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川夹着尾巴,忙道:“是啊,爹,儿子知道的。这匠籍销了,儿子回家就给太子他老人家立一块长生牌位。”
黄寿又气得抽了他儿子一下:“你说什么混账话,太子还不到二十,你就叫老人家了?”
黄寿真的对这个愣头青儿子没办法,不过他儿子虽然为人愣了点,但是手艺尽得他的真传。黄家世代为军匠,就是给明军制造各种东西的,黄家擅长制造火枪,不过他们的技能也成为了束缚他们的枷锁。
113 匠改编
父子二人进了这广州府民政局,感觉与寻常的衙门很不一样,没有太多威严感,也没有当班的衙役,就是正门进去一条长桌子,几个看上去像是师爷的人坐在桌子后面,而桌子前也有几张椅子。
厅里站着一个“衙役”,只是穿得“差服”看上去很奇怪,说白了其实就是一条正装裤一件衬衫而已。
父子二人进门就给这位大哥点头哈腰,黄寿口称道:“大人好。”
“衙役”显然现在对自己一身衣着还是不大习惯,也没有什么笑模样,不过他还记着自己上岗前的交代,摆手说道:“朝廷的新规,大明公务员不得称大人,太子殿下树新风,公门中人可称呼先生或同志。”
黄寿听得都一愣一愣的,先生这词他是懂得,学堂里的都是先生,可这同志一词是什么意思,就很魔幻了。
“呃,先生好。”
这衬衫大哥实际上才上岗没几日,原本就是连秀才都没考上的童生,听闻朝廷开“国子监”,选贤任能,便立即奔赴来试。他也没想到,入国子监不考四书五经,就判断一下识文断字的能力,能写会算,外加基本道德素养和背景清白就成了。衬衫哥在“国子监”学了两个周,接触的都是让他头昏脑涨的东西,没什么道德文章,尽是实务。
在听闻朝廷新公务员等级公分正从六品共12级之后,在国子监学习之后,都能从从六品的办事员开始做,是有机会铨叙一路晋升的。他才上学两周,国子监就打发他和同窗们进了各地“衙门”,现在称政府单位作为实习生。
国子监的老师在他们行前特别交代了两件事,一是绝对不能贪腐,现在朝廷的都察院离开得紧,新任命的御史们不负责弹劾官员,或者找太子监国的麻烦,专门抓官员风纪问题,只要一次出现贪腐问题,这个公务员就结束仕途了;二是一句口号——为人民服务——太子监国虽然才来到广州府日子不久,但民间已然交口称赞太子之贤德。太子首重民本,主张以民为本,甚至突破性地提出了“民为国之主,君亦为民,官亦为民,四民平等。君为民领,君能兴民利、实民心、安民意,则国昌势顺;君如不能安民、利民、保民、爱民,天下乱而祸出,譬若国敌”。
衬衫大哥能够感受到新朝廷对于这些事情上有多么较真,虽然这跟他预想中做官发财的美梦不大符合,但是至少他以前穷困潦倒,只能替人抄书、写信为生,现在至少作为实习公务员,他就能够领到4两月薪,转正之后就能涨到5两银。所以至少现在,贫家出身的衬衫大哥是不敢丢了自己的“官位”的。
“好了,您二位还是说清楚来民政局办什么事吧。”衬衫大哥还记得,要对民众用敬称您,虽然很不习惯,但为了自己,他也说了。
黄家父子还是有些战战兢兢的模样,黄川愣头青先开口了:“大……呃,同志,我们父子要销了匠籍,外面说要来这里改丁册。”
父子俩眼巴巴地瞧着衬衫大哥,生怕他皱眉说个不字。
衬衫大哥一听,一指那长桌,说道:“办理业务请上柜台。”
“真的能给改户籍吗?我们从今往后就不是匠户了?”
柜台上的,跟衬衫大哥一样,也是从“国子监”来实习的,只不过这位有点年纪的,之前就是官府里的小吏,这一番算是改造之后再用了。
柜台上的办事员查了丁册,找到了黄家的名字。
“你父子是枪匠啊,匠籍可以给你们去咯,不过你们也听说了吧,太子殿下要成立新工厂,专门生产火铳、大炮的,唤作‘南方兵工厂’,太子重金聘请工人,你们父子都是造火铳的,该去应募。”
黄川愣道:“可是我们都脱了匠籍了啊。”
黄寿恨不得再抽儿子一个脑瓜。
那办事员一笑,说道:“贱籍现在都给去了,不管是种田、读书、当兵、行商还是做手艺的,都是一样的民人,没分别哩。这南方兵工厂乃是国家开办的,要与工人签劳务约的,做得好的,厂里就给你个编制,以后厂里会一直雇佣你,按月发银,照顾你家人。”
黄川叫道:“那不跟匠籍一般么?”
匠籍的恐怖已经让广大的手工业者难以承受,匠户是世袭的,父亲是工匠,下一代也必须是,他们必须过几年就来到官方指定的工坊进行工作服役,成为轮班匠,其余时间则可以自制成品出售。他们的人身自由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连婚娶都需要得到官方的批准。被编为匠户,不允许参加科举,更没有可能脱离匠籍,除非皇帝本人亲自特许。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工匠逃亡、怠工。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嘉靖年间就开始用银子付资雇佣代替轮班匠制度,实际上为官府做工的轮班匠制度已经名存实亡。但是他们仍旧是从户籍上就被管制的人群,没有应有的自由。
办事员显然不是第一次跟工匠们解释这件事了,说道:“我刚才说过了,你家的匠籍取消了,蒙殿下恩典,现在大明户籍已不分民户、军户、匠户了,所有百姓是一般无二。这南方兵工厂的活计,你黄老儿和黄小哥想要接便去接,一个月是月薪二两银,极是滋润了。你们或许不知,如今太子扩政府职能、以诸事业促民生,建工厂兴民利。所以,政府中的公门中人称‘公务编制’;学校、医馆中的也是公家雇佣,称‘事业编制’;朝廷开办的工厂,如那南方兵工厂,里面雇佣的就是‘企业编制’,靠上编制了,就算是朝廷的人了。”
黄家父子是听不懂所谓编制不编制的,但就听懂了入南方兵工厂,每个月能拿二两银子。
“真的有二两银月俸?”
“诓你做甚?”
黄家父子对视一眼,都是一个意思:“干了!”
114 枪炮与钢铁
许多如黄氏父子一样脱离了匠籍的军匠,还是选择了被朝廷征召,进入新成立的“南方兵工厂”。因为这些工匠虽然做私活不是做武器相关的东西,但是他们身上的技能自然要受到严格的限制。而且,南方兵工厂开出的待遇要比他们自己做事高许多,更何况他们现在的人身束缚被取消了,工匠们大都签的是短约,也就是几年之后还可以重新择业,也可以选择加入企业编制,被兵工厂终身录用。
白明修至此才感觉到回归中国本土,控制一个大省有多么巨大的优势。不管是在缅甸还是在澳洲,白明修都感觉到缺乏人力,干什么都不行,很多情况只能选择放弃或者看看能不能从系统那里招募到人。
不过掌握广东之后,他已经能够取用广东的人力。尽管现在广东一省可不是后世人口过亿的人口大省,经历战乱、迁界等变故,广东现在人口约有五百多万,不能跟一些人口大省相比。但是这里商业和手工业发达,已经很有跃升进入下一个时代的资本。
这次他开设南方兵工集团,除了一百来名抽奖出来的技术人员和设计师,光是通过匠籍改编,就由征募到了五百名匠人,他们中很多人虽然只会打造老旧的鸟铳,不过毕竟算是同业,经过培训之后,应该会很快就可以上手。
除了旧匠户,兵工厂还招工了数百名其他手工业者和流民,广东向来都不能算是农耕大省,在土地条件上相比江南、两湖地区要差不少,所以人口比较习惯通过其他行业谋生,这避免了白明修还要从土地上拉出劳动力来。
兵工厂以非常快的速度就建设起来了,各类大明复国军现有制式武器的生产线也搭设好。
之前供职于澳洲军械一局的总工程师黄英,是白明修从澳洲带来的,原本是考虑从零开始建兵工厂的,没想到抽到了兵工厂的礼包。不过黄英也算是经验丰富了,白明修直接任命黄英为南方兵工集团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黄英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在澳洲时就不断地组织科研攻关和型号验收的工作,是白明修可以倚重的人才。
“m1型击发枪的生产难度不大,本质上相比工匠们以前打的鸟枪,进步程度很有限,臣有把握在短时间内让产能提升上去。实际上在澳洲时,臣等已经开始在研究金属定装弹的栓动步枪,可惜要是大规模装备全军暂时还做不到。”
白明修点点头,道:“是因为黄铜子弹吧。”
其实白明修的军工科技树已经能够生产出无烟火药,制造金属定装弹的技术其实也不成太大问题,问题是就像是后世共和国一样,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但是造子弹仍旧不是黄铜的,而是漆钢或者镀铜钢。
大明澳洲省和缅甸宣慰司其实都有大铜矿,不过大费周折运送到本土来,一时还不能指望,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是纸壳弹比较经济实惠,更何况m1纸壳弹击发枪已经是足以吊打一切敌人了。
白明修手里也不是没有使用黄铜弹的武器,m2重机枪就是用金属定装弹的,他的子弹都是从澳洲带过来的,澳洲不缺铜。有的时候机枪消耗太大,白明修还会用金手指币跟系统买一点。
但是机枪的使用强度并不如装备几万人几十万人的步枪,白明修暂时还是装备不起使用黄铜子弹的制式步枪。
黄英继续说道:“现在我们厂最重要的工作是进行褐贝斯和其他前装枪的改装工作。”
白明修是个爱惜东西的人,上一次刷副本刷出了超过十万支各种类型的步枪,最大规模的就是褐贝斯,有五六万支之多。白明修就直接让黄英带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