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上包括莫洛托夫在内,好像很多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都要到16年底或17年初才成功逃走的,不过有了与历史不符的远东局的存在,这个逃走的时间却是提前了不少啊,远东局虽然在科雷马河以东的实力不够强,但在科雷马河以西的地方还是有些势力的,只是势力不如欧俄罢了,想要将一些流放的领导人营救出来却也不算太难的事,毕竟现在俄国局势纷乱,机会多得是。
不对啊,这样一来,岂非让俄国革命的前期领导力量加强了,那么明年的二月革命,还会不会如历史上一样布尔什维克因为缺乏足够的领导力量被资产阶段和孟什维克捡了便宜啊,现在历史有所改变,如果在二月革命时布尔什维克就能取得全国政权,那阿拉斯加就不得不提早准备了,与沙俄甚至孟什维克打交道远比与布尔什维克打交道容易的多啊。而且完全改变历史,甚至在今年就取得革命成功也难说啊,毕竟莫洛托夫,加米涅夫这些历史上还在流放的人也都已经安然无恙。
叶枫边拆信,边问王贺道:“最近有没有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出现在华侨城或者铁路市镇。”
王贺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有发现,毕竟要想从华侨城登陆,他们要绕很远的路呢,不在海上漂上几个月不可能,华侨城现在又值封冻,看看四月份以后会不会出现这样的人吧。要不要驱逐?”
叶枫呵呵一笑:“驱逐干什么,这些人如果要绕这么远的路从华侨城登陆,肯定不是来华侨城当米虫的,必然只是路过,他们的目的肯定是回国主持革命。这种人越多,俄国乱的越快,乱得规模越大,我们的机会越多。”
王贺也笑了笑,明白叶枫的意思,只要他们在华侨城,他们的行动就会受到限制,那绕这么远的路回来干什么,阿拉斯加巴不得那些流亡的布尔什维克都回来呢,把俄国闹事越乱越好。
“嗯!想得倒美。”叶枫此时已经大略看完了信,看完之后却啪的一声把信拍在了桌面上,显得有些怒意。
“怎么,将军,他们有什么非分要求吗。”王贺问道。
叶枫直接把信递给王贺道:“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王贺连忙接过信大略看了一下,看完之后也摇了摇头:“这个莫洛托夫,还真敢想。在我们的地盘发起工农运动,居然还要我们提供方便。”
叶枫想了想道:“不只是莫洛托夫,只怕这还是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或者说是乌里扬诺夫的意见。”
“试探我们的态度?”王贺问道。
叶枫点了点头:“只有这一个解释。虽然不是在华侨城和我们实际控制的市镇,但科雷马河以东对我们的影响很大,这里俄国人有什么工农?他们要搞运动,最后影响的只能是我们,若是我们同意,这科雷马河以东势必会乱起来。”
王贺皱了皱眉有些不解的道:“这布尔什维克是什么意思,这样试探不怕得罪我们吗,明知道我们不可能同意。”
“他们想东西呼应,若是我们没有西线战略,其实还是有可能同意的,俄国越乱,我们的机会其实越多,但他们不知道我们有一个西线战略,科雷马河以东是绝对不能乱的。一旦在这里燃起工农运动的火苗,以后想扑灭都是个麻烦事。”
“他们将会有大行动。”王贺突然站了起来,东西呼应,那必定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总行动,否则岂不是要全部暴露布尔什维克的实力。
叶枫想了一下道:“有可能,在东部行动,他们可以就近接收我们提供的武器,成功的几率很大,到时东部一乱,西部势必会有所松动,不过不可能这么快,我估计至少也得有大半年之后吧,信中请求我们允许季诺维也夫等几个领导人来华侨城,就算我们马上同意,他们也要好几个月才能到,也就是说最快他们也要到下半年才会行动。这还要我们答应提供方便才行。”
“其实如果不是科雷马河以东,在远东其他地方我们还是可以给他们提供方便的,至少武器我们可以大量供应,远东一乱,我们西线战略也可以展开了。”王贺沉吟了一下道。
叶枫却笑着摇了摇头:“不,远东一乱虽然符合我们眼下的利益,但长久来说,让布尔什维克因此增强在远东的实力,对我们却很不利,要闹,就只能让他们在欧俄闹,这远东,这西伯利亚,布尔什维克的实力越弱越好。”
王贺是个聪明人,略一想就明白了叶枫的想法,西线战略并非仅仅一场战役,可能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系统战略,可能会爆发很多场战争,科雷马河以东也并非就一定是西线战略的终点,只要有机会,越过科雷马河以东当然更好,前提是这里最好不要让新生力量掌握,掌握在腐朽的势力手中,想要拿到会更加容易,事实证明,这管何时何地,新生力量永远都比腐朽力量更难对付。特别是可以掀翻庞然大物的新生力量,若是布尔什维克到时能够掀翻沙俄统治,那就证明布尔什维克会比沙俄更具威胁,不光是布尔什维克,甚至孟什维克,资产阶级,总之最后能够掀翻沙俄统治力量的都会很麻烦,相比之下,想要让西线战略取得最大收获,当然是与腐朽不堪的沙俄势力打交道对阿拉斯加有利的多。
“看来我们必须全部拒绝布尔什维克的要求了,不单要驱逐,连他们上岸都不能允许,谁知道他们到了华侨城最后是去远东,西伯利亚,还是回欧俄,我回去以后会特别交代警察部门加强对布尔什维克的监督。”
叶枫点了点头笑道:“我们不但要全盘拒绝这些要求,我们还要给沙俄加大支持力度,要尽量延长沙俄的寿命,不能让布尔什维克太早成功了,沙俄存在的时间越长,我们的机会就越多,我们的便宜还没占够呢,怎能这么快让他们革命成功。”
叶枫说到这里,拿起笔来开始写信,边写边道:“我写一封信你带回去给加米涅夫,信里我会特别指明不允许他们流亡在外的领导人在华侨城登陆,否则我们发现一个抓一个,没有情面可讲,不过为了安抚他们,我也会特别注明,在武器上面,我们可以提供一切方便。”
王贺会心一笑,在武器上面提供方便,阿拉斯加当然有赚没赔,再提供方便武器也没有白送的,不出点血是不可能的。
回信不长,叶枫不过几分钟就写完了,封到信封里面,把信交给王贺,又问道:“你什么时候回华侨城。”
“下午就必须回去了,关于俄国全境特别是远东一带的形势报告,我已经全部带来了,直接交给了总统。”
叶枫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王贺的肩膀道:“你回去以后,不光要加强对华侨城布尔什维克人的监控,铁路市镇,工矿区,所以科雷马河以东的地方都要保持关注,防止他们在其他地方偷偷登陆,发现多少全抓起来,不过要秘密抓捕,科雷马河以东鄂霍茨克海沿岸其他地方我会让情报部门负责加强监控的,我要让布尔什维克在远东的实力无法加强。”
王贺点头点头,科雷马河以东虽然只有铁路市镇和工矿区属阿拉斯加可以管理的范围,但这里除了这些地方,基本上其他地方都是落后乡村,而且人口也不是很多,布尔什维克不来则已,来了必然只能在这些人口密集的市镇,工矿区出现,在这些地方,阿拉斯加完全有能力秘密抓捕还不会为人所知,布尔什维克就算怀疑也没什么,在这些地方抓人,阿拉斯加有绝对权利。
王贺走了以后,叶枫靠在椅背上沉思半天,才拿起电话拔了一个号码:“给我接俄国大使馆。”
1915年2月6日,自由宫会议室内,叶文德,刘楚雄,叶枫等十数个政、军高层正自吞云吐雾,气氛算不上沉凝,但也说不上轻松。
叶文德手里拿着一份资料,边看边说道:“俄国人的工业基础本就不是很发达,对国外进口依赖很重,其国内本身也是矛盾重重,沙俄参与欧战一方面是想掠夺,另一方面未尝没有转移国内矛盾的意思,只是战争的发展超出了沙皇的预料,有些欲罢不能了。而战争期间,俄国国民经济遭到的破坏可说是极其严重。无疑使得俄国经济雪上加霜,这是华侨城市长王贺,还有中央情报局,军事情报局,外交部收集的一部分资料。”
叶文德说到这里,将手上的文件递给身旁正在做会议记录的秘书柳向荣道:“向荣,念一下这份资料上的内容。”
柳向荣连忙起身接过文件,打开文件念了起来,文件涉及的资料不少,不过柳向荣当然不可能全部念出来,只是选择了重点。
“1913年,俄全国钢的产量只有420万吨。到上年度,即使有战争需求,其产量也只有580万吨,相当于我国的十分之一……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基础薄弱,没有汽车制造业。许多机器、武器仰赖外国。战前,俄国进口的机器占37%,重要的设备、车床的自给率不到1/3。不过战争削弱了俄国同国外的商业联系,机器的进口大幅度下降。1914—1916年,俄国机器工业虽有所增长,但其产品绝大部分都被战争消耗掉。这期间俄国123个大机器制造业的产品从20030万卢布增加到95460万卢布。平均军工生产每年增长13倍多,而民用生产只增长40%……”
“至去年底,俄农业机器产品只有战前的1/5,机车、车厢的生产明显减少,机车减少16%,车厢减少14%。机器、车床严重不足,进一步影响矿石、煤炭、石油开采量的下降。由于缺乏燃料、原料,高炉停火,现在俄国许多工厂不得不开始关闭。依靠进口棉花生产的纺织厂大量停产,圣彼得堡有20%的织机不能开工……”
“情况最为严重的是在欧战前线,武器、弹药严重不足。据情报显示,俄军每月需要7万支步枪,而去年8—12月五个月才造出15万支步枪。每月需要机枪900支,而去年下半年总共才制造机枪960支。交通、运输严重阻塞。其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