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将军,皇上召你平台相见,这是你的福气。可是福祸相依,还请将军谨慎应对之,切莫轻狂应对。”
福祸相依?切莫轻狂应对?
施大勇一怔,朝丁宗道脸上看去,但却从对方脸上看不到任何提示。
心下嘀咕,听丁宗道这话,这平台召见似乎并不是什么好事,隐还有些风险。自己乃有功将士,锦州大捷,重创东虏,往京师送来这几千颗建奴首级,这是功在社稷的,崇祯没道理不待见自己啊?天大的喜事,又从何来的祸事呢?
正寻思着,那太监却因为皇命在身,急于进宫交差,见施大勇和兵部的人磨蹭,不由不耐烦了,叫道:“施将军,皇上催得急,你若安排妥当,这便随咱家进宫吧。”
“是,是。”
施大勇忙不迭点头,快步过来,侧身施了一礼,请那太监先行,举手投足极是有礼。又朝蒋万里和曹变蛟打了个眼色,二将忙也恭敬行礼。
那太监见了,鼻腔一哼,心中却是满意,暗道这辽军的将官还是懂礼数的,不似西北那些将官。
当下,由那太监领着,在四名锦衣卫的簇拥下,施大勇、曹变蛟、蒋万里三人快马向皇城急驰。
沿途所过,皆有百姓欢呼声,却是皇帝要见辽军有功将士的消息传出,民众早在必经之道两侧聚集,要睹辽军将士风采。
平台,又名云台,乃建极殿云台门。自太祖开国,历代天子便有于平台召见臣子商议国事之制,自神宗万历皇帝中期,平台召见臣子制度被取消。崇祯登基后,却又重新开启。但到现在,这平台召见却只进行过一次,所见臣子也仅一人,此人便是袁崇焕。
袁崇焕死后,崇祯便再也没有到过平台,时过数年,御足再次踏入时,当年君臣奏答的一言一语不由浮现脑海之中。
“建部跳梁,十载於兹,封疆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
“所有方略,已具疏中。臣今受皇上特达之知,愿假以便宜,计五年而建部可平,全辽可复矣!”
“五年复辽,便是方略,朕不吝封侯之赏,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苦!卿子孙亦受其福!”
“五年复辽,五年复辽”'
崇祯喃喃自语,望着空荡的平台,面有所思,良久,一声叹息。
王承恩知道皇爷在想什么,不敢上前打扰,侯在阶下,盘算着皇爷选在平台召见锦州参将施某的用意所在。
初入大内的施大勇三人,如乡下村夫进城一般,震惊于紫荆城的雄伟,更震摄这皇城的上威权。
三人不敢四处张望,老老实实随在那太监后面,便是脚步也不敢快上几分。
在宫中绕了几圈,除了太监宫女外,施大勇并未看到有其他人。不过让他奇怪的是,那些太监宫女见到他们后,脸上的表情都十分的古怪,好像看到怪物一样。这让施大勇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自己的面具,以为是这面具惹的祸。
又行了片刻,那太监领着他们在一座宫殿前定住,回身对他们道:“平台到了,你们且侯着,咱家入内禀报一声。”
“劳烦公公了。”施大勇从怀中摸出一锭元宝递到了那太监手中,那太监见了,也坦然收了,微一点头,便径自入内禀报。
不一会,人便从殿内出来,朝施大勇他们一招手:“万岁爷召你们进见。”
“是,公公。”
施大勇忙率蒋曹二人抬脚入殿,那太监却突然伸手拦住,朝他们腰间佩刀一指,施大勇会悟过来,忙摘下佩刀,连同蒋曹二人佩刀一并转交给殿门处的侍卫。
抬脚又要走,那太监却又伸手朝他脸上一指,施大勇一怔,知道对方这是要自己摘下面具,但是想到丘禾嘉的交待,不由有些迟疑。
那太监见了,有些不快,斥道:“皇上召见,身为臣子者,焉能不以真面目示君!”
施大勇忙道:“公公息怒,末将并非不愿摘下面具,实是有苦衷,这面具摘不得。”
“什么苦衷?”那太监奇怪,再次打量起施大勇脸上的面具来。
施大勇道:“末将这脸在与东虏交战之时,曾被炮火所伤,半边脸被炮子削去,因此狰狞恐怖,实在是难以示人,要是去了这面具,末将怕惊了圣驾,还请公公体谅!”
“是啊,公公,我家将军那仗险些就被炸死,能捡回条命已算万幸了。”蒋万里和曹变蛟也在那道。
“原来如此。”
那太监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再者收了施大勇的元宝,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便不好硬要对方摘除面具,又想这施某的脸是和鞑子交战受的伤,皇上肯定不会怪对方戴面具见他。因此便道:“既然这样,咱家也不为难你,但等会见到万岁,若万岁发问,你可须自己解释,免得万岁误会。”
“公公放心,末将晓得。”
施大勇点头应了,那太监也不再多说,前头领着三人便进了大殿,从殿中穿过,来到云台。
那太监屈身通报:“启禀万岁,锦州参将施某带到!”'
阶下王承恩朝他挥了挥手,那太监忙朝施大勇他们打了个眼色,施大勇三人立即向前跪下,行三跪九磕大礼。
“臣施大勇(蒋万里、曹变蛟)见过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礼毕后,三人不敢起身,低着头,肃着手,等待皇帝的御音响起。
然而等了数十秒,却没有听到皇帝要他们起身的话。
施大勇心中紧张,蒋曹二人也好不了多少,毕竟眼前坐着的是大明天子,他们都是头一次觐见皇帝陛下,谁也比谁好不了多少。
紧张之余,施大勇心中更多的却是期待,他盼望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从穿越来到这个时代的那刻起,他便做梦也想亲眼看一看这位君王死社稷的庄烈帝。
第一百九十三章 朕的骠骑大将军()
皇上,您会对臣说些什么呢?臣又该如何作答呢?
施大勇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崇祯皇帝的声音响起。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的,他愿以生命保卫的庄烈帝竟突然说了句让他瞬间石化的话来。
“施大勇,你对朕可有不臣之心?”
年轻天子的声音不大,但却中气十足,更是杀气十足。
“皇上!”'
施大勇只觉头晕目眩,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这话从何说起,我施大勇何时有过不臣之心!
激愤油然而生,竟忍不住抬起头来,向前看去,这一看,却是怔在当场,不敢再动一下。
只见前方十米处,一身明黄龙袍的崇祯帝正凝神看着他,年轻天子的脸庞,一片寒霜。
蒋万里和曹变蛟也被天子的话惊到,他们不约而同抬起头来,但与施大勇一样,看到皇帝如剑茫般的眼神,都是不寒而栗。
蒋万里更是吓得双股颤抖不已,电光火石间,他突然想起两年前袁督师好像就是在平台被皇帝下旨入狱的!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施大勇委屈,他愤怒,高高兴兴来京献俘,为能得到天子的召见而兴奋激动,却没想到皇帝竟然猜忌他有不臣之心?
笑话,说我施大勇有不臣之心,天大的笑话!我一个穿越者,心甘情愿的保卫大明,保卫皇帝,你们凭什么说我有不臣之心!
庄烈帝啊庄烈帝,若你真以为我施大勇有不臣之心,你可当真是该吊死在煤山!
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为什么皇帝会说出这种话来!
施大勇憋屈之极,“砰砰”向地上磕去,连磕几个响头,这才抬起额头,泪流满面喊道:“皇上,臣敢向天发誓,对大明,对皇上,臣是一腔热血,誓死效忠,绝不臣之心!”
“是吗?”
崇祯冷眼看着眼前这个戴着面具的臣子,并没有被他的话打动,而是朝王承恩看了一眼,冷冷道:“承恩,说于他听。”
“是,皇爷!”
王承恩忙走到施大勇面前,居高临下质问道:“施大勇,有人参你目朝廷纲纪,借东虏寇边之际,抢夺锦州军政大权,还软禁知府陈昂,其后率部借军管为名,在城中趁火打劫,滥杀辜百姓。又说你跋扈异常,暴虐万分,曾饮人血,食人肉,又制人彘;毫人性可言。这些可都是事实?若是属实,皇上问你,你意欲何为?你不是有不臣之心又是什么!”
“这”
王承恩话还没说完,施大勇的心就开始揪了起来,原来变故出在这里。
他必须为自己辩解,否则,若崇祯真的以为事情如王承恩所说那般,他可就真是和岳飞一样冤枉了,没有死在战场上,倒是死在自家人的刀下。'
“回皇上,臣的确喝过人血,食过人肉,但所食人血人肉乃东虏建奴,并非我大明百姓。东虏入寇之时,锦州危在旦夕,城中藏有建奴细作,臣为防沈阳、辽阳等城旧事重演,这才请了巡抚大人令,对锦州实施军管。一来清查细作,二来安定民心,三来也是为守城做准备,不致分心,绝不是所谓趁火打劫。且这一切都是得到巡抚大人首肯,绝非臣擅自行事,请皇上明察!”
听了施大勇所说,王承恩扭头朝崇祯看了眼,后者朝他微一点头,他便又扭过头来,依然用质问的语气问施大勇:“那你为何软禁知府陈昂?你可知,擅自软禁朝廷命官,可是犯了大逆之罪!”
施大勇辩道:“陈大人不愿臣军管锦州,臣怕军政号令不一,致使守城出差,导致城池沦陷,故而才软禁了陈大人。但很快,臣就释放了陈大人,此点可由巡抚大人和锦州官员做证!”
闻言,王承恩又朝崇祯看去,发现皇帝露出沉思的表情,便转身又问:“那滥杀辜又作何解?”
“臣所杀之人,不是建奴细作,就是借机闹事之人,若不杀他们,则臣不能全心守城。臣不敢保证所杀之人皆是可杀之辈,但臣却敢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