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终结者-第5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沟通。
  首先,就需要给保时捷和大众来的技术人员进行科普评估。告诉他们和初音智能合作之后,初音可以提供哪些立竿见影的技术好处。
  “我们初音集团的云端大数据,结合初音已经购入的‘高德地图’,可以为车辆的自动驾驶提供最优的自动寻路功能。这一点哪怕在汽车还没有达到全自动驾驶之前,也是可以为汽车厂商带来实打实的技术改良的。而且,将来我们的高德地图数据将会更加充实,不仅做到把世界上所有道路进行数据化存储,还会存储路况历史峰谷数据、每条道路的宽窄、车道规划,外加实时路况;所以只要合作达成,不出一年,贵公司汽车的车载导航效率首先就能翻好几倍。”
  “初音智能在高端人体、障碍传感器方面的技术积累和谷歌完全已经不相上下。谷歌可以做到的障碍识别、人员提醒、自动泊车,初音统统都可以做到!”
  “初音在人类语言指令的识别和理解方面,更是如今的世界第一。苹果的SIRI知道不?根本智能化程度不如‘初心2’的初秘!将来做车载版语音人工智能助手,绝对比初秘还要强大!何况大家可以想想,在彻底自动驾驶之前,驾驶员的视觉注意力始终应该注意路况。临时看屏幕手写输入字是很危险的。这也是为什么广播电台这种传媒明明已经这么落后了,却始终没有淘汰的原因——现在活下来的广播台,被收听最多的就是各大交通台。既然如此,我们把车载设备的控制改为声控,将是一项多大的便利?”
  如是的利好消息安利,持续了好几天,每天都不停歇。不光保时捷家的工程师来听讲,奔驰宝马一样也来听。
  而且初音方面拿出来的绝对不仅仅是宣传手册,还有很多国内预先准备的传感器实测视频、可公开的技术协议和技术路线图。确保三大豪车生产商的技术总监都可以正确评估初音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价值。
  “哪怕和初音智能合作之后,5年内没能做到让彻底无人的汽车上路,那些阶段性成果也可以对公司有人汽车的智能程度,带来极大的提升。”
  三家车商的技术总监,最终都如是向总部汇报。
  争夺初音智能合作权的战争,开始了。各方开始拟定自己的条件,试图让初音智能把自己选为合作伙伴。
  ……
  初音这边也没闲着,一边深入详谈技术路线、显摆初音智能实力、加重自身筹码。另一边也对保时捷公司的股权结构、可能的合作模式做了非常深入的调查剖析工作。
  这一调查不要紧,又有更多的惊喜浮现在了顾莫杰面前。
  惊喜来自于费莉萝带领的法务和财务团队。
  “大众公司对保时捷的收购案,至今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阶段,注资工作基本没有完成。我们有可能直接在对方的认沽交易完成之前,以第三方身份介入谈判合作。”
  得到这个内幕后,费莉萝第一时间把信息通报给了顾莫杰。
  顾莫杰立刻就来兴趣了。
  保时捷公司和大众之间相爱相杀收购来收购去的事儿,并不是新闻。从四五年前就开始了。
  从05、06年开始,一会儿‘保时捷控股’融资借钱买大众的股份,一会儿又是大众反收购保时捷控股旗下的子公司之一‘保时捷汽车’的股份。
  而且这两家公司的打来打去,外人之所以很少去关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保时捷和大众本来就有盘根错节的交叉裙带关系。
  历史上,在1951年之前,大众和保时捷根本不存在股权之争——因为保时捷汽车的创始人费迪南·保时捷,同时也是大众汽车的创始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两家公司、一个老板”。
  就像奥匈帝国时候,奥地利和匈牙利虽然名义上是两个国家,但是“二元共主”、共同奉同一个皇帝,差不多一个道理。
  大众和保时捷相爱相杀,要从50年代一代目的费迪南·保时捷死后,才开始埋下祸根。
  费迪南死的时候,把自己的财产大致分成了两部分。把保时捷汽车的股权,继承给儿子费利·保时捷;把大众公司的股权,继承给了女儿路易斯·保时捷。而路易斯·保时捷并没有什么经营才能,所以其实大众控制权是给了路易斯保时捷的丈夫皮耶希、也就是保时捷博士的女婿。
  二代目的时候,保时捷大众之争,其实就是大舅子和妹夫之间的争夺。
  到了八九十年代,二代目都老死了、三代目上位。进一步演化成表哥表弟之间的战争。
  保时捷的老板沃尔夫冈·保时捷,想要恢复他爷爷当年的全部江山。
  大众的老板卡尔·皮耶希也不甘示弱,把他外公的全部事业视为己有。
  正是因为姻亲关系,外人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有插手的机会。
  哪怕大众和保时捷内部打得再惨,历史上也没发生过“引入外敌帮忙杀自己的表弟”这种戏码。
  双方都保持了底限的节操:相互收购战可以,但是自家人打架不能便宜了外人。股权只能在家族成员之间流转。
  顾莫杰就是这个外人。
  所以,他从来没想到过自己在这桩事情里面还有机会。
  而且,在他原来的印象里,这一系列收购案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了——保时捷控股公司,从07年年底,就已经成为了大众汽车的第一大股东。而因为那桩收购,保时捷控股本身的资金链出现了紧绷,不得不售出一部分旗下“保时捷汽车”的股权,然后这一部分股权又被大众方面反扑了。
  (注:“保时捷汽车”和“保时捷控股”是两家公司,前者是后者的子公司。)
  在2010年4月份这个时间节点上,理论上保时捷和大众之间的股权关系,应该是:“保时捷控股”持有大众50%以上股权,是大众绝对大股东;而大众持有“保时捷汽车”50%以上股权,是“保时捷汽车”绝对大股东。
  “保时捷汽车”还有40%几的股权,依然在保时捷控股手上,但保时捷控股已经和大众就这40%几股权,谈妥了认沽交易的条款。
  所谓“认沽交易”,和“认购交易”是相对的,沽是卖、购是买。
  “认沽”就是“现在你没钱,我先把你未来准备要买的这部分股权给你留着、保证不卖给外人,等你有钱了我再卖给你”,是一种对未来股权的期权交易。
  经过费莉萝的剖析,顾莫杰对保时捷和大众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了解也就清晰了。
  “费姐,你是说,目前大众和保时捷之间,双方都有可能出现松动、留给外资进入的缺口?帮助他们完成尚未完成的认沽交易?”
  “是的,那笔认沽交易,是2009年8月份谈成的,当时预期要2011年才能到位全部资金。然而,交易达成之后,不到两个月,欧债危机立刻爆发了。所以,他们不太可能在认沽期内凑到足够的钱了。”
  顾莫杰想了想,抛出了自己的问题:“如果是现金不够,为什么不用股权置换的方式认沽呢?一定要真金白银掏欧元?”


第十一章 我提供I你提供CAR(下)
  “为什么‘保时捷控股’一在同意大众认沽‘保时捷汽车’股份的时候,一定要大众给现金呢?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到‘让保时捷控股在大众公司持股比例更高、但同时将保时捷汽车变成大众的全资子公司’么?如果只是这个目的,直接按照股票时价直接置换不就好了么?”
  面对费莉萝所说的情况,顾莫杰抛出了这个问题。
  或许很多人看不明白这道算法,可以稍微打个比方。
  比如,假设保时捷汽车的全部股权,市值90亿欧元。大众汽车的全部股权,市值810亿欧元。这时候,大众可以选择先给保时捷控股90亿欧元、彻底买下保时捷汽车的100%股权,收购后大众的市值变成了900亿。然后保时捷控股拿到90亿之后,再用这笔钱回来增持10%的大众汽车股权。假设增持之前保时捷有大众55%股权,增持后就能达到65%。
  这样的交易里面,如果大众拿不出90亿欧元现金,其实是没关系的,双方可以直接交换股权:大众和保时捷汽车,按照1:10的比例交换股权。100%保时捷汽车股权,换10%大众股权。
  这时候,一分钱现金都不需要用到。
  然而费莉萝侦察到的最新情报,却告诉顾莫杰:这样不可以!
  很显然,那就是背后另有隐情了。
  “之所以不可以,是因为07…08年,保时捷控股在增持大众汽车股权时,动用了杠杆融资手段,欠了100多亿欧元外债。本来这笔外债还可以多拖延一段时间,或者通过拆借和其他金融衍生产品手段来延期。但是欧债危机爆发后,这条路堵死了。保时捷控股有大量杠杆债要偿还,所以必须收回现金。”
  顾莫杰一听就懂了。
  所谓“通过拆借和其他金融衍生产品手段来延期”,用月光族的话来翻译一下,就是:
  当你一张到期信用卡上的欠债还不起的时候,就去办另外一张信用卡,然后用新信用卡透支套现、还前一张信用卡。
  而欧债危机的爆发,就相当于“所有银行突然停止发新的信用卡”了。
  以卡养卡,断供了。
  保时捷控股当年为了成为大众的绝对大股东,在欧债危机爆发前两个月,还举债了100多亿欧元的现金债务。如今,这些债都要到期了,而且是非还现金不可的。
  这事情就有趣了。
  顾莫杰掩饰不住贼笑,开了一瓶香槟。
  “那笔认沽交易,什么价码?现在还差多少资金缺口。”
  “去年8月底,大众给了保时捷控股45亿欧元(含费用),买了保时捷汽车51%的股份。还剩49%,预期2011年年底之前认沽。现在,那49%一分钱都没卖呢,欧债危机爆发之后,资金收紧,现在肯定没45亿欧元可以估了。我觉得咱要是能引诱对方非和我们合作不可的话,40亿欧元就足够拿回。”
  为了绝对控股权收购时,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