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6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在那段时间做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绩。
  而且当时他身边大把的人才,各个部门都有公司的内部员工负责,下面的各个岗位,也都是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移民员工。所以当时应付起来,到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吃力。
  李明也自认在民事方面欠缺实际工作经验,他一直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机会,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脚踏实地的进行工作。说白了以前他是靠高手带出来的人民币玩家,没有屌丝玩家在野外练级打怪或是频频下副本的艰辛过程。
  在根据地几个月的摸爬滚打,长时间在第一线设身处地的工作实践,虽然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闹出过笑话,但也确实让李明迅速的成长了起来。
  虽然他在几个月工作的过程中,也是频频犯错,但却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因为吕梁山根据地的员工,大都是新手村的小号。大家都是错了再改,改了再错的在工作中千锤百炼。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如今用在李明的身上,那是在恰当不过了。
  反正几个月下来,李明整整的瘦了一圈。但收获也是巨大的,起码李明在过去的几个月,通过负责吕梁山根据地工作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很多时候,一件看起来容易事情,做起来往往不那么简单。
  想要成长就要靠踏踏实实的在工作,在工作中实践,不要怕犯错,重要的是在错误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成熟起来,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逐渐走上领导岗位。光是靠纸上谈兵,到处放嘴炮,屁用也没有。
  李明在吕梁山根据地的这几个月里,虽然操碎了心,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但他在负责根据地的全面工作的过程中,也总结吸取了一些教训,让他在民事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吕梁山根据地经过几个月的运转,也终于走上了正规。李明和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广大的基层领导干部,都已经在平时的工作中摸索出了很多的经验。
  随着根据地的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李明也终于从堆积如山的工作中解脱了出来。今年五月,远东公司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就要开始了,他作为北上集团军的司令员,会提前一个月组建新的北上集团军司令部,并指挥部队深入草原作战。
  那也意味着,李明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用来制定河套根据地的各方面规划。虽然公司董事局委员会就未来的河套根据地的规划,数次开会进行研讨,并已经做了完整的规划。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随着去年崇祯大旱流民潮的影响,之前制定的计划都发生了改变。使得河套根据地的很多设想,现在已经根本无法实施。
  这就需要李明对之前规划重新做出调整。争取今年在建立河套根据地的时候,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通过主持吕梁山根据地的这几个月,他也有了很多新的想法。所以他准备将这些新的想法,在未来河套根据地的建设中逐步实施。


第812章 吕梁山根据地的农业规划
  一个漆黑的夜里,几艘飞艇缓缓降落在吕梁山根据地的飞艇起降场。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李明、宋涛和马庆等人,马上迎了过去。高建国、王和等远东公司董事局委员会的几名常委和十几名委员,依次从飞艇吊舱中走了下来。
  当高建国和王和等人,看到李明他们样子的时候,都不由得呆住了。李明他们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吕梁山根据地呆了几个月,自己倒是没觉得什么,但是在高建国和王和他们的眼里,却是另外的一副样子。
  一个个弄得胡子拉碴的,因为经常在一线工作,每人身上都习惯都穿一件破旧的军大衣。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也是根据地的流民呢。
  高建国紧紧的握着李明的手,使劲儿的摇了摇说道:“李明,这几个月大家辛苦了……”
  听了高建国的话,还没等李明说话呢,旁边的宋涛就笑着道:“大哥,你可不知道啊,我们哥们在这里过得脚什么日子啊。我们是盼星星,盼月亮啊,你们总算是来了……”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笑了起来。李明笑骂道:“大家别听他胡说,这里挺好的。我们为各位领导安排了宵夜,大家吃完饭,好好的休息。明天我亲自领各位领导在根据地各处看看。”
  李明领着高建国和王和等人,来到了根据地管委会的驻地,其实也是一排窑洞。因为根据地的条件所限,安排的伙食也比较寒酸。
  高建国看着窑洞里的陈设,有瞅了一眼桌子上的饭菜,转过头对身边的王和,然后对李明说道:“根据地的条件这么艰苦,你可以和公司进行沟通吗?虽然公司今年因为接收流民的原因,物资的压力很大,但我们远东家大业大,也不差你们这点东西。”
  李明苦笑道:“目前根据地的情况还不错,虽然各方面条件很艰苦,但是大家的热情很高。都在摩拳擦掌的等着大干一场呢。明年根据地的情况就会有所改观,根据地的很多工作都会相继开展起来。其实目前根据地工作,主要就是吃饭问题。光是依靠下山劫掠,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周林已经制订了一份根据地的农业发展规划,准备在今年春天开始实施。去年我们就组织广大流民,在根据地四处开荒,修建了大批的农业基础设施,准备在春耕期间,在根据地大面积种植玉米、土豆和地瓜。”
  李明说完就对身后的周林笑着道:“老周,你是这方面专家,你给大家介绍下根据地下一步的农业资源的开发计划。”
  周林点了点头,想了下道:“我在来山西之前,公司农林部种子培育中心,就已经研究出了适合于大明北方地区抗寒玉米品种。具备耐旱、耐寒、喜沙质土壤等生物属性。我国面积广大的山地丘陵地区,农业生产环境并不优越,但其水利、土壤和气候条件却比较适合种植玉米。
  这个时代因为玉米还没有引入大明,大明面积广大的山地之所以无法有效地实施农业开发,土地利用价值很低,主要原因就是山地水土条件的困扰。气候较为干旱的陕西、山西、河南,都可以大面积的种植玉米,而且还有喜晴惧涝的特点。除此之外,玉米具有较强的耐寒性。
  除了玉米,在根据地还可以大面积种植土豆,土豆也具备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等吧特点,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属于‘省水、省肥、省药、省劲儿’的‘四省’作物。还有就是耐旱耐瘠、高产稳产的地瓜,也将会在根据地大面积进行种植。
  当然,受小冰河时期极端气候的影响,还有山西未来几年的严重旱情,估计根据地种植的玉米、地瓜和土豆的亩产,可能达不到辽东地区的水平。而且根据地缺乏足够的化肥,只能在根据地收集粪便,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磷酸钙、碳酸氢,再加入植物秸秆、草木灰等原料与土混合后,堆成堆用泥密封堆沤,最后制成各种土质有机肥料。
  去年我们动员了广大的流民,在根据地制作了大量的土质有机化肥。数量足够根据地春耕所需。我还在去年冬训期间,在流民中选拔了一批人,专门开办了农业学习班。我准备好好的培养他们,让他们成为吕梁山根据地的第一批农林技术人员。”
  王和听了周林的话,笑着道:“周林,吕梁山根据地以后可以像辽东地区那样,搞一些家禽家畜养殖吗?”
  周林笑着点了点头道:“根据地附近的很多坡地草甸地带,以后根据地可以开发那里的畜牧资源。但是无法搞辽东地区那种集约化养殖,产量规模肯定上不去。现在根据地这么多流民,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根据地的家禽家畜养殖,几年之内形不成规模。但是这里却是菌菇培育的好地方,今年我们就将在根据地各处,建立几座菌菇培育养殖基地。一旦培育成功,产量形成了规模,将极大的丰富根据地的副食结构。最后,我的总结是,三年之内,根据地无法做到自给自足。”
  高建国冷笑了一声道:“没关系,既然粮食不够,那你们去附近抢掠就是了。反正那些地主官僚家中都装满了粮食,不抢白不抢。”
  李明皱着眉头沉声说道:“目前我们吕梁山根据地因为建设得比较早,条件还说的过去。可是公司在大明的其他几个根据地的工作就更差了。我前段时间坐着飞艇,把几个根据地都走了一遍,情况不容乐观啊。有的根据地的粮食,在去年年底就吃没了,只能频繁的下山劫掠粮食。”


第813章 汇报表演
  第二天,李明带领高建国他们在吕梁山根据地走了走。根据地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已经变得秩序井然。
  一排排的窑洞、一条条道路,还有遍布根据地的一个个公共食堂、操场、厕所、露天剧场、教室等地,都是整齐划一、干净肃穆,给人感觉好像到了军营似的。
  根据地到处都刷着白色的标语,各种口号诸如“读远东公司的书,听远东公司的话,做远东公司的好战士!”、“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诚实劳动光荣,好逸恶劳耻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没有远东公司,就没有现在的新生活”、“伟大的远东公司万岁”等等。
  根据地的流民,虽然穿着破旧,但是大家的精神面貌都非常好。整个根据地都弥漫着一股积极向上的气息。根据地的每个训练场上都有流民在进行训练,经过几个月的冬训,流民都已经适应了辛苦的训练,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冬训的训练之中。
  下午的时候,根据地还组织流民进行了歌咏比赛、拔河比赛,以及合唱团、诗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晚上的时候,吕梁山根据地的歌舞团,还在露天剧场里对考察团进行了汇报表演。
  高建国、李明和王和等人,与根据地的万余名流民一起欣赏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演出。根据地歌舞团表演了一个个精心排练的短剧小品、合唱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