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位上校的话大美利坚主义十足,但这本就是针对北美的宣传。
当然,宣传活动的焦点还是在杜克身上,虽然不会在纽约停留太久,但杜克还是在活动上接受了《名利场》杂志的专访,制作这部电影很重要,宣传推广这部电影同样重要。
由于杜克给出的采访时间极其有限,《名利场》派来的女记者坐在他对面后,也不绕圈子,问话直接进入主题。
她指着巨大的宣传海报问道:“电影的主旨就是‘一个男孩和他爱车的故事’?”
“我和我的同事一起下了很大功夫,以保证电影的叙述立场确实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双臂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杜克的语速比较快,“不过我从一开始就加入了些军事元素,把电影风格变得更硬朗,更激烈,更紧张。”
女记者低头看了眼自己的笔记本,又问道:“你想过这部戏的目标观众会是哪些人么?”
“我曾以为这部电影会比较吸引小朋友以及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这番话杜克说的是拍摄时发生过的,“军方派了些人来帮我们。第一天我在片场和他们合作,还有点不好意思……”
他比划了个打招呼的手势,“当时我对四十多位军人说‘大家好,我知道我要说的非常滑稽,不过,请你们想象这里站着一位40多英尺高的机器人,他要腾空而起,然后到那里降落。’他们马上问‘哪个机器人?红蜘蛛还是威震天?’结果反倒是我被吓了一跳——这些军队来的家伙怎么知道这个?那一瞬间我明白了,变形金刚影响的人群比我以前想的要广泛很多。”
那位女记者指着海报上的擎天柱以及变形后的卡车,说道:“你改变了擎天柱的造型,很多变形金刚迷因此大怒,甚至有谣传说你还接到了死亡威胁?”
“没有,我只是收到了很多非常有趣的意见反馈。”
虽然确实有人邮寄过类似的东西到工作室,但杜克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他们说什么‘该死,杜克·罗森伯格,你毁了我的童年梦想;杜克·罗森伯格,我要干掉你。’我多少理解他们的心情,你知道,人总是饱含怜爱和宠溺怀念自己的童年。”
说到这里,杜克不禁笑了起来,“说老实话,他们脑海里只有那部卡通片,很少人肯认真去想变形金刚实际看起来应该是怎样,因为他们不愿意抛弃童年回忆。”
“杜克,今年年初的时候,欧洲的几名导演曾经抨击你不思进取……”
看到时间差不多,女记者问出了一个敏感的问题,“他们抨击你拍摄的根本不是电影,是在毁灭电影这门艺术。”
“我不这么觉得,我为我选择的电影风格感到骄傲。”
年初的时候,媒体确实炒作过这次事件,但杜克忙于《变形金刚》后期制作,根本懒得回应,而且那几个所谓的欧洲导演,未尝不是通过这种方式炒作自己。
杜克认真的想了一下,又说道:“生活中我很乐天,攻击我的人没有真正了解我,他们认为我从事的不是艺术。比如,上午有一位好莱坞的外国记者来找我,她直接问我‘你不打算转向艺术电影发展吗,拍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他摊开手,“我说‘你开玩笑吧?’我身后挂着的这幅擎天柱图片,足足耗上了整整一组艺术家的精力,动作大片比起去法国南部拍摄低成本艺术电影难度要大太多。就像擎天柱,让一个其实并不存在的物体看起来宛如有灵魂有智慧,这就是艺术的精髓。奇怪的是,很多人却以为这是简单把戏。”
第六百六十七章 蓝光光碟
在这次展会上,剧组也放出了超级碗之后的第二支广告片,与第一支广告片不同,变形金刚有了更多露脸的机会。
高速公路上一部黄色科迈罗跑车飞逝而过,后面的擎天柱轰隆隆前进,把一辆巨大的扫雷车——霸天虎“袭击”赶到了一边。
擎天柱和袭击撞到一起,效果宛如火星撞地球,两人打着旋跌下高架桥,擎天柱轿车般大小的拳头重重击在袭击下巴上,突然之间,袭击的脸变成了一团令人目眩神迷的飞旋碎片。
预告到此为止,现场的观众只感觉剧组真没人性!
数以百计的观众围在《变形金刚》展区前面,要求剧组继续播放,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记者,也躲在人群中煽风点火,如果不是主办方派遣了大量安保人员过来,很难说展区会不会被心切的影迷们拆掉。
“为什么短短的三十秒钟广告能制造出这种效果?”
会展二楼一家能看到《变形金刚》展区的咖啡厅里,艾琳·兰黛坐在咖啡桌前,碧蓝色的眼眸透过玻璃幕墙,正在注视着下面发生的一切。
“辛勤工作的剧组和特效工作人员,以及功能无比强大的计算机设备。”
放下手里的咖啡杯,杜克根本不看下面,说道:“知道吗,亲爱的,在多个变形金刚出现的场景里,制作仅仅一桢画面就需要耗费38个小时。”
艾琳收回目光,笑了笑,“所以,你们做出了非常可信的变形效果。”
“不过……”她语气忽然一转,“听说很多变形金刚迷对擎天柱长出嘴唇非常不满?”
杜克微微耸肩,坐在对面的是自己的好友,不是记者,也不需要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他直接说道:“我是导演,我自己做决定,就算其他人说房子应该刷成白色,但我觉得它就是适合绿色,那又怎么样?”
说到这里,他自己也笑了起来。
“确实如此,噢,还没恭喜你呢。”艾琳·兰黛换了话题,向杜克举了举咖啡杯,“恭喜你时隔多年之后,再次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
虽然本身不是太在乎,杜克还是说道:“谢谢。”
两人喝了口热咖啡,艾琳·兰黛颇为好奇的问道:“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能按时举行吗?”
杜克摇了摇头,“谁知道呢。”
这是2008年的2月份,好莱坞的编剧大罢工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此前的金球奖颁奖典礼已经取消,如果制作人联盟跟编辑协会的谈判再次破裂,三月份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则面临着停摆的危险。
“我从报纸上看过,谈判已经持续很久了,为什么一直无法达成协议?”
微微歪头,艾琳看着杜克问道:“我记得去年年底制作人联盟与导演协会只谈了不到一周就签署了新的协议。”
“没有人想把自己的利益分割出去,还有……”杜克说出了另一个事实,“编剧不是演员和导演。”
其实协议到期的不止是编剧协会,还有导演协会和两个演员工会,但制作人联盟很快就同意了这几个协会提出的条件,双方已经签署了新的协议。
而编剧协会要求的条件与其他工会差不多,但制作人联盟就是不肯轻易让步。
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了编剧在好莱坞的地位。
在构成这个工业流水线的几大基础要素里,编剧和剧本无疑处在比较低的地位,1988年的大罢工虽然对他们的处境有所改善,但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剧本永远都不是原创类型,而是根据其他热门作品改编而来,那种某个编剧拿出一个原创的剧本,从演员到导演,再从制作人到经纪公司和电影公司,都会眼睛放光、迫不及待的使用的情况,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特别是商业电影,剧本的作用往往会被极大的削弱,比如曾经的爆炸贝最好的作品《勇闯夺命岛》,这部影片的剧本离开编剧的手之后,被唐·辛普森、杰瑞·布鲁克海默和迈克尔·贝三人改的面目全非,甚至与编剧写出的版本有了巨大的区别……
编剧协会和制作人联盟之间最大的分歧是来自互联网的利润分成。
这方面,制作人联盟和导演协会早在去年年底就达成了协议。
“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这个协议——突破性和实质性进展。”杜克如此对艾琳·兰黛说道:“协议在导演方不需要任何让步的状况下,给导演和拍摄组分了大大的一块利润蛋糕。”
制作人联盟和导演协会仅仅谈了六天而已,这与编剧协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导演协会争取来的利益主要有三方面,确认导演公会对网络放映及推广的剧集节目有审批权;对于网络收费下载节目,导演及制作组可从中获得的收益是以前的两倍;对于广告赞助的流媒体节目及其他网络放映的电视电影节目,约定了导演及制作方的利润提成百分比。
杜克早就预料到编剧大罢工很可能最后出现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场面,事先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变形金刚》的剧本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准备完毕,后面也不需要编剧参与进来,甚至他连演员可能参与罢工都考虑到了其中,在编剧罢工刚刚形成规模时,就结束了影片拍摄,转到后期制作当中。
准备离开的时候,杜克又说道:“即使世界停止运转,我的工作也必须继续进行。”
虽然奥斯卡颁奖典礼面临停摆的可能,但奥斯卡提名者午宴之后,各项重要提名受到关注的程度丝毫不减,其中希斯·莱杰的最佳男配角提名尤其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甚至超过了份量最重的四大奖项。
演员离世无疑是最好的公关,从传统媒体到网络大众,呼吁学院把奖项授予希斯·莱杰的声音不断出现,渐渐形成了一股巨大的风潮。
如果是放在其他人身上,这种情况可能会引发学院主要成员们的逆反心理,但放在一个死人身上,这些都不再是问题。
好莱坞也如同整个社会一样,对待离世之人是极其宽容的,而且好莱坞也需要用这样的形象,来宣传这个行业光鲜亮丽的那一面。
借助着九项奥斯卡提名带来的热潮,《黑暗骑士》在院线的放映规模再次扩大,由原先的不到100家扩充到了接近800家,也有不少影迷受到影响,选择进入影院观看。
不过,这只能在院线带来短暂的热度,不会带来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