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极品国师-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如今。。。

    想到这里,大部分人都将目光转移到了最前方的秦天德身上,以秦天德的性格,绝不会这么忍气吞声,坐视自己被人无视,尤其是无视之人还是他一手提拔之人。

    如同他们所料,当张麒话音落下后,秦天德爆发了。

    “大胆张麒,竟敢口出狂言!我大宋如今只是北上,助金国平定内乱,何时有过北伐之说!官家明鉴,宋金和平已久,虽其中有过波澜,但绝不影响宋金两国之间的友谊。何况我大宋乃是礼仪之邦,正义之师,怎可趁着金国内乱行那卑鄙之事?

    御史中丞张麒,本国师今日暂不追究你的口误,若是再有下次,挑拨我大宋与金国之间的关系,本国师定不轻饶!”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哪怕双方在私底下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但面上的一层薄的一口气就能吹破的薄膜,是否被挑破,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即便宋朝官员都已经看出了此次对金用兵的意图,而金人知道宋军就是在趁乱收复领土,只要大宋朝廷不挑破,那么双方还可以保持暂时的平静。

    对于张麒的“背叛”,秦天德其实早有准备,事实上,张麒若不主动这么做,他也会想办法令张麒这么做的。

    说得不好听一点,树倒猢狲散。他把赵昚得罪的那么狠,他将来一走,那些曾经替他办事的人该如何收场?尤其是这些人都是国之栋梁!

    他要为这些人谋划将来的出路,从周必大、陆游等人接连出知地方,就已经真正开始了。

    秦天德的训斥,令得张麒不敢开口顶撞,而赵昚也没有任何表示,只是看着秦天德,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第六一四章 胡字第二家——吐蕃

    其实对于张麒的提议,让吐蕃用银两来赎回俘虏,并且赔款纳贡这些,秦天德心底还是较为满意的,尤其是满朝文武没有像以往那般用什么礼仪之邦、以德服天下之类的废话来阻挠,更让他心中宽慰。

    这么多年来,朝廷终于放下了那在国与国之间一钱不值的面子,这不能不算是一大进步。

    只不过张麒不了解他的计划,注定了他想要通过此事名留青史的念头难以实现。

    “回禀官家,官家不需要再为吐蕃使节抵达临安一事费神了,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到达临安,臣已派人在中途截杀了!”

    什么!

    秦天德的这一句话,不仅令得百官震惊,就是一直笑容不改的赵昚都脸色大变。

    派人截杀他国使节,而且事前不奏明皇帝,这是何等的胆大妄为,何等的目无君上?

    何苦呢,你这是何苦呢?难道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要争这一口气,在朝中树立你国师摄政辅国的形象?

    赵鼎胡铨等人心中暗叹之余,不由得大骂秦天德不识好歹,在这种情形下,居然还要挑衅赵昚帝威,稳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片刻惊愕后,赵昚的表情恢复了正常:“秦天德,你很好!”

    赵昚话语中的冰冷,令得百官噤声,但秦天德却像是听不出来的似的,一抱拳:“谢官家称赞。臣还有一事启奏官家,臣认为杀胡令的范围应当扩大,除了契丹人外,还应包括吐蕃人!

    吐蕃犯我边疆,杀我百姓辱我妇女,涂炭生灵,不杀不足以。。。”

    “等一下!”赵昚突然开口打断了秦天德的话头,“国师的意思是说,那俘虏的数万吐蕃将士,全部都应当被杀么?”

    侵宋的两路吐蕃大军,以及随后被虞允文击败的吐蕃援军,除了丢下四五万具尸体外,共计有将近十万的俘虏,按照秦天德的意思,这十万俘虏都要被杀,这怎能让深受儒家理念教导多年的宋人接受?

    面对议论纷纷的群臣,赵昚直视着秦天德,等待他的回答。

    秦天德也不犹豫,径自开口道:“官家英明,臣的确是这个意思。”

    “秦大人还请三思!”赵鼎再也忍不下去了,“秦大人可知白人屠否?大人此举恐有伤天和,不可如此鲁莽啊!”

    “是啊。秦大人,吐蕃侵我大宋,的确有错在先,但若我大宋因此而屠杀其十万降兵,实在恐为万民所指。”胡铨也开口劝说道。

    秦天德知道这二人是真心替自己着想,可问题是他的主意不会因此而改变。

    “两位大人,你可知那十万降兵乃是何人?可是因为真心悔改才投降大宋?他们手上,可曾沾染过我大宋百姓的鲜血?

    吐蕃蛮夷,与游牧民族一般,分部落而居,此次诸多部落青壮集结成军,侵我大宋。吐蕃谋我大宋西陲久已,自唐以来,数次犯边。今次犯边,被斩者近五万人,俘者却有十万之众。

    这十万人一旦放回,不啻于放虎归山,假以时日,区区四五万的损失随意即可补充,将来或许不用三年,吐蕃会再次犯边,而今次放回的十万人,亦在其中!

    到时候我大宋百姓再次面临战火,遭受其屠杀,敢问诸位大人,你们心中又会作何感想?有什么理由让百姓一次又一次的用他们的性命,来为我大宋的一个虚名埋单!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对于秦国以外六国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刽子手,可若没有当日白起背负人屠骂名,几十年后,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又岂会那么容易!

    今日我意已决,不论官家同意与否,本国师都甘愿背上这个骂名!降卒,屠!吐蕃,屠!杀胡令,自今日起,涵盖契丹吐蕃两族,本国师要让吐蕃蛮夷,见到我大宋旗帜,就两股发颤望风远逃,要让天下诸夷见识我汉家血性!”

    一番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说得朝中百官在无人敢于质疑,就连赵昚都没有因为秦天德狂妄不敬而有所不满,只是有些发愣的看着秦天德。

    “官家若是无异议,臣还有一事启奏。待将吐蕃彻底赶出利州西路后,臣恳请官家奏准,命王贵元帅领本部兵马攻入吐蕃境内,不论男女老幼,但凡非我汉人,一律斩杀,我大宋扩土开疆就在今朝!”

    “不可!”这一下,几乎大半的官员都出言反对了。

    杀胡令中包括吐蕃已经成了既定事实,他们也没话可说,因为秦天德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常年受到蛮夷的侵扰,他们很清楚这十万人放回去后,来日必定又会再度寇边,还会有边境百姓死于对方手中。

    不过秦天德提出的令王贵继续率军,西征吐蕃,这让他们无法赞同,因为他们担心,大宋一旦卷入与吐蕃的战争中,便会无礼北伐,收复中原的最好时机就会这么白白丢失。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如今吐蕃青壮损失严重,国内后继乏力,而我大宋挟余威趁势攻入,开疆扩土就在今朝,而且还要让吐蕃损失惨重,百年之内不敢觊觎我大宋西陲!”

    整件事随着秦天德再次在朝堂中展现出来的强硬姿态,以及赵昚的沉默中,通过了。等到散朝后,赵鼎胡铨等人匆匆赶至端诚殿的时候,却发现端诚殿内,已有两人先到了。

    一人正是赵昚身边,虽暂无官职但却以为心腹的鄂王四子岳震,另一人则是工部尚书陈规。

    “元则,你怎么会在此地?”

    诸人直接忽视了岳震,不是因为瞧不起岳震,事实恰恰相反,这些人都已经看出来了,岳震的将来一片坦途。

    身为秦天德的小舅子,如今得到赵昚的信赖,而且又继承了秦天德的一肚子阴谋诡计,不但现在可以说是无人敢轻易招惹,就是将来赵昚跟秦天德反目,秦天德退出临安,岳震也依旧会得到赵昚的信任,进入仕途,最大的可能就是宰相之职,接替如今秦天德的一切。

    之所以忽视,是因为他们看不懂岳震在秦天德和赵昚之间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更是不知道秦天德是怎么想的,为何要将一个可能对自己不利的人,放在自己身边,难道只是因为郎舅关系,因为对岳银瓶的喜爱么?

    他们来找秦天德,为的是王贵率军征伐吐蕃一事。

    吐蕃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族人的骁勇,在唐朝时期就与唐朝之间和战不定,而且胜多负少,曾经一度攻破长安。

    如今吐蕃分裂,大小政权众多,但对于侵宋抢掠人口财富方面还是保持着统一的态度。

    王贵手下兵将不过六万人,这些兵力攻打吐蕃,根本就是孤军深入,很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在他们看来,秦天德的对外重心,绝非是在西方,而是在北方,因此绝对不会耗费太多人力物力在攻打吐蕃的过程中,所以他们不明白秦天德为何要在此刻宣布杀胡令涵盖吐蕃,还要派军西征。

    就算要打,也可以等到北方大局已定后再打啊!

    然而陈规的出现,以及秦天德的一番话,终于让他们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按照秦天德的意思,王贵领兵攻打吐蕃,绝对不会深入,主要是在周边一带,做出灭绝的姿态,吓唬吐蕃人逃离,同时用吐蕃人来练兵,检验工部以及将作监研制出来的新式火器。

    在秦天德的一些被宋人看做奇思妙想的构想下,在陈规这个管形火器鼻祖的大力研制下,宋人终于研制出具备战争功效、威力较强、携带较为便捷、可以量产的火器了。

    而秦天德提出的地雷说,也得到了匠作监的发展,如今工部和匠作监的火药以及火器储量都达到了一个临界点,需要实验兵器威力,从而决定是否可以量产了。

    明白秦天德整个计划,赵鼎胡铨等人也就无话可说了,匆匆告辞,如今宋军多出征战,朝中大小事务极为繁忙,官至极品如他们也忙的不可开交。

    岳震听到了自己要听到的东西,也离去给赵昚报信去了,只有史浩没有离去。

    看到史浩还在,秦天德不由得有些疑惑:“史大人莫非还有别的事情?”

    史浩脸色异常,犹豫再三,才问道:“不知国师大人准备何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