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白明修就直接让黄英带领南方兵工厂开始进行这些前装滑膛枪的改膛、改枪机的工作。
用水力和蒸汽钻膛机钻出膛线,把燧发枪机改成击发枪机,前装改后装。这个工作量并不小,但是其实相对来说并不难实现。南北战争时期,南北两军都曾经大量地将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前装滑膛枪改装成后装枪。
新改造完的武器,连同新的机枪、火炮等武器,都将装备给广州府陆军训练基地里正在成型的新部队。
白明修又问黄英道:“佛山那边的钢铁供应得上吗?”
黄英道:“应该是没问题,臣前日还去佛山去看新置的佛山钢铁厂和岭南钢铁厂,跟我们这边一样,新厂都在组织原本的冶铁匠人和手工业者加入新公司。几个大炉子已经装得差不多了,近日内就应该可以出钢水了。有了钢,我们这边新制的枪管会比以前质量更好。”
明代福建和广东是两大制铁中心,佛山更是有南国铁都的美誉,有人研究认为,广东一省在明代的铁产量就等于宋代一个国家的铁产量。明代对于冶铁的限制已经没有以前朝代那么严格,很多冶铁业者都是私营的铁质工具出售的,以铁锅、农具这类产品为主。
白明修还是带着澳洲的冶铁炼钢技术来的,太子殿下一出手就在佛山兴建了两座钢铁厂,他还从系统这里用金手指币购入了几座平炉和高炉,更有从澳洲来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准备在广东大炼钢铁。
钢铁无疑是支撑一个国家工业的最基础的材料,以此大明将要开始更多的工业制造,白明修已经可以预见到一批批的新机器产生,催动着大明这头巨兽不断地成长和发力,而那个时候,碾压野猪皮会如同抬一抬手指头那么轻松。
在等待着鞑子找自己麻烦的时候,白明修一面训练新部队,一面大搞建设,没有人能够想象到,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少年究竟是有怎样的通天之能,将一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很多人根本看不懂太子殿下在广东搞些什么,但是似乎在平静的水波之下,一只蛰伏的巨兽已经蠢蠢欲动了。
115 台湾府
白明修在广东搞近代化建设之时,狮姐和孟辉所率的大明复国军海军舰队也抵达了赤嵌城,也就是被郑成功改名的承天府。
由于郑成功是从台湾出发前往琼州与太子会师的,所以当打着大明旗号的舰队抵达台岛时,并没有引发什么混乱。马信转述了郑成功的命令,宣布国姓爷已经被太子监国敕封为瀛王,郑家兵马要接受大明复国军的改编。
郑家部将很快意见就出现了分野,被留守台湾的部将以黄安、林凤等武将,对于郑成功的命令有了质疑。而大部分文官,乃至部分武将,则十分拥护瀛王的决议,毕竟能够投靠在太子殿下麾下,显然更有出路。
台湾毕竟还是不毛之地,居民只有五万六千,到处都是当地番民,更有瘴疠毒虫,享惯中原太平的人还是不愿意在此久呆。而黄安林凤等人则是忠心于郑成功,他们奉命在台湾垦殖,这个时候太子却要抽调台湾兵力去广东接受改编,显然就是断了郑家的兵权,这让他们非常不满。
毕竟这些人都已经是一镇的官长,调入太子麾下还不知道能当多大的军官。
赤嵌城的城堡中,黄安颇为委婉,但是态度却比较明确:“此事干系重大,没有国姓爷亲肯,我等不敢接命。”
接替杨朝栋担任承天府府尹的顾礽却说道:“黄将军此言差矣,我大明有太子监国督管天下,行复国之大业,国姓爷已受太子监国看重,加封瀛王,我台湾之军民,又岂是郑家一姓之有,而非大明之军民?更何况台湾苦地,仍有大肚番篡乱不已,播迁士子皆望回归乡土。此时正是离台回乡之际,休要搪塞。”
黄安听了顾礽的话大怒,但是不敢轻易表现出来。之前他们这些军头带领部队,在台湾军垦,说一不二,非是顾礽这些文官和遗老们能够过问干涉的。没有想到,太子的人马一到,这些以前的遗族们就开始跳脚,丝毫部将他们放在眼里了。
黄安和林凤也觉得非常麻烦,因为如果大家一心拒绝,他们还不怎么怕太子的人,可是都督马信已经联络一拨人,准备听从太子的意见,带领人马回返。更何况台湾现在军粮稀少,人心变动,大家一听能够去广州,太子有粮能够养活他们,自然不愿意继续军垦出力。
黄安想了想,说道:“想走的便走就是,我黄安是不会走的,除非国姓爷亲自来,叫我走我才走。”
狮姐站在堂中冷笑道:“太子的令旨,岂是你想遵就遵,不想遵就不管的?抗旨乱命,先拿了你再说。”
黄安本来见这身穿军装的妹子好看,不知道是何来历,没想到口气这么大。
“你这小女表……”
黄安粗口还没说完,狮姐就蛾眉倒竖,二话不说掏出了手枪,一言不合就开枪打死了黄安。
林凤大惊刚想要反抗,但见随行明军士卒也拿出了枪支,黑洞洞的枪口指着他,林凤也不敢造次了,忙道:“林凤愿往广东!”
马信也是被火爆的狮姐吓得不轻,没想到这位太子身边的女官居然如此强硬,没谈拢就开枪杀人。不过马信也不敢轻视这位“仙女”,当日他是亲眼看着她一人就将庞大的“荷兰”舰队统统击沉的。
狮姐对马信道:“去叫来那些中上层的军官,看看谁不愿意听从太子令旨,马都督去让那些兵卒自己决定,愿意去往广东的就上船,不愿意地就留下垦殖。太子欲设台湾府,仍要经营此地的。”
“遵命!”马信不敢怠慢这位妈祖化身,匆忙去办事。
岛上还是鸡飞狗跳了一番的,也确实有一些三心二意的家伙,最终被马信直接令人给锁了。马信毕竟不是狮姐,不愿意对旧日同袍刀枪相见,他很快联络了一众亲信,便掌握了台湾这边的军权。随着郑成功渡台的明朝遗族们,基本上都是愿意前往广东的,也有少部分认为台湾安定,远避世俗,可以在此长居。
马信花了好几日的时间统计完毕,有二万名郑军或自愿或不自愿将前往广州府接受白明修的整编,随行的还有他们的亲眷。留下在台湾府的人口,约有六万多人,孟辉作为指挥官留驻台湾府,并且率领二百多海军陆战队,开始整编留台的郑军人马,并且安排垦殖的工作。
白明修安排地要以台岛作为控扼东海的海权枢纽,所以台湾府的海军基地将变得至关重要。所以,孟辉将留下至少八艘战舰在台湾。
好在郑家本身就富有船只,运送数万人口前往大陆这种事情并不是特别困难,也不需要狮姐再额外拿出船来做这事。
至于金厦的郑经,白明修暂时并没有发出诏令,让他跟台湾一样接受改编,并且纳入直属。郑经现在还是非常惶恐的,因为他现在还不太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他的父亲郑成功居然会“放弃一切”,接了个瀛王的虚名,好像要安心做太子殿下麾下的一名臣子了。
郑经也根本不清楚,他的父亲郑成功最近在广州府可是在用功学习。原本的历史上郑成功已然去世,而现在郑成功身体好得很,精力也很充沛。
郑成功在自己的“王府”,接到了白明修送来的文书。
这封文书看后,让郑成功的天灵盖都要掀开了。
“太子殿下的心居然这么大吗?国土未复,居然已经要将手伸去琉球和日本。”
这文书实际上就是白明修写的一个简略的计划书,是以郑家为主,以大明作为后盾,逐渐攻略日本作为宣慰司的一个流程简介。
在大明复国军接手金厦防务之后,白明修希望郑家父子出兵琉球,驱逐日本萨摩藩。在1609年,岛津家入侵琉球,俘虏了琉球王室尚氏,使得琉球王国“一国两属”,成为了大明和日本两家的朝贡国。
白明修认为这是对大明朝贡外交体系的一种侵犯,所以必须予以回击。保护琉球以恢复其独属大明朝贡国身份,征讨日本萨摩藩。而白明修的想法不是单纯地恢复琉球朝贡国的地位以及击败岛津家,他想直接把郑家给安插到日本土地上,让郑家逐步推平德川幕府。
116 商贸广州(上)
与很多穿越者的视角不同,白明修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全球视角”,他对于大明这个国家如何发展,如何进入到下一个时代,中华民族应该如何取得进步,并取得优势的生存地位,有着很个人化的思考。
他对于外部空间的索取并不是单纯上好大喜功式的开疆辟土,或者满足穿越者自身建功立业的愿望诉求,而是从地球尺度上思考空间和地缘政治,并进行资源调配和国家格局发展的研究。
所以哪怕白明修严格来说只是掌握了两个省,满清鞑子还占据了全国大部分土地,但是白明修的眼光已经放在了更广阔的地方。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社会复杂的国家,跟世界上其他国家决然不同。这是唯一一个超大型的、单一的文明国家。而历史上欧洲殖民者往往只动员了相当于中国半个省规模的土地和人口,便远航全球,四处征服,并且反补本土建立工业社会。
白明修却从一开始就知道,哪怕他只能调动一个省的力量,他都可以成为令人敬畏的世界级霸权强国。治理中国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够将一个庞大的国家带向繁荣,都证明这个政权有着自己独到的地方。
白明修知道在不断光复国土,驱逐鞑虏的同时,大明也应该保持一定的外向精神。永乐皇帝时期的对外探索和大航海,已经充分证明了大明是有能力辐射自己的能力的。而郑和时期的下西洋,规模巨大,却又同样利益丰厚。白明修很有信心,以后世的一些经济理念去指导贸易行动,会使得大明对外贸易更加有利可图。
大明帝国在未来会拥有足够庞大的殖民地,但是白明修并无兴趣推行西方式带有基督教文化影响的征服型殖民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