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终结者-第4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整个二季度,面对我们‘初见’的进逼追赶,腾讯方面也下了狠心,做了不少调整。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马化腾让张晓龙开发了一个叫做‘微信’的产品。这个产品基本上把我们的‘初见’拥有的优势功能都整合了一遍,也有公众号系统,也有朋友圈系统。虽然媒体属性上和腾讯微博有点重合,马化腾也顾不上内耗的问题了。
  然后,我们一季度时候推出的‘附近的人’和‘初见摇一摇’之类的功能,张晓龙也是一个都没放过。
  而且,腾讯这次还不仅仅只是抄袭,他们也在原创上下了血本,弄了几个‘初见’和圈子原本没有的细节功能点改良。比如在微信的聊天记录里面,可以进行划词搜索和划数字直接保存到通讯录。另外在微信的文字聊天窗口里,如果有外语词汇的话,还可以长按之后弹出翻译选项。”
  “腾讯敢在我们面前玩翻译?它这是找死么?”顾莫杰听了,也是诧异非常,直接就打断了叶敏茹的扫盲,“谁不知道我们的云翻译水平比腾讯那种一点深度学习都谈不上的机翻准好多倍?”
  面对顾莫杰的这个疑问,用户体验总监陆文君的解释倒是很似模似样:
  “估计是腾讯病笃乱投医了。马化腾原先一直不敢动聊天翻译这个领域,主要是怕启发我们开拓海外市场。QQ因为缺乏硬件支持,加上QQ的付费增值业务一直比‘初见’多,所以走出去困难。一旦翻译服务被提醒了,双方都上了翻译,肯定是我们的‘初见’获利更多。但现在马化腾用了张晓龙另起炉灶,弄独立于QQ的微信,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因为微信是个新产品,广告也好,增值服务也好,都还不杂乱,一开始就用干净的形象走出去,也比QQ方便。”
  “那不管怎么说,我觉得马化腾上聊天翻译这一招,并不是好的创新,我们跟进之后,受益肯定不比张晓龙少。”顾莫杰权衡再三,做出了如此判断,“这话题就讨论到这儿,小茹姐,继续往下说。除了微信,马化腾还有没有别的动作。”
  叶敏茹应声答到:“有,除了微信之外,马化腾在自媒体方面也下了狠手。自从年初我们用杰威尔系和SM系的渠道,垄断了相当一部分当红艺人的公众号资源之后,腾讯痛定思痛,也收购了另一家韩国娱乐公司YG公司的股份。然后腾讯方面要求YG的所有艺人不得在初见圈子里设立公众号,已经注册的也要注销掉,未来只许在腾讯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面发布自媒体内容。这个收购已经完成了一个多月了,我们在搞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的时候,腾讯就动手了。从效果来看,对我们的公众号圈粉效果确实有一定的抑制。”
  顾莫杰不屑地哂笑:“呵,这招倒是学乖了。知道直接掏钱买大V不靠谱,直接学我们买经纪公司了。”
  历史上,腾讯和阿里两家在这些领域几乎都是针锋相对地毫不示弱。阿里买了SM一部分股权之后,腾讯一转身立马就买了SM的死对头YG的股份。
  只不过,如今顾莫杰的手笔大了点,直接把SM的绝大多数股权买来了,初音原创成了SM的第一大股东。于是腾讯也有样学样,把YG的主要股权秒了。
  神仙打架,殃及草根。
  一旁的陆文君不太关心娱乐圈,便问叶敏茹:“那个……叫啥YG的棒子公司,旗下艺人在国内的影响力也大么?大概能为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拉多少粉?”
  叶敏茹翻了一下资料,答道:“比SM差一点,但是也是棒国前三的经纪公司吧。目前国内影响力比较大的艺人就是权志龙、具惠善几个,外加组合BIGBANG。这些都是可以和我们旗下的少女时代、SJ影响力相提并论的。这些人全部加起来大概也能为腾讯微博额外吸纳一千多万脑残粉吧。”
  “看来,同质化竞争很严重啊。越到后来,双方的产品卖点都相互学得差不多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过度分享
  商业竞争,从来不能因为一个招数被敌人用脏了,自己就不屑于去用。那样做,绝对是把机遇拱手送人的傻逼行径。
  腾讯虽然以山寨著称,但是真被逼急了拿出干货来,顾莫杰也要虚心学习。
  罗列了一下张晓龙在微信里拿出来的独门干货,顾莫杰点名提问了“初见”技术负责人王青明。
  “划词存号码和划词长按引用翻译——刚才提到的这几个功能点,我们在初见上面,多久可以模仿好?”
  大老板亲自过问,让王青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压。他飞快地盘算着,一咬牙,给了个时间点。
  “这个……涉及到不少控制架构,暑假里肯定是来不及的,要模仿好,至少也要开学的时候,最好可以拖缓到十一国庆。而且说实话,张晓龙这一招还是挺新颖的,如果好好钻研一下,可以开拓出不少近似的功能点,如果给我们充裕一点的时间,把接口一次性预留起来,说不定可以做出比微信体验更好的产品。”
  顾莫杰轻描淡写地准了:“那就准你十一,咱不急。不就是个划词翻译和保存电话本么,缺了这玩意儿,初见的天也塌不了。”
  跟进敌人只是第一步,要反制,关键还是后续的独门绝招。
  “好了,现状大家都了解了,维护性的措施也都落实了。下面,我们让陆总监根据用户体验部这几个月的规划,谈谈未来的对抗战略。”
  顾莫杰一句话,把发言权抛给了陆文君。
  ……
  陆文君已经越来越习惯用户体验总监这个角色了。眼界,学习,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开放性大脑,以及被顾莫杰影响的文理综合思维,短短一年多时间,就把这个24岁的少女淬炼成了此道高手。
  谁让互联网是新生事物呢?谁让用户体验被作为一项提供工作提出、是一个仅有几年历史的新模式呢?无论学霸还是学渣,在这个领域都是从零开始,谁都不能提前积攒经验,谁都不能抢跑。
  有天分,学得快,远远比努力和知识积累更重要。
  陆文君很大气地开讲。
  “从4月份开始,我们用户体验部就预见到了今天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并且一直在为下一阶段怎么继续对付腾讯的反扑出谋划策。这期间,根据腾讯的反应,以及市场的变化,我们数度调整了自己的计策。
  但是,今天在宣讲‘未来半年乃至一年内,初见要怎么和QQ/微信竞争’之前,我觉得我们有必要统一一下共识。
  我们首先要明确:初见和QQ/微信的竞争,到了如今这一步,已经是谁也吃不掉谁的局面。后面肯定是持久战,这点大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我们不用和当年一样,马化腾每出一个反制的新招,就过分害怕、立刻应对;但是也不能以为,等我们的用户量反超马化腾之后,QQ和微信就会加速崩溃。无论是失败论还是速胜论,都是不可取的。”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当年初见和QQ交叉崛起的时候,飞信那种垃圾,不是很快就被淘汰了么?社交产品,不是一个重度垂直竞争的领域么?
  这些话都没错。
  但是我们更要看到,走到今天这一步,无论是初见还是QQ/微信,都已经不在是纯粹的IM和SNS产品了。
  纯粹的社交产品,占据市场第二名的应用为什么会很快衰亡?因为纯粹的社交产品,一切内容来自于用户的自发原生。平台企业不需要对内容进行干预,用户自己就会源源不断产生出足够让他们保持关注力的内容和咨询。
  FACEBOOK市值和我们差不多大,但是他们只有一千多人的团队,几乎没人管内容,内容都是用户自己UP的。而淘宝做同样的流量,需要N倍的内容管理人员去筛选、编辑;微博和公众号做同样的流量,需要N多的大V和自媒体。
  这就是原生内容和派发内容的差别。
  腾讯的微博,我们的公众号,已经把用户黏性提升到了‘既可以关注自发原生内容,也可以关注送上门来的预编辑派发内容’,而且这些内容的获取,都已经成为了国内网民的习惯。
  所以,哪怕将来我们超过了QQ/微信的用户量,客户也不会去注销QQ号、或者删除微信APP,他们只会每天在初见上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在微信上花越来越少的时间,降低微信的活跃度。
  从今年1月份腾讯微博上线、到后来我们推出圈子和公众号、再到如今腾讯出微信。这一切竞争的核心是什么?是我们双方都在害怕,害怕‘万一哪一天我们的用户量下降,我们会不会很快失去粘性?’。经过各自半年多的布局,我们和腾讯都回避了这种可怕的前景,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
  与会的其他技术男和策划、运营负责人,早就听得有些不耐烦了。觉得陆文君长篇大论老生常谈,究竟有什么意义?
  要不是看在陆文君的身份上,凭她的年纪资历,只怕早就被人呛了。
  直到陆文君恰到好处地提到“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骚动的人心才安静了下来。
  再给一点耐心吧。
  “这个副作用就是——在我们和腾讯两家的交叉争夺之下,中国网民提前步入了‘内容过度分享’的时代。”
  此言一出,满场一片安静。
  没有人表示认同,也没有人明确表示不解。
  “内容过度分享?这是个什么鬼?没听说过这个概念啊。陆总自己编的名字吧?”
  “这就过度分享了?美国人那边也没听说过这个概念啊。咱做互联网的,不都是盯着美国那边有些啥,然后弃瑕取用拿来主义的么?”
  一真真窃窃私语。
  顾莫杰一直没有表情地听着,开始没打算插嘴。直到下面有人那句“美国人那边也没听说过这个概念”扫进他耳朵,他才倏然睁大了眼睛,目光冷厉地朝着那个杂音的方向看去。
  立刻一片安静,没人再敢说这样的话。
  顾莫杰也不打算追究。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为陆文君撑场子。
  “谁说互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