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岁响应号召,种植冬小麦的农民都赚死了。
  尤其是思贤苑。
  去年几乎有一半的土地,改种了冬小麦。
  如今,是他们收获的季节。
  虽然隔得很远,但刘彻还是能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声。
  而在广阔的原野上,妇女与老人,正带着工具,到处寻找柴禾与干草。
  干草可以卖给少府,也可以用来缴纳明年的刍藁税。
  柴禾是民众每日做饭取暖的必需品。
  看着这样的场景,刘彻也不由得从心底生出一股暖意。
  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治下的国家,正在发生着改变,而且是积极的改变,更能让一个皇帝舒服的?
  虽然,思贤苑中的一切,目前还不可能大规模的复制到其他地方。
  但刘彻有自信,用十年时间,让关中的大部分村落,全部思贤苑化,再用三十年,普及天下!
  “爱卿,朕这大汉江山如何?”刘彻回过头,看着跟在他身后的一个文弱少年问道。
  这少年,就是闽越国世子,质于长安的骆郢。
  骆郢今年才十三岁不到,稚气未脱,看上去身子骨也很瘦弱,好像反应有些迟钝,脸上更是难掩惊慌之色。
  换了谁,忽然家里闯进全副武装的军队,然后如狼似虎的军士们,二话不说,就将家里的所有下人与侍女全部带走,就连朝夕相处,日夜教导的老师,也被拖走。
  然后,又有着一个个板着脸,杀气腾腾的官员上门来找他谈话。
  少年人哪里经过这样的事情,早就被吓傻了。
  过去一天,骆郢心中的恐慌与恐惧之情,越来越盛。
  若这样的情况持续个几天,恐怕,他人都要被吓傻。
  好在,很快,就有天使传旨,让他随圣驾视察,这才将他从恐惧的深渊中拉出来。
  尽管如此,骆郢此刻的心情,也如惊弓之鸟一般。
  听到刘彻的声音,他几乎就是一哆嗦,过了一会,才战战兢兢的道:“圣明无过陛下,下国微臣岂敢多言?”
  刘彻看着他惊慌的模样,笑了笑。
  就是要这样,就是要让骆郢一辈子都活在汉室的恐惧阴影之下。
  不过,这暂时的恐惧心理,不能长久。
  若什么都不干,等这货回国,恐怕在长安的这些日子,会成为他将来疯狂的报复汉室的基础。
  作为穿越者,略通心理学的刘彻很明白。
  当一个人长久的在恐惧的心理压力下生活,等他回到正常世界,通常都会成为疯子和变态。
  就像那些美剧里的杀人魔王与变态凶手。
  谁没有一个压抑、痛苦的童年?
  想要让人臣服、畏惧,永远不敢与汉室为敌。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其心里留下汉室不可战胜,不可抗拒,无比强大的概念。
  就像后世二战时,霓虹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在得知舰队偷袭珍珠港成功后,非但没有欣喜,反而忧心忡忡。
  因为,山本见过米国国内庞大的工厂,林立的船厂。
  他知道,自己释放了一个怎样的怪物。
  同样的道理,刘彻要让骆郢知道,汉朝的强大,是闽越人永远无法抵抗和抗拒的。
  全方位的撕碎这个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然后再灌输一些汉越一体啊,世界大同的理念,就容易多了。
  若是一个成年人,刘彻可能还有觉得有些难度。
  但骆郢这种中二期的少年,却是最好忽悠的!
  所以,刘彻呵呵一笑,对骆郢道:“蒙以养正,圣功也,卿先随朕,看一看这汉家蒙学罢……”
  骆郢自不敢反抗,乖乖的跟着刘彻,走进那行宫。
  这里,本是刘彻潜邸时在思贤苑的居所。
  登基后,刘彻不想荒废,也不想浪费,索性将之改成了思贤苑中适龄童子的学塾。
  所有思贤苑中的农户家庭,六岁以上,十四以下的孩子,统统被强制要求入读。
  在这里,所有孩子接受的都是准军事化教育和管理。
  他们每天上午读书识字,下午参加军事训练。
  羽林卫和虎贲卫中的军官,会轮流来此,教导这些孩子基本的队列与军事技能。
  至于教育方式?
  当然是带着浓厚的刘彻个人特色的教育模式。
  来源于后世天朝八九十年代时盛极一时的模块化,流水化、填鸭式教育。
  加上此地实施的是军事化管理。
  所以,当刘彻带着骆郢走进行宫,看到行宫广场中,一个个木雕一样坐在原地,目不斜视,聚精会神的朗读着课本的少年时,几何有种时空穿越,回到二十世纪的感觉。
  而一个个身着甲胄的军官,则往来穿梭于这些孩子中间,巡视和监察。
  只要发现有孩子走神、打瞌睡,甚至坐姿不符合要求,二话不说,就是一脚揣上去。
  刘彻看了,点点头,军事化管理与填鸭式教育等于流水化生产统一标准的人才。
  或许在后世,这样做会扼杀孩子们的天资与创意。
  但在这西元前的世界,像生产子弹一样的生产军官,才是王道啊!
  尤其是现行的教育方式,几乎只适合贵族、大地主大商人阶级的精英教育。
  就连一般的中产小康家庭,都无力负担一个读书人。
  恰巧,这个时候,行宫中的编钟响了起来。
  所有孩子与军官,连同在上首教导的老师们,全部站起来,面朝未央宫方向,整齐如一的跪下来,齐声拜道:“忠于天子,忠于社稷,学有所成,报效君父,护卫桑梓,佑我家邦!”
  然后,在军官们的带头下,这些孩子站起身来,齐声朗诵无衣。
  “岂曰无衣,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刘彻看着这一幕,非常满意,没有继续前进,打扰这些孩子。
  “现在,此地有多少孩子入读?”刘彻问着身边陪同视察的少府岑迈。
  “回禀陛下,此地现在共有六岁以上稚童四百七十八人……”岑迈早把这些数据背的滚瓜烂熟,自然立刻就回答了上来。
  刘彻皱了皱眉头。
  以现在的情况来,这样的模式,很适合汉室目前的情况。
  当然了,大规模普及,那是做梦,未来几十年,都可能只能限定在上林苑里。
  教育事业,永远是最烧钱的工作。
  尤其是在这西元前的世界,养一个脱产的男孩子,可能需要四户甚至五户人家的财力来供养。
  这思贤苑的这个学塾,成立不过一年半,就吞掉了十万钱。
  平均每个孩子一年消耗千钱的资源。
  这还是老师与学校用地完全免费的情况。
  但是,未来的汉室军队,必然是职业化、专业化的。
  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加入其中。
  虽然现在的汉室天下,就算是儒家,大部分也是尚武成风。
  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有着军方背景。
  只是,想要让这些知识分子去军队,从基层的队率、屯长甚至什长干起。
  那就真是强人所难。
  而且,也不现实。
  这些精英教育模板下教育出来的知识分子,虽然也有草包、庸才,但是精英教育制度下,只要成才,基本都是人杰。
  这样的人才去做个什长、队率,本身就是对资源的浪费。
  但,军队里,最关键的位置,却是低级军官!
  这就好比一台精密的机器,控制系统和计算系统固然很重要,但机器里那一个个不起眼的螺丝钉与传动结构,也同样重要。
  一个优秀的将军,要是没有得力的底层军官配合和辅助,他能干什么?
  当然了,对刘彻来说,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会绝对忠诚于他,对他的命令不打折扣的执行的人才!
  想了想,刘彻对岑迈吩咐道:“朕去岁不是下诏,命令少府妥善照顾和收养历年以来伇于王事之忠臣之后吗?”
  “回禀陛下,少府从天下郡国,一共接受了一千七百余名忠臣之后,按陛下谕令,安置在这上林苑各宫闱庄园之中……”岑迈小心地答道。
  “全部送来思贤苑,命人在这行宫中,建立阁楼,安置,让这些忠臣之后,全部入读学塾罢!”刘彻淡淡的吩咐一声,顿了顿就补充道:“所有所需钱款,全部走内库……”
  岑迈顿时就苦了一张脸,但还是不得不遵命道:“诺!”
  但跟在刘彻身后的骆郢此刻却是张大了嘴巴,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方才的所见所闻,于他而言,实在是太震撼太颠覆了!
  那些坐于院子中的孩子,有与他同年的,也有比他小的。
  但,全部在武士们的监视下,如同一个个沉默的雕像。
  这样的情况,让骆郢心里都有些发毛。
  他虽不清楚也不懂,汉朝皇帝带他来此,所为的是什么。
  但骆郢却还是第一时间的感觉到了,心中隐隐有着恐惧和害怕。
  尤其是身前的天子放话,此地的规模要扩大数倍后,骆郢心里简直如同雷鸣一般。
  脸上的恐惧与害怕之色,再也掩饰不住。
  刘彻回头看了看这个被惊呆了的少年,心里一笑:“一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即不知喜,更不知悲的二世祖,朕怎么会镇不住?”


第537章 帝国主义(三)
  带着骆郢走出行宫,刘彻回头对骆郢道:“爱卿看朕这学苑如何?”
  骆郢方才不过惊鸿一瞥,那里说的出什么一二三四五?
  支支吾吾了片刻,方才低头道:“陛下学苑,富丽堂皇,果是中国上邦,下国小臣,不敢妄言……”
  刘彻这才认真的看了一下这个少年,这少年的性格似乎有些单纯耿直?
  仔细想想,这也不出奇。
  这骆郢五岁就被送到长安为质子,然后一直居住于少府为其安置的宅院中,像个金丝雀的一样的保护起来。
  虽然有许观教导。
  但处于一个封闭环境下,能培养个什么?
  老实说能具备一些常识,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刘彻看着他,微微一笑问道:“爱卿可愿来此读书?”
  骆郢心中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