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的同学感慨自己运气不佳,要是能分到24班该多好!
24班,游戏还在继续,一句句匿名的真心话被念出来,一个个同学站起来回应。大多数纸条上写的,都是感激、鼓励、安慰的话语,也有少数几个是搞怪的,于是同学们一会儿感动得想哭,一会儿又笑到飙泪,情绪跟坐过山车一样。
不过在这些纸条上,也有几个异类。
比如有好几个是写给自己的,上面是一句鼓励的话,或者理想的大学目标。因为抬头只有“给自己”三个字,所以也不知道是谁,也就无从回应。
还有更普遍的,就是直接的告白了。
这其中,又数陈宇和赵梦收到的告白最多。
给赵梦的还比较含蓄,赞许她是一个真诚可爱的姑娘之类,到陈宇这儿,就是什么肉麻、矫情的话都往上写,让陈宇怀疑有可能是男生写的。
“陈宇:你真的很帅,帅到爆炸!”
“陈宇:我宣布你和明道一起,并列为我的偶像!”
“陈宇:要不是你承认有喜欢的人了,我一定在高考后把你拿下!”
最后这句一看就知道是孙雨薇写的,毕竟她都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元旦晚会上直接表白了,写个纸条算什么。
陈宇听得一身是汗,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应,最后只能打着哈哈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当务之急还是把学习搞好,最要紧。
同学们看陈宇大神被搞得这么尴尬,都有一种恶作剧的快感。
这个游戏玩到一半的时候,教室里的灯终于亮了,而这时也到了快下晚自习的时候。
走廊里开始有动静,可班上同学却意犹未尽,几个眼神交换后,一前一后两个靠门的同学迅速地把灯关了。
游戏继续。
“给全班同学:我希望,我们班所有人都能考上心仪的大学!”
这句话念出来,班上陷入了一片沉默。
陈宇道:“这一条是我写的。同学们,大概半年前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毕业后过得平庸忙碌不开心。
“梦醒后,我发现自己还在高中校园里,还可以努力奋斗,为自己的将来拼搏到一个更高的平台,我很高兴,也很欣慰。
“同学们,今天我提议玩这个游戏,一方面是觉得,最近大家的学习压力很大,需要放松调剂一下,另一方面是觉得,我们现在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现在离高考只剩下两个多月,万里长征也就最后一步了。我不想放弃,我相信大家也不想,所以我提议从明天开始,大家拿出吃奶的劲儿来,做高考前的最后冲刺。
“我们所有人一起相互帮助,归纳总结,取长补短,让我们班的成绩再上一个台阶,争取所有人都上本科线,都走进心仪的大学。大家觉得怎么样?”
短暂的沉默后,教室里激荡起来。
“好,支持陈老大!”
“干就完了!”
“这么长时间都过来了,还怕这最后两个月吗,妈的,拼了!”
“从明天开始,我每天五点半起来背单词,谁也别拦我!”
同学们一个比一个激愤,看起来不像是要努力读书,像是要找人寻仇似的。
陈宇看了这个状态很满意,心想今天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这一针鸡血打的,很到位!
112。开启地狱模式
在陈宇的一番激励后,同学们倦怠了的上进心又回来了,而且达到了爆棚的阶段。
第二天早读课,班上的读书声都明显比之前要嘹亮许多,吓得过路的老师以为这个班的同学都发疯了!
不过陈宇仍嫌不够!
他知道大家现在的决心是真的,但也知道,这种决心持续不了多久,所以必须从外界给他们加压。
老师们都觉得学生们的课业压力够重了,所以陈宇只能自己充当这个坏人,上午课间操时分,他像个暴君一样宣布了一系列残酷政令:
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全班同学集体到篮球场读书背单词;
下午4点55下课后,晚饭加适当运动压缩在30分钟内,五点半必须赶到教室,在晚读课前做半个小时题。
9点10分下晚自习后,待到10点整才能回寝室,因为进入下学期,高三教学楼和寝室楼就不再定时熄灯了,所以就算通宵学习条件也是允许的。
陈宇当然不会这么干,不过他的这些规定,也基本上把所有可能的休息时间都榨得干干净净。
这些政令一宣布,立即引发了同学们的呜呼哀嚎。
“怎么,这么快就后悔了?昨天不还一个个壮志凌云的,要拼搏到底吗?”陈宇一句反问,所有人都不言声了。
他们都憋着一股劲!
“使劲招呼吧,老子豁出去了!”
“就是干,谁怕谁啊!”
“虐我吧,把我虐死,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所有人都豪气干云,场面十分悲壮,对陈宇的残酷又害怕又感激,真是:老大虐我千百遍,我待老大如初恋!
看所有人的斗志被点燃,陈宇露出笑容,感受到了当一个暴君的快感!
当然,他也知道世上很多事光凭一腔热血和努力是不够的,学校里不乏一些极其刻苦但始终成绩一般的学生,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真的不开窍。
所以要想全班同学的成绩再上一个水平,努力只是第一步,找到窍门才是第二步。
这些日子来,陈宇一直抽空辅导孙雨薇和冷晴,在教她们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知识点明明很简单,可对她们来说就是理解不了。
这让他很抓狂,仔细想想发现,其实怪不了她们。
陈宇反思之后发现,自己犯了“信息谬误”的错误。
什么是信息谬误?
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找两个人,一个人闭上嘴哼一段旋律,让另一个人去猜。往往哼歌的人觉得自己已经哼得非常清楚了,可听的那个人却完全听不懂!
这就是信息谬误!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有的人描述一个人长得多美多漂亮,可听的人却完全没有感觉,因为他没见过,脑子里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所以两人无法产生共鸣。
讲题也是一样。
因为双方的基础不一样,陈宇每次都觉得自己已经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了,可别人听的却还是一头雾水,之所以会有这种差距,就是因为这道题在双方脑子里产生的形象是不一样。
发现这个思维差异后他就知道,要想跟他们把题讲明白,必须把双方的信息谬误尽量缩小。
就好比你要告诉别人一个美女有多漂亮,再多的描述也没有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看一眼。
那怎么才能缩小他和同学们的信息差呢?
基础,基础,还是基础!
到高考冲刺前,所有的高三学生都在疯狂地刷题,恨不得把所有的题型全做一遍,到了考场就能从容应对各种难题。
这种做法不能说是错的,但不到点上!
因为题型是做不完的,尤其是理科题型,一个知识点可以衍变出成千上万种题型。
而题型千变万化,知识点却是固定的,只要把最基本的知识点弄明白了,再多的题型变化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想明白了这一点,陈宇对复习也就有了新的思路!
重点无他,就是课本。
既然是要巩固基础知识,那么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陈宇直接制定了一个全班复习方案,暂时抛开纷繁复杂的试卷,回归到了数学、物理、化学三门的课本上来。
当然,要想完成这些,光靠他一个人是不够的,毕竟他也不是所有的科目都拔尖,物理在班上甚至连前五都排不到。
所以他找了罗宏宵、陈昊、王鸿明、赵梦等几个尖子生帮忙,按照大家所擅长的科目进行分类,罗宏宵、王鸿明物理很好,让他们把三年来的物理知识点梳理一下。
只有一个要求:越精炼越好,越通俗越好。
陈宇自己则包揽了数学一科,化学安排给了其他人。
至于英语和语,他交给了两个课代表,让陈昊收集班上前几名的词汇成语和名人名言记录本,整理成册,并针对议论和记叙两种体,分别归纳出一套万能作模板,整理好后复印,全班人手一份。
英语也是一样。因为英语大部分都是选择题,即使不会做也可以蒙,所以陈宇的重点放在了作上。
他让赵梦总结几套经典的作模板,同时收集一些常用的单词和短语,用高级词汇代替常用词汇,比如用Froypoihk,意思不变但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可以迅速把作分提高一个档次。
因为现在离高考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这些东西总结出来还要背,还要消化,还要到具体的题目中去演练,所以留给他们的时间非常紧迫。
陈宇只给了大家三天的时间,好在几个人功底扎实,得到任务后立即着手准备,三天后,两份册子就发到了全班同学的手里。
一份是语和英语的词汇积累册和作模板,上面都是几个好学生的三年精华积累内容,只要用心背一背,作提高一个层次不是问题。
另一份则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重点基础知识点,内容不多,理解起来也不难,但陈宇还是要求罗宏宵几个人利用起晚读课前的半个小时,几人轮流上课,帮助大家把所有的基础知识点全巩固一遍。
一开始,这个做法得到了罗宏宵等人的一致怀疑,问陈宇:“这些知识点老师上课都讲过了,而且高三又都复习了一遍,现在再讲有意义吗?”
陈宇笑道:“其实我也没有十成的把握,但我觉得,学生讲课比老师讲课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我们更能了解,同学们的理解难点在哪里,所以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分析。而且都是同学,遇到不明白的可以直接发问,比跟老师上课要自由一些。”
这个说法说服了罗宏宵、王鸿明几人,于是地狱般的监管模式和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