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间谍组织,对于皇帝维护皇权来说,的确有着积极的意义,可是一旦所遇非人,那么造成的恶果也是难以想象的。
既然间谍组织已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那么秦天德就必须将这种机构可能带来的恶果跟赵昚将清楚,该如何在其中做一个平衡,有效的预防、限制这种机构可能带来的为害,就需要赵昚跟岳震这君臣二人想清楚了。
或许现在大宋明君贤臣,间谍机构还不至于变成明朝中后期时的东西厂,但现在却有一个问题是秦天德不能不考虑的。
明朝东厂的设立,是为了限制锦衣卫的坐大,而西厂的设立,又是为了限制东厂的坐大,所以这些间谍机构之间一直都是相互敌视的。
若是赵昚现在没有成立秘密的间谍机构,秦天德将影卫交给赵昚还不用太过担忧,但现在两支间谍机构并存,会不会变成明朝时期的东西厂呢?
。。。。。。
王贵校场点兵,赵昚率群臣亲自送大军出征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吐蕃王子的耳中,此刻仍逗留临安的吐蕃王子在愤怒之余,开始担心起自身的安危。
宋朝是有杀害他国使节的前科的!
顾念至此,吐蕃王子着急幕僚商议后,决定连夜逃出临安城,然而当他们趁夜抵达清波门,拿出圣旨,说是已经得到了宋朝皇帝赵昚同意,守城兵士检查过圣旨,就要打开城门的时候,秦天德赶到了。
“吐蕃王子,因何要趁夜离去,还假造圣旨,妄图诈开我大宋城门!”
随着秦天德声音响起,大批的兵士蜂拥而至,长枪横陈,张弓搭箭,将吐蕃使节团一行百余人围在了当中。
“你,秦天德。。。怎么,你们大宋又要加害他国使节么!”吐蕃王子色厉内荏,颤声问道。
秦天德轻蔑的一笑,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王子此言差矣,我大宋从来没有加害过他国使节,真正杀害他国使节的,只有本国师一人。
来人,除了吐蕃王子,其余人等一个不放,全部格杀!”
随着秦天德的一声令下,清波门前展开了一场不对等的屠杀。看着自己的族人纷纷倒在血泊之中,吐蕃王子肝胆欲裂,对秦天德恨之入骨:“秦天德,你等着,我吐蕃绝不会这么善罢甘休的!”
“切,你可知本国师因何留你一命,因为本国师要让你看到,你吐蕃将会因为犯我大宋付出惨重的代价!”
第六一三章 彭山役吐蕃溃败 虞允文再领风
北方,完颜亮与完颜雍这一对永无和解可能的兄弟打得水深火热,而宋朝因为吐蕃的强势入侵,不得不将战略中心从北转移到西南。
郑刚中派兵回援,导致临洮府兵力空虚,布防在兰州一带的西夏军露出了獠牙,与宋军之间冲突加剧,双方死伤兵士数目迅速增加,显示出西夏有可能趁着宋军西南不稳,兵力空虚的机会,抢夺临洮府的野望。
正对这一情况,吴璘接到枢密院指令,急调两万步兵赶赴临洮府,以对抗蠢蠢欲动的西夏,这才让西夏人有所收敛,将注意力放在了协助完颜亮对抗完颜雍的,驻扎在太原府一带的十万大军上面。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没有什么公平仁义可言,西夏虽然接受完颜亮调遣,派遣十万兵马入金相助,但对夏金边境的河北东路展开了滋扰,尤其是对京西路,也就是今内蒙呼和浩特一带展开了蚕食,而金国的京西路,因为完颜雍和完颜亮忙于交战无暇分身,只能对西夏人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吴璘调派兵马赶赴临洮府防范西夏,虽然西夏规矩了许多,但却导致宋军占领的凤翔路兵马出现了不足。为了防止凤翔路出现变故,不得不将陈兵在京兆府也就是今天的西安附近的兵力调回。
中路军元帅刘琦麾下十万兵马也将逼迫许州的兵马调回,除了确保已经占领的唐州、蔡州、邓州、颖州等地不会得而复失外,更是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准备驰援凤翔路一带的宋军,严防西夏的不宣而战。
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吐蕃的入侵,西夏的蠢蠢欲动,原本对汴梁展开三面包围的宋军包围圈漏洞百出,名存实亡。
唯一没有任何变动岳雷统率的宋东路军以及合二为一占领金国山东半岛的海军开始全线龟缩防守,再没有表现出任何进取的意图,似乎打定主意要保证到嘴的肉不会丢失,同时防范西夏,以及要展开一场与吐蕃之间的长久战,而不得不如此。
偏安一偶的宋朝稳定的时间并不长,至今也不过十年而已,之前多年对抗金人铁骑,国库消耗巨甚。
如今虽经过十年的稳定发展,但眼下面对此等混战,又动用兵力达五十万众,这对于一国的精力来说,是极为沉重的负担。
而所有人都知道,汉人很少会想游牧民族那般以战养战,通过在占领区的大肆掠夺补充物质,因此在各方面看来,宋朝的军需供应共怕会遇到极大的麻烦,不说钱银,只说粮草,恐怕就不足以使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五十万兵马,何况宋朝如今还对占领的金国境内贫困交加的汉人百姓进行救济。
各方打得如火如荼,远在西北的西辽终于也按耐不住,想要来分一杯羹。
就在吐蕃对宋不宣而战不足一月后,西辽忽然调派骑兵八万,以太子耶律夷列为帅,以青牛白马祭天,在哈密力誓师,再次自蒙古草原东征金国,其首要目标就是金国的京西路。
此举自然引起了正对金国京西路进行蚕食的西夏方面不满,除了派遣使臣前往西辽,指责西辽悍然对金用兵,宣称自己将会替金国防卫京西路外,西夏又在夏辽边境加派重兵布防,同时加快了对经过京西路的蚕食速度。
自此几乎三面用兵的西夏已经完全投入到战争中,国内的经济民生与日剧下。
介于西夏与宋朝各自自顾不暇,完颜雍和完颜亮这两国金国的旷世奇才同时作出决定,加快金国境内的帝位争夺,都希望能够在宋与西夏解决自身忧患之前,平定国内战乱,这导致了双方战争的升级。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当兵部尚书王贵统率六万骑步兵马驰援成都府和利川西路,准备对抗吐蕃,大军行至达州时,成都府忽然传来捷报。
虞允文,这个曾经在采石矶闪耀出耀眼光芒,以弱敌强大败完颜亮的宋朝文官,以轻骑诱敌深入,引来吐蕃主力,三万兵马在彭山设伏,大败吐蕃,斩首万余,俘获打五万之众。
彭山大捷后,虞允文趁势追击,接连收复被吐蕃占领的州县,杀敌数千,将吐蕃残兵彻底赶出成都府路。自此虞允文之大名,及其领军才能,彻底进入了各国眼中!
然而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一役,虞允文俘虏吐蕃将士近乎七万余人,皆是青壮之辈,该当如何处置,却成为了困扰临安朝堂的一个问题。
三两个月才上朝一次的秦天德,这一次一反常态,当彭山大捷的消息传回临安,举国振奋的时候,他再次开始上朝,只是这些日子来,随着大宋国势日隆,兵锋日盛,收复了大片被金国所占的领土,赵昚在其中通过委任官员的任命,提拔了大批只忠心于自己的官员,并且在以蒋芾为首的这些官员的配合下,尽显帝王之术,朝中百官无不敢不敬服,皇帝集权的大宋已经初现端倪,只是多了一个秦天德而已。
大庆典上,大朝会。
“官家,微臣认为,此次吐蕃悍然攻我大宋,如今南路兵败被俘,北路也陷入郑大人与王大人的合围中,其国内援军又被虞允文大人大败,此乃官家洪福齐天,知人善用所致,这才有我大宋兵精将猛,以少胜多连克吐蕃。
如今吐蕃失败在即,我大宋俘获吐蕃将士数万之众,臣以为决不可轻易放其归还。”
开口的是御史中丞张麒,一番话中除了对赵昚的吹捧,还将本应属于秦天德的功劳,全部都算到了赵昚的头上,尤其是,此刻秦天德正站在大庆殿中。
赵昚得意的瞥了眼了下方面无表情的秦天德,又转向张麒:“张卿家,那你认为该当如何呢?”
张麒偷望了眼秦天德,坚定的说道:“臣以为,吐蕃乃为蛮夷,今趁我大宋北伐之际,妄图偷袭我大宋,事后还想对我大宋进行羞辱,幸官家有上天庇佑,官家任用贤臣,这才有彭山大捷,更是连败吐蕃,让天下再不敢小觑我宋军兵锋。
如今吐蕃和谈使节已在前往临安的路上,虽其有意与我大宋签订百年和睦条约,但我大宋若是就如此轻易的将数万吐蕃青壮放归,未免让人以为我大宋怕了他吐蕃!
所以臣愿毛遂自荐,与吐蕃使节商谈合约,令其赔款纳贡,誓死令官家、令我大宋百姓满意!”
无耻!
张麒好名,这是公开的秘密,朝中百官皆知。如今宋军大破吐蕃,更是俘虏吐蕃数万吐蕃青壮,吐蕃不得不服软求和。此次宋与吐蕃所签和约,必定是宋强吐蕃弱,自宋建国以来,这是第一回能够签订一份扬眉吐气的和约,主持之人必定能够名留青史。
张麒打得这个主意,谁会看不出来?
何况虞允文、郑刚中包括王贵,真的是赵昚启用的么?整个西南的布防,以及针对吐蕃可能的入侵,恐怕早在秦天德的预料之内,这跟赵昚,根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当然这种心思,百官最多也就只敢在心中想想,却绝不敢说出口的。
赵鼎胡铨张浚史浩等人是最能确定这一点的。早在宋军北上之时,他们就曾好奇,为何当日被秦天德秘密从成都调往采石矶,一战成名的虞允文会被留在成都府。
他们曾经询问过秦天德,但秦天德总是笑而不语,直至吐蕃入侵,彭山大捷,他们终于能够肯定,虞允文此人,根本就是秦天德留下来防范吐蕃的!
可如今。。。
想到这里,大部分人都将目光转移到了最前方的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