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云剑-第4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储过来以后,让常德林和汤达到皇陵卫军兵营进行了解,凡是有家有口的,另外奖励十两银子全部回家过年,正月初八再过来执勤。
  这样一来,原本一千二百人的兵营,现在只剩下四百多人,刚好安顿熊储、常德林、汤达这三批近百人。
  军人之间是很好交流的,熊储也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带过来的几万两银子拿出一万两,让汤达和常德林到县城内购买食物。
  年夜饭就和四百多军卒一起吃,在酒席过程中,熊储直接说了自己的身份。
  结果并没有熊储想象中的那种吃惊,四百多军卒根本无动于衷,似乎早有思想准备一般。
  “我们知道那些当官的没有这么好心,不仅没有追究我们杀掉主将的罪责,反而自己拿钱出来加倍发放军饷。现在公子不嫌弃我们,又把自己的身份公布出来,这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就凭这两点,我们愿意为公子肝脑涂地。”
  听了几个百夫长这样的说辞,熊储才明白这些军卒都知道自己的来历,终于有些放心了,从而明白常浩天的确暗中做了很多事情。
  第二天大年初一,熊储带着严二娘、莫九娘、曼黛莉、常德林、汤达给守军拜年,每个军卒的压岁钱五两现银,四百多卫军顿时欢声雷动。
  崇祯八年正月十二下午,汤达回家给长辈拜年之后回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道:“师傅、师娘,城里家家户户扎彩灯好热闹啊。据说巡抚大人下令,今年的灯会比往年隆重多了,你们是不是进城看看?”
  汤达进门就叫师傅师娘,这是有缘故的。
  常浩天在送别熊储之前,专门把常德林和汤达叫到身边说道:“你们两个人听好了,公子把枪法的招式全部传给你们,从今天开始他才是你们的师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个道理你们都要永远记住。”
  后来熊储还想推辞,常浩天才说出自己的顾虑:“因为我们常家没有成年男人在家,这两个家伙从来没有人管束,自由散漫惯了。我害怕今后给你出乱子,所以专门明确师徒名分,也就便于你约束他们。”
  这个汤达比常德林小一岁,今年才十四岁。在凤阳城属于二世祖、小霸王级别,正是喜欢热闹,无事生非的年龄,得到城内要大办灯会的消息,所以赶紧回来“孝敬师傅师娘”。
  按照熊储的意思,那肯定是不会出去凑热闹。
  但是回头一看严二娘、莫九娘、曼黛莉等姑娘们,满脸都是渴望之色,熊储不忍心浇冷水,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汤达,这大过年的,城内还有客栈开门营业吗?如果我们这么多人过去,住在什么地方?”
  汤达赶紧点头:“别的客栈是不会开门的,但是我们家就有一座客栈。我回来的时候已经让他们赶紧把房间收拾起来,年饭也预备起来,准备迎接师傅师娘,您就放心吧。”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徒弟要尽孝心,女人们要看稀奇。
  这都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大势所趋。熊储只能点头答应,并且立即出发。
  正月十五闹花灯,这是中原女孩子最不受拘束的时候。曼黛莉等人还没有看见过大城市里面的花灯,所以更是兴奋不已。
  熊储话音刚落,都还来不及交代不要惹是生非等注意事项,曼黛莉就已经拉着汤达冲了出去,姑娘们随后一声欢呼都跑了,就剩下熊储一个人在后面发愣。
  熊储苦笑着摇摇头迈出大门,好在常德林带着二十四个亲兵在外面等着。
  这小子今年十五岁,看来懂事一些,还知道给师傅准备好马匹,总算没有让熊储自食其力。
  十八里路并不远,至少在宝马脚下并不远。天擦黑的时候,熊储已经看见了凤阳城。
  看见县城的一瞬间,熊储就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
  凤阳城非常大,比洛阳大多了。
  让熊储产生不好感觉的原因,就是凤阳城只有围墙,而没有城郭。
  没有城郭,就不是城墙,而是一般的围墙。这属于有城无池,不具备防御的条件。
  围墙是不可能挡住敌人进攻的,所以熊储一看就把眉头皱了起来,胯下呼雷豹也停住了脚步。
  看见熊储盯着前方发呆,常德林领会错了意思,还以为熊储在计算城池的大小,因此在旁边说道:“师傅,是不是觉得中都城很大?”
  熊储下意思的点点头:“的确很大,比我平时看见的城池大多了。”
  “我听爷爷说,中都城是很大的。周长五十里四百四十三步,设立九门,正南叫洪武门,南左叫南左甲第门,右叫前右甲第门,北之东叫北左甲第门,西叫后右甲第门,正东叫独山门。”
  “中都城是两座城包起来的,中央是皇城,周长九里十三步。也设有四门,分别是正南的午门,正北的玄城门,正东的东华门,正西的西华门。这座皇城平时只有太监照顾,主要是皇上过来祭祖的时候当行在。”
  熊储摇摇头:“我说的是另外一个意思。你想想看,这么大一座城没有城郭,仅仅是两丈多高的围墙有什么用?如果哪一天敌人打进来,守城的官军不能上城墙防御。敌人把围墙推倒了怎么办呢?”
  常德林轻声说道:“我小时候听爷爷他们说起过,好像当初修建中都城的时候,汤达的祖爷爷还说过要修城郭和城池。可是兵部、礼部都说修建城郭会压住龙脉,挖掘护城河就会斩断龙脉啊。所以才变成有墙无郭,有城无池这个样子。”
  熊储长叹了一口气:“真是匪夷所思啊。这里一马平川,又是咽喉要道的乱战之地,这简直不可理喻。”
  常德林笑道:“师傅啊,城内有六千大军,将领十多人。如果真有敌人打过来,那肯定是在城外野战,怎么可能据守城门呢?”
  熊储看了常德林一眼,很慎重地说道:“德林你可能还不知道外面是个什么情况,现如今的大明天下遍地都是叛军,一个不小心就要万劫不复。”
  一语成谶,说明熊储真的是个乌鸦嘴。


第492章 风云突变
  熊储心里的不安果然不是没有缘故的,今年的确就不是能够安稳过年的好年景。
  关外警钟长鸣,国内硝烟未息,怎么都不像太平盛世。
  虽然不是太平盛世,但就有人要粉饰太平,弄出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所以熊储心里越看越不舒服。
  可惜古人早就曰过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有人忧国忧民,可能是杞人忧天。有人粉饰太平,想要更多的政绩。
  不管什么原因,大家都有自己的道理。
  熊储跟着常德林从南左甲第门进入凤阳城,才发现汤达说得不错,果然是一片盛世年华的热闹场景。
  在山河破碎的年月弄出一副热闹景象,你也可以说是高层安定民心,鼓舞士气,但是这要建立在高层居安思危的基础上才行。
  如果举国上下都沉浸在虚假的热闹场景之中,那就是粉饰太平,自己找死的做派。
  太祖皇帝当年给老百姓亲题一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并且要求各家各户根据自己的职业,每年春节期间都要张贴对联,取消原来那种老百姓买不起的“桃符”。
  太祖皇帝不仅亲题对联,而且每年春节都微服私访,如果哪一家没有张贴对联,那就有欺君之罪。
  曾经路过一家阉猪为业的人家,太祖皇帝派人责问,家主人才说自己的这个职业很难写,目前不知道怎么落笔。
  太祖皇帝略一沉思,就亲自提笔给主人写了一幅“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对联虽没提阉猪之事,但“阉”字的意思都包含在里面了,的确是一副即兴妙对,众人交口称赞。
  作为一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这个强制性措施是有道理的。
  以往的新年节下,都是富人家过年,老百姓干看,这一点朱元璋从小就有深刻的体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种场景只有士大夫阶层的那些骚客才会说,老百姓从来没有这个能力办到“新桃换旧符”。
  尤其是那种高档桃符,一枚就要几百两银子。莫说寻常百姓家,就算是中等家庭也根本买不起。
  太祖皇帝认为春节是老百姓的日子,应该让每家每户都能够真正过年,才能与民同乐。
  一副对联十五文,一般的家庭都买得起。
  从那时起,老百姓春节张贴对联就变成了一种定例,大明朝完成了移风易俗的伟大变迁。
  熊储进入城门的第一眼,就看见各家各户的对联连成一片,的确给人一种红红火火的盛世景象。
  如果放在太平年间,这的确是歌舞升平的好事,说明老百姓的小日子还过得不错。
  可现在是什么年月?
  全国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扯旗造反数百万人。四处兵连祸结,凤阳城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兵祸。
  老百姓不知道外面的情况那也罢了,如果凤阳城的高层也麻痹大意,全城上下都没有丝毫警惕,说不定就会有灾难降临。
  越往前走,熊储心里就越是七上八下。
  因为到处都是莺莺燕燕,挂彩旗的、扎花灯的应有尽有,唯独没有看见守城的军队巡逻。
  “美酒招八方雅士;香茗待四海嘉宾。”
  这是凤阳城茗溪楼门口的一副对联。
  茗溪楼,就是凤阳汤家名下的产业,也是熊储他们落脚的地方。
  茗溪楼是一栋六层的高楼,显得气势不凡。临街六根圆柱拔地而起,六层楼就依此而建。
  六根圆柱都是锗红色,看起来都是年前刚刚油漆过的,所以光彩照人。门楣上一对大红灯笼早已点燃,汤府两个字熠熠生辉。
  看见熊储在门口下马,严二娘顿时迎了出来:“相公快来看我扎的送子灯!”
  熊储凝神一看,严二娘手里提着一盏花灯,一条巨大的金色鲤鱼,上面坐着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儿。做工精细,活灵活现。
  “当母亲的女人,才是一个完整的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