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更是进一步的指出这个事情的迫切性:“《易》陈负乘,《诗》刺彼己,永念惭咎,无忘厥心!有司当明朕崇老、尊老之心!”
  这就是要将这个事情作为重点工作来推进了。
  顿时,太常窦彭祖就跟吃苍蝇一样难受,苦着脸,无可奈何的出列拜道:“臣敢不奉诏?”
  但他的心里,却都快哭出来了。
  将退休致仕的贵族官员从三老群体剥离出来。
  这肯定是得罪人的事情。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三老与五更之间的待遇是相同的。
  但在实际上,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三老,天子要尊事,甚至要当父亲看!
  而五更,只是一个年长的哥哥而已。
  仅仅是这个差别,就已经是鸿沟!
  更何况,三老的特权比五更的特权,实际上更大!


第1249章 入吾瓮中(二)
  窦彭祖苦着脸,但韩婴和其他学者,却几乎都是兴高采烈。
  他们终于享受到了权力的滋味,品尝到了主宰世界沉浮的乐趣。
  这太美妙了!
  他们才懒得去管,这样一来,地方上的退休官员和军官,会不会天天在家里骂他们呢?
  这也是文人的通病。
  根本不会去考虑现实,只会想着一定要按照自己心里的想法来创造世界。
  纵观古今,一拍屁股,就要玩一个新花样的文人,数都数不清楚。
  而王莽,就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基本上,文人的意见和建议,听一听,做个样子就可以了。
  这就好比,你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心灵鸡汤。
  你看了以后,觉得非常有道理。
  但你肯定不会按照鸡汤的方法去做。
  因为你知道,那只是一个成人童话。
  文人的话也是一样的,听听就好了,真要当真去做,那无疑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反正,刘彻清楚知道一个真理——历史所有相信了文人一面之词的家伙,最终都悲剧了。
  典型的就是圆嘟嘟的五年平辽大计以及后世某些逗比搞的脸书治国,微薄治世。
  自然,韩婴和整个儒家,都不知道,此刻,他们已经惹怒了整个官僚集团。
  无数大臣在心里痛骂不已:“腐儒,居然胆敢坏我们的好事!”
  原先,在三老制度下,基本上,只要能混到退休致仕,在场大臣,人人都可以捞一个三老的荣誉,甚至还有人说不定可以混一个上大夫乃至于比两千石的荣誉。
  而现在,一切都完蛋了。
  大家致仕,只能拿一个五更。
  完全不能与威风八面的三老相比——仅仅是在逼格上,就下降了不止一个等级,而在实际现实里,五更的所谓权力与三老的待遇相比,更是天差地别!
  最重要一个指标就是,按照尚书记载,三老是可以得到天子亲自敬拜和奉食,同时可以乘坐安车软轮!
  而五更,却根本不具备以上待遇。
  这从三老与五更的定义上就可以看出区别。
  三老是三德之宿老的意思,哪三德?柔、刚、正。
  而五更,是五事的意思!哪五事?貌、言、视、听、思而已。
  与三老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是以,愤怒的情绪在官僚之中蕴集。
  他们不敢去怨怼和抱怨皇帝,自然就把气都撒在了儒家身上。
  但儒家各派,却偏偏都还不知道这个事情。
  他们依然兴致勃勃,兴高采烈。
  像今天这样可以直接参与和决定国家礼制规划的事情,他们可是等了几十年才等到!
  自叔孙通之后,儒家在政治上再无建树。
  即使叔孙通,其实也是战战兢兢,小心伺候,谨慎行事,才能让刘邦不去踹他……
  现在,当儒家在养老礼的事情上屡战屡胜后,甚至有儒生在心里面有些看不起和瞧不起叔孙通了——虽然在过去,其实也有无数儒生看不起和鄙夷叔孙通。
  觉得他就是一个懦夫,明明身居高位,却不为儒家谋福利。
  以至于他死后,儒家在关中的影响力,几乎为零。
  但现在,在胜利的鼓舞下,一些儒生甚至在心里面开始想着:什么大直若拙,道固委蛇?这叔孙子的器量太小了,若吾在他的位置,必定会引导汉室历代,崇吾儒家,罢黩百家!
  更有甚者,直接在心里痛骂:“叔孙子不过依世、谐俗、取宠罢了,其置先王之道而不顾!什么儒宗?我看不过是个怯懦小人!”
  这也是儒家内部不少人长久以来的通病了。
  胜则得意洋洋,败则如丧考妣。没毅力没恒心,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偏偏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好在,现在儒家没有执政。
  所以,这些人的想法和意图,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越发的想要在这个舞台上表现自己。
  就像孔雀开屏一样!
  在韩婴之后,许多儒生都纷纷开口。
  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引用诗经和尚书、礼记等经典,再自己加以脑补,就帮着刘彻将这个三老五更之制,一点一滴的完善起来。
  刘彻坐在上首,自然乐得儒家来做个坏人,眼睁睁的看着儒家掉进一个他们自己亲手挖得坑里面。
  最最重要的是,今天之后,即使儒家知道了他们做出了一个多么可怕的错误选择,他们恐怕也得捏着鼻子,帮着刘彻完成这个三老五更之制。
  不然的话……这岂非是证明了儒家的失败?更会在全天下人面前表露出他们的可耻一面,沦为笑柄!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失败,变成笑柄,儒家各派系,只能也必须一头道走到黑!
  这就跟某些官员一拍屁股做出了一个决定,然后导致了可怕的灾难。
  但假如没有遭遇到更高一级的重压,那么无论下面怎么骂娘,怎么吐槽,怎么腹诽。
  他也一定会硬着头皮走到底。
  哪怕他自己知道,这么做会发生什么?
  原因很简单,假如他自己改变策略,那就证明了他之前决定的错误,更会给上面留下许多不好的印象,影响前途。
  为了掩盖这个错误,也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前途,他才不会去管会发生什么灾难呢?!
  反正,即使发生了灾难,也不会影响到他和他的家庭。
  不过是几个傻逼倒霉罢了!
  既然如此,那肯定要粉饰太平喽!
  不仅如此,还得找一大帮御用文人和走狗,写无数文章来歌功颂德、吹捧。
  将自己拉的翔,妆点成亘古未有的大好事!
  儒家也是一样。
  刘彻甚至能看到,他们未来会找出无数理论和借口来解释他们今天的行为。
  甚至很可能,他们会将这个事情变成他们的功德与政绩,来向世人证明,他们的正确。
  总之,就是死鸭子嘴硬。
  而这,恰恰是刘彻想要的。
  李世民曾经看着科举的士子鱼贯而入兴奋地说道:天下英雄入吾瓮中!
  但在刘彻看来,这只是初级阶段而已。
  真正的入吾瓮中,应该是现在这样的情况。
  让人们自动自觉的自发的舔掉自己拉的翔!


第1250章 军臣的想法
  当石渠阁之会开的热闹喧哗时,龙城大会,也渐入高潮了。
  “大单于!去年的高阙之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解释!”匈奴帝国在幕南地区的二号人物,身为右谷蠡王的亦石,带着一帮子深感不安和威胁幕南贵族集体发难!
  亦石拿着一柄青铜小刀,将之刺破自己的脸颊,让鲜血混合着眼泪一起流下来,感人至深的道:“高阙!冒顿单于盟会的地方,阴山,是单于的苑囿!更是我大匈奴的母亲山!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很多大匈奴贵族,都是出生在那里,成长在那里!但现在,这些地方都被汉朝人占领了!”
  亦石的话,在整个匈奴贵族圈里,都引发了共鸣。
  对匈奴来说,阴山,确实是他们感情和精神上难以割舍的一个地方。
  是他们出生的地方,也是他们成长的地方。
  资源丰富的阴山山脉之中的树木和野兽,甚至还是匈奴帝国最重要的箭矢原料来源和练兵场所。
  但,现在,这一切都已经远离了匈奴。
  阴山,这个曾经庇佑和保护了无数匈奴人的母亲山,已经彻底为汉朝人所控制。
  阴山方圆百里的广袤草原,没有任何人敢于接近。
  即使是那些被派去侦查和试探汉朝人的斥候,每次看到巍峨的阴山,都会泪流满面。
  对于大多数匈奴贵族而言,失去了阴山,几乎等同于失去了家乡——虽然可能匈奴人并没有家乡这个概念。
  但,眷念,却是人类共有的情感。
  所以,很多匈奴贵族都立刻被激发起同感。
  即使是一些军臣的心腹,也在内心深处深感挫败和痛苦。
  甚至还有人当场放声痛哭。
  至于那些原本传统牧场在河间地的部族贵族,则都一个个面露绝望。
  没有了牧场的部族,下场是可悲的。
  大多数部族都可能无法撑过今年冬天了。
  而最让军臣不安的是——那些曾经一直对他忠心耿耿的王庭贵族,此时,居然也在脸上表露出了悲伤。
  草原民族可不懂什么隐藏情绪。
  一般都是有话直说,想做就做。
  而这些王庭贵族,则更加直接。
  在过去所有的王庭政变之中,有超过七成,是王庭内部自己的贵族觉得单于不合格或者单于侮辱了自己而发动的。
  虽然自冒顿单于以来,没有任何一个政变成功的例子——所有叛乱都被扑灭了。
  但匈奴人绝对不会忘记,冒顿单于是怎样上位的!
  所以,军臣此刻已经架到火上了。
  他自己也很明白,假如他不能给一个交代。
  那么,在可见的未来,王庭内外不满他的人,肯定要给他一个交代!
  假如有人用非常激进的语言和行动,拉拢了人,那你怎么办?
  或许在中国,会有多种应变方式。
  但在草原上,自古以来,只有一个办法——比他更激进!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