很对。董仲舒说道:交好李长生,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二章 昭昭如日月之行
    这个年纪对神道就有如此领悟,李长生的书生天赋,真是震古烁今董仲舒说道:想当年,我和你一起参悟谶纬神道,我六十岁,你已经三十岁了。
    如此天才,我们决不能让他过早陨落。董仲舒说道,我们不能失去他。
    三个月之后,李长生和神子会有一场大战。神子的力量我已经见识过了,他通过在神之领域修炼,实力已经提升了数倍,如今我都有可能不是他的对手。武帝有些担忧的说道,如果李长生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