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一元丢开长枪,接过毛巾擦擦手,“怎么了?”
“刚逮着个落单的捕快……”亲兵凑近小声说:“钱塘知县那厮好不歹毒,居然明日就要发落!”
“什么?”董一元眉头大皱。
一般来说,县衙会选在月中、月末开堂审案,再勤快点十日一审案,而明日是正月十九,海瑞居然要开堂。
再说了,一般来说,京中要等到二月初开衙,地方上要早一点,但正月十九也太早了点。
海瑞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有着不为这个时代所认同的坚守,但毫无疑问,这是个有勇气,并且有行动力,脑子也很好使的人,不然也不会手持长剑朝着自己胸口站在监狱门口直面董一元了。
在董一元退去之后,海瑞第一时间下了决心,明日立即提审军汉,定罪上呈,不然被烧毁酒楼的掌柜、被烧毁民房的百姓、被烧死的那个伙计,还有被烧伤的六人,这个公道如何去讨?
董一元头痛欲裂,自己那个表弟向来不是个省油的灯,这次居然闹出这么大的事,而且居然喝醉了导致走水,走水也就算了,居然没跑掉!
但这个表弟是家中独子,向来无法无天,又特别受大嫂宠爱,大哥去绍兴之前还特地交代过……万一被定罪,家里那可真是要翻天了,从母亲到大哥大嫂全都绕不了自己。
想了又想,董一元叫来从西北带来的账房先生,半个时辰后又叫来了守在家中的几十个亲兵,抬出了大箱大箱的银子。
第八百九十九章 闹大了
仅仅一个晚上,郭远已经将事情来龙去脉摸清楚了,毕竟食园的消息渠道相当广泛,其他的不说,就是那个酒楼被烧了的掌柜和食园都很熟悉。
当第二天早上护卫来报钱塘知县海瑞升堂审案的时候,郭远虽然没说什么但也幸灾乐祸,他曾经听少爷钱渊评价过这位海知县……神鬼皆惧。
但是,三刻钟后,去现场看热闹的护卫急匆匆来报后,郭远愣了半响,猛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张掌柜人呢?”
“快去查,多带些人手!”
事态的变化如此迅速,让知晓内情的人无可适从。
无可适从指的是郭远,酒楼掌柜张富贵早在嘉靖三十三年就和食园有来往,甚至辣椒从食园传到外间,第一个移植的就是张富贵,也是他将辣椒称为“钱家椒”。
无可适从指的也是侯汝谅,这位浙江巡抚头痛欲裂,昨天还说王子民南下入浙,多事矣……结果今天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怕这也是王子民想不到的?”张师爷如此猜测。
侯汝谅冷笑道:“但这不也是他王子民想看到的吗?”
在浙江,王本固能信任的人其实不算很多,台州知府方逢时和徐阶、高拱都有来往,绍兴知府郭远是高拱的亲家,真正算是徐阶门下的只有两个人,浙江巡抚侯汝谅,浙江总兵官董一奎。
而侯汝谅入浙一年多了,至今控制不住局面,王本固立即选中了董一奎……虽然是个武将,但王本固很清楚,随园在浙江的势力中,军方是占了很大比例的,董一奎是个很适用的棋子。
更何况,以文驭武,一旦事成,大部分的功劳都会落在王本固一个人头上。
张师爷叹息一声,“如果不是海刚峰,未必会如此……”
侯汝谅苦笑两声,“海刚峰性子太执拗了,今日丢了这么大一个脸,只怕不会善罢甘休。”
“那他还能如何?”张师爷摇摇头,“民不举官不究,只能不了了之。”
民不举官不究,这就是董一元干出的破事……类似的事东南不多,但是西北不少。
董一元最早是准备拿银子去打点县衙……倒是没奢望能贿赂敢拿着利剑对着自己胸口的海瑞,但县衙其他小吏总是要恰饭的吧?
但可惜海瑞这厮在县衙里是一手遮天,那些小吏谁都不敢收银子……不是因为他们廉洁至此,而是知道办不成事,没了信誉,这买卖以后都没人上门了。
于是在账房先生的点拨下,董一元派人拿着银子开路,短短一夜,被烧毁民房的两家人都拿足了赔偿银子,被烧伤的六人也都得到了赔偿。
被烧死的伙计上无父母,下无妻儿,董一元买通了族老,不以此相告。
唯一的漏洞是酒楼掌柜张富贵,董一元舍得出银子赔偿那些伤者,实在不行还能软硬皆施,但决计舍不得出大笔银子赔偿酒楼的损失。
在杭州最繁华的中心区域,三楼高,占地颇大的如此酒楼,要全额赔偿,要几千两银子,董一元就算肯出,也没那么多钱。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张富贵不肯要赔偿。
所以,在今天上午海瑞开堂后,被烧毁民房的两家人没来,被烧伤的六人没来,被烧死的伙计的族老也没来……甚至酒楼掌柜张富贵也没出现。
没有原告,海瑞想审案都审不下去,民不举官不究,人家都不告了,你还能怎么办?
这也是郭远为什么要跳起来让人立即去找张富贵的原因……没有出现在县衙大堂上,要么是收了足够多的赔偿,要么就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而郭远对张富贵的品行有足够了解,后者怕会成为事实。
看起来是巧合,但实则是必然的结果,侯汝谅揉着眉心如此想……西北军汉闹事也不是第一次了,海瑞那宁折不弯的性子摆在那儿,再加上王本固四两拨千斤的挑拨。
长叹一声后,侯汝谅苦笑对张师爷说:“只要别再把食园牵扯进来就行……如今浙江一省,候某身为巡抚,却无实权,还不如在辽东……”
话还没说完,外面响起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户房小吏的呼喊声。
张师爷脸色一变将人引了进来,小吏脸色惨白,气喘吁吁,“大人,不好了!”
侯汝谅脸颊动了动,什么叫我不好了!
“钱塘知县海瑞他……他他……他将囚犯送去食园了!”
“什么?!”侯汝谅毫无仪态的跳了起来,“他海刚峰想作甚?!”
昨日才搬进巡抚衙门后院,一席长谈后又搬了出来的王本固忍不住笑着摇头,还想着昨日董一元太怂被赶出食园,没想到海瑞这厮居然帮了这么大一个忙,将囚犯送进了食园。
对王本固来说,选择董一奎、董一元兄弟的原因有很多,最关键的一条是,董家想参与通商事被镇海拒绝,所以董家和随园之间是有很大间隙的,再加上徐阶曾经施恩董家……王本固相信,董家兄弟将是自己最好的帮手。
当然了,这也是有对比的,王本固为什么搬离巡抚衙门后院,就是因为他察觉到了侯汝谅对开海禁通商事,甚至对宁波、镇海的善意,甚至一年多来,侯汝谅和随园一方的势力没有任何的冲突。
“都问清楚了?”
“决计无错。”下人信誓旦旦的向王本固保证,“找了县衙小吏问过了,其实海瑞也别无选择。”
“为何?”
“海瑞平日里待在县衙时辰不长,董一元想抢走囚犯太容易了,而杭州知府是魏国公的姻亲,从不管这些闲事,而囚犯又没定罪,按察司也不会接手。”下人嬉笑道:“倒是食园有这个名义接手。”
“嗯?”
“食园里大都是钱家护卫出身,以郭远为首,大都是县衙白役。”
王本固噗嗤一笑,这回是歪打正着啊。
所谓白役,就是没有编制的差役,这也是钱渊势力向下延伸的一个分支,所以,海瑞有足够的理由将案犯交给食园看管。
至此,酒楼纵火一案彻底闹大了。
第九百章 谈判
食园的大门已经被拆毁,几十个军汉手持长矛、腰刀虎视眈眈,旁边有人将湿漉漉的棉被顶在拆下的门板上充作盾牌。
“真打啊?”账房先生瞄了眼里面,小声说:“闹大了,只怕大爷要发作……”
“表弟还被扣着呢,要是捞不出来……”董一元狠狠瞪了眼。
账房先生缩缩脑袋,心想梁家两只母老虎在董家作威作福……正在腹诽,突然看见街口冒出一堆人来。
“二爷,又有人来了。”
董一元懒得管,已经三天了,来劝和的人数不胜数。
董一元这边还算好说话,交人就行。
无奈里面的郭远不肯,一方面是义愤填膺,一方面是源自钱渊前世这个刑警对护卫队的影响。
郭远只提出一个要求,以人换人,交出张富贵。
郭远虽然不算聪明人,但也不傻,都好几天了,张富贵都渺无音讯,八成是死了。
“都准备了!”董一元吆喝了声,“里面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别丢人!”
要不是里面藏有鸟铳,早就攻下来了,不信钱家护卫敢杀人相胁,不过董一元也不是没办法,湿棉被加上门板,足以抵挡鸟铳了。
就在这时候,一旁的账房先生猛地回身拉了把董一元,“二爷,你看!”
董一元回头看见排列成行的士卒,人人穿盔戴甲,前方盯着长长的狼牙筅,之后的两面盾牌,盾牌手两侧探出锋锐的枪头。
队列还在转弯,董一元一眼瞥见后面跟上来的还有鸟铳手,长枪手腰间挂着长刀,背上负着短矛,甚至他都认得那位面容坚毅的中年汉子,负责留守镇海钱家老宅的护卫队头领洪厚。
董一元身后的亲兵们如临大敌,将门板正面对着来敌,纷纷引弓搭箭。
“二爷。”
“别急。”董一元冷眼看着,心里默算,也不过百来人,“在杭州府和我董家比人多?”
董一奎、董一元入浙后,麾下主要驻扎杭州府、绍兴府、嘉兴府,想调人再容易不过。
洪厚这次急行赴杭,除了带来了留守的几十名护卫,还从张一山麾下抽调了几十个老兵……倒是没开打的意思,但总不能泄了气势。
曾经被钱渊专门排练过的护卫队步伐一致,声声作响,无比整齐,一股令这个时代军人难以理解的气势在这条街道上升腾。