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立国凡五十九年,未有废后,未有废储。
这几十年下来,此事渐渐已经成为了传统。
惯性之大,远超想象!
先帝时,薄氏无后,先帝尚且要顾念这个传统的力量,不敢轻言废黩。
至于窦太后自己更是这个传统的受益人。
当年,在太宗晚年之时,她的眼睛就已经出问题了,后元元年后,更是几乎失明。
而彼时宫中,可谓美人云集,然而,她这个瞎眼的皇后,却还是笑到了最后。
因此,在窦太后看来,问题的关键不是其他妃子生了多少子女,而是皇后,有没有子女。
只要陈阿娇有个一子半女,她就能将那个亲嫡孙扶上储位!
说到底,窦太后觉得,还是自己平日里太娇惯,太纵容这个女儿了。
以至于她到了今天这样恃宠而骄的地步!
皇帝有女人,有很多女人,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当年吕后的亲外孙女宣平皇后给惠帝为后时,惠帝后宫,也是三宫六院齐全,甚至惠帝都没碰过宣平皇后一根手指头。
吕后与鲁元公主可曾干过什么出格之事?
又如她当皇后时,年老色衰,太宗皇帝追逐那些更年轻更漂亮的妃子。
甚至一度梁怀王刘揖对先帝的储君之位,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她干过什么?
没有,什么也没有!
甚至,还主动放低身架,向那些得宠的妃子结好,至少表面上如此。
想着这些,窦太后就叹着气道:“哀家现在还活着,馆陶你自可以如此放纵,可若有朝一日,哀家不在了,你怎么办?先帝时粟姬的前车之鉴,馆陶你要记住啊!”
听着这明显带着警告和不满意味的话语,馆陶连忙跪下来,道:“母后怎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母后定然常享千秋,长命百岁的!”
刘嫖当然清楚,自己的母亲,轻易不动怒,一动怒,那就是雷霆之怒。
再说,皇帝都在母亲这里暗示了不会立那个义夫人之子,她若还不懂得见好就收,那就太蠢了些。
她眼珠子一转,立刻换上一张笑脸,撒娇道:“儿臣方才说的都是胡话,万请母后不要放在心上……”
“将来阿娇生了皇嫡子,还要抱来在母后膝下承膝呢!”
窦太后一双无神的眼睛,盯着刘嫖,她看不清刘嫖的神色和模样,只能看到一个模模糊糊的人影,摇了摇头,窦太后叹息了一声:“但愿吧……”
对这个女儿,她实在有些失望。
她说了如此多,本以为对方能知道明白她的意思了。
可谁成想……
“但愿将来阿娇能比她母亲聪明……”窦太后心里想着。
在这宫廷之中的女人,只有足够聪明,才能笑到最后。
……
与此同时,未央宫,温室殿之中。
薄太后抱着刚刚出生一天多的小公主,乐得嘴巴都合不拢。
“桃桃,哀家的乖桃桃……”薄太后在小公主的小脸上又亲又摸,怜爱无比。
她这一世,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快乐过。
她曾经朝思暮想,想着想要有一个孩子。
但,这个梦最终被证明,只是做梦。
然而,正因为如此,她如今才会如此兴奋,乃至于幸福。
错非,身为太后,而且头顶上还有一位太皇太后,薄太后,此时真是恨不得将皇子与公主一并抱在怀中亲昵。
“母后若是喜欢桃桃,以后朕会让人带桃桃常常去看望母后,给母后问安……”刘彻在一边笑着道。
对于薄太后,刘彻的感情越来越复杂,渐渐的也真的将之视为自己的母亲一般了。
见到薄太后喜欢小公主,刘彻自然是大开方便之门。
薄太后听了,满意得不得了。
她这辈子,曾经最大得愿望,就是能抱着一个孩子,看着他长大,无论男女,美丑甚至聪笨。
儿女是没指望了。
但孙女却是可以有。
“皇帝,公主可有敕封?”薄太后忽然问道。
刘彻一愣,汉室从未有过敕封任何刚刚出生皇子公主的先例,一般,都是等待那位皇子或者公主八岁甚至十岁后才会予赦命。
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妇幼保健基础太过薄弱。
便是出生天家,夭折率也是高的吓人。
太宗皇帝生前有过十来个儿子,七八个公主,但太宗驾崩时,却只得两子一女送终。
其中,头三个儿子,更是早早夭折。
就连即位后所生的梁怀王刘揖,也因为一场意外,坠马夭折,顺便搭进去了一个未来的丞相候补,被视为萧何、曹参一样人物的贾谊。
所以通常,皇室的册封,会等到皇子或公主至少脱离危险的幼年,能有一定抵抗力才会开始考虑。
不然,前脚册封了,万一后脚夭折了,岂非是把皇帝的脸抽烂了?
说好的受命于天呢?说好的天子呢?
这在此时,可是很严肃的问题。
但,看着薄太后欢喜的模样,刘彻也不好打搅,更不好说出担忧。只能笑着道:“正等着母后来给桃桃策命呢!”
汉室,皇子公主的策命,基本是东宫来实施,当然,皇帝也有决定权,但最终的策命诏书,一定是由东宫太后颁布。
如今,这个权力属于太皇太后窦氏,但,一个公主的策命,作为太后,薄氏还是能决定的,太皇太后也不会在一个公主额问题上与自己的儿媳为难。
薄太后没有什么政治心机,听了刘彻的话,高兴的点点头,然后抱着小公主,慢慢的踱着步,思考着。
过了一会,薄太后才笑着道:“哀家记得,太宗之时,邺县曾贡玉璧、金珠等物,哀家蒙太宗皇帝厚爱,曾赐了一副金珠,听说邺县地方不错,山水皆美,人民安居乐业,皇帝是否如此?”
刘彻点点头。
邺县,那确实是个好地方!
历史上曹操就曾在邺狭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当时的背景是两京残破,且皆不在曹操控制范围。
但也多少说明了,邺县的富庶。
就是如今,邺县也不算什么小地方了。
百余年前,它还是魏国国都呢!
“那就封为邺邑公主罢!”薄太后笑着说道。
刘彻微微一愣,邺邑公主?
老刘家的公主封号,可不是后世唐宋元明清那样有名无实的封号,而是实打实的,属于公主的私人领地。
甚至于有些强势公主,能决定封地县令的去留与选择。
像现在的馆陶太长公主,她的汤沐之地馆陶,就是她自己的私人游乐场。
非是如此,当年齐悼惠王刘肥献上城阳郡给鲁元公主作为汤沐之地,也不会那么的得到吕后的赞赏,甚至逃过一死了。
而邺县,如今常住人口将近一两万户,比之馆陶县都要强。
将这么一个大县给了桃桃,刘彻担心,将来这个小丫头长大后,恐怕会成为汉室诸王的噩梦!
老刘家的公主,别说其他人了,刘彻自己都害怕!
前有鲁元,能决定诸侯王生死,现在有馆陶,号称“地下组织部部长”,后面还有一个鄂邑大长公主,能跟霍光掰腕子。
而这些公主,为何如此强势?
固然离不开她们背后的那几位太后或者皇帝。
但其封地丰富的人力与财力也是她们强势的所在。
手下的狗腿子与面首,可都是要钱养的!
只是,刘彻看了看薄太后欢喜的模样,也不忍伤害,只能捏着鼻子道:“既是母后金口玉言,那儿子就待邺邑和义姬谢过母后厚恩!”
不就是个邺邑公主嘛!
反正老刘家向来有富养长女的传统。
当年鲁元公主的汤沐之地,多达一个郡零三个县,比一般的诸侯国多大了,也没见人唧唧歪歪。
对朝臣还有宫里的人来说,皇子的封号与名位,才是根本!
……
未央宫与长乐宫的事情,向来很少能瞒得过长安城里的八卦党。
没多久,消息就传得满天飞了。
虽然对于皇子公主的具体情况,名字什么的,这些细节,外人无从得知。
但公主被封为邺邑公主,馆陶太长公主去见了东宫太皇太后,这些事情,根本就没法子瞒,也瞒不了。
很快,大家都知道了。
当然,有些人知道的多一些,有些人知道的少一些。
但不管知道多少细节,一些人依然根据自己所知的事情,开始衡量,打算。
“皇长子被赐名为‘病已’,看来陛下是不愿意立长,更想立嫡了……”有人思虑着,天家无小事,任何风吹草动,大家都想从中找出些迹象或者隐喻,而皇长子的名字潜藏的隐喻太直白了,直白到连笨蛋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是呢。
皇帝的意思,是正还是反?
这就看各人的理解了。
万一天子是想给皇长子保驾护航呢?
谁知道呢?
再者,万一有一天,天子如同先帝一样忽然大行,在如今的情势下,皇长子就是铁上钉钉的继承人。
况且,即使这些都没有发生,那也不要紧,一位刚刚生下皇子公主的夫人,必然正是最得宠也最受宠的时候,这个时候巴结甚至跪舔,只要抱上了大腿,那就是金大腿!
于是,许多投机家们开始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
第510章 操纵舆论
最近,长安城的八卦众,仿佛像过节一样。
先是皇长子与公主出生后的种种传闻和故事,让他们乐此不彼,甚至有些家伙还动笔,写了一些相关的隐喻故事。
虽然这有一定风险,但,八卦党中的佼佼者,掉脑袋都不怕,还怕什么廷尉、少府?
只是,随后几天,风声变了。
不是廷尉震怒,内史衙门缇骑四出,到处追捕和稽查议论宫闱绯闻的八卦党。
而是因为一个更加吸引人们眼球的事情出现了。
某个小巷中的一个宅子里,几个大汉偷偷的躲在一个房间里饮酒。
最近廷尉和内史加紧了对酒类的稽查力度。
因此,关中的酒类商品价格猛涨,过去一壶酒,十钱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