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狼骑-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量。俏生生,小酒囊,莲花瓣露泻琼浆,月儿牙弯环在腮上,锥儿把团栾在手掌,笋儿尖签破了鼻梁”田贵妃将纤足缩回,红了脸道:“皇上从哪里听的淫词邪曲,莲杯饮酒,由虽久,可终究透着轻狂。”

    “朕是从前门外的茶楼上听的,写得有趣。你不知道缠足始自五代李后主,后群起效尤,流布极广,竟有人写了一本书呢,叫什么香莲品藻,细分为五式九品十八类”

    “那酸文士歪秀才当真好狠的心,竟有这般闲情!只知道要女子裹个三寸金莲,状如新月,步生莲花,可知道小脚一双,眼泪一缸?那缠脚布一紧,钻心也似地疼臣妾想教宫里有裹脚的宫女免了这般皮肉之苦,皇上可肯应允么?”田贵妃说着说着眼中竟然带了泪水出来。

    崇祯见她眼里噙了泪水,忙心疼的抚慰道:“好好,朕准你所请,不只是裹脚得可免,就是裹了脚也听凭放开,今后宫中一律不准裹脚,如何?”说完,又捡起地上的绣鞋,转问道:“这鞋是哪里贡的?”

    “想是苏州织造吧?”田贵妃的声音有些微弱。

    “苏绣果然精细。”

    崇祯没有怀疑,那绣鞋上下银白,一尘不染,好似玉琢冰雕的一般,托在掌中把玩几下,却见白缎的鞋里上,以细细的银丝绣着几个字:“臣周延儒恭献”,这六个字极小,绣在几乎同色的鞋面上,若不如此切近去看,决不会分辨出。

    哼!崇祯心中微哼一声,拿眼瞟了田贵妃一眼,不动声色地给她穿上,说道:“天色还早,上一曲给朕听听。”

    “难得皇上又如此闲暇。”田贵妃心中有虚,不敢再在这鞋上再与皇帝说些什么,忙朝外唤道:“取琴!”

    “人逢喜事,不奏曲吟诗乐一乐,何以消此永日?”崇祯的脸上忽然浮现喜色,似心中有桩大喜事般。

    田贵妃瞥了他一眼,识趣的问道:“皇上又有什么喜事?”

    崇祯哈哈一笑:“陕西来了捷报,洪承畴戴罪用功,不负朕望,斩杀了匪首王嘉胤,平了大小十七处贼乱,陕西可安,这不是大大的喜事,什么才是大大的喜事?”

    田贵妃忙弯腰行了一礼,也笑道:“皇上洪福,我大明朝可是有日子这等喜事了,要好生庆贺一番。”

    崇祯“嗯”了一声,点头道“朕已下旨宣洪承畴入京陛见,去年朕对他有怪罪之意,这次须是要用些心思,不使他有心结。嗯,朕要行郊劳之礼,迎接他凯旋。还要在宫里演几天傀儡戏,教京城上下都乐乐。”

    “那臣妾就一曲乐太平。”

    田贵妃坐到大圣遗音琴前,纤指一扬,铮铮淙淙地奏起,霎时珠玉跳跃,鸣泉飞溅,端的是一派群卉争艳、花团锦簇的繁盛景象。

    崇祯闭目静听,以手击节,脸上满是欣慰之色。恍惚间,只觉这天下已经太平,他这皇帝可日日在佳人身边倾听这美妙的乐声。

第百零七章 固原 宁塞 洪大胆() 
承乾宫中的年轻天子为陕西传来的捷报欢喜,报捷的洪承畴此时在他榆林的延绥巡抚衙门里,却是一点喜色也没有。

    去年杨鹤因神一魁复叛而被朝廷派来中使锁京问罪,洪承畴方以延绥巡抚升任三边总督,好景不长却因“拥兵不前,致使流贼在中原大闹”的罪名夺三边总督一职,仍任延绥巡抚一职。而他的老上司杨鹤之子、原巡抚山海关的杨嗣昌却擢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一跃而起接替了自己三边总督一职,这不能不让洪承畴颇是郁闷。更让他觉得心堵得则是那新任五省总督的陈奇瑜,自己升任三边总督时,接他延绥巡抚位子的便是这陈奇瑜。

    尔今,不但老上司之子成了自己的上司,老部下也成了自己的上司,这不能不使得洪承畴胸闷心慌。他倒也知耻奋进,旬月来平定大小匪乱十七处,还于十天前一举斩杀匪首王嘉胤,使得陕西大半府治安定下来,不可谓是一桩大功。

    既立下大功,替自己一洗前耻,洪承畴理应高兴,可是他却没有一点喜色,反而是下面的人都欢呼鼓舞得很。

    “给抚台大人道喜了,捷报至京,圣上必会龙颜大悦,到时大人之功当有重赏才是。”进屋的是参军记事杨宪,当年洪为陕西参政时,他只是县中一介儒生,学得前人班仲升弃文从武,几年来倒也是历练出来。其为人多智,在一众僚属中颇得洪承畴看中。'

    “本官只是尽臣子本份,但能替君父分忧,本官便心愿足矣,朝廷有何封赏,本官并不放在心上的。”洪承畴淡淡几句话,气度从容,抬手示意秦宪坐下说话。

    秦宪坐下后,由衷赞道:“大人高风亮节,属下自愧不如。”顿了一顿,却道:“但却不是人人都如大人这般气度,有些人巴不得大人屡被诏斥才好,哪里肯见得大人的好。”

    秦宪话中有话,洪承畴如何不知道,但却不愿多说什么,只问道:“杨军门现在如何?”

    “大人何须问他?”秦宪怔了一下,带有恨色道:“杨鹤养寇成患,涂炭生灵,朝廷治他罪过乃是其报应,怪得了谁?”

    洪承畴听了默然,叹口气道:“神一魁复叛,杨军门也尽了力的”抬眼看向秦宪,“杜总兵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杜总兵指的是固原总兵官杜文焕,在河套之地多和北虏交手,屡有斩获,天启年间曾率部参于平定“奢安之乱”。西北民乱后,也率部东征西讨,以右都督,固原总兵节制延镇事,是洪承畴麾下大将之一,尔今正率固原兵马围困逃至宁塞城中的流贼。

    “宁塞城中存粮不多,将城围困,断了内外交通,等粮草吃光了,不愁神一魁不束手就擒。杜总兵也是沙场老将了,兵马又胜贼甚多,倒不须多虑。”

    “固原那边,本官还是得去一趟,亲眼看到诸贼授首方能心安。”

    秦宪虽说得极是有信心,但洪承畴仍是有点放心不下,在榆林也休整了几日,是时候动身去固原了。

    听洪承畴要去宁塞,秦宪忙提醒道:“大人要是去了固原,那陈奇瑜这边?”

    五省总督陈奇瑜数日前发来公文,要到榆林点将调兵,延绥巡抚归五省总督管辖,洪承畴自然不能轻离。

    洪承畴却不在乎的笑了笑,吩咐秦宪:“叫王承恩带着本部人马驻守榆林便是,陈大人若是来了,听他差遣就是。”

    这王承恩可不是天子身边的那位大裆,而是榆林总兵官王承恩,同名同姓却不同人。

    “属下这就去安排。”秦宪见洪承畴计意已定,当下便奉声出去安排。

    下人端来晚饭,洪承畴草草吃过后,便连夜替杨鹤写了一个长长的求情奏疏,誊写已毕,细查一遍,看到结尾不由默念出声:“杨鹤莅任以来,小心谨慎,尽日俱为地方筹画,随事皆从封疆起见。即有一二招抚,亦剿抚并用,时势不得不然。惟是穷荒益甚,盗贼愈繁,东扑西生,此灭彼起。神一魁之变,实在是时势非常,出乎意料之外。杨鹤在系,臣心万不自安,恳请陛下从宽发落。”

    看看没有疏漏笔误违制之处,一齐拜发。这杨鹤毕竟是自己的老上司,且其子杨嗣昌现在是三边总督,于公于私,洪承畴觉得自己都应该替杨鹤求个情。便是求情不得,那杨嗣昌将来总要卖自己的情份,日后相见处事亦不会有为难之事。

    四更时分,洪承畴便带了贴身侍卫蔡统、金求德等人,另召来秦宪一干僚属,领着三千洪兵起身赶往固原宁塞城

    正在宁塞城下的固原总兵官杜文焕可是与城内的贼首神一魁有杀兄之仇的,自将宁塞城围困后,想到兄长一家老小惨死在这城内贼人之手,便忍不住强攻城池。急切难下,反而损伤了不少士卒,等到洪承畴领着本家洪兵赶来后,忙出营相见。见面之后,便自请领罪。

    洪承畴却没有怪罪他的意思,反而将他扶起,宽慰道:“此等贼人最好智取,不然将他们逼得走投路,必要死战,那便棘手了。困兽之斗,可不是好相易的,没有死伤,才是叫人qgu了。来,且前头领路,本官要会一会那神一魁。”'

    杜文焕心中感动,忙当先带路,领着洪承畴到了一高处,果见贼首神一魁在城头坚守,黄友才、张孟金、刘金、徐鸿儒等人跟在左右。

    洪承畴看了片刻,突然远远喝问道:“神一魁,你设计杀茹成名时,发誓赌咒归顺朝廷,怎么转眼间又反了?如今大兵已到,你还要杀哪个兄弟来应急?似你这信义的鼠辈,竟还会有人追随你,当真qgu!”

    被人当众揭发自己丑事,神一魁顿时尴尬,且又心惊,强自驳道:“俺们几个都是喝过血酒的兄弟,不能同日生,但愿”

    洪承畴不待他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兄弟?哪个会听你的鬼话!你有退路时,可曾顾念过兄弟之情?果真如此,茹成名怎么会死在你手?如今你困守孤城,又是大难临头了,还想用兄弟的性命换富贵么?”言语咄咄逼人,根本不给神一魁反驳的机会。

    “你、你胡说!”神一魁气急败坏,却不知如何辩白,急得脸都白了,甚至都不敢回首去看身后众人。

    黄友才、张孟金疑心大起,二人偷偷对望了一眼。黄友才试探道:“当家哥哥,官军人多势众,硬打异自寻死路,不如再降他一回?”

    神一魁沉吟不语,亲信刘金却是厉声喝道:“大哥不可受他蛊惑!洪承畴心狠手辣,远胜杨鹤,咱们已是降了复叛,此次再降,姓洪的岂能放心?不把咱们点了天灯,也会活埋了。大哥万不可拿错了主意!”

    神一魁神情黯然,他这会已是心乱如麻,城外官军又有援军来到,且那杀人不眨眼的洪老九也来了,这宁塞城怕是再难守住,自家这条命也怕是旦夕就要丧生得多,还是得想法子赶紧逃走才是。

    神一魁本就急智,也统兵之能,这会被洪承畴直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