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太尉,也不能在没有虎符的情况下,私自调动超过五十以上的军队!
  当年,国舅薄昭,有从龙之功,又是车骑将军,尚且因为矫诏调动军队,私杀臣属,而被逼死!
  何况其他人?
  于是,他赶紧整理一下冠帽,立刻就跪下来,道:“臣新丰令端恭迎天使!”
  然后,张端就听到一个宦官道:“新丰令,跟咱家走一趟吧,太子要见你!”
  “家上……家……上……要见我……”张端听到这个声音,顿时一屁股坐到地上。
  当今监国太子,关中没人不想攀附的。
  可,却没有人愿意被太子用这样的方式请走。
  想想看,这位储君自册立以来,都干了些什么吧?
  跑了一趟河东,结果河东郡守什么的,脑袋掉了一大堆,还搭进了一位诸侯王。
  好好的河东游,最后杀了个人头滚滚。
  然后,在关中,搞了个粮食保护价,最后,按住几个地主商贾一顿胖揍。
  这兔死尚且狐悲,更何况人?
  反正,大家(地主士绅以及官僚)私底下都觉得,这位储君,太没有宽仁之心了。
  大家都是辛辛苦苦,寒窗苦读,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有现在的地位和财富的。
  有事好好商量嘛,何必搞得这么严苛?
  只是,没有人敢把这些想法透露出来,甚至,反而,很多为此腹诽的人,都在巴巴的等着一个能攀附上储君的机会。
  原因很简单,死道友不死贫道呗!
  只要不搞到自己脑袋上,没有人愿意去跟皇室顶牛!
  相反,倘若能攀附到太子身边,那,嘿嘿,杀起人来,没有人会手软!
  因而此刻张端知道,当太子的屠刀架到他脖子上时,没有人会救他。
  即使是曾经的恩主,恐怕也会立刻与他划清界限。
  可他只想知道,他到底是干什么事情,居然要劳动太子来抓他?
  一个小小的县令而已,廷尉衙门一个吏员,足以让他束手就擒。
  何必用这么大阵仗?


第369章 剧变(一)
  刘彻大马金刀的端坐在张姓地主家的大厅上首,此刻,这个客厅内外,灯火通明。
  数以百计的士兵将这个本来还算挺大的院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甲胄鲜明,杀气腾腾的士兵,让所有的村民,自然也包括那位张姓地主知道,这哪是两个姓薄的外戚子侄,分明就是姓刘的大爷来了!
  当今天子年少时的种种传说与流言,此刻,完美重新在越马亭的百姓面前。
  没有人不战战兢兢。
  临近人定时分,新丰县县令张端与县尉什么的,一大堆的大大小小的官员,被一队士兵押着来到了这个小小的院子里。
  “臣等叩见家上……”张端微微颤颤的跪下去,与一样倒霉的同僚们,苦着一张脸,无奈的道。
  而随着张端这一跪,越马亭的百姓们,终于知道,自己的猜测是真的。
  原来,那两个打着枳候子侄的年轻人,真个就是当今天子的两个儿子,其中一个,甚至就是那位已经被宣传神化了的“太宗孝文皇帝指定的隔代接班人”,当今的监国太子!
  与张端这些恐惧害怕以及颤抖的官僚们不同,农民们一看这情况,顿时就欢呼了起来。
  在他们看来,天子,总是清明的,是心向百姓的。
  都是那些贪官污吏,蒙蔽了天子。
  现在太子驾临,这些贪官污吏,怕是统统都要掉脑袋了!
  果不其然,众目睽睽之下,端坐于上首的那位年轻的太子,刷的一下站起身来,拿着一柄寒光闪烁的利剑,一步步的走了出来。
  只见,这位汉家的太子殿下,走到跪在他面前的官僚们面前,淡淡地问道:“新丰县县令何在?”
  张端闻言,即使再害怕,也不得不爬出来,叩首道:“臣端在!”
  他似乎想了一下,然后又叩首道:“敢问家上,有何教诲?”
  在张端看来,当务之急是要弄明白,太子究竟是为何发怒?
  才好找到一个解决办法。
  或许能蒙混过关也说不定呢?
  作为一个合格的官员,张端的机灵和脑筋自然是转的很快的!
  刘彻却只是看了他一眼,嘴角呵呵的笑了一声,道:“你就是新丰令?很好嘛!孤看你很不顺眼!”
  然后,寒光一闪,只见鲜血四溅。
  一颗大好人头顿时掉在了地上,一个身穿着县令冠袍的官员,就这么倒在了地上。
  顿时,整个世界仿佛凝固了一般。
  所有的人,都被吓得忘了呼吸,忘了说话,甚至忘记了自己还活着。
  一个秩比一千石的上县县令,就这么,没有经过审判,没有经过定罪,甚至没有逮捕,就这么直接被杀了,脑袋在地上打滚,喷涌而出的鲜血,将地面染成了红色,在火把的照耀下,格外的渗人,也格外的让人恐惧。
  刘彻却好整以暇的拿起一块抹布,擦拭了一下,宝剑上沾染的鲜血。
  杀人?
  对于他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说实话,他心里也有些恶心,更有些畏惧。
  毕竟,对于一个锦衣玉食的皇室成员来说,杀人这种事情,确实有些太可怕了。
  然而,新丰县出了这么大丑闻,想不杀人是不可能的。
  真要弄到朝廷上,而这个县令居然还活着。
  那无疑要引发一场地震。
  到时候,为了自己的乌纱帽,也为了自己的前程,嘿嘿,廷尉、御史大夫和丞相内史以及相关的官员,都会跟刘彻拼命。
  官字两张口,无耻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为了给自己洗白,刘彻相信,这些家伙,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
  当年,李斯与赵高,不就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居然做出了篡改始皇帝遗诏,赐死公子扶苏,将军蒙恬的事情吗?
  毫不夸张的说,秦国之所以二世而亡,赵高与李斯,绝对立下了汗马功劳!
  是以,刘彻根本不敢去赌,朝臣们会甘心情愿的认罪。
  何况,一下子就让内史廷尉御史大夫甚至丞相一古脑的倒台,这不符合刘家的利益,更不符合刘彻自己的利益。
  于是,这个新丰县县令,无论他是否对此知情,他都必须死!
  而且必须现在立刻死!
  否则,让他活着进了廷尉大牢,天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
  至于刘彻一剑砍下他的脑袋,在某种程度上说,确实不合适。
  朝野肯定要对此议论纷纷。
  但除此之外,刘彻确信,他本人不会有一分一毫的损失,搞不好,皇帝老爹还会嘉奖!
  嘿嘿,当年,皇帝老爹可是在长安闹市一棋盘砸死了吴王太子啊!
  谁见过他为此受到过半分斥责?
  当今之世,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就是最大的道理,这就是最大的正义!
  想清楚这些,刘彻动起手来真是毫无顾忌。
  微微收敛了一下心神,刘彻将手里的剑交给旁边的侍从拿着,然后,冷冷地问道:“本乡的廧夫何在?”
  一个看上去虎背熊腰的小吏,战战兢兢的出列拜道:“臣在……”
  “杀了……”刘彻淡淡的吩咐一声,得到命令的太子侍卫,立即上前,一剑就刺穿了他的胸膛。
  杀个小小的廧夫,刘彻还不至于要亲自动手。
  不然,日后史书上留下一笔孝X皇帝手刃廧夫安融,那还不得让后人笑死?
  随着这两个人头落地,这个事情的司法程序,实际上已经走完了。
  直接责任人和最大的负责人都死了。
  廷尉衙门和御史大夫衙门的官僚,再白痴,也懂得该怎么和稀泥了。
  刘彻背过身子,面朝院内,朗声道:“此二贼,残害地方,迫百姓不举其子,祸国殃民,孤乃代天子杀之,尔等可有异议?”
  废话?
  谁敢异议?
  无数的官僚看着那具倒在地上的尸体,心里面腹诽着。
  于是纷纷叩首:“家上圣明,臣等拜服!”
  虽然还是不太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但,这一点不妨碍官僚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既然事情与自己无关,那赶紧与倒霉蛋划清界限吧!
  “将这二贼的头颅,悬挂到新丰县城城头,让百姓们看看,此等害民之贼的下场!”刘彻吩咐着。
  这道命令,让许多官僚,感觉自己有些牙疼。
  “还真是刘氏的作风啊……”有人感慨着。
  老刘家向来都是这么一个做派,最喜欢的就是杀了人以后把脑袋挂墙头。
  当年,彭越如此,后来的诸吕亦是如此,便是不久前的吴王刘濞的脑袋也是这么一个待遇。
  只是,区区一个县令,也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
  “王道,你来给诸位臣工讲一下,这二贼究竟是因何而死的吧?”刘彻挥挥手道。
  王道立即点头,出来把事情讲了一遍。
  老实说,大部分官僚听完,要说有什么触动,那完全是骗人的。
  当今之世,溺婴成风,在大多数的士绅看来,这并非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甚至,他们中,就有人曾经亲手溺死了自己的孩子。
  这是风俗,也是传统。
  连天子,也管不了!
  只是,这一次,那个姓安的做的确实嚣张了些,在关中,居然都敢这么玩,简直是作死!
  “可惜了张县尊啊……”有人心里叹息着,在这人看来,张端,能力有,手腕有,更难得的是,还是纯正的自己人,他当县令,新丰的地主士绅,受益良多,可惜,就这么死了……
  当然,这些想法,他们没笨到说出来,反而一个个立刻就痛打落水狗。
  一个县尉模样的官员,第一个出列拜道:“家上英明,手刃害民之贼,使新丰黎庶,免遭此二贼荼毒,臣代新丰百姓叩首谢恩!”
  此人一动,其他人立刻跟进。
  当官的,别的事情可能不会,不熟练,但这拍马逢迎,完全不需要学,一个比一个厉害!
  刘彻看着这些乱糟糟的家伙,心里面闪过一丝厌恶的情绪。
  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